导热氧化铝产业市场前瞻

上传人:陈雪****2 文档编号:348106024 上传时间:2023-03-2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5.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导热氧化铝产业市场前瞻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导热氧化铝产业市场前瞻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导热氧化铝产业市场前瞻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导热氧化铝产业市场前瞻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导热氧化铝产业市场前瞻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导热氧化铝产业市场前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导热氧化铝产业市场前瞻(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导热氧化铝产业市场前瞻一、 我国电子信息新材料行业发展概况受行业投融资市场影响,4年间行业不同规模企业数量呈现出持续增长态势,截至2022年底,行业企业数量增长至561万家,较2021年同比增长了400家左右。2020年期间我国电子信息新材料行业从业人员数量受机械化水平提高以及新冠疫情等因素影响从业人员数量较2019年相比有所降低,2021-2022年期间,我国电子信息新材料行业在疫后经济复苏背景下,行业从业人员数量有所恢复,截至2022年底,行业从业人员数量达6171万人。二、 导热散热功能材料相关市场概况(一)热界面材料市场导热界面材料(或热界面材料),ThermalInterfaceMa

2、terials(TIM),是一种提高电子设备散热效率和效果的材料,在电子设备中排除电子元器件和散热器之间的空气,使电子设备工作产生的热量分散更加均匀。常见的导热界面材料包括导热硅脂、导热凝胶、导热垫片、相变材料、石墨片、片状导热间隙填充材料、液态导热间隙填充材料等。就整体热管理市场而言,根据QYResearch统计数据显示,预计到2027年全球热管理材料市场将达到1398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363%。根据BCCResearch发布的报告,全球热管理市场(导热材料/导热器件)规模从2015年的107亿美元提高至2016年接近112亿美元,2021年预计将提高至147亿美元。目前热管理市场的主

3、要增长点集中在5G领域先进通讯带来的散热需求、电动车电池电机电控系统热管理需求和高性能计算散热需求。根据头豹研究院数据,2021年中国导热材料市场规模为1562亿元,其中通讯基站使用规模495亿元,消费电子使用规模692亿元,随着5G高速发展,预计到2024年导热材料市场规模将达到1863亿元,其中通讯基站预计达540亿元,消费电子预计达764亿元,未来预计导热材料在消费电子和通讯基站的比例将进一步降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数据中心等领域的使用规模将进一步扩大。5G先进通讯领域,5G设备相比4G,功耗提升非常明显,原有的散热方案不能满足其正常工作的条件,需要升级。随着5G手机换机潮和基站建设

4、高峰的来临,全球5G智能手机和国内基站散热市场规模有望在2020-2022年间分别达到360亿和59亿元。就手机散热方面来说,智能手机的主要发热源为处理器、电池、摄像头、LED模组,5G手机需要支持更多的频段和实现更复杂的功能,天线数量翻倍,射频前端增加,处理器性能提升,同时智能手机向大屏折叠屏、多摄高清摄升级、大功率快充升级,使得手机内集成的功能模块更多更紧密。5G手机芯片功耗约11W,约是4G手机的25倍,散热需求强烈。根据华金证券研究所统计,5G手机导热界面材料的价值量较4G手机约有3-4倍左右的增长,由4G手机导热界面材料4-15元的平均价格直接增加至5G手机导热界面材料的10-25元

5、。手机散热市场将随单机价值量提升和5G手机出货量提升,迎来百亿规模增量市场空间。根据华金证券测算,未来随着5G手机渗透率提升和散热方案的升级,预计全球手机散热市场有望从2019年的150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230亿元,其中5G手机散热市场从2019年的6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164亿元,期间CAGR2020-2022年复合增速为506%,其中细分手机导热界面材料市场空间在2022年将达到合计12608亿元。5G先进通讯基站方面,MassiveMIMO(大规模天线)技术使得5G基站TRX(无线通信收发信机)链路大幅增加,使5G基站功耗约为4G的25-3倍。基站功耗由PA(功率放大器)功耗、RF

