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课程综合实践心得体会

Sup****ng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38KB
约33页
文档ID:347830283

课程综合实践心得体会课程综合实践心得体会1 在学习《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之后,我知道了综合实践活动打破了传统学科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主,以间接经验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教室、走出学校以学生的亲自实践和亲身体验来获得知识,获得发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设计与学科课程有很大的不同,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素质,对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在这门课程中,第二部分“综合实践活动创新教学设计与评析”,以案例分析的形式展示了综合实践活动的活动设计与活动过程对于以前没有接触过这门课程的我,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对于怎样进行学生实践活动有了一些思路案例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综合活动”四个领域,其中,综合活动展示的是综合实践活动非指定领域——主题班会与学校大型活动的活动设计与流程,更便于我们教师有针对性地借鉴  人与自我教学案例中,“学生与网吧”这一主题从以下几个方面展示了活动设计:主题的提出、活动目标、活动设计、活动过程(活动计划和活动展开两个方面)教师反思、点评在这一部分里,不仅学到了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方法,而且明确了一种让我的学生能更好的对待网吧使用网络的教育方法,学生在实践中自我教育比老师家长的说教更有效果。

  在实践活动中,学生学习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锻炼了能力 “学生与网吧”的课题,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到网吧对未成年人的危害,从而主动拒绝网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学生习惯接受老师或者书本的知识,在综合实践活动动,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课程综合实践心得体会2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崭新的课程走到了教师与学生的中间,它不仅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生活,也彻底改变了教师的教学生活,让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探究、共同发展、共同创造那么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些什么问题,需要把握哪些关键环节,针对本案例,谈谈自己的几点认识与体会:   一、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指导”作用的再认识  综合实践活动是教师与学生合作开发与实施的,作为教师,不言而喻要参加活动的全过程,问题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角色该怎样定位?惯常的观点是指导者、引领者、帮助者这无可厚非,但在实践中,或许是出于对学生能力的不信任,我总感觉到是指导有余,引领不足,帮助基本无从谈起这实际上就是要真正把握“指导”意义的问题我着重说明的是:指导决不能演化成替换,帮助不能蜕变为“亲躬”,要知道,以前我们的教学,过多地去关注教师怎样教,很少去关注学生怎样学,结果造成两者割裂,实际结果与教育目的背道而驰。

这次新课程改革的新生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我以为,正好是联结两者的桥梁,它既注重教师的教(指导),更注重学生如何去学(实践体验),如果过份偏向哪一极,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综合实践活动,因此我想表达的是: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中,教师决不能趋厨代庖打个比方来说,小孩要玩沙,教师只能把他引领到沙滩上,至于在沙滩上怎样玩,那完全是小孩个人的事情,最多,当他堆的沙人不好看时,在旁边提出一些建议,但决不是叫你去帮他堆,也就是说,要让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充分的享受 体验,在体验中领悟真知,有人说:只有亲身经历的才难以忘怀在本案例的实施过程中,我是怀着这样的认识来定位我的身份的  二、研究性学习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大放光彩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显著特点之一就在于它的综合性,表现在知识面广、层次多、跨学科的内容比较多,因此我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本质特点就要求研究性学习应为其基本的实施形式我们可否这样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习就是研究性的学习,因为任何一项活动,都少不了这样一些环节:确定课题、制定方案、进行研究、得出结果,这是与研究性学习的实质内涵是一致的本案例中设计的六个小组活动,哪一个小组不需要进行研究性的学习能得以完成?正因为需要研究问题才能得以解决,学生在合作研究的过程中活动就比较充分,很多观点、观念、习惯在研究的过程中得以纠正、补充、更新,知识不再是静态地呈现,被动地接受,而变成动态地展现,主动地吸纳。

有感于美国的一道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导师说,你去调查一下,你所在的城市有哪些人文景观,有哪些旅游资源,然后撰写一份研究报告,三个月后交来,如果合格,你就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了这本身就是一个以研究性学习为特征的综合实践活动课题大家都知道,研究性学习在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究能力、社会责任感以及丰富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现实体验和经验等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个人以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魅力,就在于它的研究性学习的本质上表现在实践中,就是学生对参与这种综合性活动的兴趣高、热情浓,积极性强,学生在这种研究性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知识,锻炼的能力,增强的素质,这是一般的学习形式远远不能比拟的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求迅速提高教师对资源整合的能力  就以本次案例活动为例,涉及化学、历史、政治等众多学科的相关知识,对于初二年级的学生来讲,知识的储备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不论是对学生,还是教师,收集大量相关的知识,并对之进行梳理、分析、筛选、研究,就是非常必要的在具体处理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深深感到,提高教师对资源整合的能力,将是多么必要于是我郑重地提出这个论题以前我听到过这样一种论调: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的特点就是太综合,这种特点要求任教这门课程的教师的素质也必须要全面、综合(即是要精通多学科、多层面的知识)。

