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化学键(一)-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必修第一册课时同步练(新人教)(解析版)-教案课件-高中化学必修一

上传人:旭*** 文档编号:348080909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节 化学键(一)-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必修第一册课时同步练(新人教)(解析版)-教案课件-高中化学必修一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第三节 化学键(一)-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必修第一册课时同步练(新人教)(解析版)-教案课件-高中化学必修一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第三节 化学键(一)-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必修第一册课时同步练(新人教)(解析版)-教案课件-高中化学必修一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第三节 化学键(一)-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必修第一册课时同步练(新人教)(解析版)-教案课件-高中化学必修一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第三节 化学键(一)-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必修第一册课时同步练(新人教)(解析版)-教案课件-高中化学必修一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节 化学键(一)-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必修第一册课时同步练(新人教)(解析版)-教案课件-高中化学必修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节 化学键(一)-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必修第一册课时同步练(新人教)(解析版)-教案课件-高中化学必修一(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单元 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第3课 化学键(一)一、基础巩固1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原因是()A原子量逐渐增大B核电荷数逐渐增大C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D元素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答案】C【解析】由原子的电子排布可知,随原子序数的递增,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都呈现周期性的变化而引起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由原子的电子层排布可知,在周期表中的原子的电子层排布呈现周期性的变化,则元素的性质呈周期性的变化,故选:C。2元素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B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递增,量变引起质变C元素的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D元素的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答案】A【解析】

2、结构决定性质,随原子序数的递增,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都呈现周期性的变化而引起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即原子核外电子层排布的周期性变化导致:元素的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元素的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呈周期性变化,周期表编排不是依据相对原子质量,因此元素周期律与相对原子质量没有必然联系,因此元素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故选:A。3Mg、Ca、Sr、Ba是按原子序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第A族元素。已知:Mg(OH)2难溶于水,而Ca(OH)2微溶于水;MgSO4溶于水,而CaSO4微溶于水。下列推测中,不正确的是()ASr(OH)2溶解于水BSr

3、SO4易溶于水CBaSO4不溶于水DBa(OH)2比Ca(OH)2更易溶于水【答案】B【解析】由题给信息已知:Mg(OH)2难溶于水,而Ca(OH)2微溶于水;MgSO4溶于水,而CaSO4微溶于水,可知Mg、Ca、Sr、Ba对应的氢氧化物的溶解度逐渐增大,对应的硫酸盐的溶解度逐渐减小,则Sr(OH)2溶解于水、SrSO4难溶于水、BaSO4不溶于水,Ba(OH)2比Ca(OH)2易溶于水。故选:B。4硒(34Se)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与溴同周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由大到小顺序:SeBrClB氢化物的稳定性:硒化氢水氟化氢CSeO2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SeO4和

4、水DSeO2既可发生氧化反应,又可发生还原反应【答案】C【解析】A、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同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所以原子半径由大到小顺序:SeBrCl,故A正确;B、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由于非金属性SeOF,故氢化物的稳定性:硒化氢水氟化氢,故B正确;C、SeO2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SeO3和水,故C错误;D、SeO2中Se化合价为+4价,处于中间价态,则既可发生氧化反应,又可发生还原反应,故D正确。故选:C。5锂是第2周期A族元素,下列有关锂元素性质推测正确的是()A最高化合价为+2B原子半径比钠的大C单质与水的反应比钠更剧烈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

5、水化物碱性比钠的弱【答案】D【解析】A主族元素最高正化合价数值与其最外层电子数相等,Li最外层电子数为1,所以其最高化合价为+1,故A错误;B同一主族元素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小,Li、Na位于同一主族且原子序数NaLi,所以Li原子半径比Na小,故B错误;C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单质与水或酸反应越剧烈,金属性NaLi,所以Na与水反应比Li和水反应剧烈,故C错误;D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越强,金属性NaLi,所以Li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比钠的弱,故D正确;故选:D。6关于As及同主族元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s是第三周期A族元素B元素的主要正化合价为+

6、3、+5C气态氢化物的还原性:NH3PH3AsH3D同主族元素的单质从上到下,氧化性逐渐减弱,熔点逐渐降低【答案】B【解析】AAs是33号元素,核外电子层数4个,最外层电子数5个,位于周期表的第四周期,第A族元素,故A错误;BAs是33号元素,为第A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5,元素的主要正化合价为+3、+5,故B正确;C同主族非金属气态氢化物的还原性依次增强,气态氢化物的还原性:NH3PH3AsH3,故C错误;D同主族元素的单质从上到下,非金属单质氧化性逐渐减弱,熔点升高,金属元素的单质还原性增强,熔点逐渐降低,如第A族金属元素单质熔沸点降低,第A族非金属单质熔沸点升高,故D错误;故选:B。7补充

