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2020-2021学年必修第二册第六单元化学反应与能量达标检测卷 (B) 学生版-教案课件-高中化学必修二人教版

上传人:旭*** 文档编号:348081319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原创】2020-2021学年必修第二册第六单元化学反应与能量达标检测卷 (B) 学生版-教案课件-高中化学必修二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原创】2020-2021学年必修第二册第六单元化学反应与能量达标检测卷 (B) 学生版-教案课件-高中化学必修二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原创】2020-2021学年必修第二册第六单元化学反应与能量达标检测卷 (B) 学生版-教案课件-高中化学必修二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原创】2020-2021学年必修第二册第六单元化学反应与能量达标检测卷 (B) 学生版-教案课件-高中化学必修二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原创】2020-2021学年必修第二册第六单元化学反应与能量达标检测卷 (B) 学生版-教案课件-高中化学必修二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原创】2020-2021学年必修第二册第六单元化学反应与能量达标检测卷 (B) 学生版-教案课件-高中化学必修二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原创】2020-2021学年必修第二册第六单元化学反应与能量达标检测卷 (B) 学生版-教案课件-高中化学必修二人教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六单元达标检测卷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化 学(B)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Al 27 S 32

2、 Cl 35.5 K 39 Cu 64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反应4NH3(g)+5O2(g)4NO(g)+6H2O(g)在10L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水蒸气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45mol,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X)可表示为A(NH3)0.010mol/(Ls) B(O2)0.0010mol/(Ls)C(NO)0.0010mol/(Ls) D(H2O)0.045mol/(Ls)2室温下,H2O2与氢碘酸(HI)反应:H2O2+2HI=I2+2H2O,已知c(H2O2)=0.1mol/L,c(HI)=0.lmol/L,20s后测得

3、H2O2的浓度为0.08mol/L,则用HI表示反应速率为A0.001mol(Ls)1B0.002mol(Ls)1C0.003mol(Ls)1D0.04mol(Ls)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且均表现为吸热或放热B能量守恒定律说明,必须从外界吸收能量后才表现出放热反应C石墨完全转化为金刚石时,要吸收热量,说明金刚石稳定D化学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取决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和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4已知化学反应A2(g)+B2(g)=2AB(g)的能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每生成2mol AB时吸收b kJ热量B该反应放出热量C该反应中反应物的

4、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先断裂1mol AA键和1mol BB键,并且旧化学键断裂放出能量,然后再形成2mol AB键,形成新的化学键吸收能量5甲醇是一种新型的汽车动力燃料,工业上可通过CO和H2化合制备甲醇,已知1mol CO(g)与2mol H2(g)反应生成1mol CH3OH(g)放出116kJ热量。某些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表:化学键C-HH-HC-OH-O键能/kJmol1413436358463则CO中碳氧键的键能是A 1072kJmol1 B1130kJmol1 C431kJmol1 D946kJmol16反应在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反应速率几乎没有影响的是

5、A保持体积不变,充入氮气使体系的压强增大B升温C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为一半D保持体积不变,增加H2O(g)的量7下列措施对增大反应速率明显有效的是A在用H2和N2工业合成NH3时,降低温度BFe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改用浓硫酸CK2SO4与BaCl2在溶液中反应时,增大压强D将铝片改为铝粉,做铝与氧气反应的实验8某学生将电流表用导线与两个电极连接在一起,再将两个电极同时插入某种电解质溶液中,能观察到有电流产生的是A用铜片、铅笔芯作电极插入稀硫酸中B用两个铜片作电极插入硝酸银溶液中C用锌片、铜片作电极插入番茄中D用铜片、铁片作电极插入酒精中9下列各组反应(表中物质均为反应物)在反应刚开始时,放出H

6、2的反应速率最大的是选项金属(粉末状)及其物质的量/mol酸的浓度及体积反应温度/AMg0.16molL1硝酸10 mL60BMg0.13molL1盐酸10 mL60CFe0.13molL1盐酸10 mL60DMg0.13molL1硫酸10 mL6010如图为发光二极管连接柠檬电池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子由发光二极管经导线流向Fe环B铁环作为柠檬电池的负极C该装置能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D可将柠檬替换成盛装酒精溶液的装置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1T时,在2L的密闭容器中,气体X、Y

7、和Z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容器中化学反应为X(g)+Y(g)Z(g)B010s,X表示的平均化学反应速率为0.04mol/(Ls)C使用催化剂只能加快010s间的反应速率D10s时Z的浓度为0.8mol/L12用A、B、C、D四块金属片进行如下实验:A、B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溶液中,A极为负极C、D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溶液中,电流由D导线CA、C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溶液中,C极产生大量气泡B、D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溶液中,D极发生氧化反应据此,判断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A ABCD BCABD CACDB DB

