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震件全景调研与发展战略研究

举报
资源描述
减震件全景调研与发展战略研究 一、 橡塑行业的发展历史 橡塑绝热材料在我国的发展历史并不长。20世纪90年代,国外企业开始将橡塑绝热材料的生产技术引入我国。从2000年开始,国内橡塑行业的发展迅速,企业规模不断壮大,技术也日渐成熟。据统计,2021年国内柔性泡沫橡塑制品产能约1100万立方米,生产线达230多条。在布局上,以华北地区、长三角和珠三角为三大产业群,其中河北省的产能占据了总量的50%,随后广东、江苏两省共占30%。 二、 橡胶发展现状:技术水平不断提升,行业规模不断扩大 我国不仅是全球最大的橡胶制品消费国,也是全球最大的生产国。近年来,我国橡胶制品行业取得了快速发展,在国际市场上也有相关的竞争与合作,根据数据显示,在2021年,我国橡胶制品行业进口达到57.3亿美元,出口则达到224.3亿美元,预计2022年将保持增长态势,进出口额分别达到54.8亿美元、245亿美元。 从橡胶制品行业销售收入来看,在2017-2021年间,橡胶制品的销售收入整体处于上升趋势,从2017年的452.35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555.58亿元,预计未来随着下游市场的快速发展,我国橡胶制品的需求上升,其销售收入也将处于增长状态。 目前,橡胶制品行业的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现已能够满足终端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但是,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还将不断催生对新产品的需求,因此,橡胶制品行业将继续加强自主研发能力。据统计,在2017-2020年间,我国橡胶制品专利申请量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到2022年我国橡胶制品专利申请量降至1238项,较2021同比下降34.88%。 三、 橡塑材料行业概述 2020年国家出台十四五规划及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支持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壮大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产业。在国家宏观政策与战略规划的大力支持下,橡胶与塑料行业内的技术创新水平将逐步提升,绿色生产理念进一步实践,最终实现产品结构转型升级。随着新材料产业在国民经济、国防建设、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中的进一步深入融合,橡胶与塑料行业将获得更广阔的发展机会。 (一)橡胶行业概况 橡胶是一种高弹性、低模量、可逆形变的高分子化合物,拥有良好的耐疲劳性能、不透气性能、绝缘性能、不透水性能及良好的高弹性能等特殊性能,具备减震、密封、曲挠、耐磨、防腐、绝缘以及粘接等功能,用于制造轮胎、胶管胶带、胶鞋、乳胶制品及其他橡胶零部件。 橡胶产业应用领域十分广泛,上下游产业众多,产品种类也丰富多样,其发展与国民经济中的交通运输、航空航天、国防、建筑建材、电气通讯、采掘业、机械制造、医药器械、生活用品、文教体育等产业密不可分,是我国国民经济支柱的重要产业之一。 中国是世界橡胶工业大国。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橡胶工业始终保持持续稳定的发展。自2002年起,我国生胶消耗量开始居世界第一位,17年来一路领先,2018年生胶消耗量为985万吨,2019年为990万吨,10年来平均递增约9%。据国际橡胶研究组织(IRSG)分析,中国橡胶消耗量占全球35%左右,2019年消耗量比2018年增长0.51%,与2017年持平。我国橡胶制品业规模以上企业2020年实现销售收入6,438.90亿元,同比下降0.8%,利润总额489.35亿元,大幅增长41.84%。 1、橡胶的分类 (1)橡胶按原料不同分为天然橡胶与合成橡胶 天然橡胶是采集橡胶树或橡胶草等含胶植物中的胶乳,经过去除杂质、凝聚、液压、干燥等加工步骤而制成。合成橡胶是从石油、天然气、煤炭或农副产品中提炼某些低分子的不饱和烃做原料,制成单体物质,然后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而获得的人工合成的高分子聚合物,常见的合成橡胶种类有丁腈橡胶、乙丙橡胶、硅橡胶、氟橡胶、氢化丁腈橡胶、丁苯橡胶、顺丁橡胶、丁基橡胶、丙烯酸酯橡胶等。合成橡胶也同塑料、纤维并称为三大合成材料。 (2)橡胶根据用途不同可分为通用橡胶及特种橡胶 通用橡胶综合性能好、应用领域广泛,在使用上一般无特殊性能要求,主要有天然橡胶、乙丙橡胶、氯丁橡胶、丁苯橡胶、顺丁橡胶等;特种橡胶指具有某些较为突出的特殊性能或能够用于苛刻环境和特殊用途中的橡胶,具备如耐油、耐酸碱、耐高温、耐低温、耐辐射等特殊性能,性能较强、成本较高,主要有氯丁橡胶、丁腈橡胶、硅橡胶、氟橡胶、丙烯酸酯橡胶等,在国防、高端工业、尖端科学技术、医疗卫生等领域有着重要作用。 2、我国混炼胶行业情况 橡胶混炼即指将炭黑、促进剂、填充剂等配合剂通过机械力(包括剪切、拉伸、撕裂、啮合等)作用均匀分散于橡胶生胶中的一种加工方式。经混炼的橡胶称为混炼胶,可大幅提升弹性、强度等结构性能及耐热耐寒、耐介质、绝缘性等功能特性,对橡胶制品的产品质量、使用寿命起关键性作用,是生产橡胶制品核心原材料之一。 混炼胶行业是上游天然橡胶、合成橡胶、炭黑、助剂等原材料与下游橡胶制品产业链中重要的中间行业,市场规模随国内外橡胶制品的需求量稳定增长。 (二)塑料行业概况 塑料是以单体为原料,通过加聚或缩聚反应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由合成树脂及填料、增塑剂、稳定剂、润滑剂、色料等添加剂组成,与合成橡胶、合成纤维构成不可缺少的三大合成材料。 随着全球节能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促使汽车及家电产品向轻量化、轻薄化方向发展,以及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基础材料领域的以塑代钢趋势,我国正在成为全球塑料材料最大的市场和主要需求增长引擎。根据中国塑料工业年鉴数据,2015年至2021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合成树脂及共聚物产量由7,718万吨增长至10,765.40万吨。 1、塑料的分类 根据各种塑料不同的使用特性,通常将塑料分为通用塑料、工程塑料和特种工程塑料三种类型。通用塑料指产量大、用途广泛、影响面较宽的一些塑料品种,一般包括聚丙烯(PP)、聚乙烯(PE)、聚苯乙烯(PS)、聚氯乙烯(PV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等,其产量占整个塑料产业的90%以上。 工程塑料相对于通用塑料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良好的尺寸稳定性、耐热性、耐化学性、耐磨性等。其使用温度在100℃~150℃,能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承受机械应力;密度一般为钢铁的1/6~1/5,铝的1/3~2/3,比强度高,有些品种比强度可达普通钢材的5倍以上,是汽车、交通运输等领域轻量化的首选材料。主要包括尼龙(PA)、聚甲醛(POM)、聚碳酸酯(PC)、热塑性聚酯(PBTPETPTT)、聚苯醚(PPO)等,已在汽车、电子、电气、通信、交通、航空航天、机械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特种工程塑料耐热性较工程塑料更为突出,使用温度一般在150℃以上,主要包括氟塑料、聚苯硫醚(PPS)、聚醚酰亚胺(PEI)、耐高温尼龙、聚醚醚酮(PEEK)、热塑性聚酰亚胺(TPI)、聚芳酯即液景聚合物(LCP)等。 2、特种工程塑料 从60年代问世的聚酰亚胺(PEI)到80年代初的聚醚醚酮(PEEK),欧美等国各大企业对特种工程塑料进行大量研究和开发,目前已形成十余种具有应用价值并实现产业化的品种,广泛应用于电子、汽车、航空航天、精密器械等高新技术行业。特种工程塑料处于塑料行业金字塔顶端,属于国家经济先导性产业,是高端制造的关键保证,在我国发展受到政府及各科研单位的高度重视,战略发展地位不断提升。但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与国外领先企业相比差异巨大,产业总体处于发展初期,至今尚未能形成较大规模。 3、我国改性塑料行业情况 塑料可通过物理或化学方式进行改性,以突破其单一树脂性能,实现性能多样化、高性能化、低成本化的特点,通过改性工艺生产的塑料也称为改性塑料。 改性塑料产品功能特性丰富,应用领域广泛。其具有质量轻、机械强度大、可塑性好、耐腐蚀、防水、易加工等多方面显著优势,并可以根据客户不同的需求,加入各种添加剂形成新型产品,广泛应用于各种不同的场景。改性塑料行业在整个产业链条中属于配套加工环节,其产量取决于下游行业产品的需求,市场供求状况总体基本平衡。 由于发展时间较短,国内改性塑料企业的研发和自主创新能力仍然存在不足,高端产品大多依赖进口或国际巨头在中国生产,对我国改性塑料发展形成制约。未来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升级的驱动,改性塑料行业会趋向于通用塑料工程化、高性能化,特种工程塑料低成本化,原料、工艺和产品绿色化,逐步进入高端改性材料市场。 