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模拟2023年教师资格之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高分通关题库考前复习含答案

举报
资源描述
备考模拟备考模拟 20232023 年教师资格之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年教师资格之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高高分通关题库考前复习含答案分通关题库考前复习含答案 单选题(共单选题(共 6060 题)题)1、儿童利用积木、积塑、泥、沙等结构材料进行建造的游戏是()A.规则游戏 B.结构游戏 C.角色游戏 D.表演游戏【答案】B 2、对幼儿如厕教师最合理的做法是()A.允许幼儿按需自由如厕 B.要求排队如厕 C.控制幼儿如厕次数 D.控制幼儿如厕的间隔时间【答案】A 3、认知发展理论发生认识论是()提出的。A.格赛尔 B.华生 C.班杜拉 D.皮亚杰【答案】D 4、“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说的是()。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答案】C 5、教师组织管理幼儿睡眠时,不适宜的做法是()。A.培养幼儿正确的睡眠姿势,纠正不良的睡眠习惯 B.估计幼儿对睡眠需要的差异性 C.随时唤醒幼儿,以免遗尿 D.注意环境的动态变化【答案】C 6、同一个幼儿在不同的人面前,不同时间、地点和场合,面对不同的事情,会有不同的反映,教师应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幼儿。”这说明教师要()A.灵活运用多种教学形式 B.因材施教 C.多样化评价幼儿 D.用动态的眼光看待幼儿【答案】D 7、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创办于()。A.1640 年,英国 B.1789 年,法国 C.1840 年,德国 D.1917 年,俄国【答案】C 8、“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这一教育目的提出者是 A.张雪门 B.陶行知 C.陈鹤琴 D.张宗麟【答案】C 9、儿童的数概念的形成,经历的四个阶段分别是()A.口头数数按数取物给物说数掌握数概念 B.口头数数给物说数按数取物掌握数概念 C.按数取物口头数数给物说数掌握数概念 D.按数取物给物说数口头数数掌握数概念【答案】B 10、36 岁儿童注意的特点是()。A.注意的稳定性好 B.无意注意占优势地位 C.有意后注意占优势地位 D.有意注意占优势地位【答案】B 11、“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是属于()的目标。A.健康领域 B.社会领域 C.语言领域 D.生活领域【答案】A 1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的“组织与实施”部分,第七条指出: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应根据需要合理安排,因时、因地、因内容、因材料灵活地运用。这一条()。A.说明了幼儿园教育组织实施的根本原则 B.说明了幼儿园教育活动组织形式 C.说明了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含义 D.说明了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的基本原则【答案】B 13、成人对幼儿不理睬,可以成为一种惩罚手段,是因为()。A.幼儿独处时感到恐惧 B.幼儿有和别人交往的需要 C.幼儿害怕成人不要他 D.幼儿离不开成人【答案】B 14、妈妈带 3 岁的岳岳在外度假。阿姨打来电话问:“你们在哪里玩?”岳岳说:“我们在这里玩。”这反映了岳岳思维具有什么特征?A.具体性 B.不可逆性 C.自我中心性 D.刻板性【答案】C 15、心理学家布卢姆通过研究发现,出生后头 4 年儿童的智力发展最快,已经发展了()A.70 B.60 C.50 D.80【答案】C 16、对待幼儿出声的自言自语,成人正确的处理方式为()。A.发展为对话言语 B.发展为真正的外部言语 C.任其自然发展 D.发展为真正的内部言语【答案】D 17、问题言语最为丰富的年龄是()。A.0-2 岁 B.1-3 岁 C.3-4 岁 D.4-5 岁【答案】D 18、儿童最早出现的记忆是()。