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大脑建设工程十三五时期,我国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发展战略,不断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加快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取得积极成效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达到7.8%,数字经济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突出竞争政策基础地位,坚持促进发展和监管规范并重,健全完善协同监管规则制度,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建立健全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市场监管、宏观调控、政策法规体系,牢牢守住安全底线一、 产业大脑建设工程(一)产业大脑建设试点选择2-3个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开展试点,制定服务目录体系及指标体系,搭建产业大脑数据库,建设产业大脑平台,开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运营状态数据采集、跟踪和分析到2023年,初步建成2-3个产业大脑平台二)产业大脑建设推广迭代升级产业大脑平台功能,进一步完善产业大脑建设指标体系和标准规范,形成建设指南面向重点产业链,推广产业大脑平台,开展多元数据融合应用到2025年,实现产业大脑平台规模化使用二、 优化升级数字基础设施(一)加快建设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智能敏捷、绿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
有序推进骨干网扩容,协同推进千兆光纤网络和5G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推动5G商用部署和规模应用,前瞻布局第六代移动通信(6G)网络技术储备,加大6G技术研发支持力度,积极参与推动6G国际标准化工作积极稳妥推进空间信息基础设施演进升级,加快布局卫星通信网络等,推动卫星互联网建设提高物联网在工业制造、农业生产、公共服务、应急管理等领域的覆盖水平,增强固移融合、宽窄结合的物联接入能力二)推进云网协同和算网融合发展加快构建算力、算法、数据、应用资源协同的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贵州、内蒙古、甘肃、宁夏等地区布局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建设数据中心集群,结合应用、产业等发展需求优化数据中心建设布局加快实施东数西算工程,推进云网协同发展,提升数据中心跨网络、跨地域数据交互能力,加强面向特定场景的边缘计算能力,强化算力统筹和智能调度按照绿色、低碳、集约、高效的原则,持续推进绿色数字中心建设,加快推进数据中心节能改造,持续提升数据中心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推动智能计算中心有序发展,打造智能算力、通用算法和开发平台一体化的新型智能基础设施三)有序推进基础设施智能升级稳步构建智能高效的融合基础设施,提升基础设施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协同化水平。
高效布局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提升支撑智能+发展的行业赋能能力推动农林牧渔业基础设施和生产装备智能化改造,推进机器视觉、机器学习等技术应用建设可靠、灵活、安全的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支撑制造资源的泛在连接、弹性供给和高效配置加快推进能源、交通运输、水利、物流、环保等领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推动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市政公用设施和建筑智能化水平构建先进普惠、智能协作的生活服务数字化融合设施在基础设施智能升级过程中,充分满足老年人等群体的特殊需求,打造智慧共享、和睦共治的新型数字生活三、 数字经济发展现状十三五时期,我国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发展战略,不断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加快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取得积极成效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达到7.8%,数字经济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信息基础设施全球领先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光纤和第四代移动通信(4G)网络,第五代移动通信(5G)网络建设和应用加速推进宽带用户普及率明显提高,光纤用户占比超过94%,移动宽带用户普及率达到108%,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活跃用户数达到4.6亿产业数字化转型稳步推进。
农业数字化全面推进服务业数字化水平显著提高工业数字化转型加速,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数字化水平持续提升,更多企业迈上云端新业态新模式竞相发展数字技术与各行业加速融合,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移动支付广泛普及,学习、远程会议、网络购物、视频直播等生产生活新方式加速推广,互联网平台日益壮大数字经济国际合作不断深化《二十国集团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等在全球赢得广泛共识,信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取得明显成效,丝路电商合作成果丰硕,我国数字经济领域平台企业加速出海,影响力和竞争力不断提升与此同时,我国数字经济发展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关键领域创新能力不足,产业链供应链受制于人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不同行业、不同区域、不同群体间数字鸿沟未有效弥合,甚至有进一步扩大趋势;数据资源规模庞大,但价值潜力还没有充分释放;数字经济治理体系需进一步完善四、 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一)增强关键技术创新能力瞄准传感器、量子信息、网络通信、集成电路、关键软件、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新材料等战略性前瞻性领域,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新型举国体制优势、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提高数字技术基础研发能力以数字技术与各领域融合应用为导向,推动行业企业、平台企业和数字技术服务企业跨界创新,优化创新成果快速转化机制,加快创新技术的工程化、产业化。