而这样的教师实在太少,因此这门课程迟早要夭折在指导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我也确实感到个人胸中的墨水太少,特长太单一,真有“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觉我们要承认,具有这种综合素质的人才确实是太少,但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不可能等到这些具有综合素质的人都齐备的时候才开设啊,那我们眼下又怎样才能应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挑战呢?我觉得,提高教师对资源的整合能力是一大捷径(因为资源好找,但对资源进行整合只能在实践中培养提高)这是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理论相通的经常听到有的教师抱怨,收集了与活动相关的各种知识、材料一大堆,究竟该怎样充分利用这些知识和材料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他们往往感到束手无策因此我认为,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任教教师的资源整合能力,实在是迫在眉睫  四、制定规则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顺利实施的保证  众所周知,综合实践活动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让学生做出来的,是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的经验重组的活动,一般经历的时间都比较长,少则几个周,多则上月,而且头绪多、涉及面广要让学生在调查、访问、资料收集、演示、操作、表演、交流与讨论、反思、创作、体会中进行学习探究;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其调查研究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逐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严格的规则、规定等规章制度作纪律保障,那显然是不可能的。

针对本案例中各活动的开展要求,我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活动特点、活动步骤,以及学生在活动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或现象,制定了较为完备的'规章制度,并要求每位学生都必须严格遵守比如:活动三,我就制定了以下的纪律要求:  ①务必注意安全,一切工作以安全为前提;  ②尽可能收集第一手资料;  ③取样分析一定要准确,合乎规范;  ④注意不要与相关单位及其人员发生冲突;  ⑤要坚持客观、公正、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  我之所以这样要求,是因为我认为人们在做任何一项活动中都可能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而影响活动的正常进行,况且在这种长时间的复杂活动中人也是会有惰性的,如果没有细致、具体的要求,只是让学生完全自主的活动,结果很可能就是一场闹剧,学生在互相影响的混乱中任意放纵自己的个性,使活动无法按既定方案进行,合作的研究也必将无从谈起,教师的作用也会因此而变得苍白无力,教学实效便会是零,甚至对学生还会产生负面影响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实践证明:由于课前对活动要求设计得周到具体,才使研究过程有条不紊地进行学生不仅在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也表现出对自己行为的约束和对他人的宽容、忍让,致使自己的道德品质与合作能力得到相应的发展。

因此我认为,活动规则的制定,是综合实践课程活动课程顺利实施的保证  五、不断完善对学生的评价,是提高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能力的必要因素  综合实践课程的评价一定要及时,有针对性,对个别小组的评价有助于其他小组活动质量的提高,也让孩子们学会了如何去进行实践因此在这节课上,我的评价过于笼统,没能更具体化例如80年代小组的同学在整个展示过程里做的最好,使用了先进的方式,而且总结的具体,突出了时代的特点应该具体评价一下所以在今后的综合实践课上一定要注意方法的指导与评价,更多的参与到活动中去,更好的体现教师评价的作用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因其“综合”而对教师、学生要求甚高,但只要我们认真地探索,在研究性学习中必定能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益,为课改春天的早日到来做好奠基性的工作课程综合实践心得体会3 前几天,到一所学校去听课我所承担的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研员,一般情况下,学校因为各种因素,没有这方面的任课老师,所以,我很无奈,就只有随着其他教研员听一听音体美等相关的课程   而这所学校虽说是一所小学校,却能够完全根据国家、省市等常规的要求,正常的安排一切的课程,做到了“三开”,即开齐学科、开全学科、开足课时。

  教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是一位五十多岁的男老师,授课的内容是:“彩虹的秘密”一课在课前与老师交流的时候,我就已经深深地感受到这位老师备课很认真他说,他准备了两套教学方案,一套是准备让学生进行演示,可是,一大早儿到了学校,才从实验员老师那里知道,学校是没有三棱镜的,所以,第一套方案只能放弃,改用第二套方案,以动画演示来完成  备课,是很重要的我从这位老教师的身上,看到了一种优秀的品质对于老师来说,备课至少要有两套或两套以上的教学方案的,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教学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此之谓也那天,天还下着雨雪,没有阳光,即使就算有三棱镜,也是难以进行演示实验的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在他的课堂上  老师很富有教育的激情,和教育的智慧  上课伊始,老师并没有急于讲课,而是先是激励学生,让学生反复地齐诵两句话:“我能行!”“我最棒!”这样,就充分地调动起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就连坐在班级最后一排的我,也慢慢地被点燃了,投入到这位老师所预设的教学情境之中了  一节课很快地就结束了,学生收获满满的,一个个幼稚的小脸上,露出了快乐的笑容,和乐于探究的兴趣  激情,才是这位老师在这节课上获得巨大成功的密码。

  我们的很多老师,无论年纪大的,还是年纪小的,最缺乏的就是激情  激情,是我们作为教师这一职业的最至关重要的东西缺少了激情的老师,一定不能成为一位好的老师激情,是一粒火种,在课堂上,能够点燃每一个学生,让他们迸发出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有人说:教育的.激情,应该是把生命的意义传递给更多生命;要善于把教师的激情内化为一种职业的精神,一种精益求精的习惯  没有激情的教育,是枯燥乏味的教育!  没有激情的课堂,是枯燥乏味的课堂!  教育,和我们的课堂,都不能缺少了激情的迸发!拥有激情的老师,才会从职业倦怠的泥淖中走出来  当激情已经内化成为了我们的一种职业的素养、职业精神、职业习惯,那么,职业就会给我们的人生带来一种快乐,我们就会走向一种至高的境界,享受着教育的幸福当享受着教育的幸福的时候,我们的全部身心就将更加地融入教育教学之中,收获着职业的成功,也满溢着人生的快乐、幸福  这位老师的这节课,带给了我深深的思考,让我更加明确地认识到激情对于师者的重要意义  只有富有激情,我们的老师,才能享受着自己的教。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