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金靶材项目管理规划【范文】

举报
资源描述
泓域/合金靶材项目管理规划 合金靶材项目 管理规划 目录 一、 定义范围 3 二、 创建工作分解结构 5 三、 结束项目或阶段 11 四、 指导与管理项目执行 13 五、 项目实施阶段 16 六、 项目计划阶段 23 七、 公司简介 25 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 26 公司合并利润表主要数据 26 八、 产业环境分析 27 九、 溅射靶材行业概述 27 十、 必要性分析 28 十一、 投资估算 29 建设投资估算表 31 建设期利息估算表 32 流动资金估算表 33 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 34 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 35 十二、 进度规划方案 36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一览表 37 一、 定义范围 项目目标主要表现为以范围为核心的要求,就是项目应该完成什么,使项目干系人达成一致的结果。 项目范围说明书的具体格式和要求和各个组织所处行业领域的项目特征相关,但一般来说至少包括以下各项内容: •项目商业目标:描述促使项目建立的商业需求。这部分内容大都来源于项目启动阶段所作的战略规划、市场机会的识别以及进行项目选择的依据。这些条件是项目目标的前提和项目存在的基础,但它是来自项目的外部因素,很可能不在项目可控制范围内。项目的实施和目标实现都需要一个过程,所以这些关键性的条件是不是会发生变化,就成了组织分配资源的一个重要依据。在当今外部商业环境变化越来越快、越来越难以预测的情况下,组织需要对这些变化相当谨慎而敏感。可能很多项目在创立的时候相当正确,但由于错过最佳的时机而变得无效。 •项目制约因素及假设:列出项目的制约条件,以及针对不确定性环境的前提假设。 •项目可交付成果总述:列出项目完成所要交付给客户的所有成果。这实际上是约定项目的范围目标,是项目活动最主要的结果。可交付成果可以专指那些需要最后交付客户的结果,也可以包括那些生产过程中的中间结果。 •符合的规范与要求:列出交付成果应该达到的要求,以及实施过程中应该遵循的规范标准。这实际上是约定项目的质量目标。 •验收标准:确定对结果进行验收所应遵循的规范和标准。 •进度里程碑:确定项目的主要里程碑。这是对项目的时间目标进行约定。 •成本估计:确定项目所需要的总成本估计。这是对项目的成本目标进行约定。 项目范围说明书的核心是约定项目目标,在这一阶段以范围目标为主。理论上,范围目标的界定需要清晰准确。但在现实中,作为项目成果的接受方(或称买方)和成果的实施方(或称卖方)在这一关键问题上的认识是不对等的。目标约定得越明确显然对买方越有利,但具体到操作上,却是卖方比买方更具有专业能力。对卖方来说,并没有直接的动力去准确约定“买方想要的”。而相反,卖方倾向于将目标定得模糊,或者接近于对自己有利的方向,未必是“买方想要的”,而更可能是“卖方想卖的”。 同样这一情况也适用于质量目标的确立上。约定交付成果应能达到的指标和要求更需要专业的技术能力,显然,大多数买方不具备这种能力。买方能够判断的标准仅仅是“其结果是否符合我的需要”但“这个需要”无法作为约束项目目标的技术指标,所以常常出现由于质量目标含糊而最后产生的项目纠纷。 有鉴于范围和质量目标的这种情况,极容易导致在项目初期买卖双方对目标理解的不一致和偏差。为了弥补这种偏差,增加“验收标准”来作为补充。也就是说,双方遵循认可的验收标准来判断其最终成果是否符合最初的目标。这一措施可以有效帮助减少这种偏差所带来的负面作用,但制定验收标准同样需要一定的专业技能。一般的买方不具备这样的能力。显然,卖方没有动力去制定一个约束自己的标准,所以大多数行业其“验收标准”是借助于第三方所制定的行业规范来实施的。 