A.形象记忆 B.运动记忆 C.情绪记忆 D.语词逻辑记忆【答案】B 19、幼儿的游戏水平具有年龄差异性,在角色游戏中,小班幼儿以模仿为主,大班幼儿则以()为主。A.创造 B.合作 C.模仿 D.交往【答案】A 20、幼儿知道凡是刚从锅里“蒸”出来的东西都是热的,这种认识获得是通过()。A.感知 B.记忆 C.想象 D.思维【答案】D 21、班级活动过程就是由幼儿与不同对象互动的过程。幼儿园教师、同伴、环境等相互作用的方法是指(),运用这种方法时,教师要注意对师幼互动指导的适当性、适时性和适度性。A.目标指引法 B.情感沟通法 C.互动指导法 D.规则引导法【答案】C 22、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生命和促进幼儿健康放在工作的()A.重要位置 B.主要位置 C.首位 D.次位【答案】C 23、在教育史上关于教育的起源主要有三种不同的主张,其中不包括()。A.生物起源说 B.生存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答案】B 24、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创造性地反映个人生活印象的是()。A.规则游戏 B.结构游戏 C.角色游戏 D.表演游戏【答案】C 25、()幼儿的思维由直觉行动性向具体形象性过渡。A.学前班 B.小班 C.中班 D.大班【答案】C 26、3、4 岁的幼儿看见玩具小汽车或者小凳子,就开着“车”当司机,嘴里还“嘀嘀嘟嘟”“下车了”说个不停。这体现了无意想象()的特点。A.无预定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 B.主题不稳定 C.以想象过程为满足 D.内容零散【答案】A 27、区域活动开始了,刚过十分钟,建构区的幼儿就已经没兴趣了,离开该区域各自玩起了别的游戏。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不包括()。A.幼儿没有规则意识 B.材料投放单一 C.投放的材料没有层次性 D.教师没有及时给予指导【答案】A 28、儿童容易模仿影视片中反面人物的行为,结果导致不良品德的形成。为了避免影视片的消极影响,根据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适当的做法是()。A.避免学生观看这类影视片 B.对有模仿行为的儿童进行说理教育 C.影片中尽量少描写反面人物 D.影视片应使观众体验到“恶有恶报,善有善报”【答案】D 29、儿童可以亲自动手、反复尝试,能够充分观察到活动过程中发生的现象和变化的科学活动类型是()。A.教师演示实验 B.儿童操作实验 C.科学观察 D.科学讨论【答案】B 30、培养机智、敏锐和自信心,防止疑虑、孤僻,这些教育措施主要是针对()的幼儿。A.抑郁质 B.多血质 C.黏液质 D.胆汁质【答案】A 31、只能凭专用处方在本医疗机构使用的是 A.麻醉药品 B.处方药 C.甲类非处方药 D.医疗机构配制的制剂【答案】A 32、世界上第一所以“幼儿园”命名的幼儿教育机构是()诞生的。A.1837 年 B.1838 年 C.1839 年 D.1840 年【答案】D 33、有差别的微笑的出现是()发生的标志。A.最初诱发性微笑 B.最初社会性微笑 C.最初生理性微笑 D.最初自发性微笑【答案】B 34、19901994 年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国家教委合作进行的“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研究”结果表明:幼小衔接教育的实质问题是()A.主体的适应性问题 B.师生关系的变化问题 C.幼儿园与小学的环境差异问题 D.课程的问题【答案】A 35、婴幼儿喜欢成人接触、抚爱,这种情绪反应的动因是为满足儿童的()A.生理的需要 B.情绪表达性需要 C.自我调节性需要 D.社会性需要【答案】D 36、儿童心理发生的标志是()。A.无条件反射的出现 B.条件反射的出现 C.眨眼反射的出现 D.巴宾斯基反射的出现【答案】B 37、在儿童的日常生活、游戏等活动中,创设或改变某种条件,以引起儿童心理的变化,这种研究方法是()。A.观察法 B.自然实验法 C.测验法 D.实验室实验法【答案】B 38、教师利用椰子壳、塑料袋等物品画画,体现环境创设的()原则。A.经济性 B.适宜性 C.整合性 D.个体差异性【答案】A 39、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在接收或者购进疫苗时,索取的证明文件应保存至超过疫苗有效期几年备查 A.1 年 B.2 年 C.3 年 D.5 年【答案】B 40、儿童学习语言的关键期是()A.01 岁 B.13 岁 C.36 岁 D.56 岁【答案】B 41、小班幼儿活动室操作墙面的高度以()为宜。