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锂电池行业发展基本情况

举报
资源描述
三元锂电池行业发展基本情况 一、 锂离子电池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从全球市场竞争格局来看,2021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311GWh,同比增长115%。其中,排名TOP10企业合计装机286GWh,占比92%。宁德时代、LG新能源和松下为行业前三,分别装机量为99.6GWh、61.3GWh、36.3GWh,市场占比32.02%、19.70%、11.67%。 从国内市场来看,2021年排名前3家、前5家、前10家动力电池企业装机合计分别为114.6GWh、128.9GWh和142.5GWh,占总装机量的比例分别为74.2%、83.4%和92.3%,动力电池行业集中度高。其中,亿纬锂能2021年国内装机2.92GWh,同比增长147%,占总装机比例1.9%,同比持平。 二、 锂离子电池下游应用市场发展情况 (一)锂离子电池智能玩具市场发展情况 玩具,泛指可用来玩的物品,玩玩具在人类社会中常常被作为一种寓教于乐的方式。玩具主要分为传统玩具和智能玩具两大类,传统玩具指需要消费者手动移动的玩具,即不由电池驱动、不可互动或遥控的玩具,传统玩具主要包括传统玩具车、传统教育玩具、玩偶、婴儿玩具等;相对于传统玩具而言,智能玩具指借助电子设备有效地发挥其创新功能的玩具,智能玩具通常由控制器或智能手机遥控或联网,具有互动功能,从而提升其娱乐价值或教育功能,智能玩具主要包括智能车模、智能互动式玩具等。 2018年,全球智能玩具市场规模为285亿美元,2014年至2018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50%,预计2023年全球智能玩具市场规模将增长至364亿美元。适龄消费者数量稳定且人均消费水平提升是玩具行业发展的基本盘。我国玩具消费人口基数大,儿童是我国玩具消费的主力军,具体来看,我国0-14岁儿童人口数量从2011年的2.23亿人增长至2020年的2.53亿人。同时,居民收入增加,购买力提升,为家庭增加玩具消费奠定了基础;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3年的18,311元增长至2021年的35,128元。因此,随着我国玩具适龄消费者数量稳定且人均消费水平提升,玩具消费能力不断升级,国内市场对于玩具的需求不断扩大。 根据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智能玩具行业市场规模为35.2亿元,2014至2018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82.12%,预计2023年我国智能玩具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630.6亿元。 目前,应用在智能玩具中的二次电池主要以锂离子电池和镍氢电池为主。与锂离子电池相比,镍氢电池的商业化时间更早、技术发展更为成熟,因此制造成本更低,价格更为便宜;同时,由于镍氢电池的能量密度相对较低,因此安全性相对锂离子电池更好。 近年来,随着玩具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智能玩具的智能化和电子化程度越来越高,其功能和应用场景越来越丰富,因此对于智能玩具电池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虽然镍氢电池在成本和安全性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在电压、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充放电倍率、低温性能、记忆效应、自放电率等方面,锂离子电池优势明显,例如,锂离子电池的标称电压为3.2V或3.7V,相当于三颗镍氢电池串联后的标称电压(镍氢电池的标称电压为1.2V)。同时,由于智能玩具产品附加值相对较高,智能玩具生产厂商(特别是知名玩具厂商)更关注电池产品的性能品质而非成本价格;此外,随着锂离子电池产业的发展和技术路线的成熟,其制造成本不断降低,电池的安全性不断提升,镍氢电池相对锂离子电池的成本和安全性优势差距正在不断被缩小。因此,相对于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在智能玩具领域的应用前景更加广阔,未来锂离子电池将不断加速对镍氢电池的替代。 (二)锂离子电池小家电市场发展情况 小家电一般指功率和体积都比较小的家用电器,是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家电产品。