在项目初期,卖方一直推销自己有的或者能够做到的,且尽力去承诺对买方需求的满足。买方知道自己的需求,但不具备对卖方产品判断的专业知识。目标理解上的差距在项目一开始就埋下了矛盾的种子。 二、 创建工作分解结构 工作分解结构,是归纳和定义项目范围最常用的一种方法。WBS将项目分解成可以管理和控制的工作单元,从而可以更为容易且准确地确定它们的进度、成本以及质量要求。说得通俗一点,WBS就是将项目进行分解的一种方法。它使得项目目标从抽象的表述转化成了详细、明确且实在的工作内容。这些工作内容就变成了项目目标的具体体现。这样来说,WBS有3个主要目的: •在制定WBS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项目的认识和理解。 •项目目标被分解成小颗粒度的、可被执行的任务,消除项目的神秘感。 •作为后续管理活动计划和控制的基础。 工作分解结构最常用的表示方法——列表图表示法。 该法被广泛采用的主要原因是项目管理软件的普及。这类软件大都是利用列表图来创建WBS。我们也可以像上面一样对WBS中的每一项进行编码,其目的在于和后面的管理活动有一个很好的参照对应关系。当然这主要是针对大型项目来说的,小项目可以不做编码。 WBS是一个典型的树状分层结构。最上面一层代表整个项目,通常称之为0层,向下逐级分解直到最底层。理论上有3种方法来创建WBS:类比法、自上而下法、自下而上法。 类比法,顾名思义就是利用一个类似项目的WBS作为构建本项目WBS的起点。很多专业领域的项目都有约定俗成的WBS模板供参考。一个组织也可以从自己过去积累的项目中提炼和归纳出一个项目的通用WBS来作为今后项目的标准。 自上而下法被认为是最常规的创建WBS的方法。它从项目最大的单位开始,逐步分解成下一级的多个子项。这个过程就是不断增加级数,细化工作任务。对于经验丰富的项目经理和项目组来说,由于他们具备广泛的技术知识和整体的视角,这种方法是最好的。 自下而上法则是让项目组人员一开始就尽可能地确定项目有关的各项具体任务,然后将各项具体任务进行整合,并归总到一个整体活动或WBS的上一级内容当中。 这3种方法各有特点和其特定的适应性。一个高质量的工作分解结构对项目的后续工作至关重要,下面以自上而下法为例来介绍一种分解方法,并且展示其中的要点。 步骤一:建立0层,也就是以整个项目作为分解的基础。对单个项目来说,这并没有什么特别意义,但是对于大型项目来说,这样做便于项目分解结构的合并操作。 步骤二:建立项目的可交付成果列表。 步骤三:对每个可交付成果进行分解,得到细分的子可交付成果。这一过程可以循环下去,直到得到适当的颗粒度为止。 以上我们得到了一个全部由名词组成的工作分解结构,它代表了项目最后完成的所有产出物及其分解。 步骤四:对每个子成果进一步分解出完成它所需的活动。也就是说,经历了这些活动,我们就可以构造一个子成果。 步骤五:某些子成果的简单相加就可以构成其上一级的父成果。但是某些父成果的完成不仅需要这些子成果,而且需要额外的活动。这些活动被称为横向关联活动。 横向关联活动包括子产品的集成活动、验收活动等。 最终我们就得到了一个完整的项目WBS。综观整个WBS,我们可以看到以下一些特点: 第一,项目分解从可交付结果开始进行逐步分解,这样看起来整个WBS的上半部分都是名词,所有这些工作结果就构成了项目的产品范围。它意味着项目最终或者进行过程中都会产生哪些工作产品,这些产品最终会转化成交付给客户的交付结果。 这种分解方式体现了以客户为中心的原则。项目实施方和项目最终交付客户两者之间对待项目的关注点是不一样的,前者关心如何完成项目,后者关心完成的是什么,是不是所期望的。从表现来看,前者在意实施活动,后者在意实施结果。现实中大多数项目的WBS是由项目实施方来完成的,所以通常情况下WBS是以实施活动为主线进行分解的。这一方面体现了实施方作为实施领域的专家对活动细节的理解,另一方面反映了其对目标效率因素的关注,而可能会对效果的忽视。这也是我们今天很多项目出现问题的根源之一。因为客户方关心“我能得到什么”,而实施方只关心“我该做什么”。只有消除这种差异,才能避免做所谓“有效率没效果”的事情。