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CSP-J第二轮C++真题源码解析2

举报
资源描述
2022年CSP-J第二轮真题源码解析 个人解析,非评分标准答案。 T3 [CSP-J 2022] 逻辑表达式 逻辑表达式是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概念和工具,包含逻辑值、逻辑运算、逻辑运算优先级等内容。在一个逻辑表达式中,元素的值只有两种可能:0(表示假)和 1(表示真)。元素之间有多种可能的逻辑运算,本题中只需考虑如下两种:“与”(符号为 &)和“或”(符号为|)。其运算规则如下: 0&0=0&1=1&0=0,1&1=1; 0|0=0,0|1=1|0=1|1=1。 在一个逻辑表达式中还可能有括号。规定在运算时,括号内的部分先运算;两种运算并列时,& 运算优先于 | 运算;同种运算并列时,从左向右运算。 比如,表达式 0|1&0 的运算顺序等同于 0|(1&0);表达式 0&1&0|1 的运算顺序等同于 ((0&1)&0)|1。 此外,在C++等语言的有些编译器中,对逻辑表达式的计算会采用一种“短路”的策略:在形如a&b的逻辑表达式中,会先计算a部分的值,如果a=0,那么整个逻辑表达式的值就一定为0,故无需再计算b部分的值;同理,在形如a|b的逻辑表达式中,会先计算a部分的值,如果a=1,那么整个逻辑表达式的值就一定为1,无需再计算b部分的值。 现在给你一个逻辑表达式,你需要计算出它的值,并且统计出在计算过程中,两种类型的“短路”各出现了多少次。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某处“短路”包含在更外层被“短路”的部分内则不被统计,如表达式1|(0&1)中,尽管0&1是一处“短路”,但由于外层的1|(0&1)本身就是一处“短路”,无需再计算0&1部分的值,因此不应当把这里的0&1计入一处“短路”。 【输入格式】 输入共一行,一个非空字符串 s表示待计算的逻辑表达式。 【输出格式】 输出共两行,第一行输出一个字符 0 或 1,表示这个逻辑表达式的值;第二行输出两个非负整数,分别表示计算上述逻辑表达式的过程中,形如 a&b 和 a|b 的“短路”各出现了多少次。 【输入输出样例】 输入#1 0&(1|0)|(1|1|1&0) 输出#1 1 1 2 输入#2 (0|1&0|1|1|(1|1))&(0&1&(1|0)|0|1|0)&0 输出#2 0 2 3 0&1&1 【样例解释#1】 该逻辑表达式的计算过程如下,每一行的注释表示上一行计算的过程: 0&(1|0)|(1|1|1&0) =(0&(1|0))|((1|1)|(1&0)) //用括号标明计算顺序 =0|((1|1)|(1&0)) //先计算最左侧的 &,是一次形如 a&b 的“短路” =0|(1|(1&0)) //再计算中间的 |,是一次形如 a|b 的“短路” =0|1 //再计算中间的 |,是一次形如 a|b 的“短路” =1 【数据范围】 设|S|为字符串s的长度。对于所有数据1≤|S|≤106。 保证s中仅含有字符0、1、&、|、(、)且是一个符合规范的逻辑表达式。保证输入字符串的开头、中间和结尾均无额外的空格。 保证s中没有重复的括号嵌套(即没有形如((a))形式的子串,其中a是符合规范的逻辑表达式) 其中: 特殊性质1为:保证 s 中没有字符 &。 特殊性质2为:保证 s 没有字符 |。 特殊性质3为:保证 s 中没有字符 ( 和 )。 【提示】 以下给出一个“符合规范的逻辑表达式”的形式化定义: l 字符串0和1是符合规范的; l 如果字符串s是符合规范的,且s不是形如(t)的字符串(其中t是符合规范的),那么字符串(s)也是符合规范的; l 如果字符串a和b均是符合规范的,那么字符串a&b、a|b均是符合规范的; l 所有符合规范的逻辑表达式均可由以上方法生成。 参考源码: 1. #include  2. using namespace std; 3. string s; 4. string t; 5. stack stk1; 6. struct node { 7.     int data; 8.     int andSum; 9.     int orSum; 10. }; 11. stack stk2; 12. map order = {{'|', 1}, 13.                         {'&', 2}}; 14. 15. void eval(char op) { 16.     int data, orSum, andSum; 17.     node operand2 = stk2.top(); 18.     stk2.pop(); 19.     node operand1 = stk2.top(); 20.     stk2.pop(); 21.     if (op == '|') { 22.         if (operand1.data == 1) { 23.             data = 1; 24.             orSum = operand1.orSum + 1; 25.             andSum = operand1.andSum; 26.         } else { 27.             data = operand2.data; 28.             orSum = operand1.orSum + operand2.orSum; 29.             andSum = operand1.andSum + operand2.andSum; 30.         } 31.     }; 32.     if (op == '&') { 33.         