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单元复习检测-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期末复习节节高(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解析版)-教案课件-高中化学必修一

上传人:旭*** 文档编号:348081567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52.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 单元复习检测-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期末复习节节高(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解析版)-教案课件-高中化学必修一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第二章 单元复习检测-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期末复习节节高(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解析版)-教案课件-高中化学必修一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二章 单元复习检测-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期末复习节节高(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解析版)-教案课件-高中化学必修一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二章 单元复习检测-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期末复习节节高(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解析版)-教案课件-高中化学必修一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二章 单元复习检测-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期末复习节节高(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解析版)-教案课件-高中化学必修一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 单元复习检测-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期末复习节节高(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解析版)-教案课件-高中化学必修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 单元复习检测-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期末复习节节高(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解析版)-教案课件-高中化学必修一(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单元复习检测1(2020浙江高一期中)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6.9g钠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Na2O2转移电子数为0.3NAB100g46%的乙醇(C2H5OH)水溶液中含NA个氧原子C3.2gO2和O3的混合气体中,含分子数为0.1NAD标准状况下,11.2LH2O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答案】A【详解】A6.9g钠物质的量为=0.3mol,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Na2O2,产物中Na为+1价,转移电子数为0.3NA,故A正确;B100g 46%的乙醇(C2H5OH)水溶液中含有乙醇46g,物质的量为=1mol,含氧原子1mo

2、l,水分子也含氧原子,因此100g 46%的乙醇(C2H5OH)水溶液中含氧原子大于NA个,故B错误;C氧气与臭氧的摩尔质量不同,根据混合物的总质量无法计算气体的物质的量,因此无法计算含有的分子数,故C错误;D标准状况下,水不是气体,不能使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11.2LH2O含有的分子数,故D错误;故选A。2(2020浙江高一期中)下列关于容量瓶及其使用方法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容量瓶上标有温度和容积B容量瓶瓶塞须用结实的细绳系在瓶颈上,以防止损坏或丢失C容量瓶不能加热、溶解固体、稀释;使用完毕,应洗净、晾干D可以用250mL的容量瓶配制50mL溶液【答案】D【详解】A容量瓶为玻璃仪器,瓶身

3、标有温度、容积和刻度线,故A正确;B容量瓶瓶塞须用结实的细绳系在瓶颈上,以防止损坏或丢失,故B正确;C容量瓶属于精量的玻璃仪器,不能加热、溶解固体、稀释浓溶液;使用完毕,应洗净、晾干,故C正确;D根据“大而近”的原则,配制50mL溶液应选择50mL容量瓶,故D错误;故选D。3(2020浙江高一期中)下列有关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相同条件下,Na2CO3比NaHCO3的溶解度小B可用相同的离子方程式表示Na2CO3和NaHCO3分别与盐酸的反应C向等质量的Na2CO3和NaHCO3固体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盐酸,两者产生的CO2一样多D除去Na2CO3固体中的NaHCO3,可将固体

4、加热至恒重【答案】D【详解】A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钠,相同条件下,Na2CO3比NaHCO3的溶解度大,故A错误;B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2H+=CO2+H2O,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离子方程式:HCO+H+=CO2+H2O,不能用同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故B错误;C等质量的Na2CO3和NaHCO3固体,碳酸氢钠的物质的量多,依据碳原子守恒,NaHCO3产生的CO2多,故C错误;D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和水和二氧化碳,所以除去Na2CO3固体中的NaHCO3,可将固体加热至恒重,故D正确;故选D。4(2020浙江高三期中)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

5、误的是A0.05molKI与足量FeCl3在溶液中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05NAB0 、101 kPa下,0.1mol乙炔和甲醛(HCHO)的混合物中含有C-H键的数目为0.2NACXmolR2(R的核内中子数为N,质量数为A)的核外电子数为X(A-N+2) NAD有1.00 L、0.2mol/L的稀硫酸和足量的金属钠反应,消耗金属的质量大于9.2 g【答案】C【详解】AKI与FeCl3反应时,生成I2等,所以0.05molKI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05mol 1NAmol-1=0.05NA,A正确;B乙炔(H-CC-H)和甲醛(HCHO)分子中都含2个C-H键,所以0.1mol乙炔和甲醛

6、(HCHO)的混合物中含有C-H键的数目为0.2NA,B正确;CR的核内中子数为N,质量数为A,则R的质子数为(A-N),R的核外电子数也为(A-N),则XmolR2的核外电子数为2X(A-N) NA,C错误;D1.00 L、0.2mol/L的稀硫酸中H+的物质的量为0.4mol,能与0.4molNa(9.2 g)发生反应,但Na还能与溶液中的水反应,所以加入足量的金属钠时,消耗金属的质量大于9.2 g,D正确;故选C。5(2020浙江高一期中)下列关于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B钠着火后可用水来灭火C钠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少量的钠可以保存在与钠不反应的煤油中D当钠

7、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时,有大量红色固体铜出现【答案】C【详解】A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淡黄色的过氧化钠,故A错误;B钠着火,不能用水灭,因为钠的密度比水小,会浮在水面,且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容易引起爆炸,应该用干燥的沙土灭火,故B错误;C钠的密度大于煤油,与煤油不反应,少量钠可以存放在煤油中隔绝空气,故C正确;D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时,Na先和水反应生成NaOH,NaOH再和硫酸铜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所以看到蓝色沉淀,故D错误;故选C。6(2019陕西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高一期末)在常温常压下,向一个密闭容器中通入aL NO和bL O2会发生反应:2NO+O2=2NO2,2NO2N2O4

