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第1课时《卫星运行时间》示范课教案【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举报
资源描述
第三单元 乘法 第1课时 卫星运行时间 教材分析: 本节课结合“卫星运行时间”的具体情境,提出了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估算, 教科书中呈现了两种估算方法,旨在启发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估算;第二个问题是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和道理, 主要是启发学生多角度地探索计算的方法,理解竖式计算的道理;第三个问题是掌握乘法竖式的计算步骤和方法,特别要注意计算所得到的数字要落在哪个数位上,正确进行乘法的竖式计算。接着试一试环节,在掌握一般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和算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两个问题,发展竖式计算的经验。第一个问题是三位数中间有0的时候,竖式计算必须注意什么;第二个问题是三位数的每个数位上数字都比较小或末尾是0的时候,怎么算更简捷合理。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问题,经历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体会算法的多样化,理解竖式计算的道理,能用竖式正确地进行计算,形成数感。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 3.在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中,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逐步养成善于倾听,敢于质疑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因数中间有0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创设情境 情境导入:让学生观看神舟十号发射视频。 复习导入: 师: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现在我们来复习一下这部分知识。 课件出示: 列竖式计算。 34×21= 48×37=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独自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追问:说一说,列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应注意什么? 师: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板书课题:卫星运行时间)。 学生观看视频,体会祖国科技的强大。 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再集体反馈。 生: 3 4 4 8 × 2 1 × 3 7 3 4 3 3 6 6 8 1 4 4 7 1 4 1 7 7 6 生:两位数乘两位数,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字乘第一个乘数,所得的积的末位要和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字乘第一个乘数,所得的积的末位要和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通过让学生观看神舟十号发射视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让学生复习之前的知识,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建立起新旧知识间的联系。 环节二 探究新知 1.估一估 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1圈需要114分。估一估,绕地球21圈需要多少时间?课件出示图片。 师:怎样列式呢? 师:你能估一估这个算式的得数吗? 让学生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指名回答。 2.算一算。 (1)算一算,绕地球21圈需要多少时间? 列式:114×21 师:你还可以用哪些方法进行计算呢? 让学生独立思考,探索,然后在小组中进行交流。(教师巡视全班,观察并指导学生认识各种不同的计算方法,然后有选择的展示学生的计算方法,并课件演示。) (2) 算一算,说一说,乘法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135×74 让学生先尝试列竖式计算,再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乘法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并集中反馈如下: 3.归纳小结。 师:小组讨论:说一说,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是什么? 师组织小组代表发言,交流反馈。 师:你们表现的太棒了,总结的真全面! 4.试一试。 (1)尝试计算408×23,说一说要注意什么。 让学生先尝试列竖式计算,再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乘数中间有0时,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并集中反馈如下: (3) 下面各题可以怎样计算?与同伴交流你的想法。 54×312= 210×47= : 师:两种算法都是正确的,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让学生观察两种算法,并自由说一说。 生:114×21 学生同桌交流,思考并回答。 生1:110×20=2200(分),114>110,21>20,,比2200分多。 生2:120×20=2400(分),120>114,21>20,,约2400分。 学生小组交流,思考并回答。 生1:拆数法: 114×20=2280,114×1=114,2280+114=2394 生2:转化法: 114×21 = 114×7×3 = 798×3 = 2394 生3:列表法: × 100 10 4 20 2000 200 80 1 100 10 4 2280 + 114 2394 生4:列竖式: 1 1 4 × 2 1 1 1 4 2 2 8 2 3 9 4 ……114×1 ……114×20 生: 1 3 5 × 7 4 5 4 0 9 4 5 9 9 9 0 学生同桌交流,思考并回答。 生1:相同数位对齐。 生2:相邻两个数位间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学生小组交流,思考并回答。 生:1.相同数位对齐,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2.计算时注意进位问题。 4 0 8 × 2 3 1 2 2 4 8 1 6 9 3 8 4 生1: 学生尝试完成,并交流反馈。 生2:用第二个乘数每个数位上的数依次去乘第一个乘数每个数位上的数时,第一个乘数中间的0也要乘。 学生尝试完成,并交流反馈。 生1: 生2: 5 4 3 1 2 × 3 1 2 × 5 4 1 0 8 1 2 4 8 5 4 1 5 6 0 1 6 2 1 6 8 4 8 1 6 8 4 8 2 1 0 2 1 0 × 4 7 × 4 7 1 4 7 0 1 4 7 8 4 0 8 4 9 8 7 0 9 8 7 0 学生观察后,自由说一说。 生1:54×312这道题我喜欢第二种方法。列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三位数时,将三位数摆在上面,这样计算要方便得多。 生2:210×47这道题我喜欢第二种方法。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用竖式计算时,0先不算,这样最简便。 通过结合具体情境卫星运行时间估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积的范围,启发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估算,并逐步养成估算的好习惯。 结合现实问题,经历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启发学生多角度地探索计算的方法,体会算法的多样化,理解竖式计算的道理,能用竖式正确地进行计算。 让学生通过实例掌握乘法竖式的计算步骤和方法,特别要注意计算所得到的数字要落在哪个数位上,正确进行乘法的竖式计算。 让学生归纳小结,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之前总结的方法,让学生尝试探究因数中间有0和末尾有0的竖式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环节三 巩固新知 1.填一填。 (1)估算305×22,可以这样想:把305看成(  ),把22看成(  ),305×22≈(    ) ;305比(  )大,22比(  )大,305×22(   ) 300×20,即305×22 (   ) 6000,估计的结果比实际值(   )。 (2)估算199×41,可以这样想:199≈(   ), 41≈(   ),相乘得(   ),所以199×41≈(    )。 2.希望小学要购买课桌椅,课桌椅每套140元,共买了25套。一共要花多少元? 3.算一算。 238×54 697×86 4.国庆60周年庆典上,阅兵方队正步通过天安门前时,每人走了128步,每步长75厘米。 每人走的正步一共是多少厘米,相当于多少米? 学生尝试独立解答并反馈。 生1:300,20,6000,300,20,>,>,小。 生2:200,40,8000,8000. 生:140×25=3500(元) 答:一共要花3500元。 学生独自完成,集体订正。 生: 2 3 8 6 9 7 × 5 4 × 8 6 9 5 2 4 1 8 2 1 1 9 0 5 5 7 6 1 2 8 5 2 5 9 9 4 2 学生合作探究,交流反馈。 生:128×75=9600(厘米) 9600(厘米)=96(米) 答:每人走的正步一共是9600厘米,相当于96米。 第1题主要是培养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 第2和3题应用题的设计意图是使学生逐步地把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到解决问题中,拓展学生思维。 环节四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鼓励学生畅谈自己的收获和体会,小结课堂,提升总结、表达能力。 环节五 拓展延伸 人造卫星 人造卫星的概念可能始于1870年。第一颗被正式送入轨道的人造卫星是前苏联1957年发射的人卫1号。从那时起,已有数千颗环绕地球飞行。人造卫星还被发射到环绕金星、火星和月亮的轨道上。人造卫星用于科学研究,而且在近代通讯、天气预报、地球资源探测和军事侦察等方面已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工具。 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面,发散学生的思维,体会数学的乐趣,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环节六 布置作业 教材P32 第4、5、6题 8 / 8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