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检测2022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自我检测试卷B卷(含答案)

举报
资源描述
试卷检测试卷检测 20222022 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自我检测试卷学能力自我检测试卷 B B 卷卷(含答案含答案)单选题(共单选题(共 6060 题)题)1、下列有关仪器用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试管、烧杯均可用于给液体、固体加热 B.使食盐水中 NaCl 结晶析出时,常用到的仪器有坩埚、酒精灯、玻璃棒、泥三角 C.区别 NaCl、Na2SO4 时常用到胶头滴管、试管 D.漏斗可用于过滤及向滴定管中添加溶液【答案】C 2、做酸碱中和实验时,将 5 mL 5的盐酸和 5 mL 3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观察现象。A.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升高,溶液由粉红色变为无色 B.反应完成后溶液呈酸性,溶液中含有氯化钠和 HCl C.打开盐酸的瓶塞能观察到“白烟”现象 D.实验室盛放 3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使用的是玻璃塞【答案】B 3、新课程改革中,化学教材中纸笔测验的新变化不包括()。A.重视化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B.注重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 C.关心科技发展和科技有关的问题 D.注重学科间的综合和渗透【答案】A 4、教师在进行“二氧化碳的溶解性”教学时,设计了如下活动,教师给出实验研究方案,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向盛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软塑料瓶中加入约1/3 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并振荡,观察现象,解释原因。该活动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属于()。A.被动接受式 B.主动接受式 C.引导探究式 D.自主探究式【答案】C 5、化学教师的自我教学反思是高质量化学教学的保证。下列关于教学反思的说法错误的是()。A.化学教师的自我教学反思能力是其专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B.化学教师的自我教学反思实质上是一种对化学教学的行动研究 C.高质量的化学教学必须靠有效的教师自我教学反思来保证 D.教学反思只能在教学实践行为发生后进行【答案】D 6、下列关于“硫酸”这一教学内容设计的教学目标合理的是()。A.知识与技能目标:利用实验的手段,学会硫酸的强氧化性 B.过程与方法目标:掌握硫酸的酸性、吸水性、脱水性和强氧化性等性质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探究硫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提高动手、动脑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浓硫酸与稀硫酸的对比,学习“量变质变”规律和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原则【答案】D 7、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教材分析是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下列不属于化学教材分析内容要素的是()。A.设计化学作业 B.挖掘教材内容的教学价值 C.把握教材的重难点 D.分析和理解教材内容【答案】A 8、下列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的描述错误的是()。A.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B.加强课程评价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C.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D.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答案】B 9、当今世界三大矿物燃料不包括()。A.煤 B.石油 C.天然气 D.钢【答案】D 10、化学实验设计的首要原则是()。A.简约性原则 B.安全性原则 C.科学性原则 D.绿色化原则【答案】C 11、石油运输方便,能量密度高,因此是最重要的运输驱动能源。下列有关石油的说法正确的是()。A.石油是可再生能源 B.石油中主要含碳、氢两种元素 C.在炼制过程中,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密度不同,将它们分离 D.石油易燃,提炼石油时不能加热【答案】B 12、常用来分析化学事实,帮助学生形成和理解化学概念,解释和论证化学原理等比较复杂内容的教学方法是()。A.讲述 B.讲解 C.讲演 D.讲说【答案】B 13、某学生在进行“氯气的制取和性质”这一部分的学习时,认真听取老师的讲解,仔细观察实验过程中的现象,正确地闻气味。该学生运用的主要学习策略是()。A.多重联系策略 B.多重感官协同记忆策略 C.练习一反馈策略 D.元认知策略【答案】B 14、下列有关教学内容选取和组织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教科书内容是教学内容组织和选取的重要参考 B.教学内容的选取和组织必须与教科书保持一致 C.教学内容的选取可以依据教学目标在教科书的基础上做适当的调整 D.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该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答案】B 15、现代化学教学设计强调()。A.凭借教学经验进行规划 B.理论对化学教学规划的指导作用 C.按照化学课程标准进行规划 D.实践对化学教学规划的指导作用【答案】C 16、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将()作为化学课堂教学的建议。A.知识与技能目标 B.精心设计科学探究活动 C.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D.组织学生交流讨论【答案】B 17、实验室有三瓶无色溶液,但是标签已经模糊不清。已知这三瓶溶液分别为Ba(OH)2 溶液、稀盐酸、NaCl 溶液中的一种。下列物质不可以鉴别出这三种溶液的是()。A.紫色石蕊溶液 B.无色酚酞溶液 C.碳酸钠溶液 D.pH 试纸【答案】B 18、下列各组液体混合物,用分液漏斗不能分开的是 A.甲苯和液溴 B.溴乙烷和水 C.水与煤油 D.饱和碳酸钠溶液和乙酸乙酯【答案】A 19、下列关于乙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用纤维素的水解产物制取 B.可由乙烯通过加成反应制取 C.与乙醛互为同分异构体 D.通过取代反应可制取乙酸乙酯【答案】C 20、某温度下将 Cl2 通人 KOH 溶液里,反应后得到 KCl、KClO、KClO3 的混合溶液,经测定 ClO-与 ClO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11:1,则 Cl2 与 KOH 反应时,被还原的氯元素和被氧化的氯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1:3 B.4:3 C.2:1 D.3:1【答案】B 21、高中化学课程倡导评价方式的多样化,下列相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重点应放在考查学生对化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化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的认识和理解上、而不宜放在对知识的记忆和重现上 B.