鼓励发展新型研发机构、企业创新联合体等新型创新主体,打造多元化参与、网络化协同、市场化运作的创新生态体系支持具有自主核心技术的开源社区、开源平台、开源项目发展,推动创新资源共建共享,促进创新模式开放化演进二)提升核心产业竞争力着力提升基础软硬件、核心电子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和生产装备的供给水平,强化关键产品自给保障能力实施产业链强链补链行动,加强面向多元化应用场景的技术融合和产品创新,提升产业链关键环节竞争力,完善5G、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重点产业供应链体系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创新和融合应用,加快平台化、定制化、轻量化服务模式创新,打造新兴数字产业新优势协同推进信息技术软硬件产品产业化、规模化应用,加快集成适配和迭代优化,推动软件产业做大做强,提升关键软硬件技术创新和供给能力三)加快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引导支持平台企业加强数据、产品、内容等资源整合共享,扩大协同办公、互联网医疗等服务覆盖面深化共享经济在生活服务领域的应用,拓展创新、生产、供应链等资源共享新空间发展基于数字技术的智能经济,加快优化智能化产品和服务运营,培育智慧销售、无人配送、智能制造、反向定制等新增长点。
完善多元价值传递和贡献分配体系,有序引导多样化社交、短视频、知识分享等新型就业创业平台发展四)营造繁荣有序的产业创新生态发挥数字经济领军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加强资源共享和数据开放,推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创新协同、产能共享、供应链互通鼓励开源社区、开发者平台等新型协作平台发展,培育大中小企业和社会开发者开放协作的数字产业创新生态,带动创新型企业快速壮大以园区、行业、区域为整体推进产业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强化技术研发、标准制修订、测试评估、应用培训、创业孵化等优势资源汇聚,提升产业创新服务支撑水平五、 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作用(一)强化高质量数据要素供给支持市场主体依法合规开展数据采集,聚焦数据的标注、清洗、脱敏、脱密、聚合、分析等环节,提升数据资源处理能力,培育壮大数据服务产业推动数据资源标准体系建设,提升数据管理水平和数据质量,探索面向业务应用的共享、交换、协作和开放加快推动各领域通信协议兼容统一,打破技术和协议壁垒,努力实现互通互操作,形成完整贯通的数据链推动数据分类分级管理,强化数据安全风险评估、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建立健全国家公共数据资源体系,统筹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推动基础公共数据安全有序开放,构建统一的国家公共数据开放平台和开发利用端口,提升公共数据开放水平,释放数据红利。
二)加快数据要素市场化流通加快构建数据要素市场规则,培育市场主体、完善治理体系,促进数据要素市场流通鼓励市场主体探索数据资产定价机制,推动形成数据资产目录,逐步完善数据定价体系规范数据交易管理,培育规范的数据交易平台和市场主体,建立健全数据资产评估、登记结算、交易撮合、争议仲裁等市场运营体系,提升数据交易效率严厉打击数据黑市交易,营造安全有序的市场环境三)创新数据要素开发利用机制适应不同类型数据特点,以实际应用需求为导向,探索建立多样化的数据开发利用机制鼓励市场力量挖掘商业数据价值,推动数据价值产品化、服务化,大力发展专业化、个性化数据服务,促进数据、技术、场景深度融合,满足各领域数据需求鼓励重点行业创新数据开发利用模式,在确保数据安全、保障用户隐私的前提下,调动行业协会、科研院所、企业等多方参与数据价值开发通过数据开放、特许开发、授权应用等方式,鼓励更多社会力量进行增值开发利用结合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加快城市数据融合及产业生态培育,提升城市数据运营和开发利用水平六、 数字经济面临形势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受内外部多重因素影响,我国数字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发展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数字经济是数字时代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引擎世界主要国家均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纷纷出台战略规划,采取各种举措打造竞争新优势,重塑数字时代的国际新格局数据要素是数字经济深化发展的核心引擎数据对提高生产效率的乘数作用不断凸显,成为最具时代特征的生产要素数据的爆发增长、海量集聚蕴藏了巨大的价值,为智能化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协同推进技术、模式、业态和制度创新,切实用好数据要素,将为经济社会数字化发展带来强劲动力数字化服务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数字化方式正有效打破时空阻隔,提高有限资源的普惠化水平,极大地方便群众生活,满足多样化个性化需要数字经济发展正在让广大群众享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规范健康可持续是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快速扩张,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不规范的问题较为突出,迫切需要转变传统发展方式,加快补齐短板弱项,提高我国数字经济治理水平,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道路七、 推动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引导产业园区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利用数字技术提升园区管理和服务能力积极探索平台企业与产业园区联合运营模式,丰富技术、数据、平台、供应链等服务供给,提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资源共享水平,引导各类要素加快向园区集聚。
围绕共性转型需求,推动共享制造平台在产业集群落地和规模化发展探索发展跨越物理边界的虚拟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加快产业资源虚拟化集聚、平台化运营和网络化协同,构建虚实结合的产业数字化新生态依托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重点区域,统筹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建立各类产业集群跨区域、跨平台协同新机制,促进创新要素整合共享,构建创新协同、错位互补、供需联动的区域数字化发展生态,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协同配套能力八、 数字经济指导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国内和国际,以数据为关键要素,以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主线,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为构建数字中国提供有力支撑九、 数字经济发展思路坚持创新引领,统筹发展和安全,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大机遇,以数据为关键要素,以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主线,以实施五大工程为抓手,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壮大数字产品制造业,做强数字技术应用业,培育数据要素驱动业,推动数字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