8、DCA13在1L定容的密闭容器中,可以证明可逆反应:N2(g)+3H2(g)2NH3(g)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c(N2)c(H2)c(NH3)=132B其他条件不变时,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D每1mol NN键断裂的同时,有3mol H-H键生成Cv正(N2)=2v逆(NH3)14以反应为例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时,分别量取H2C2O4溶液和酸性KMnO4溶液,迅速混合并开始计时,通过测定溶液褪色所需时间来判断反应的快慢:编号H2C2O4溶液酸性KMnO4溶液温度/浓度/molL1体积/mL浓度/molL1体积/mL0.152.00.0108.0250.202.00.010

9、8.0250.202.00.0108.0500.15400.0108.05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测得KMnO4溶液的褪色时间为40s,则这段时间内平均反应速率v(H2C2O4)=5104molL1s1B实验测定KMnO4溶液的褪色时间为20s,则这段时间内平均反应速率v(H2C2O4)=1103molL1s1C如果实验反应所需时间少于实验,说明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D实验和起初反应均很慢,过了一会儿速率增大,一定是反应放热温度升高的结果150时,将0.1mol N2O4置于1L密闭的烧瓶中,然后将烧瓶放入100的恒温槽中,烧瓶内的气体逐渐变为红棕色:N2O4(g)2NO2(g)。下列结论不能说

10、明上述反应在该条件下已经达到反应限度的是N2O4的消耗速率与NO2的生成速率之比为12NO2的消耗速率与N2O4的消耗速率之比为21烧瓶内气体的压强不再变化烧瓶内气体的质量不再变化NO2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改变烧瓶内气体的颜色不再加深烧瓶内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烧瓶内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A B C只有 D只有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16汽车尾气中含有CO、NO等有害气体,某新型催化剂能促使NO、CO转化为2种无毒气体。T时,将0.8mol NO和0.8mol CO充入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模拟尾气转化,容器中NO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1)将NO、CO转化为2种无毒气体的

11、化学方程式是_。(2)反应开始至10min,v(NO)=_mol(Lmin)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新型催化剂可以加快NO、CO的转化b该反应进行到10min时达到化学平衡状态c平衡时CO的浓度是0.4mol/L17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也可以自己动手设计一个原电池。假设你按照以下原理设置一个原电池,请填写下列空白:(1)实验原理:Fe+2H+=Fe2+H2。(2)实验仪器:电极(铁钉、_)、_、_、稀硫酸、耳机。(3)原电池设计及注意的问题:若按如图所示连接好实验仪器,注意听耳机是否有声音发出,如果没有,可将原电池的两个电极中的一极接触在耳机插头上慢慢挪动,这时可以听见耳机发出“嚓嚓

12、嚓”的声音。其原因是:在原电池中,由化学能转化为_,在耳机中又转化为声音这种能量。装置中铁钉应该是原电池的_极,电极反应式是_,发生了_反应。由所学原电池知识可知,溶液中的_离子移向铁钉电极(填写具体离子)。18某温度下,在2L密闭容器中充入4mol A气体和3mol B气体,发生下列反应:2A(g)+B(g)C(g)+xD(g),5s达到平衡。达到平衡时,生成了1mol C,测定D的浓度为1mol/L。(1)求x=_。(2)求这段时间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3)平衡时B的浓度为_。(4)下列叙述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A单位时间内每消耗2mol A,同时生成1mol CB单位时间内每

13、生成1mol B,同时生成1mol CCD的体积分数不再变化D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变化EB、C的浓度之比为1119已知断裂或形成1mol化学键所吸收或放出的能量叫做该化学键的键能,单位为kJmol1。白磷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用结构式表示如图:试根据下表中的化学键键能计算:0.1mol P4(白磷)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放出的能量为 kJ。化学键PPPOO=OP=O键能/(kJmol1)198360498585将V1 mL 2.0 molL1 HCl溶液和V2 m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混合均匀后测量并记录溶液温度,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实验中始终保持V1+V2=50mL)。请按要求填空:(1)该实验表明此反应(填“吸收”或“释放”)能量,通过图示分析可以得出:做该实验时,环境温度(填“高于”“低于”或“等于”)22。(2)根据图示计算该NaOH溶液的浓度约是molL1。如图所示在锥形瓶放置有装有水的小试管,往小试管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时:烧碱固体、浓硫酸、硝酸铵固体、NaCl固体,其中能使a端液面高于b端液面的是(填序号)。20氨在化肥生产、贮氢及燃煤烟气脱硫脱硝等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