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三历史专题复习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知识总结(精华版)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348007644 上传时间:2023-03-27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66.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高三历史专题复习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知识总结(精华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23年高三历史专题复习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知识总结(精华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023年高三历史专题复习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知识总结(精华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2023年高三历史专题复习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知识总结(精华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2023年高三历史专题复习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知识总结(精华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高三历史专题复习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知识总结(精华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高三历史专题复习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知识总结(精华版)(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总结考点1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一、秦始皇1.统一六国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国相继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2.建立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1)政治上:在中央建立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地方上实行郡县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2)经济上:统一度量衡、货币,促进经济交流与发展。(3)文化上:统一文字为秦小篆,促进国内文化交流;焚书坑儒,控制思想,摧残文化。(4)军事上:南征百越,北击匈奴;修筑长城,奠定中国的基本疆域。(5)交通上:修筑驰道、疏浚鸿沟、开凿灵渠,促进交通发展。3.历史功过(1)功绩:开创中华民族国家

2、统一的新纪元,建立了中央集权的统一多民族国家。(2)过失:穷奢极欲,不惜民力,制定酷刑,导致秦朝灭亡。二、唐太宗1.“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1)政治上:吸取隋亡教训,调整统治政策,完善三省六部制,提高了效率,加强了君权;重视法律,颁行唐律,体现仁义为本、刑罚为末的原则;任用贤良,虚怀纳谏。(2)经济上:强调“存百姓”思想,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推行均田制,轻徭薄赋,使唐初经济逐步复苏。(3)文化上:主张文德治国,崇儒尊孔;完善科举制度,扩大统治基础。对外来文化采取兼收并蓄的方针。(4)民族关系上: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正确处理与周边各少数民族的关系;设立安西都护府;文成公主入藏。(5)对外政策上:对

3、中外交往采取积极友好的态度,对中外文化采取开放的政策。设鸿胪寺接待各国使者;鼓励外国商人来中国贸易。2.历史评价(1)唐太宗励精图治,使唐朝社会稳定,经济发展,阶级矛盾缓和,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也为“开元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唐太宗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加强同周边各族的联系,促进了民族团结,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3)唐太宗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对外来文化采取兼收并蓄的方针,使中国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色彩,中国传统文化出现了繁荣局面,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4)唐太宗善于用人和纳谏,具有很强的自我反省能力,成为我国古代封建君主的楷模和典范,其治国策略对以后历朝产生

4、了深远影响。(5)唐太宗晚年求治之心日减,骄逸之心渐萌。三、康熙帝1.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2.维护国家主权抗击沙俄(1)原因:17世纪中叶,沙俄侵入中国黑龙江流域,强占了雅克萨和尼布楚等地。(2)概况:从1685年开始,康熙帝组织清军两次在雅克萨重创俄军。(3)结果:1689年,中俄双方签订尼布楚条约。这是双方在平等谈判基础上签订的第一个具有近代性质的边界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3.康熙帝的历史功过(1)功绩:康熙帝清除分裂割据势力、维护国家统一的一系列措施,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为“康乾盛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过失:在

5、位期间,大兴文字狱,实行闭关政策,盛世之下潜伏着危机。考点2 东西方的先哲一、孔子1.基本观点(1)礼:要求人们能够以“礼”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把“礼”作为立国立身的基础;主张“克己复礼”,这体现了孔子思想保守的一面。(2)仁: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主张“节用而爱人”。体现了人道主义和对百姓的爱护。(3)中庸:主张处理任何事情都要不偏不倚,恰到好处;主张“和而不同”。名师提醒:仁、礼和中庸思想三者的关系1.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孔子希望通过仁爱来缓和社会矛盾,实现社会稳定。2.孔子主张恢复周礼,维护社会等级秩序,并将礼和仁有机结合起来,提出礼是仁的形式,仁是礼的内涵,

6、使仁有礼的约束而不失于无序,使礼体现仁的精神而不流于形式。3.孔子又提出中庸思想以协调礼和仁的关系,避免“过犹不及”,继而实现礼和仁的和谐统一。4.仁、礼和中庸思想三者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孔子儒家学说的核心。2.教育思想(1)创办私学,打破官方垄断办学的传统。(2)“有教无类”,扩大了受教育对象的范围,促使文化、教育下移。(3)“因材施教”,强调对不同性格、不同接受能力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3.孔子的影响(1)开创了儒家学派,儒家学说后来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对亚洲乃至世界都产生了深远影响。(2)孔子整理的诗书礼易乐(毁于秦火未能流传下来)春秋等典籍,是他留给中国人民最宝贵

7、的遗产,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3)其教育思想影响深远,奠定了古代中国传统教育的基础。二、柏拉图1.哲学思想理念论认为世界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是由理念构成的理性世界,另一个是由个别事物构成的感觉世界。理念先于物质存在。2.政治思想理想国(1)概况:理想国由护国者、卫国者、生产者组成,国家统治者由“哲学王”担任。(2)评价:柏拉图的理想国家并非纯粹的空想,而是针对当时希腊各种政体的弊端提出的,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理想国终成乌托邦。3.教育方面:建立欧洲历史上第一所综合性学校柏拉图学园,采用对话的形式进行教学。4.地位和影响(1)柏拉图在西方思想史、哲