if (operand1.data == 1) { 34.             data = operand2.data; 35.             orSum = operand1.orSum + operand2.orSum; 36.             andSum = operand1.andSum + operand2.andSum; 37.         } else { 38.             data = 0; 39.             orSum = operand1.orSum; 40.             andSum = operand1.andSum + 1; 41.         } 42.     }; 43.     stk2.push({data, andSum, orSum}); 44. } 45. 46. void createRpnExpression() { 47.     for (int i = 0; i < s.size(); i++) { 48.         if (isdigit(s[i])) { 49.             t.push_back(s[i]); 50.         } else if (s[i] == '(') 51.             stk1.push(s[i]); 52.         else if (s[i] == ')') { 53.             while (stk1.top() != '(') { 54.                 t.push_back(stk1.top()); 55.                 stk1.pop(); 56.             } 57.             stk1.pop(); 58.         } else { 59.             while (stk1.size() && order[s[i]] <= order[stk1.top()]) { 60.                 t.push_back(stk1.top()); 61.                 stk1.pop(); 62.             } 63.             stk1.push(s[i]); 64.         } 65.     } 66.     while (stk1.size()) { 67.         t.push_back(stk1.top()); 68.         stk1.pop(); 69.     } 70. } 71. 72. node compute() { 73.     int length = t.length(); 74.     for (int i = 0; i < length; i++) { 75.         if (isdigit(t[i])) { 76.             stk2.push({t[i] - '0', 0, 0}); 77.         } else { 78.             eval(t[i]); 79.         } 80.     } 81.     node finalNode = stk2.top(); 82.     stk2.pop(); 83.     return finalNode; 84. } 85. 86. int main() { 87.     cin >> s; 88.     createRpnExpression(); 89.     node finalNode = compute(); 90.     cout << finalNode.data << endl; 91.     cout << finalNode.andSum << " " << finalNode.orSum << endl; 92.     return 0; 93. } 算法思路: 题目有一个要求就是求逻辑表达式的计算结果,这个可以直接参考算术表达式(+、–、*、/)的算法。算术表达式的算法是先将表达式(中缀表达式)转换为逆波兰式(后缀表达式),然后计算逆波兰式,这是数据结构中的典型题目。在题目所给的逻辑表达式中,只有两种运算(|、&),且数据只有1和0,这就减少了代码量。因为不需要截取运算数、运算符或者括号,例如用s表示输入的逻辑表达式,s[i]可能是0、1、|、&。算术表达式计算机的代码简单修改就可以应用。伪算算法如下: s表示输入字符串(string),s[i]表示单个字符(char),exp表示输出的逆波兰式(string),opStack表示存储&、|、(的栈(右括号不会进栈),order表示两种运算的优先级(map:order [|]=1,order [&]=2),top表示opStack的栈顶元素。 依次读入s的每个字符s[i],按照下面四种情况分别进行处理。 1) s[i]是数字时(0或者1),直接追加到到exp; 2) s[i]是左括号,直接入栈; 3) s[i]是右括号,右括号不进栈,将出栈字符依次追加到exp,直到栈顶字符为左括号(左括号也要出栈,但不追加到exp)。题目已经说明是合法的表达式,这里不存在左右括号不匹配的情况; 4) s[i]是运算数,若栈opStack非空,并且map[top]≤map[s[i]](不能用<,运算规则是同级运算是先左后右),那么将出栈字符追加到后缀表达式,循环执行;退出选好后,将s[i]进栈。 5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网络 > 数据结构与算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