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M控制器市场分析

上传人:陈雪****2 文档编号:348105189 上传时间:2023-03-2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5.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AVM控制器市场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AVM控制器市场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AVM控制器市场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AVM控制器市场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AVM控制器市场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AVM控制器市场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VM控制器市场分析(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AVM控制器市场分析一、 相关政策引导汽车电子行业蓬勃发展2017年以来,国家层面关于汽车电子顶层设计政策密集出台,先后对车联网、智能汽车等基于汽车电子发展的新兴产业提出了行动计划或发展战略。2020年11月,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强调智能化、网联化和电动化成为汽车产业的发展潮流和趋势,加强智能网联汽车关键零部件及系统开发,引领汽车电子行业蓬勃发展。2022年5月,工信部发布关于加强汽车产业链供应链畅通协调平台管理的通知,进一步加强汽车芯片和上游原材料保供稳价,全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畅通稳定,为汽车电子行业发展提供保障。高性能芯片、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加速迭代

2、演进,推动汽车电子行业纵深发展。车用AI芯片满足数据量呈指数级增长的智能驾驶相关运算,成为决定汽车智能化发展水平的战略性要素;5G技术逐步商业化,满足车路协同和车联网功能对高数据带宽和低延迟传输需求;人工智能技术助力汽车系统解决方案和软件算法开发。人工智能、云计算、5G等相关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有效保障智能网联相关汽车电子产业测试、应用和推广。二、 汽车电子市场集中度较高,国内厂商趁势加速发展线束市场海外厂商占主导地位,市场集中度高,呈现寡头垄断格局。全球汽车品牌通常实行高标准、严要求的供应商管理,进入壁垒较高,供应商体系较为封闭、合作相对稳定。全球汽车线束市场主要由日本的矢崎、住友电气,韩国的

3、裕罗、京信,德国莱尼,爱尔兰安波福等线束龙头厂商主导。市场呈现寡头垄断格局,少数外资及合资汽车线束企业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CR3和CR5分别为709%和8165%。汽车线束企业大多与整车厂保持稳定合作。由于下游汽车整车厂定制化需求强,所以对长期为其供货配套的供应商存在一定的粘性,存在较高的进入壁垒。日系和韩系车企的供应链相对封闭,日系车企主要由日本的矢崎、住友、藤仓供货,而韩系车企则由韩国的京信、裕罗等供应。德系、美系车企供应链相对开放,汽车线束供应商主要有矢崎、莱尼、安波福、沪光等。自主车企为国产线束厂商崛起提供了新的契机。近年来,汽车厂商出于成本控制的考虑,汽车零部件本土化采购趋势加强,相

4、对于合资车企,自主车企则多由本土厂商供货,自主车企的崛起为国产线束厂商提供了重大机遇。目前自主车企市占率大概在40%,新能源汽车处于放量增长期,智能驾驶浪潮强势来袭,国内线束厂商加速渗透、推动市占率提升,主要有沪光股份、上海金亭、天海集团等。随着智能座舱以及智能驾驶的渗透率不断提升,单车PCB使用量相应增加。随着智能驾驶渗透率的进一步提升,汽车PCB将迎来更广阔的市场空间。智能座舱对传统座舱进行了全方位的升级,是车载信息娱乐系统、流媒体后视镜、视觉感知系统、语音交互系统、智能座椅以及后排显示屏等电子设备组成的一套完整系统。在车载显示方面,显示屏块数增加、大尺寸趋势已经形成,而显示背光模组需要使

5、用大量PCB,推动汽车PCB市场进一步上行。当前ADAS方案的主流传感器选择为摄像头+雷达,无论是摄像头还是雷达,PCB板均为其基本组成部件,摄像头以及雷达使用量的增多大大提升了PCB在整车成本中的占比。据佐思汽研估算,特斯拉Model3的ADAS传感器的PCB价值量在536-1364元之间,占整车PCB价值总量的214%-546%。4-8层板仍为汽车PCB主要用板,HDI和FPC占比提升。对比2018年与2020年汽车PCB板结构不难发现,虽占比出现下滑,多层板(2层以上)依然为汽车的主流PCB板,从2018年占比51%下降到2020年的45%。而与之相对应的则是HDI和FPC的占比逐渐提升

