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素养题库含完整答案(有一套)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素养题库第一部分 单选题(50题)1、( )反映了师德养成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规律A.引导性原则B.内化性原则C.差异性原则D.连贯性原则【答案】:D 2、对我国师德教育的内容认识正确的是( )A.公民道德是师德教育的底线,为人师表是师德教育的准则B.理想信念是师德教育的支柱,以人为本是师德教育的任务C.改革创新是师德教育的理念,严谨治学是师德教育的源泉D.规章制度是师德教育的保障,传统美德是师德教育的核心【答案】:A 3、以下教育家中,提出了符合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是( )A.梁启超B.蔡元培C.杨昌济D.陶行知【答案】:D 4、教师道德他律,则是指教师道德原则和规范对教师职业行为具有外在的( )A.约束功能B.导向功能C.调节功能D.制导功能【答案】:D 5、人们常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比喻教师( )的意义A.埋头苦干B.为人师表C.公平公正D.开拓创新【答案】:B 6、以下关于教师道德的社会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A.教师道德的社会作用是教师道德一般功能在具体历史条件下的实现B.教师道德的最基本作用是指导教师在教育工作过程中正确选择自己的行为,处理协调好个人与他人、集体、社会的关系,保证教育工作顺利开展和教育任务的完成C.教师的道德水平不仅影响学生的道德成长,还影响学生的智能发展D.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影响对象是学生,对社会难以产生影响【答案】:D 7、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最高标准是( )。
A.主体性标准B.善的标准C.人的全面自由发展D.学生的需求为标准【答案】:C 8、提出“一个教师不掌握教育学知识,教育工作就如同在黑夜里走路一样”的是( )A.杜威B.陶行知C.苏霍姆林斯基D.马卡连柯【答案】:C 9、一切学术活动尤其是学术研究的灵魂是( )A.求真B.创新C.美德D.严谨【答案】:B 10、( )是影响教师成长的深层心理活动,是其教学行为的基本理性支点,它在教师选择教学目标和认知策略以完成工作任务中起导向作用A.教学目的B.教学要求C.教学理念D.教学方针【答案】:C 11、有关道德行为的论述错误的是( ).A.是知、情、意的归宿B.是道德品质的外在表现C.是一种内在心理因素D.是心理的外显【答案】:C 12、人的需要和目的被消融到追求经济增长的技术目标中,人反而成了实现目标的工具这体现的是( )A.技术工具化B.技术手段的目的化C.技术社会的自由丧失D.技术异化的显现【答案】:B 13、美国学者博尔提出教育的三本护照理论,一本是证明一个人的事业心和进取精神的,一本是职业性,还有一本指的是( )A.思想性的B.学术性的C.情感性的D.道德性的【答案】:B 14、师德修养的最终目的和归宿是( )。
A.提高师德认识B.锻炼师德意志C.坚定师德信念D.培养师德行为习惯【答案】:D 15、“真实的集体”的提出者是( )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毛泽东【答案】:A 16、从教师的职业道德角度看,教师所特有的崇高职责和历史使命是( )A.教书育人B.科学研究C.传授知识D.爱国守法【答案】:A 17、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是( )A.教育与爱国主义相结合B.教育与品德培养相结合C.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D.教育与价值体系建设相结合【答案】:C 18、2004年中国教育部发布的( )被评价为中国学术界第一部“学术宪章”A.《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B.《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C.《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D.《关于加强我国科研道德建设的意见》【答案】:A 19、道德是从( )上掌握世界的特殊方式之一A.精神B.实践C.信念D.实践一精神【答案】:D 20、体现在教师道德规范体系自律上的教师个体道德核心范畴是( )A.道德义务B.道德权利C.道德价值目标D.道德良心【答案】:D 21、对教师正直道德品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正直品德是教师在履行义务时的人格特征的表现B.教师必须以自己的言行做示范,教育青年学生本分做人C.教师要自己认真履行道德义务而少参与进违背教师道德的人和事的斗争D.教师要以自身正直的道德人格力量引导和感召学生【答案】:C 22、汉代儒家学者董仲舒将( )作为整个社会道德的核心。
A.天人合一B.重义轻利C.三纲五常D.重农抑商【答案】:C 23、“人类创造了科学技术,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又超出了人们的控制能力,技术成了一种无政府状态,成了一种破坏力量以上观点属于( )A.技术决定论者B.技术价值中性论者C.技术乐观主义D.技术悲观主义【答案】:D 24、雅斯贝尔斯认为:“技术仅是一种手段,它本身并无善恶,一切取决于人从中造出什么,它为什么目的而服务于人,人将置于什么条件下雅斯贝尔斯的这段话表明他属于( )A.技术决定论者B.技术价值中性论者C.技术乐观主义D.技术悲观主义【答案】:B 25、统率教师职业道德评价全过程的原则有主体性原则、质的分析原则和( )A.实事求是原则B.量的分析原则C.目的性原则D.主客体结合原则【答案】:C 26、教师职业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人类教育活动的出现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C.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D.教育理论的发展【答案】:B 27、师德规范要求教师“追求创新,注重个性”,以下哪条不属于这一要求的内容( )A.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追踪学术前沿,更新教学内容B.因材施教,注重学生个性发展C.形成个性化教育模式,鼓励学生创新和冒尖D.保持个性,敢于特立独行【答案】:D 28、2011年12月23日,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颁布了( ),并就其落实工作发出通知。