自上而下的分解方式特别强调以交付结果为核心,在某种程度上它是以客户的期望为上层目标,然后逐步向下分解,从而可以有效避免以实施活动为主线进行分解所产生的问题。 第二,WBS的叶子节点几乎都是动词,也就是活动。它表明了所有这些活动的完成,就代表了项目的全部工作。这些活动就构成了项目的工作范围。后续的项目计划工作主要是围绕着如何为这些活动分配相应的资源,以及如何优化资源的分配来提高项目实施效率。 第三,在进行分解的过程中,存在4种构成模式: 第一种:父节点是名词,子节点全部由名词构成。 第二种:父节点是名词,子节点全部由动词构成。 第三种:父节点是名词,子节点由名词和动词共同构成。 第四种:父节点是动词,子节点全部由动词构成。 虽然上面给出了一种普适的分解方法,但创建一个高质量的WBS并不容易,往往需要反复多次进行。同时,实现一个好的WBS所需要的技能并不是管理技能,而是工程领域方面的专业技能。也就是说,工作分解结构的质量与完成这项工作的人对该项目所处工程技术领域的理解和经验高度相关。有时甚至可以说,WBS的创建是一项创造性工作。它凝结了项目实施人员对项目范围的充分理解,也包含了大量的来自过去实践的经验总结。所以,如果一个组织实施的类似项目很多,完全可以总结出一个WBS模板。这个模板实际上是企业过去经验的总结,代表了企业的核心能力。前述的3种构建WBS的方法中,最有价值的是类比法。 下面是创建WBS的基本原则 •WBS中的产品范围应该包含所有的中间和最终工作产品。 •WBS中的工作范围应该包含所有的项目任务和活动。那些没有被包含在WBS中的活动和任务都不会被分配相应的资源,其实施也无法得到保证。 •分解的颗粒度大小由项目特征和管理幅度来决定,没有一定的规则。 •在WBS的每一个节点上,可以建立账目编码系统来唯一标识和确定每一项工作单元。一方面,可以提高沟通的效率和准确度,减少管理成本;另一方面,这个编码可以和进度及成本管理产生对应关系,特别有利于对项目进行非常准确而详细的成本预算及核算管理。 •在WBS的某一层节点及其以下所有单元,可以作为独立的单元来单独管理,被称为“工作包”。每一个工作包可以分配相应的责任人,并建立责任分配矩阵。工作包范围内的所有结果或者活动由该责任人负责。工作包的设定完全是出于管理的需要,所以其选择没有硬性的规定。 WBS事实上是项目管理活动和工程活动的连接点,两个部分的活动在WBS中得到了有效的关联。后续的项目管理活动都是针对WBS上的工程活动来进行的。 •项目的时间资源被具体分配到WBS的工作单元上。 •项目的资源投入和成本计划被分配到WBS的工作单元上。 •项目的范围变更必须基于WBS进行。 三、 结束项目或阶段 当项目完成的时候,我们需要执行一个收尾的活动,这就是项目收尾过程。在最新版PMBOK中,这一活动被命名为结束项目或阶段。它包括以下几个目的: •确认项目成果,干系人正式接受。 •总结和归纳项目文档和记录。 •进行项目经验总结。 •项目组正式解散。 项目工作主要是输出符合干系人期望和要求的项目成果。在经过了质量控制、范围确认等检查手段后,项目组和干系人在实施管理收尾活动中所提出的正式接受更多的是具有形式上的意义。它代表项目组正式向客户移交项目成果,项目所有有关产品的工程活动正式宣告完成。 项目活动所产生的项目文档将作为项目的重要记录,并且可能会在项目结束以后的其他活动中被用到。所以,我们需要收集和归纳这些文档,并确保它们反映了项目的最终状态。这些文档需要被很好地收藏和保存,一般在组织层面上需要统一地进行约定和保管。 虽然项目最终完成了目标,但项目在实施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状况。这里面有一些有益的经验,也有一些需要吸取的教训。所有这些经验和教训都是项目团队成员乃至整个组织的宝贵财富,需要把它们总结和记录下来。大多数组织可以针对这个问题组织一个专门的项目总结会,以防止这些花费了代价而取得的经验和教训流失。 项目组的最后一项工作就是项目团队正式宣告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