7、完成表:(请把序号的答案填在相应的位置上)元素甲乙丙元素符号O 原子结构示意图周期三三族A 【答案】Na;Cl;二;A;A;【解析】依据可知甲为钠元素,符号为:Na,在周期表中位置为:第三周期,A族;依据乙在周期表中位置第三周期,第A,可知该元素原子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7个电子,为Cl,原子结构示意图:;依据元素符号O,为氧元素,核内8个质子,核外2个电子层,从内到外分别2,8个电子,原子结构示意图:;位于周期表:第二周期第A族;故答案为:Na;Cl;二;A;A;二、拓展提升8已知X、Y、Z、W四种元素是元素周期表中连续三个不同短周期的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W同主族,Y、Z为同周期的相邻

8、元素W原子的质子数等于Y、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Y的氢化物分子中有3个共价键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试推断:(1)X、Y、Z、W四种元素的符号:X 、Y 、Z 、W (2)由以上元素中的两种元素组成的能溶于水且水溶液显碱性的化合物的电子式分别为 , (3)由X、Y、Z所形成的离子化合物是 ,它与W的最高氧化物的水化物的浓溶液加热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答案】(1)H;N;O;Na;(2);(或);(3)NH4NO3;NH4+OHNH3+H2O【解析】(1)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Z原子只能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6,则Z为O元素;Y的氢化物分子中有3个共价键,

9、原子序数小于O元素,则Y应为N元素;W原子的质子数等于Y、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W原子质子数5+611,则W为Na元素,X、W同主族,且X原子序数最小,结合四元素是连续三个不同短周期的元素,则X为H元素,根据以上分析可知,X为H元素、Y为N、Z为O、W为Na元素,故答案为:H;N;O;Na;(2)由H、N、O、Na元素中的两种元素组成的能溶于水,且水溶液显碱性的化合物有:NH3、Na2O、Na2O2,其电子式分别为:、(或),故答案为:;(或);(3)由H、N、O所形成的常见离子化合物为NH4NO3,W的最高氧化物的水化物为NaOH,二者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4+OHNH3+H2O,故答案

10、为:NH4NO3;NH4+OHNH3+H2O9. X、Y和W为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118号元素,X和Y有相同的最外层电子数,X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1)写出实验室制取W2的离子方程式 。(2)高一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中夹持和加热装置略去),分别探究YX2和W2的性质。加热分别通入YX2和W2时,在装置A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否相同? (填“相同”或“不相同”)。若装置D中装的是铁粉,当通入W2时观察到的现象为 ;若装置D中装的是生石灰,当通入YX2时,打开K通入适量的氧气,在D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装置B中装有5.0mL1.0103mol/L的碘水

11、,当通入足量的W2完全反应后,碘元素全部转化为HIO3,则该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3)某同学将足量的YX2通入一支装有BaCl2溶液的试管,未见沉淀生成,向该试管中加入适量(填字母) ,可以看到白色沉淀产生。ANaOH B稀盐酸 C高锰酸钾 DCaCl2溶液(4)若Y和X组成的负二价阴离子Z,Z中Y和X的质量比为Y:X4:3,当W2与含Z的溶液完全反应后,有黄色沉淀生成,取上层清液加入BaCl2溶液,有难溶于酸的白色沉淀产生。若两种不同沉淀的物质的量相等,请写出W2与含Z的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答案】(1)MnO2+4HCl(浓)MnCl2+Cl2+2H2O;(2)相同;产生棕褐色的烟;

12、2CaO+SO2+O22CaSO4;5105NA;(3)AC;(4)S2O32+Cl2+H2OSO42+S+2Cl+2H+。【解析】根据分析可知,X为O,Y为S,W为Cl元素。(1)实验室中通过加热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制取氯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MnCl2+Cl2+2H2O,故答案为:MnO2+4HCl(浓)MnCl2+Cl2+2H2O;(2)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氯气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在装置A中观察到的现象是相同;若装置D中装的是铁粉,当通入Cl2时反应生成氯化铁,会产生棕褐色的烟;若装置D中装的是生石灰,当

13、通入SO2时,打开K通入适量的氧气,在D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O+SO2+O22CaSO4,故答案为:相同;产生棕褐色的烟;2CaO+SO2+O22CaSO4;若装置B中装有5.0mL 1.0103mol/L的碘水,当通入足量Cl2完全反应后,碘元素全部转化为HIO3,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5.0103L1.0103mol/L2(50)5.0105mol,转移电子数为5105NA,故答案为:5105NA;(3)当加入NaOH时,使该溶液变为碱性,可产生BaSO3白色沉淀;当加入高锰酸钾时,使溶液中H2SO3氧化成H2SO4,也可以产生BaSO4白色沉淀,故选AC,故答案为:AC;(4)若S和O组成的负二价阴离子Z,Z中S和O的质量比为Y:X4:3,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则Z为S2O32;当Cl2与含S2O32的溶液完全反应后,有黄色沉淀生成,说明生成的S单质;取上层清液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反应还生成了硫酸根离子,若两种不同沉淀的物质的量相等,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2O32+Cl2+H2OSO42+S+2Cl+2H+,故答案为:S2O32+Cl2+H2OSO42+S+2Cl+2H+。10某同学学了元素周期表后,自己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验证元素性质的递变性,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见下表,表中的“实验方案”与“实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