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康复机器人行业研究报告

举报
资源描述
康复机器人康复机器人 行业研究报告行业研究报告政策持续利好 院外康复和早期康复 趋势明显行业分析前言Preface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的结果将康复医学推向前所未有的浪潮,60岁以上有2.64亿人,约占全部人口的 18.70%,这一比例比10年前高了5.44%,而且,随着生育率的降低,这个数字会更高。老龄化来得猝不及防,接踵而来的政策诠释了国家的重视度。从活着”到健康地活着”是接下来的时代人们的追求,然而,康复治 疗师的匮乏和参差不齐的水平无法平衡这一需求。从康复到辅助,康复机器人方兴未艾。技术创新不断、产品获批不少,商业化依旧是难题,国外同样坎坷,康复机器人将遵循着怎样的道”和“术”,在时代的命题中给出答案?带着问题,我们与超过16家企业、近30位专家进行沟通,撰写了2023康复机器人行业研究报告,主要探讨 康复机器人的商业化现状及未来趋势,就产品、场景和康复阶段方面,我们得出以下结论:适应范围拓宽与功能扩展成产品发展趋势,舒适性与智能化持续迭代。目前的康复机器人主要针对的部位是上 肢、下肢、关节、手部,接下来可能针对脊柱及其他适应症如骨质疏松等,同时在功能上进行拓展和整合,目前 针对的人群从需要进行康复治疗的患者拓展到行动不便的人,功能上实现评估训练一体化等。未来,提高舒适 性、安全性、个性化、智能化将是产品进化方向,如新材料、新能源的使用,自适应的探索。同时,产品将更加 轻量化、交互性更强。应用场景开始由院内拓展到院外,社区和居家或成必争之地。基于9073”养老模式,政策的鼓励、资本的加 码,国内企业也开始布局社区、居家,提供康复治疗的一体化方案。C端消费级市场充满想象,未来,随着人们 康复意识的加强,众多产品将推向居家,居家和社区康复中心将是大而全企业的必争之地。针对居家场景,产品 多元化是必然,在安全性的基础上,外观、轻便、舒适将是重点,同时,数字化将赋能康复全周期。早期康复被纳入考核项,床旁康复的发展机会较大。早期康复的卫生经济学效益更高,随着康复医学专业医疗 质控指标(2022年版)发布并被纳入三级医院评审标准(2022年版),早期康复介入率上升为三级医院 的考核项;2023年2月,2023年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指明了提高早期康复介入率的核心策略。未来,这一政策具体如何实施、临床和康复将以怎样的方式联动,人员、设备的分配会怎样是重点。另外,针对早期康复的产品如床旁康复机器人将是机会,目前,床旁康复机器人相比上肢、下肢在三甲医院的普 及度更低,且针对不同科室的早期康复差异化需求并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未来,针对神经科、骨科、ICU等科 室需提供不同的早期康复解决方案。目录ContentI第一章概况:政策春风持续吹来,融资回暖-11.1政策:技术、资源、模式三箭齐发 31.2市场:复合增长率57.5%,国内增速更快.61.3行业回暖,2023年融资创历史新高 8I第二章技术:软硬结合,人机交互-122.1核心:传感系统、控制系统、驱动系统走向智能化 122.2应用:新型镜像疗法实现患健协调、VR增加康复趣味性 162.3获批:部位愈加丰富、功能实现多元-18I第三章商业化:产品进化、模式多元、院企共促-253.1现状:产品进化,企业走向大而全.253.2模式:需结合三级诊疗资源与各场景特点 -23.3院端:早期康复得到重视,FRG支付模式处探索期-313.4企业:数字化赋能康复全周期-33I第四章趋势:场景拓展至院外,临床康复趋向一体化 -.-.-.