按照使用功能,小家电产品可以分为厨房电器、家居电器和个人护理电器三大类。 按照消费习惯,居民通常会先购买作为生活必需品的大家电,然后再添置品类繁多的小家电。由于大部分小家电都具有一定的享受型需求特征,其需求是建立在一定收入水平基础上的。随着我国人民富裕程度的不断提高,舒适度、时尚化的需求不断涌现,将有助于小家电产品的普及;另一方面,小家电产品技术的提升,也在不断地推动用户的消费升级,引导着消费理念、消费趋势的转变。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小家电行业市场规模达到4,015亿元,2012年至2019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3.32%,预计2023年市场规模将达到6,460亿元。 从小家电的细分市场规模结构来看,厨房小家电、家居小家电和个人护理小家电占整个小家电行业市场规模的比重分别为76%、13%和11%。目前行业产品在小家电领域的应用主要在个人护理小家电和家居小家电,具体应用场景包括电动牙刷、按摩仪、剃须刀、理发剪、美容仪、扫地机器人、吸尘器等。 随着居民消费能力的提升和消费理念的转变,对于舒适便利的使用体验愈加重视,小家电产品的无线化率越来越高,特别是家居小家电和个人护理小家电,无线化产品已成为主流发展趋势。生活无线化的普及,使得越来越多的家电产品需要逐渐摆脱电源线的束缚,从而催生家电产品对电池需求的不断提升。此外,近年来消费者对小家电产品的功能性和个性化要求不断增加,使得小家电产品的智能化和电子化程度不断提升,从而进一步催生小家电产品对电池的需求。与传统的二次电池相比,锂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工作电压高、重量轻、体积小、自放电小、无记忆效应、循环寿命长、充电快速等优势,且不含铅、镉等重金属,对人体无危害,因此已广泛应用于小家电产品并不断加速对其他二次电池的替代进程,未来锂离子电池在小家电产品市场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三)锂离子电池LED照明市场发展情况 LED即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Diode),在照明领域应用十分广泛。与传统的白炽灯、荧光灯相比,LED灯具有体积小、耗能少、寿命长等显著优势,其照明效率更高、照明质量更好、照明安全性更佳。近年来,随着环保理念的普及以及LED技术的进步,白炽灯、荧光灯逐渐进入淘汰阶段,LED照明产业规模稳步扩大,逐步取代传统照明,在照明行业占据主流地位。 在国家政策大力引导及LED照明产品迅速迭代下,LED对传统灯源的替代效应持续释放,LED渗透率不断提升。根据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数据显示,我国2012年LED照明产品渗透率仅为3.30%,至2021年我国LED照明产品渗透率预计达到79.50%。根据高工产研数据显示,我国LED照明市场产值规模由2015年的2,596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5,269亿元,年均增速均保持在10%以上。LED照明产品按照使用功能特点可以分为固定照明产品和移动照明产品。 移动照明又叫做离网照明,是为无电网、没有可靠电网的地区或因紧急情况电网断电时所提供的电力照明解决方案,同时可为野营照明、户外应急、夜间活动等提供更强大的照明应用。传统的LED移动照明产品以便携、应急为主要使用方向,主要应用于家庭及商场应急备用、电力短缺、应急救灾、野外工作、特殊环境照明等地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户外活动开始增多,LED移动照明产品开始走进人们的户外休闲、探险等场所。此外,LED移动照明产品还被广泛应用于随身备用、骑行、打猎搜索、野营、车载、钓鱼等领域。 由于移动照明产品应用于缺电断电和户外环境的特殊性,对照明电池的续航性、安全性、环保性、稳定性、循环寿命等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性能、经济实用、环保可循环利用,将成为未来移动照明电池发展的方向。此前,移动照明产品的电池主要采用铅酸电池,但铅酸电池质量体积大、能量密度低,且对环境污染较大,目前已逐步被锂离子电池替代。与铅酸电池相比,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更高、质量和体积更小、寿命更长、频繁充电放电依然能够保持性能稳定,且更加环保。随着锂离子电池价格的逐步降低,未来锂离子电池在移动照明产品中的渗透率将进一步提高并加速对其他二次电池的替代,锂离子电池在LED照明市场的应用前景广阔。 (四)锂离子电池智能车载设备市场发展情况 智能车载设备指包含具备汽车联网、自动驾驶、车内及车际通讯、智能交通基础设施通信等功能要素,融合了传感器、雷达、卫星定位、导航、人工智能等技术,使汽车具备智能环境感知能力,自动分析汽车行驶的安全及危险状态目的的车载终端产品及相关配套设备。智能车载设备主要包括车辆动态监控管理设备、车载导航设备、车载通信设备、车载智能产品(夜视仪、后视镜、座椅、行驶记录仪、检测仪、车灯等)等。在智能车载设备领域,目前行业产品的主要应用场景包括ETC电子标签、行车记录仪等。 1、锂离子电池ETC电子标签市场发展情况 ETC电子标签即OBU设备。ETC实行一车一卡一标签(OBU)政策,即每台办理ETC业务的车辆对应一个OBU设备。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21年底,全国汽车保有量达3.02亿辆。根据交通运输部数据,截至2020年底,全国ETC用户数量累计达到2.2亿,占全国汽车保有量78%。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2021年全国汽车销量为2,627.50万辆;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2021年全国二手车交易量为1,758.51万辆。未来我国汽车保有量仍将不断增加,在新增汽车市场体量、二手车交易量不断增长的背景下,ETC电子标签需求仍会保持较高景气度。另外,受ETC电子标签中电子元器件老化、损坏以及电池使用寿命自损耗、电池高温损耗等因素影响,OBU设备理论寿命为5-8年。2021年后由于首批ETC电子标签替换市场已逐步打开,ETC电子标签更新也有稳定需求量。 2、锂离子电池行车记录仪市场发展情况 行车记录仪主要用于记录车辆行驶途中的影像及声音等信息。凭借音视频实时记录在交通事故责任认定领域的实用性,行车记录仪成为车联网智能终端中普及度最高的产品之一。在智能化方面,行车记录仪从早期作为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依据的数据记录功能,已发展至可通过无线网络接入,并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语音操控、人机语音互动,提升了驾车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操作的便利性,逐步发展为集语音控制、导航、行车记录、GPS定位、电子测速提醒、抓拍、倒车可视、ADAS高级驾驶辅助、危险驾驶行为实时警报、实时在线影音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产品形态。 随着汽车销量和保有量的不断增加,加上行车记录仪渗透率的不断提升、产品功能的不断丰富,行车记录仪市场景气度持续攀升,未来市场前景广阔。根据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行车记录仪市场规模约350亿元,预计2023年市场规模将增长至924亿元。 未来,随着车联网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以行车记录仪为核心的智能车载产品将承载更多的功能,覆盖包括汽车安全,车辆运行数据记录和分析,云端操控等功能,进一步整合车辆运行中的各项需求和资源,提供全面的智慧出行服务。 三、 中国锂电材料现状 锂离子电池直接使用的一阶材料包括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和电解液。据工信部数据,锂电直接使用的一阶材料环节,相关产品出货量2021年同比增长超过65%。2022年1-2月锂电池正极材料出货量为23.4万吨,负极材料出货量为14万吨。 2021年中国锂离子电池隔膜出货量为78亿平方米,电解液出货量为50.7万吨。2022年1-2月,锂电隔膜出货量为17.5亿平方米,电解液出货量为10.5万吨。 锂电间接使用的二阶材料环节,1-2月电池级碳酸锂、氢氧化锂产量分别达3.7万吨、2.9万吨,市场价格呈现高位运行并持续上涨,2月底价格分别突破48万元/吨和44万元/吨。据最新数据,2022年6月6日,碳酸锂(99.5%电池级/国产)市场均价为470972元/吨。 四、 下游需求旺盛推动离子电池行业市场发展 目前锂离子电池电解液行业的下游应用仍在不断丰富中。在动力电池应用领域,全球汽车电动化趋势愈发明朗,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迅速,渗透率不断提升,带动动力电池装机量迅速提升。 五、 电池及锂离子电池概述 (一)电池概述 电池是一种能量转化与储存的装置,根据原理不同可划分为化学电池、物理电池以及生物电池,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化学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