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压力容器项目工作系统研究方案【范文】

举报
资源描述
泓域咨询/化工压力容器项目工作系统研究方案 化工压力容器项目 工作系统研究方案 xxx有限公司 目录 一、 公司简介 3 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 4 公司合并利润表主要数据 4 二、 操作研究 5 三、 动作研究 5 四、 时间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11 五、 时间研究的PTS法 14 六、 科学管理(1910~1920年) 16 七、 管理科学与行为科学对运营管理的影响(1920~1970年) 18 八、 运营管理的目标和实质 25 九、 运营管理及其重要性 25 十、 产业环境分析 26 十一、 中国金属制品业经营现状 26 十二、 必要性分析 28 十三、 投资估算 29 建设投资估算表 30 建设期利息估算表 31 流动资金估算表 33 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 34 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 35 十四、 经济效益及财务分析 36 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 37 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38 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40 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 42 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 44 一、 公司简介 (一)基本信息 1、公司名称:xxx有限公司 2、法定代表人:陈xx 3、注册资本:810万元 4、统一社会信用代码:xxxxxxxxxxxxx 5、登记机关:xxx市场监督管理局 6、成立日期:2014-10-24 7、营业期限:2014-10-24至无固定期限 8、注册地址:xx市xx区xx (二)公司简介 公司将依法合规作为新形势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本保障,坚持合规是底线、合规高于经济利益的理念,确立了合规管理的战略定位,进一步明确了全面合规管理责任。公司不断强化重大决策、重大事项的合规论证审查,加强合规风险防控,确保依法管理、合规经营。严格贯彻落实国家法律法规和政府监管要求,重点领域合规管理不断强化,各部门分工负责、齐抓共管、协同联动的大合规管理格局逐步建立,广大员工合规意识普遍增强,合规文化氛围更加浓厚。 展望未来,公司将围绕企业发展目标的实现,在“梦想、责任、忠诚、一流”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围绕业务体系、管控体系和人才队伍体系重塑,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和管理及业务模式的创新,加强团队能力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努力把公司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供应链管理平台。 (三)公司主要财务数据 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 项目 2020年12月 2019年12月 2018年12月 资产总额 15671.82 12537.46 11753.86 负债总额 5248.40 4198.72 3936.30 股东权益合计 10423.42 8338.74 7817.57 公司合并利润表主要数据 项目 2020年度 2019年度 2018年度 营业收入 62135.73 49708.58 46601.80 营业利润 10861.46 8689.17 8146.09 利润总额 9943.11 7954.49 7457.33 净利润 7457.33 5816.72 5369.28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7457.33 5816.72 5369.28 二、 操作研究 操作研究就是仔细研究工人和机器的每一个操作,研究如何使工人的操作更经济、更有效以及工人和机器的配合更协调。