应注意选择具有真实情景的综合性、开放性的问题,而不宜孤立地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测试 C.应重视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单是强化解答习题的技能 D.评价方式主要包括纸笔测验、学习档案评价,不包括活动表现评价【答案】D 22、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教材分析是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下列不属于化学教材分析内容要素的是()。A.设计化学作业 B.挖掘教材内容的教学价值 C.把握教材的重难点 D.分析和理解教材内容【答案】A 23、下列各选项中,属于体验性学习目标中最高水平的行为动词是()。A.感受 B.关注 C.珍惜 D.树立【答案】D 24、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中,“知道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内容标准对应的课程模块是()。A.化学 B.化学与技术 C.物质结构与性质 D.化学反应原理【答案】A 25、()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内省、教学体验、教学监控等方式,辩证地否定主体的教学观念、教学经验、教学行为的一种积极的认知加工过程。A.他人听评课 B.教学反思 C.校本教研活动 D.批改学生作业【答案】B 26、初中学生学习了金属的化学性质,在高中阶段又有金属的化学性质这一课的学习。许多教师发现,一些学生初中部分的知识掌握不好。但到了高中,由于理解力增强,对金属的化学性质理解加深,对初中部分知识掌握变好了。这种迁移现象是()。A.顺向迁移 B.逆向迁移 C.垂直迁移 D.水平迁移【答案】B 27、下列初中化学认知性目标的学习行为所对应的学习水平最高的是()。A.记住 B.解释 C.识别 D.区分【答案】D 28、发现法的广泛使用被限制的原因是()。A.B.C.D.【答案】B 29、下列对教学设计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A.有利于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结合 B.有利于教学工作的科学化,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 C.有利于教师科学思维习惯和能力的培养,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D.是提高教师科学知识水平的有效方法【答案】D 30、下列属于“化学 1”的内容主题的是()。A.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B.生活中的材料 C.化学实验基础 D.化学与工农业生产【答案】C 31、由苯(C6H6)和乙醇(C2H5OH)的结构与化学性质来推测苯酚(C6H5OH)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所采用的学习策略是()。A.多种感官协同记忆策略 B.知识结构化策略 C.联系一预测策略 D.练习一反馈策略【答案】C 32、要求设计实验证明某种盐的水解是吸热的,有四位同学分别做出如下回答,其中正确的是()。A.甲学生:将硝酸铵晶体溶于水,若水温下降,说明硝酸铵水解是吸热的 B.乙学生:在盐酸中加入相同温度的氨水,若实验过程中混合液的温度下降,说明盐类水解是吸热的 C.丙学生:在醋酸钠溶液中加入醋酸钠晶体,若溶液温度下降,说明盐类水解是吸热的 D.丁学生:在醋酸钠溶液中加入酚酞溶液,加热后若红色加深,说明盐类水解是吸热的【答案】D 33、某有色溶液当浓度为 c 时,其最大吸收波长为 450nm;若其他条件不变而浓度为 2c 时其最大吸收波长为()nm。A.450 B.225 C.900 D.375【答案】A 34、下表中列出了几种物质的熔点,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铜球掉人铁水中不会熔化 B.在一 216时,氧是固态 C.水银温度计可测量-40的温度 D.用钨制成的灯丝不易熔化【答案】D 35、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错误的是()A.铜能导电 B.银能与稀盐酸反应 C.镁的活动性比铁强 D.铝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答案】B 36、评价学生学业成绩的常规手段和主要方法是()。A.成长记录袋评价 B.活动表现评价 C.纸笔考试 D.作业评价【答案】C 37、5.当前我国义务教育课程的设置应该是()。A.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分科课程综合课程相结合,高中分科课程为主 B.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义务教育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分科课程综合课程相结合,高中分科课程为主 C.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义务教育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高中分科课程为主 D.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中学分科课程为主【答案】A 38、命题是考试能否达到期望目的要求的关键所在,试题具有导向性,试题题型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复习方法,经常使用客观性试题并比重过大,学生会()A.注重猜重点,押考题 B.只记忆零碎知识,养成不求甚解习惯 C.答卷费时,速度慢 D.提高文字表达能力【答案】B 39、高中化学课程学习的毕业要求是学生至少修满()学分。A.4 B.6 C.8 D.10【答案】B 40、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教材分析是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下列不属于化学教材分析内容要素的是()。A.设计化学作业 B.挖掘教材内容的教学价值 C.把握教材的重难点 D.分析和理解教材内容【答案】A 41、化学老师在教授元素周期表的时候,给学生编了一个口诀“我是氢,我最轻,火箭靠我运卫星”这体现的学习策略是()。A.组织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复述策略 D.资源管理策略【答案】B 42、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一元素不可能既表现金属性,又表现非金属性 B.同一主族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 C.短周期元素形成离子后,最外层电子都达到 8 电子稳定结构 D.第三周期主族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等于它所处的主族序数【答案】D 43、化学变化过程中有的还伴随着颜色的变化,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淀粉溶液遇单质碘后,溶液由无色变成紫色 B.AgBr 固体见光分解后,剩余固体呈银白色 C.新制氯水呈浅黄绿色,久置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