6、(射频)功耗和BBU(基站计算)功耗组成,而PA功耗和RF功耗是AAU(有源天线单元)功耗的主要构成。相比4G基站,5G基站天线单元变多,每个天线单元都有PA和RF单元,TRX链路增加,同时BBU的计算功耗也随着TRX链路增加而上升,因此基站总功耗随之上升。来自运营商一线测试的数据显示,5G基站单站满载负荷功率接近3700W左右,约是4G单站功耗的25-35倍,其中5GBBU功耗在300W左右,5GAAU功耗在1,150W左右,AAU是5G基站功耗增加的主要原因。同时,5GAAU将天线和RRU(远端射频单元)融合,体积却朝小型轻量化发展,需要更高效的散热方式。4G基站中,天线和RRU独立,5G

7、基站则将RRU和天线融合于AAU中,5GAAU比4GRRU集成度更高。同时AAU的降体积减重量又是趋势,华为5GAAU(64T64R)约为4GRRU(4T4R)的一半,由于安装更加简单,必须要减轻整机重量。5G基站功耗翻倍不止,又要在更小的空间内完成及时散热,因此需要更高效的散热方式。根据华金证券预测,5G基站量约是4G基站量的12-15倍,新基建带动20年大规模建设,叠加基站散热价值量的提升,预计2020-2025年国内5G基站散热材料和器件市场规模约102亿元。服务器的散热需求是高性能计算设备散热领域的重要代表,以数据中心为代表的高性能计算设备的性能升级,带动其散热的强大需求。仅单台服务器

8、的导热产品需求就在几百元左右。结合未来服务器市场增量,高性能计算设备散热相关的市场空间广阔。按照前述2021年全球服务器市场新增台数和中国服务器市场新增台数计算,2021年服务器散热相关的全球市场空间在50亿元级别,国内则超过10亿元。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的散热领域,根据中银证券统计,传统汽车发动机冷却、空调系统单车价值量共约1,800-4,000元,而新能源汽车热管理单车价值量高达约3,000-10,000元。在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中,导热胶粘剂是电池部件导热的关键材料,胶粘剂广泛应用于PACK密封、结构粘接、结构导热、电池灌封等方面,提供安全防护、轻量化设计、热管理等功能,为动力电池实现持久、

9、稳定、高效、安全的运行起到了关键性作用。电控模组主要以IGBT模组与冷面之间的刚性界面涂抹导热硅脂为主要方式,减少热阻隔;电机系统则应用高导热胶对驱动电机内产生旋转磁性的定子进行整体灌封。以动力电池中使用的导热聚氨酯类结构胶为例,有机硅胶及聚氨酯在动力电池中用于密封、结构粘结、导热、灌封等。在动力电池单元中,胶粘剂的性能也会显著影响电池质量。受益CTP电池工艺放量,导热/结构胶领域市场空间广阔,搭载CTP电池的汽车中导热胶/结构胶的单车价值量有望从传统工业的200-300元/辆上升至800-1000元/辆,市场潜力巨大。预计至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将突破2,200万辆,按照以上单车价值

10、量计算,仅动力电池领域用胶有望达到200亿市场空间。(二)导热界面材料上游关键材料导热粉体市场导热界面材料的基材多为聚合物,而聚合物虽然绝缘性好且易于成型加工,但材料本身导热性能差,是热的不良导体。填充型导热聚合物是指通过物理共混的方法直接将作为高导热填料的导热粉体加入到聚合物基体中,以提高聚合物的热导率,该方法加工便捷简单,成本较低,可工业化生产,是目前国内外高导热聚合物材料的主要制备方法。导热粉体是导热界面材料导热性能的最核心来源,常用的导热粉体材料一般有金属类填料、碳材料和陶瓷类材料三大类。虽然金属填料和碳材料本身具有较高的热导率,能显著地提高聚合物材料的热导率,然而在高负载时却易破坏材

11、料的绝缘性能,且碳材料如石墨烯或碳纳米管在基体中不易分散,不利于形成有效的导热通路,因而在电子设备和新能源三电系统中应用有限。热界面材料中,导热粉体填料占比超过90%,最高可达95%,因而市场空间广阔。陶瓷类导热粉体材料主要以氧化铝、氮化硼和氮化铝等粉体为主。氧化铝方面,以球形氧化铝粉体为例,QYResearch调研显示,2021年全球球形氧化铝市场规模大约为15亿元(人民币),预计2028年将达到38亿元,2022-2028期间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144%。氮化硼方面,2022年全球氮化硼市场规模为4041亿元人民币,其中国内氮化硼市场容量为2101亿元。由2018-2022年全球氮化