操作研究的目的是在作业流程设计与改进的基础上,分析具体操作,并加以改进,以减少疲劳、提高效率。 人—机活动图是一种把人与机器在工作时间上的配合关系描述出来的图形化工具。在使用这种方法时,通常利用条形图的长度来表示时间。 借助人—机活动图,管理人员可以分析人和设备的工作及空闲时间,以此来确定实行多设备看管或同一设备为多个操作人员共用的可能性,最终达到有效利用人力、设备或工作地,的目的。 三、 动作研究 动作研究是对工人在执行一项操作任务时涉及的动作所进行的系统研究,其目的是减少不必要的动作,确认最好的操作顺序以取得最大的效率。可以看出,动作研究是操作研究的继续和深化。 吉尔布雷斯被公认为“动作研究之父”。莉莲•吉尔布雷斯是美国第一个获得心理学博士的女士,被称为“管理学第一夫人”,与吉尔布雷斯一道从事动作研究。吉尔布雷斯通过对动作进行科学的研究和分析,提出了经济动作原则和动素的概念。 1、经济动作原则 经济动作原则最初由吉尔布雷斯提出,是指导人们如何节约动作,如何提高动作效率的原则,经不断研究和补充,归纳为十个原则。 (1)双手的动作应该是同时的和对称的。合理地利用双手同时工作,能提高劳动效率。心理学试验证明,右手疲劳后,左手参加工作,可以迅速解除右手疲劳,反之亦然,甚至脚参加工作也可以帮助解除手的疲劳。另外,双手(或双脚)交替或对称运动可以使人体保,持平衡,减少身体的摇晃。由于平衡作用,在一定程度(指负重)内双手运动比单手运动更能减少身体的紧张程度,消除疲劳,所以不能不加分析地认为双手操作比单手操作的劳动强度大。为了实现双手操作,应该相应地布置工作地和工位器具。 (2)工具和物料应该放在近处和操作者面前,使它处在双手容易拿到的位置。手的移动距离应该愈短愈好,移动次数愈少愈好。 (3)所有的工具和物料必须有明确的和固定的存放地点。 (4)为了将物料送到靠近使用的地点,应该利用重力式的送料盒或容器。 (5)只要条件允许,工具和物料应该放在预先设定的位置。 (6)尽可能采用“下坠式传送”方式。 (7)所有的工作,只要用脚来做更为有利,就应该避免用手来做;只要经济合算,就应采用动力驱动的工具和设备;只要可能,就应该采用虎钳或夹具来固定工作物,以便腾出双手来进行其他操作。 (8)物料和工具摆放应能使操作流畅并富有节奏。 (9)避免骤然改变方向的动作的发生,采用流畅而连续的手动动作。 (10)工作地和座椅的高度最好在工作时可以替换着坐和站,同时应该具备适宜的光线,使工作者尽可能地舒适。 上述十个原则,实际上分为三个方面: •身体利用原则; •工作位置安排原则; •工具设备设计原则。 2、动素分析 动素就是完成一个动作的基本元素。而动素的基本思想就是吉尔布雷斯奠定的。他认为虽然人所进行的作业千变万化,但分解以后的基本动作不超过17种。即每一个动作都是由种类少于17个的动素构成的,只不过这些动素的组合顺序不同罢了。后来,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增加了“发现”这个动素,用F表示,这样就有了18种动素。这18种动素都用专门的象形符号来表示。 下面简要介绍这18种动素。 (1)伸手,即空手移动,伸向目标,又称运空。起点是手开始伸出的瞬间,终点是手刚触及目标物的瞬间。该动素之前常有“放手”,之后常有“握取”。 (2)移物。用手持物从一处移至另一处的动作称为移物,又称运实。起点是手带负荷并开始朝向目的地移动的瞬间,终点是带有负荷的手抵达目的地的瞬间。该动素前常有“握取”,后常有“定位”及“放手”。 (3)握取,即利用手指充分控制物体。起点是手指或手掌环绕一物体,欲控制该物体的瞬间,终点是物体已被充分控制的瞬间。该动素常发生在“伸手”与“移物”之间,其后常有“持住”。 (4)装配,即为了组合两个以上的物件而完成的动作。起点是两个物件开始接触的瞬间,终点是两个物件完全组合的瞬间。该动素之前常有“定位”或“预对”,其后常有“放手”。 (5)使用,即利用器具或装置所做的动作。起点是开始控制工具进行工作的瞬间,终点是工具使用完毕的瞬间。在某项操作内,常可连续发生多次“使用”。 (6)拆卸,即对两个以上组合的物体,施以分解动作。