四、 橡胶发展趋势:绿色环保成为橡胶制品行业发展的主流趋势 橡胶制品因其具有优异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和力学性能,在各应用领域都表现出了不可替代性,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国防、交通、运输、机械制造、医药卫生领域和日常生活等我国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随着国家提出双碳政策,同时节能减排已经逐步成为现代工业发展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我国橡胶制品行业为迎合国家发展需要,将朝着绿色环保的方向发展,进一步实现节能降耗和节能减排。例如在2021年10月发布的《关于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中,就提到在能源、工业领域、城乡建设、交通运输和循环经济等方面实现绿色低碳和碳达峰行动。随着下游行业的绿色发展,也将对橡胶制品行业的未来发展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目前,由于我国工业基础薄弱,行业整体还处于竞争激烈、集中程度较低的发展阶段,当前国内大部分相关企业规模较小,对于橡胶制品还处于模仿、借鉴国外技术的阶段,自主研发及创新能力不足,导致出现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不足的现象,为此,橡胶制品行业将持续提升产品的性能与质量、持续提升产品的设计和定制水平,相关企业也将以技术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源动力,确保企业持续保有市场竞争力,而行业内领先厂商凭借高质量的产品和良好的口碑以及丰富的渠道,行业的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随着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广泛渗透,未来橡胶制品行业将会不断推动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深度融合。 橡胶的分子链可以交联,交联后的橡胶受外力作用发生变形时,具有迅速复原的能力,并具有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能和化学稳定性。橡胶是橡胶工业的基本原料,广泛用于制造轮胎、胶管、胶带、电缆及其他各种橡胶制品。三叶橡胶树提供最多的商用橡胶。它在受伤害(如茎部的树皮被割开)时会分泌出大量含有橡胶乳剂的树液。最初的橡胶树生长于南美洲,但经过人工移植,东南亚也种有大量的橡胶树。事实上,亚洲已成为最重要的橡胶来源地。 随着全球及我国橡胶产业的不断发展,橡胶树的种植面积也随之不断增长。据资料显示,2019年ANRPC中亚洲9国的天然橡胶总种植面积为12142千公顷,同比增长0.11%。2021年全球天然橡胶产量为1381.2万吨,同比增长2.1%;需求量为1407.9万吨,同比增长1.1%。预计2022年全球天然橡胶产量达1410.7万吨,需求量达1423.2万吨。 虽然近年来受汽车行业景气程度较低影响,橡胶轮胎产量有所下滑,但整体规模依旧较大,随着汽车产业市场的回暖,天然橡胶的需求也将大幅增加。据资料显示,2021年我国小剑轮胎外胎产量为89910.8万条,同比增长9.85%。 五、 橡塑制品行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橡塑制品面临的机遇 1、国家政策法规对橡塑制品行业发展的有力支持 橡胶材料是具备优良特性的减震、密封、轻量化新材料,广泛应用于下游汽车、轨道交通、航空航天、工程机械等领域,是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产业之一,近年来国家政府及行业主管部门制定了一系列行业扶持政策推动其健康发展。 《中国制造2025》指出,以高性能高分子材料和先进复合材料为发展重点,加快研发新材料制备关键技术和装备。工信部推出的《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指出,要突破汽车轻量化新材料、高端制造装备等产业链短板,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零部件供应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指出,聚焦核心工艺、专用材料、关键零部件、制造装备等短板弱项,提高关键共性技术供给能力。《十四五规划》指出,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壮大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