-374.1技术:提高舒适度,走向智能化 374.2场景:由院内到院外,数字化将赋能更多 -一-一-一-一-374.3院端:临床康复一体化,床旁康复是机会-38I第五章企业案例.415.1程天科技领航外骨骼机器人-.415.2安杰莱科技专注脑科学应用的智能机器人-435.3邦邦机器人提供全新智慧出行解决方案-一-一-一-455.4华鹊景医疗一一专注智慧康复医疗整体解决方案 475.5司羿智能打造智慧康复一体化解决方案 49图表目录Chart Content图表1康复治疗效果与国内外中风致残率-2图表2康复机器人相关政策盘点 3图表3康复机器人相关政策盘点.5图表4康复机器人行业国内市场规模 6图表5我国康复治疗供需严重失衡.7图表6近年康复机器人及相关产品的企业融资盘点-8图表7康复机器人的三要点 12图表8三大系统的核心要素、制约因素、目标功能.13图表9力、肌电、脑电传感的对比.13图表10康复机器人智能化的维度与特点 15图表11上肢康复机器人与相关产品获批盘点 18图表12下肢、上下肢康复机器人与相关产品获批盘点-20图表13手部与关节康复机器人与相关产品获批盘点 21图表14康复机器人产品发展特点.25图表15康复机器人及相关产品的企业布局.27图表16结合康复阶段的三级诊疗体系 28图表17细分康复阶段与时间-28图表18各场景的产品核心需求、关注点、主流商业模式-29图表19国际康复医疗器械巨头打造竞争优势策略 31图表20美国各阶段医疗支付模式的优缺点-33图表21数字化赋能康复全周期 34图表22“9073”养老模式 38图表23程天科技悠行康复外骨骼机器人 42图表24安杰莱科技的LiteStepper 43图表25邦邦机器人的代表智能产品-45图表26华鹊景医疗的WisebotX5.47图表27羿生脑机接口手功能康复机器人 491 CHAPTER I第一章/概况:政策春风持续吹来,融资回暖柳叶刀显示,我国有康复需求的患者主要包括老年人群、术后人群、慢病人群、残疾人群,共计 约4.6亿人。康复医学作为四大医学之一,不仅能消除和减轻病伤残患者的功能障碍,还能提高患者的 自理能力和生存质量。以脑卒中为例,中国卒中中心报告2020显示,我国正面临着全球最大的卒中挑战。全球疾病负担 研究结果显示,2019年我国新发卒中394万例,卒中患者达2876万例,卒中死亡人数为219万例。此 夕卜,卒中也是我国伤残调整生命年(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s,DALYs)的首位原因,2019年卒 中所致D ALYs达4590万,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另一方面,脑卒中康复治疗的护理配合显示,康复治疗可以使90%的脑卒中患者恢复步行和自理 生活,使30%的患者恢复较轻的工作;若不进行康复治疗,仅有6%恢复步行和自理生活,5%恢复较 轻工作。供需严重不平衡,康复机器人应运而生。首先,我国的康复人才与康复机构存在较大的缺口,根据中 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20年中国康复执业(助理)医师数有4.9万名,仅占执业(助理)医师 总数的1.2%。2021年6月卫健委、医保局等八部委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康复医疗工作发展的意见指出,力争到 2022年每10万人口康复医师达到6人、康复治疗师达到10人,到2025年每10万人口康复医师达到8 人、康复治疗师达到12人。按照意见规划中2025年的目标,我国康复医师缺口6.4万,康复治疗师缺 口 10.9万,人才匮乏较严重,巨大的人才缺口难以在短期内填补。其次,传统的康复器械需要依赖康复治疗师的经验才能得到较好的康复效果,而国内康复治疗师水平 参差不齐,难以借助传统康复器具保证康复效果。康复医疗资源不足的情况下,中国的中风致残率达 75%,而欧美只有30%。最后,传统康复器具缺乏量化评价指标,患者在使用后难以感受到康复效 果,容易导致其失去信心,放弃康复治疗。CHAPTER I 2图表1康复治疗效果与国内外中风致残率图片来源;蛋壳研究院恢复步行、自理 恢复较轻工作6%未康复治疗30%90%康复治疗康复治疗效果中风致残率基于供需的严重不平衡,康复机器人应运而生。康复机器人作为医工结合的产物,目标是辅助康复治 疗师,简化传统“一对一”的繁重的治疗过程,提高康复治疗效率,帮助患者重塑中枢神经系统。康复机器人从功能上可分为康复和辅助。康复类主要适用于脑卒中、脑部损伤、脊柱损伤、神经性损 伤、肌肉损伤和骨科疾病等原因造成的上肢或下肢运动功能障碍,帮助患者对大脑运动神经进行重 塑,恢复大脑对肢体运动的控制,从而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以康复为核心功能的康复机器人以适 应症为基本需求,以临床疗效为核心目标;以辅助为核心功能的康复机器人用于为残障人士或行动不 便的人提供特定的生活辅助,以安全、舒适、方便为基本目标。