6、,其中HDI占比由2018年的75%提升至2020年的115%,FPC则由12%提升至15%。随着汽车电子化的发展以及内部空间的限制,对于PCB板的要求越发提高,预计HDI与FPC的比例在未来将进一步提升。三、 汽车电子行业面临的机遇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及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汽车零部件制造领域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领域之一;工信部等十二部委于2013年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明确支持汽车零部件骨干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扩大生产规模,与整车生产企业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实现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化生产。在之后的数年间,陆续出台了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智能汽

7、车创新发展战略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车辆智能管理)等法规,指明了汽车未来智能化、网联化和集成化的发展方向。目前,我国政府大力倡导依托汽车产业的发展,提升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利用国内外资源,建立完善的汽车零部件工业体系,提升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力扶持,为汽车零部件行业(特别是汽车电子行业)的自主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汽车驾驶的智能化和无人化将演变为颠覆汽车产业的重大变革,近年来世界各国纷纷出台政策支持汽车智能驾驶和无人驾驶的发展。以美国为例,从2009年的美国创新战略到2013年的SafetyPilot项目的顺利进行,再到2015年

8、无人驾驶技术测试之城Mcity的对外开放,美国已经将智能驾驶和无人驾驶的发展作为国家战略摆在了极为重要的位置。在美国的带动下,英国、荷兰、加拿大、瑞士、日本等国家纷纷跟进,出台政策推动汽车驾驶的智能化和无人化。工信部于2015年12月发布的车联网发展创新行动计划(2015-2020年)提出推动车联网技术研发和标准制定,组织开展车联网试点、基于5G技术的车联网示范,把汽车驾驶的智能化相关要求更加细化。汽车驾驶的智能化和无人化需要依赖以汽车电子为载体的视频技术,传感技术的发展、汽车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和汽车电子技术的革新是实现汽车驾驶的智能化和无人化的重要前提,随着全球各国汽车智能驾驶、无人驾驶政策

9、的逐步细化和行业技术进步的加快,汽车电子行业将迎来新的增长极。作为汽车制造业的上游行业,汽车零部件行业与汽车产量及更新换代周期密切相关。随着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缓和,全球汽车产量稳步增长,2011年年产量突破8,000万辆,2015年起全球汽车年产量突破9,000万辆、达到9,068万辆。2018年、2019年虽然全球汽车产量均出现了同比下滑,但仍保持在年产9,000万辆以上的高水平。全球汽车工业的蓬勃发展和汽车产量的持续增长为上游汽车零部件行业的扩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和发展空间。此外,近年来,下游汽车整车制造商的开发周期越来越短,全新车型的开发周期已由之前的4-5年缩短至1-3年,改进车型

10、的改进周期也由原来的6-24个月缩短至4-15个月。整车车型更新换代速度的加快,带动了上游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开发和生产速度,进一步推动了汽车零部件行业市场需求的扩张。2005年,我国乘用车产量仅为39711万辆,而到2017年,我国汽车产量达到2,47183万辆,期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646%。虽然2018年和2019年,我国汽车产销量连续两年出现同比下降的情况,但是自2015年以来,我国乘用车的年产销量均稳定在2,000万辆以上,总体市场规模巨大。我国的人均、户均汽车保有量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差距,随着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居民收入进一步提高,同时脱贫攻坚取得了全面胜利、汽车消费群体将进一

11、步下沉、消费基数将有望扩大,消费升级、拉动内需、促进国内大循环将进一步释放国内的汽车消费需求,为全行业带来新的机遇。四、 汽车电子行业及传感器行业发展概况(一)汽车电子行业发展概况汽车电子产品是指智能网联汽车、车联网和车载信息服务中,具备感知、计算、反馈、控制、执行、通信、应用等功能,实现信息感知、高速计算、状态监测、行为决策和整车控制的基础电子产品。主要包括基础产品、终端和软件标准等。基础产品标准包括车规级功率器件、车规级集成电路、车规级传感器、高性能计算芯片等;终端标准指车载计算机、导航设备、信息娱乐终端等;软件标准包括车载操作系统、算法软件、应用软件等。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汽车电子创

