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河西区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质量调查生物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348015588 上传时间:2023-03-27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市河西区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质量调查生物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天津市河西区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质量调查生物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天津市河西区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质量调查生物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天津市河西区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质量调查生物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天津市河西区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质量调查生物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天津市河西区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质量调查生物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市河西区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质量调查生物Word版含解析(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西区2020-2021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调查生物试卷1. 下列有关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 rRNA能参加蛋白质的生物合成B. 有些结构不同的蛋白质具有相似的功能C. 生物体内参与信息传递的分子都是蛋白质D. 细胞中氨基酸种类和数量相同的蛋白质,不一定是同一种蛋白质【答案】C【解析】【分析】1、蛋白质分子结构多样性的原因:(1)氨基酸分子的种类不同;(2)氨基酸分子的数量不同;(3)氨基酸分子的排列次序不同;(4)多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2、蛋白质的功能-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即结构蛋白,如羽毛、头发、蛛丝、肌动蛋白;催化作用:如绝大多数酶;传递信

2、息,即调节作用:如胰岛素、生长激素;免疫作用:如免疫球蛋白(抗体);运输作用:如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详解】A、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中,三种RNA即mRNA、rRNA、tRNA都参与,A正确;B、有些结构不同的蛋白质具有相似的功能,如胃蛋白酶、胰蛋白酶等,都具有催化功能,B正确;C、生物体内参与信息传递的分子不一定都是蛋白质,有些激素是脂质,有些是氨基酸衍生物,C错误;D、细胞中氨基酸的种类和数量相同的蛋白质不一定是同一种蛋白质,因为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及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可能不同,D正确。故选C。2. 小花碱茅属于禾本科草本植物,种子外包被颖壳。研究人员以小花碱茅成熟种子为外植体,对种子进行脱颖处理,

3、用不同浓度激素配比诱导愈伤组织形成及再分化,成功建立了完整的小花碱茅组织培养植株再生体系,以下是部分研究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处理激素浓度愈伤组织诱导率%2,4-D6-BA1305212225055221330142419450146920570138614630343728A. 6-BA会抑制愈伤组织形成,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B. 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时,可避光条件下无菌培养C. 可以用高压蒸汽灭菌法对脱颖种子进行无菌处理D. 对种子进行脱颖处理的目的是防止颖壳污染环境【答案】B【解析】【分析】1、在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需要的条件:消毒灭菌;一定浓度的植

4、物激素;适宜的温度;充足的养料。2、影响植物组织培养的因素:培养基配制;外植体选取;激素的运用;消毒;温度、pH、光照。3、植物组织培养中植物激素使用:物组织培养中关键性激素是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同时使用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时,两者用量的比例影响植物细胞的发育方向;先使用细胞分裂素,后使用生长素;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分化成的幼苗需要移栽,移栽时,应先将培养瓶的封口膜打开一段时间,让试管苗在培养间生长几日;移栽时需用流水清洗根部的培养基;最后幼苗需移植到消过毒的新环境下生活一段时间,等幼苗长壮后再移栽到土壤中。【详解】A、6-BA会抑制愈伤组织形成,当2,4-D浓度为3时,6-BA为0.3时比0.1

5、时的愈伤组织诱导率要高,所以并不是6-BA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A错误;B、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时,可避光条件下无菌培养,B正确;C、高压蒸汽灭菌法会使所有的种子失活,种子不能再脱分化,C错误;D、对种子进行脱颖处理的目的是为了更利于种子脱分化,D错误。故选B。3. 下图为酥梨成熟过程中有机物的含量变化曲线图,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 在图中所示酶作用下,酥梨细胞内液的渗透压逐渐变大B. 图中的五种有机物质中最可能含有S元素的是酶C. 用斐林试剂检测,10月底的酥梨样液砖红色最深D. 图中蔗糖和果糖含量逐渐升高,是由淀粉分解而来【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图曲线可知,酥梨成熟期各种有机物质的