A.《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B.《高校教师专业标准大纲》C.《关于加强高等学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D.《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答案】:D 29、教师道德品质的构成要素是( )A.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动机B.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C.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D.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信念【答案】:C 30、特别强调发展教育必须发展师范教育的是( )A.康有为B.梁启超C.蔡元培D.杨昌济【答案】:B 31、在中国倡导并实行学术自由的第一人是( )A.梁启超B.蔡元培C.梅贻琦D.陶行知【答案】:B 32、教师道德最基本的作用是( )A.指导教师在教育工作过程中正确选择自己的行为,处理协调好个人与他人、集体、社会的关系,保证教育工作顺利开展和教育任务的完成B.促进学生品德形成和智能发展C.促进社会道德环境优化D.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答案】:A 33、教师职业道德关系到学生心理的塑造,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前途和未来,这主要体现了教师道德的哪种特征( )A.道德意识的高标准B.道德行为的示范性C.道德规范的严格性D.道德影响的广泛性【答案】:D 34、习近平对全国教师提出好老师的“四有”要求:要有理想信念;要有道德情操;要有扎实知识;要有( )。
A.良好心理素质B.较强的科研能力C.仁爱之心D.家国情怀【答案】:C 35、教师道德原则在教育领域中体现的最重要、最基本的道德关系是( )A.教师职业和社会职业行为总体道德要求的关系B.教师社个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价值取向之间的关系C.教师道德行为与社会对教师道德期望之间的关系D.教师个人与他人和社会整体教育利益的关系【答案】:D 36、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次从职业道德的高度探讨教师职业道德的是( )A.德谟克里特B.昆体良C.维多思若D.蒙台涅【答案】:B 37、统率教师职业道德评价全过程的是( )、主体性原则和质的分析原则A.实事求是原则B.量的分析原则C.知行合一原则D.目的性原则【答案】:D 38、对教师道德行为的认识正确的是( )A.教师的某一行为往往仅是一个道德行为B.教师道德行为是孤立的行为C.教师道德行为是从道德这一特定的方面进行评价的行为D.教师道德行为作为一种社会行为,但不与其他行为结合【答案】:C 39、工具理性的膨胀,导致了人文价值的失落这体现的是( )A.技术工具化B.技术手段的目的化C.技术社会自由丧失D.技术异化的显现【答案】:C 40、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 )。
A.为人民服务B.责权利统一C.集体主义D.按劳分配【答案】:A 41、指出“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的教育家是( )A.梁启超B.陈独秀C.梅贻琦D.罗家伦【答案】:C 42、关于高校教师求实道德品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求实道德品质对高校教师能否履行自己的基本职能影响较小B.求实道德品质直接影响高校教师能否承担社会赋予的神圣使命C.大搞学术腐败是缺乏求实道德品质的表现D.高校教师在科研中探索的科学知识是真实的,容不得半点虚伪和浮夸【答案】:A 43、师德修养的最终目的和归宿是( )A.提高师德认识B.磨炼师德意志C.坚定师德信念D.培养师德行为习惯【答案】:D 44、高校教师要坚持育人为本,立德树人立德”就是立社会主义之德,就是把( )融入高校的教育教学中A.世界观教育B.人生观教育C.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D.共产主义教育【答案】:C 45、2015年1月29日,时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教育部学习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精神座谈会上表示,高校教师必须守好( )A.政治底线、法律底线、思想底线B.政治底线、法律底线、道德底线C.思想底线、法律底线、道德底线D.思想底线、法律底线、社会底线【答案】:B 46、关于良心和义务之间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良心和道德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道德范畴B.良心是义务的内化形式C.义务和良心都来自于主体内部,表现为个人对自己行为的道德责任D.教师道德良心是教师在履行道德义务的过程中产生和形成的【答案】:C 47、创造性地发展了西方社会的大学学术研究功能的里程碑式人物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