8、反应后容器内氮原子和氧原子个数之比为( )Aa:bBa:2bCa:(a+2b)Da:2(a+b)【答案】C【详解】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相同,根据n=可知,aL NO和bL O2的分子数之比等于体积之比=aL:bL=a:b,反应过程中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则反应后容器内氮原子和氧原子个数之比为(a1):(a1+b2)=a:(a+2b),故答案选C。7(2020吉林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一月考)物质的量相同的两种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具有相同的分子数B具有相同的原子数C体积都是22.4LD具有相同的质量【答案】A【详解】A物质的量为一定微粒的集合体,物质的量相同的两种气体,具有相同的分子数,

9、A说法正确;B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含有的分子数相等,每个分子中含有的原子数不一定相等,则具有的原子数不一定相等,B说法错误;C气体的体积与状态及物质的量有关,状态及物质的量未知,体积不能确定,C说法错误;D气体的摩尔质量不一定相等,物质的量相同的两种气体,具有的质量不一定相同,D说法错误;答案为A。8(2020山西太原五中高一月考)将一定物质的量的Na2CO3、NaHCO3的混合物溶于水,配成1L溶液,取50mL溶液,滴加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与它反应,得到的图像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代表产生的CO2的物质的量B原混合物中Na2CO3与Na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C盐酸的浓度是0

10、.5molL-1D盐酸加到150mL时,放出CO2气体2.24L【答案】C【详解】A050mL段发生反应为Na2CO3+HCl=NaCl+NaHCO3,没有二氧化碳生成,标注的直线不能代表产生的CO2的物质的量,故A错误;B根据图示中(0,0.025)可知,原混合物中原混合物中Na2CO3与Na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故B错误;C50mL溶液中Na2CO3完全转化成NaHCO3,消耗50mL盐酸,根据Na2CO3+HCl=NaCl+NaHCO3可知,n(HCl)=n(Na2CO3)=0.025mol,该盐酸的浓度为:c(HCl)=0.5mol/L,故C正确;D由图可知50

11、mL150mL发生反应为:NaHCO3+HCl=NaCl+H2O+CO2,可知n(CO2)=(HCl)=0.1L0.5mol/L=0.05mol,V(CO2)=0.05mol22.4L/mol=1.12L,故D错误;故答案选:C。【点睛】根据图示中(0,0.025)可知,原混合物中原混合物中Na2CO3与NaHCO3的物质的量相等。9(2019陕西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高一期末)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的相关内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温度相同,体积相同的O2和N2分子数不一定相同B常温常压下,SO2与CO2的密度之比等于1611C温度和容积相同的两容器中,分别盛有5 mol O2和2 mol N2

12、,则压强之比等于52D标准状况下,SO3与O2的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答案】D【详解】A温度相同、体积相同的O2和N2,若压强不同,二者物质的量不同,则含有分子数不同,故A正确;B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相同,根据=可知,SO2与CO2的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64 g/mol44 g/mol=1611,故B正确;C温度和容积相同的两容器中,根据pV=nRT可知,分别盛有5 mol O2和2 mol N2时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5 mol2 mol=52,故C正确;D标准状况下SO3不是气体,不能使用标况下气体摩尔体积计算,故D错误;故答案为D。10(2020浙江温州中学高一期中)已知

13、:KClO3+6HCl(浓)=KCl+3Cl2+3H2O,如图所示,将少量试剂分别放入培养皿中的相应位置,实验时将浓盐酸滴在KClO3晶体上,并用表面皿盖好。下表中由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完全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现象结论A滴有KSCN的FeCl2溶液变红Cl2具有还原性B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褪色Cl2具有酸性C紫色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Cl2具有漂白性DKI-淀粉溶液变成蓝色Cl2具有氧化性AABBCCDD【答案】D【详解】A滴有KSCN的FeCl2溶液变红,是因为氯气的氧化性把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铁离子与KSCN反应使得溶液呈红色,故A错误;B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酸再与碱反应,是因

14、为与水反应的生成物表现为酸性,不是氯气表现为酸性,故B错误;C紫色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是因为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溶液中有氢离子,所以紫色石蕊溶液先变红,褪色是因为次氯酸具有漂白性,而非氯气具有漂白性,故C错误;D因为氯气能把碘化钾中碘离子氧化成碘,故KI淀粉溶液变成蓝色,故D正确,故答案:D。11(2020浙江高二月考)下列关于钠及其化合物说法,不正确的是( )ANa2O2可作漂白剂和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剂B高压钠灯发出的黄光射程远,透雾能力强,常用于道路和广场照明C碳酸氢钠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D金属钠还原性强,可用湿法冶炼法制备稀有金属钛、锆、铌等【答案】D【详解】ANa2O2具有

15、强氧化剂,可作漂白剂,其能与CO2反应放出O2,故可做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剂,A正确;B钠元素的焰色反应为黄色,高压钠灯发出的黄光射程远,透雾能力强,常用于道路和广场照明,B正确;C碳酸氢钠受热分解放出无毒无害的气体CO2和水蒸气使面包、馒头蓬松多孔,故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C正确;D金属钠还原性强,由于Na能与水反应,故不可用湿法冶炼法制备稀有金属钛、锆、铌,只能与熔融的稀有金属钛、锆、铌的化合物反应,置换出这些金属,D错误;故答案为:D。12(2020东台市创新学校高一月考)标准状况下,32g某气体的分子数目与22gCO2的分子数目相同,则该气体的摩尔质量为( )A32B32 g/ molC64g/ molD6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