6、变化是:果糖在初期含量很低,8 月份后明显增高,葡萄糖含量在6、7 月份上升,7 月份后不再上升,维持在一定的水平;蔗糖7 份之前含量较低,7月份后明显升高,9 月份达到较高水平,然后又逐渐下降;淀粉在7、8 月份含量最高,然后下降。 【详解】A、据题分析,酶增加淀粉含量减少,推测该酶是淀粉酶,在淀粉酶的作用下淀粉分解为单糖 或二糖,导致酥梨细胞液浓度逐渐变大,细胞内液的渗透压逐渐变大,A正确;B、酶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主要组成元素是C,H,O,N,有的含有S,所以图中的五种有机物质中最可能含有S,而糖类的组成元素是C、H、O,B正确;C、10 月的样液中果糖含量高,果糖是还原糖,所以斐林试剂

7、检测砖红色最深,C正确;D、淀粉水解形成麦芽糖和葡萄糖,不会形成蔗糖和果糖,D 错误; 故选D。4. 下列关于体外处理“蛋白质DNA复合体”获得DNA片段信息的过程,叙述正确的是()A. 如图所示,过程两种酶的作用体现了酶的高效性B. 过程的酶作用于DNA的磷酸二酯键C. 若该“蛋白质DNA复合体”是染色体片段,则可能存在于S型肺炎双球菌中D. 经过程得到的DNA序列,可直接与运载体连接构建重组DNA【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可知,图示为体外处理“蛋白质-DNA复合体”获得DNA片段信息的过程图,其中表示用DNA酶处理“蛋白质-DNA复合体”,去除部分DNA;表示用蛋白酶处理去除蛋白质

8、; 表示测序过程。【详解】A、如图所示,过程两种酶的作用体现了酶的专一性,A错误;B、过程的DNA酶可水解DNA分子,其作用部位是磷酸二酯键,B正确;C、S型肺炎双球菌为原核生物,不含有染色体,C错误;D、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首先用同一种限制酶切割含有目的基因的外源DNA分子和运载体,以产生相同的黏性末端,其次再用DNA连接酶将目的基因与运载体连接形成重组DNA,D错误。故选B。5.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利用“小液流法”估测黑藻叶片细胞的细胞液浓度。甲与乙两组试管相同且依次编为16号,对应的试管编号中加入相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实验步骤和结果如图和表(注:甲烯蓝可使蔗糖溶液变蓝,忽略甲烯蓝对蔗糖浓度的

9、影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乙组试管编号123456加入的蔗糖溶液浓度/molL-10.050.100.150.200.250.30蓝色小滴升降情况A.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蔗糖溶液浓度,变量是蓝色小滴升降情况B. 黑藻叶片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介于015020molL-1之间C. 乙组的13号试管中,试管3内的蓝色小滴下降速率最慢D. 显微观察发现,甲组试管4中的黑藻叶片细胞内叶绿体分布最密集【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如果甲试管溶液浓度上升,蓝色小滴在乙管的无色溶液中将下沉,如果甲试管溶液浓度下降,乙中蓝色小滴将上浮;如果甲试管溶液浓度不变,乙中蓝色小滴将均匀扩散。【详解】A、

10、本实验采用质壁分离的原理探究黑藻细胞液的浓度,实验的自变量是蔗糖溶液的浓度,因变量是蓝色小滴升降情况,A正确;B、根据实验数据分析,黑藻叶片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介于015020molL-1之间,B正确;C、乙组试管1、2、3中蓝色小滴下降的原因是甲组1、2、3试管中黑藻叶片的细胞液浓度大于蔗糖溶液浓度,细胞吸水,导致试管中蔗糖溶液浓度上升,蓝色小滴密度大于乙组相同编号试管内溶液的密度,由于3号试管失水少,蔗糖溶液浓度变化小,故下沉最慢,C正确;D、乙组试管4、6中蓝色小滴均下降原因是甲组4、5、6试管中黑藻叶片的细胞液浓度小于蔗糖溶液浓度,细胞失水,导致试管中蔗糖溶液浓度下降,蓝色小滴密度小于乙组