A.80cm 以下 B.70100cm C.100130cm D.130cm 以上【答案】C 42、某幼儿园通过游戏培养儿童的动手能力和想象能力,同时购置了多份游戏材料,并根据孩子的年龄层次进行分层教育。这体现了幼儿园环境创设的()。A.环境与教育目标的一致性原则 B.发展适宜性原则 C.幼儿参与性原则 D.经济性原则【答案】B 43、56 岁幼儿能参加较复杂的集体游戏和活动,说明幼儿注意的()A.稳定性较好 B.分配能力强 C.范围较大 D.选择性较强【答案】B 44、儿童在玩沙、玩泥巴时,会想出不同的玩法,并且玩得津津有味,这是()特点的体现。A.游戏是自发的、自愿的 B.游戏是自由自在的 C.游戏是愉快的 D.游戏是充满幻想和创造的【答案】D 45、“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这一目标归属于健康子领域的()A.动作发展 B.身心状况 C.生活能力 D.自我保护【答案】A 46、47 岁的幼儿每分钟要呼吸()次。A.1620 次 B.2025 次 C.2530 次 D.3035 次【答案】B 47、幼儿心理发展的关键期主要表现在()A.幼儿个性发展上 B.幼儿智力发展上 C.幼儿语言发展和感知觉方面 D.幼儿动作发展上【答案】C 48、有个孩子听到妈妈说:“你是好孩子”。他说:“不,我是坏孩子”。这说明这个孩子可能处于()。A.危机期 B.敏感期 C.最佳期 D.关键期【答案】A 49、婴幼儿最易缺乏的无机盐是(),必须注意补充。A.钾和钠 B.锌和铁 C.钙和铁 D.钾和锌【答案】C 50、幼儿常常用表情代替语言回答成人的问题,或用表情辅助自己的语言表述。这说明情绪对学前儿童的()。A.个性形成的作用 B.认知发展的作用 C.交往发展的作用 D.心理活动的动机作用【答案】C 51、在对触电的孩子急救时,不正确的方法是()A.迅速拔去电源插座或关闭开关、拉开电源总闸切断电流 B.站在干燥的木板或塑料等绝缘物上,用干燥的木棒、扁担等绝缘物将接触幼儿身体的电线挑开 C.站在干燥的木板或塑料等绝缘物上,用干燥的竹竿等绝缘物将接触幼儿身体的电线挑开 D.用铁棍将接触幼儿身体的电线挑开【答案】D 52、对小班幼儿进行常规教育时,下列哪一种语言描述最为合适()A.“请注意不要错拿别人的毛巾”B.“拿别人毛巾小朋友会不高兴的”C.“乱拿别人的毛巾老师会批评的”D.“请拿自己的毛巾,上面绣着你的名字”【答案】D 53、研究儿童自我控制能力和行为的实验是()A.陌生情境实验 B.点红实验 C.延迟实验 D.三山实验【答案】C 54、()又称为“泰勒模式”,是由被称为“评价之父”的泰勒提出的。A.行为目标评价模式 B.CIPP 评价模式 C.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D.外观评价模式【答案】A 55、中班幼儿喜欢告状,它体现的幼儿情感是()。A.美感 B.道德感 C.智能感 D.自豪感【答案】B 56、最有利于儿童成长的依恋类型是()。A.回避型 B.安全型 C.反抗型 D.迟钝型【答案】B 57、“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这一目标归属于健康子领域的()A.动作发展 B.身心状况 C.生活能力 D.自我保护【答案】A 58、3 岁前儿童的注意基本上都属于()。A.无意注意 B.有意注意 C.选择性注意 D.定向性注意【答案】A 59、教师评价的核心目标是教师的师德和()。A.文化水平 B.身心健康 C.业务水平 D.教育对象【答案】C 60、下列哪项不属于进行正式谈话?()A.提问 B.倾听 C.回应 D.观察【答案】D 大题(共大题(共 1010 题)题)一、请围绕“有用的工具”为大班幼儿设计主题活动,应包含三个子活动。要求:(1)写出主题活动的总目标。(2)写出一个子活动的具体活动方案包括活动的名称、目标、准备以及主要的活动环节。(3)写出另外两个子活动的名称、目标。【答案】活动名称:有用的工具(大班主题教育活动)主题活动总目标:1能通过各种感官和途径认识、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工具,感受工具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2能够主动动手操作工具,知道常见工具的用途和使用方法。3体验自己动手操作工具、制作简单物品的成就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