12、硼市场发展概况与各项数据指标的变化趋势来看,预计在预测期内,全球氮化硼市场规模将以72%的平均增速增长并在2028年达到6154亿元。氮化铝方面,QYResearch调研显示,2021年全球氮化铝(AIN)市场规模大约为51亿元(人民币),预计2028年将达到7亿元,2022-2028期间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45%。全球氮化铝(AIN)市场主要生产商有TokuyamaCorporation、SurmetCorp、HCStarck等企业,第一大厂商占全球市场约58%的份额。亚太地区是主要市场,占全球约56%的市场份额。三、 涂料功能材料相关市场概况(一)全球涂料市场:千亿市场规模,亚太份额

13、提升快根据数据,2020年全球涂料市场规模约8,864亿元,2020年全球涂料产量约为3,190万吨。2017-2020年产量CAGR为24%,产值CAGR为31%,全球涂料市场保持小幅增长。全球涂料行业按照市场划分,主要分为三大板块:建筑涂料、OEM涂料和特殊涂料。其中建筑涂料占比在40%左右,是最大的细分市场。目前全球前十涂料企业市场份额合计约占40%,其中,宣伟、PPG、阿克苏诺贝尔是2016-2020年全球市场排名前三的涂料企业,2020年营业收入超过100亿美元,累计市场占有率达到23%,领跑全球涂料行业。(二)建筑涂料的使用类型逐步转为更高附加值产品,漆改粉成为行业趋势从建筑涂料的

14、销售数量,金额的变化来看,虽然金融危机后建筑涂料的销量有所停滞或降低,但销售金额却逐渐上升,主要得益于涂料类型逐步向耐候性涂料转变带来的高附加值。耐候性涂料一般指能够提升涂层抗刮擦、耐冲击、耐高温等方面能力的涂料,同时有效提升涂层其他机械性能、耐水煮和光泽稳定性等性能。此外,由于安全、环保政策的进一步落实,漆改粉已成为行业趋势。粉末涂料相比普通有机液体涂料最大特点在于无溶剂性,具备环保、抗腐蚀、耐老化、装饰性优越等优点。粉末涂料应用逐渐替代油漆粉涂应用。同时,粉末涂料未来定位高端的企业优势将逐渐凸显,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可持续发展。粉末涂料主要是由树脂、固化剂、颜料、填料、助剂等混合而成的固体粉末

15、,通过静电喷涂、流化床浸涂法等方式涂覆于被涂物的表面,再经过烘烤使其熔融流平,固化成膜。粉末涂料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包括树脂、颜料、溶剂和助剂等;中游即为粉末涂料产品,按照使用的树脂类型分为热塑性粉末涂料和热固性粉末涂料。得益于我国政府一系列经济政策刺激及涂装应用技术的创新和进步,下游行业对粉末涂料的需求持续增加。根据中国化工学会涂料涂装专业委员会数据,2017至2020年,我国粉末涂料产量从175万吨增至232万吨,期间年复合增长率为985%。;粉末涂料市场规模也从2010年的16426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3703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946%。我国锂电池广泛应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电动

16、自行车、电动汽车、电动工具、数码相机等众多下游领域,可归为主要三类:储能、消费及动力锂电池。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规模的扩大,预计未来我国电动汽车对锂离子电池需求比例将会进一步提高。以具有代表性的动力锂电池为例。全球正在经历从传统燃油车向新能源车的转换。根据Canalys数据,2020年全球乘用车销量达到6,675万辆,同比下滑14%,而电动汽车销量却同比增长39%至310万辆,2021年全球电动汽车的销量达650万辆,同比增长109%,占全部乘用车销量的9%。2028年全球乘用车的销量将增加到7,486万辆,电动汽车的销量将增加到3,000万辆;到2030年全球乘用车销量将达到7,283万辆,全球电动汽车将占全球乘用车总销量的近一半。中国仍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根据Canalys数据,2020年中国乘用车销量2,013万辆,占全球汽车总销量的30%以上,2021年中国乘用车将达到2,124万辆,2030年中国乘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