8、学史、政治学、社会学、自然科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2)其思想存在争议,理念论、理想国等思想也存在局限;但其一生追求真理、崇尚美德的精神令人佩服。考点3 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一、克伦威尔1.革命活动(1)军事上:领导议会军取得内战的胜利;远征爱尔兰和苏格兰,满足了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2)政治上:处死国王查理一世,建立了共和国;就任护国公,建立军事独裁统治,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3)外交上:颁布航海条例,巩固了英国的海上权威与商业利益。2.评价(1)克伦威尔是一个具有双重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一位颇具争议的历史人物。(2)他采取的内政外交措施维

9、护了英国资产阶级、新贵族的利益和海上商业利益。(3)他建立军事独裁统治和侵略爱尔兰、苏格兰等行为使其受到很大争议。二、华盛顿1.主要事迹(1)领导独立战争:1777年指挥萨拉托加战役,成为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1781年率领大陆军取得约克镇大捷,这标志着独立战争胜利结束。(2)制定宪法:主持制定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是一个立法、司法和行政三权分立的联邦制国家。(3)首任总统:创立总统否决制度,既维护了民主制,又完善了总统制;建立国家银行,稳定货币,活跃国民经济;确立中立的外交政策;为美国总统连任不得超过两届的制度创立了范例。2.评价:华盛顿为美国的建立和民主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无愧于美国国

10、父的称号;他是美国建国时期也是世界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杰出的资产阶级军事家、政治家。三、拿破仑1.主要事迹(1)军事起家:1793年收复土伦;1795年平定保王党人叛乱;1796年远征意大利,展现出杰出的军事才能。(2)建立帝国:1804年,拿破仑举行加冕典礼,称拿破仑一世。法兰西第一共和国被法兰西第一帝国取代。(3)改造法国:重用人才,奖励有功之人;精简编制,建立高效的军事体制;整顿国家财政,建立法兰西银行,扶植资本主义经济;颁布“大陆封锁令”;废除雇佣兵制,推行征兵制;编纂拿破仑法典。(4)对外战争前期战争维护了法国的主权和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后期战争使法兰西第一帝国走向灭亡。1812年进攻俄

11、国失败,帝国由盛转衰;1813年莱比锡大会战失败,帝国开始瓦解;181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覆亡;1815年兵败滑铁卢,拿破仑的政治生涯结束。2.历史功过(1)功:作为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拿破仑对法国及欧洲的历史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成为世界历史上的一个传奇式的人物和一个时代的象征。(2)过:君主制违背了民主共和的历史趋势;过度崇尚武力,发动侵略战争,奴役欧洲人民,激起了全欧洲人民的反对。考点4 “亚洲觉醒”的先驱一、孙中山1.主要事迹(1)辛亥革命前创立政党: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制定纲领:孙中山把同盟

12、会十六字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归结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三民主义是一个比较完备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2)辛亥革命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3)辛亥革命后维护民主共和:先后发动二次革命、护国运动、第一次护法运动、第二次护法运动,捍卫民主共和,反对专制复辟。领导国共合作:1924年,孙中山改组国民党,重新解释三民主义,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促成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2.历史评价(1)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毕生

13、致力于中国民主革命事业。(2)他高举三民主义大旗,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民主共和制度,有力地促进了民族的觉醒和民主精神的高涨,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振兴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思维拓展:孙中山一生的三次伟大转变与时俱进二、甘地1.主要事迹(1)以“仁爱”精神为主旨,形成了一套非暴力的理论;在南非创建非暴力训练基地“凤凰新村”。(2)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3)二战期间,甘地提出“英国退出印度”的主张,第一次真正提出独立的要求。(4)为消除种姓制度、消灭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之间的纷争而斗争。2.历史评价(1)甘地是印度现代民族解放运动的著名领袖、“甘地主义”的创始人,他把一生都奉献给印度的民族解放

14、事业,被尊为“圣雄”“国父”。(2)甘地创立并宣传甘地主义思想,指导了印度的民族解放运动;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信心。(3)甘地的思想及其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反映了印度资产阶级在反帝斗争中的动摇性和妥协性。三、凯末尔1.主要事迹(1)领导革命一战后,凯末尔领导土耳其人民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土耳其的企图。1923年,签订洛桑和约,土耳其的国家独立和基本主权得到承认。(2)进行改革政治上,实行宗教与国家政权分离的举措,有利于巩固民族独立和共和制度,具有极大的进步意义。经济上,通过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进行工业化建设,使土耳其进一步摆脱了封建主义的束缚和帝国主

15、义的奴役,初步发展了国家经济。文化教育和社会风俗上,推动文字改革,颁布改革服饰和其他传统象征物的法令,采用以西方为榜样的新法律,促进了社会和文化结构的改变。2.历史评价(1)凯末尔是土耳其共和国的奠基人,他不但领导土耳其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自由而战斗,建立起新的国家,还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使土耳其从封建神权国家转变为现代资本主义国家。(2)凯末尔的改革具有不彻底性,忽视农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显示出国家主义经济体制的局限性。考点5 无产阶级革命家一、马克思、恩格斯1.革命活动(1)1847年改组“正义者同盟”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创建无产阶级政党。(2)1848年参加德国三月革命,创办新莱茵报。(3)1864年,马克思起草成立宣言和临时章程等文件,领导第一国际。(4)1889年,恩格斯指导和推动了第二国际的成立。2.理论贡献(1)1844年,马克思在德法年鉴合刊上发表文章,完成了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从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