起点是两个物体开始分离的瞬间,终点是两个物体完全分离的瞬间。该动素之前常有“握取”,之后常有“移物”或“放手”。 (7)放手,即从手中放掉东西。起点是手指开始脱离物体的瞬间,终点是手指完全脱离物体的瞬间。 (8)检查,即将产品和所制定的标准相比较的动作。起点是开始检验物体的瞬间,终点是判定出产品质量优劣的瞬间。 (9)寻找,即确定目标物的位置的动作。起点是眼睛开始致力于寻找的瞬间,终点是眼睛找到目标物的瞬间。 (10)选择,即在同类物件中,选取其中一个。起点是寻找的终点,终点是物件被选出。 (11)计划,即在操作进行中为决定下一步骤所做的考虑。起点是开始考虑的瞬间,终点是决定行动的瞬间。 (12)定位,即以物体放置于所需的正确位置为目的而进行的动作,又称对准。起点是开始放置物体至一定方位的瞬间,终点是物体已被安置于正确方位的瞬间。该动素之前常有移动,之后常有放手。 (13)预对,即物体定位前,先将物体安置到预定位置。起点和终点与定位的起点与终点相同。 (14)持住,即手握物体并保持静止状态,又称拿住。起点是用手开始将物体定置于某一方位的瞬间,终点是物体不必再定置于某一方位上为止的瞬间。该动素之前为握取,之后为放手。 (15)休息,即因疲劳而停止工作。起点是停止工作的瞬间,终点是恢复工作的瞬间。 (16)迟延,即不可避免的停顿。起点是开始等候的瞬间,终点是开始工作的瞬间。 (17)故延,即可以避免的停顿。起点是开始停顿的瞬间,终点是开始工作的瞬间。 (18)发现,即东西已找到的瞬间动作。起点是眼睛开始寻找到物体的瞬间,终点是眼睛已找到物体的瞬间。 上述18种动素又分为三类。第一类为有用的动素。它们虽非最有效的,却是完成操作所必要的,如伸手、移物、握取、装配、使用、放手、检查、定位等。对这些动素,应根据节约动作原则,采取减少疲劳、提高效率的措施。第二类常常是减缓第一类操作的动素,如拆卸、寻找、选择、计划、预对、持住等。对这些动素,应研究改进工作地布置,事先加强指导和准备,尽可能减少它们发生。第三类是对完成操作并没有促进作用的动素,如休息、迟延、故延、发现等动素。对这些动素,应尽量消除。 动素分析是把作业分解成动素,从而把改进作业建立在对动素减少和重新组合基础上的一种方法。具体地讲,就是对每一个作业进行分解,通过手、足、眼、头等的活动,把动作的顺序和方法与双手、眼睛等的活动联系起来,进行详尽的分析,用动素符号记录下来,找到动素组合的不当之处以及作业中存在的多余动素,进而加以改善。 吉尔布雷斯夫妇把电影技术应用到动作研究中,进行了微动作研究。他们当时使用35毫米摄影机以每秒16框的速度,将被观测对象的全部动作完整地拍摄下来,形成影片,再进行慢放,为动作改进提供原始数据。微动作研究不仅应用于工业领域,在运动和健康护理等方面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此外,动作研究的胶片不仅为微动作研究和培训工人提供了可以参照的永久性记录,也可用于解决工作方法方面的争执。 3、对动图及其在动作研究中的应用 动作研究人员经常利用图表工具来分析和记录动作过程和结果。 四、 时间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实施时间研究需按照一定的步骤。一般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①工作分解;②测时;③确定样本数;④制定标准作业时间。 1、工作分解 工作分解即把要进行时间研究的工作分解成多个作业单元或动作单元。 在进行工作分解时要坚持以下两个原则。 (1)为了测量作业单元所需的时间,要求分解成的每一个作业单元都应有明确的开始和结束标志。 (2)一般3秒钟以内就可完成的动作不宜作为一个单独的作业单元。 2、测时 测时即用秒表或其他工具观察和测量每一个作业单元,确定其所用时间。选择一名训练有素的人员,测量其在正常发挥的条件下在各个作业单元上所花费的时间。常用的测时方法是连续测时法,即研究人员在每个作业单元的动作结束时,记下该时刻,然后根据两个作业单元结束时刻的差计算得出第二个作业单元所花费的时间,以此类推,直至计算出所有工作单元所花费的时间。 对于有连续多个时间较短的作业单元(0.1分钟以内)的工作,则可采用循环测时法,即人为地去掉一个作业单元后再观测其时间。按照循环计算法计算出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