康复机器人的临床应用优势主要在于三个方面:(1)替代康复治疗医师的机械重复操作。康复机器人具有机械设备优势,可进行高强度、重复性训 练,将医师从繁重、反复的训练中解脱出来、更专注于治疗方案的改进,同时也为远程康复及集中化 康复医疗提供可能。(2)精准控制康复治疗过程。利用康复机器人提供的各类传感器测量人体运动学、生理学数据,可 为医师改进和优化康复方案提供客观依据;对患者进行功能评估后,康复机器人的治疗强度及不同训 练模式主要由算法计算而得,更加贴合患者的实际治疗需求。(3)结合反馈系统和交互式设计,可为患者设置任务导向,激励其主动运动意识,同时可以提升治 疗过程的趣味性、增强患者的康复信心,从而提高康复治疗的依从性与康复效果。3 CHAPTER I11政策:技术、资源、模式三箭齐发政策:技术、资源、模式三箭齐发从技术到资源再到模式,近年政策愈加密集。近年来,国家对残疾人、老年人的康复治疗十分关注,正积极推动康复领域发展。总体来看,政策主要在三个方面有所侧重:技术上、资源上和发展模式 上。技术上主要强调康复机器人的智能化发展,鼓励新技术如人机交互、脑机接口、柔性技术等在康 复机器人上应用;资源上逐步增加康复医疗服务机构的投入、鼓励民营资本流入,医保也逐步覆盖;发展模式上鼓励发展新的模式和场景。从技术到资源再到模式,体现了国家对康复机器人的持续关注,并且近年的政策愈加密集、力度增 大、落地性增强。例如2021年6月,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康复医疗工作发展的意见提 出:将推动医疗资源丰富地区的部分一级、二级医院转型为康复医院,支持和引导社会力量举办规模 化、连锁化的康复医疗中心,增加辖区内提供康复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数量,同年10月,规划在2022 年将15个省份作为康复医疗服务试点地区,这极大地促进了康复医疗的发展。具体的政策盘点如下:图表2康复机器人相关政策盘点图片来源;蛋壳研究院年份 名称内容20232023年国家 医疗质量安全 改进目标提高住院患者早期康复介入率。医疗机构建立由康复医学科与骨科、神经 内科、重症医学科等临床科室组成的早期康复介入多学科团队,按照临床 康复一体化模式展开工作;医疗机构参照四肢骨折等9个常见病种(手 术)早期康复诊疗原则等,制订符合本机构的住院患者早期康复介入方 案及标准化诊疗流程;医疗机构逐步建设康复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对早 期康复介入的实时、动态管理;明确相关质控数据提取、监测方法及评价 机制,将目标改进情况纳入科室绩效考核2023“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 方案加快推动多模态量化评估、多信息融合情感识别、柔顺自适应人机交互、人 工智能辅助等新技术在养老服务领域中的应用,积极推动外骨骼机器人、养 老护理机器人等在养老服务场景的应用验证。鼓励养老领域相关实验基地 把机器人应用作为实验示范重要内容,研发推广科技助老新技术新产品新 模式。研究制定机器人助老助残技术应用标准规范,推动机器人融入养老服 务不同场景和关键领域,提升养老服务智慧化水平2021医疗装备产业 发展规划(2021-2025)研发临床逻辑、传感测控技术、人工智能算法融合的保健康复装备,发展基 于机器人、智能视觉与语音交互、脑-机接口、人-机-电融合与智能控制技术 的新型护理装备和康复装备,鼓励实施公益性康复辅助器具适配项目CHAPTER I 4年份名称内容2021关于加快推进 康复医疗工作发 展的意见关于开展康复 医疗服务试点工 作的通知积极支持研发和创新一批高智能、高科技、高品质的康复辅助器具产品和 康复治疗设备等,加强县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康复医疗能力建设。将康 复医疗服务价格纳入深化医疗服务价格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