12、新性用途的不断开发,汽车电子开始广泛应用于汽车的各个领域。汽车电子种类较多,按照应用领域划分可以分为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发动机电子、底盘电子、驾驶辅助系统、车身电子)和车载电子电器(安全舒适系统、娱乐通讯系统等)等。2017年以来,国家层面关于汽车电子顶层设计政策密集出台,对车联网产业、智能汽车产业提出了行动计划或发展战略,其中2018年年底出台的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明确指出到2020年车联网用户渗透率达到30%以上,新车驾驶辅助系统(L2)搭载率达到30%以上,联网车载信息服务终端的新车装配率达到60%以上的应用服务层面的行动目标。汽车电子成本占整车成本比例逐渐抬升。随着自动

13、驾驶系统、信息娱乐与网联系统部件在车型上不断渗透,汽车电子成本占总整车成本比例提升。根据盖世汽车统计,目前紧凑型车型、中高档车型、混合动力车型及纯电动车型汽车电子成本占比分别为15%、28%、47%、65%。随着电子电器在汽车产业应用逐渐扩大,根据盖世汽车研究院,2017-2022年全球汽车电子市场规模将以67%的复合增速持续增长,预计至2022年全球市场规模可达2万亿,而国内市场规模接近万亿。近年来,汽车电子行业呈现出智能化、网联化、集成化等的新发展趋势,促使传感器等关键部件需求日益增加及数据总线技术关键技术逐渐普及。1、汽车电子智能化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日益成熟以及在汽车上的广

14、泛使用促使现代汽车技术更加智能化,人、车、环境之间的智能协调与互动愈发频繁。汽车控制系统智能化体现在能够主动协助驾驶员实时感知、判断决策、操控执行上,其中感知能力的获取依赖于传感器和互联网提供的驾驶环境信息,电控单元通过算法软件处理传感器信号,分析判断驾驶员的动作意图,分析车辆自身状态和驾驶环境,最终发出控制指令,执行层根据控制器的指令协助驾驶员操控汽车。汽车电子智能化这一趋势在自动驾驶系统中体现得尤为突出。汽车电子的智能化,促使其所需要的高精度、高可靠性、低成本的传感器种类、数量不断增加,并且在性能上要求其具备较强的抗外部电磁干扰能力,在严苛的使用条件下仍能保持高精度。2、汽车电子网联化越来

15、越多的电子系统在汽车上不断应用促使汽车电子技术功能日益强大的同时,也导致了汽车电子系统的日益复杂化,车载电子设备之间的数据通信共享和各个系统间的功能协调变得愈发重要。利用总线技术将汽车中各种电控单元、智能传感器、智能仪表灯联接起来构成汽车内部局域网,各子处理机独立运行,控制改善汽车某一方面的性能,同时也为其他电子装置提供数据服务,实现各系统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汽车网络总线技术的快速发展有望实现数据间的快速交换与高可靠性,进一步降低成本。3、汽车电子集成化单一的机电一体系统已满足不了汽车电子技术发展的需要,系统与系统之间的一体化集成逐渐被提上议程。基于网络化的基础,集成控制系统是指通过总线进行网

16、络通讯实现传感器和系统的信息共享,通过控制器实现各个子系统的协调和优化,从而保证车辆行驶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汽车电子集成化除了能加强系统性能,还能达到降低系统总成本的目的。(二)汽车传感器行业发展概况行业主要产品为车载摄像系统、车载视频行驶记录系统和超声波雷达系统等,属于汽车电子产品中的传感器类产品。汽车传感器是汽车电子控制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用以测量位置、压力、力矩、温度、角度、距离、加速度、空气流量等信息,并将这些信息转换成电信号传输到汽车电子控制器。随着汽车电子产品在汽车应用的普及和多样化发展,汽车传感器产品的销量也实现了快速增长。目前,普通汽车一般安装数十个传感器,而高级轿车则安装多达上百个传感器。全球范围内,自动驾驶技术不断向高阶跃进,对于传感器的需求也随之快速攀升。五、 汽车电子化推动硬板加速升级汽车电子化推动硬板加速升级。PCB硬板广泛应用于汽车胎压检测系统、电池监控模块、车体充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