11、相同编号试管内溶液的密度,故6号试管中黑藻叶片细胞内叶绿体分布最密集,D错误;故选D。6. 发菜是一种生长在干旱地区的陆生蓝藻。下图是不同NaCl浓度对某种发菜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影响曲线。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 发菜细胞中无叶绿体,但含有两类光合色素叶绿素、类胡萝卜素B. 随NaCl浓度升高,发菜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变化趋势相同C. 人工养殖发菜的最适NaCl浓度约为615mol/LD. 此种发菜在测定的NaCl浓度范围内均可正常生长【答案】C【解析】【分析】据图分析: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氯化钠的浓度,因变量是某种发菜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分析图示可知,图中A的纵坐标数值等于B、C纵坐标数值之和,

12、真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实验表明在一定的范围内随着氯化钠的浓度升高,发菜的真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都有所提高,超过一定浓度真光合速率和净光合速率均下降,呼吸速率缓慢提高并基本稳定。【详解】A、发菜是蓝藻的一种,属于原核生物,没有叶绿体,其含有的光合色素是叶绿素和藻蓝素,A错误;B、在一定的范围内随着氯化钠的浓度升高,发菜的真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都有所提高,超过一定浓度真光合速率和净光合速率均下降,呼吸速率缓慢提高并基本稳定,变化趋势不同,B错误;C、图中NaCl浓度在615mol/L时净光合速率最大,故发菜最适NaCl浓度约为615mol/L,C正确;D、 由图分析

13、可知,随着NaCl浓度增大,发菜的净光合速率下降,当氯化钠浓度大约在690mol/L以后,其净光合作用小于0,该发菜不能积累有机物,不能正常生长,D错误。故选C。7. 如图为某动物体内细胞部分生命历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bc过程可能发生交叉互换B. 细胞e、f的遗传物质相同,mRNA的种类也相同C. bc、ag过程中发生的变异都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D. 图中h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细胞的增殖、分化等相关知识,图中a细胞,通过有丝分裂产生细胞b、d,其中细胞b继续有丝分裂,c为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d细胞分化为细胞e、f,g为初级卵母细胞

14、,h为次级卵母细胞。【详解】bc过程为有丝分裂,不会发生交叉互换,A错误;细胞e、f都是由同一个细胞细胞a 通过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b分化而来,所以遗传物质相同,但mRNA种类不完全相同,B错误;bc、ag过程中发生的可遗传变异,都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C正确;根据g图中非同源染色体的组合情况分析可知,细胞h为次级卵母细胞,D错误;答案选C。【点睛】本题易错点是对细胞g的分析:根据细胞质的不均等分裂判断细胞g为初级卵母细胞,根据非同源染色体的组合情况分析,细胞h应为次级卵母细胞。8. 在利用鸡血进行“DNA的粗提取与鉴定”的实验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用蒸馏水将NaCl溶液浓度调至0.14

15、 mol/L,滤去析出物B. 调节NaCl溶液浓度或加入木瓜蛋白酶,都可以去除部分杂质C. 将丝状物溶解在2 mol/LNaCl溶液中,加入二苯胺试剂即呈蓝色D. 由于DNA对高温耐受性较差,故需向DNA滤液中加入冷酒精【答案】B【解析】【分析】DNA粗提取和鉴定的原理:(1)DNA的溶解性:DNA和蛋白质等其他成分在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溶解度不同;DNA不溶于酒精溶液,但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溶于酒精;DNA对酶、高温和洗涤剂的耐受性不同。(2)DNA的鉴定:在沸水浴的条件下,DNA遇二苯胺会被染成蓝色【详解】DNA在浓度为0.14 mol/L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最低,因此用蒸馏水将NaCl溶液浓度调至0.14 mol/L,DNA析出,应该去除滤液,A错误;根据DNA和蛋白质的溶解度以及对酶的耐受性不同,调节NaCl溶液浓度或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