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专项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专项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1.水和溶液与人类的生活、生产密切相关。 (1)电解水实验可证明水的组成,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天然水通过①沉淀、②过滤、③蒸馏等操作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净化。综合运用上述操作净水效果会更好,运用的先后顺序是______(填序号)。 (3)图一是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图二是探究物质溶解过程中能量变化的实验示意图。 ①由图一获得,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______; 6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表达式为______。 ②图二实验,在盛有水的烧杯中放入一支装有饱和硝酸钾溶液的试管,向水中加入足量物质X,搅拌。物质X为______固体,试管中有晶体析出。 2.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P点的含义是______。 (2)t2℃时,将60 g a物质加入到100 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是______。 (3)t2℃时,要使接近饱和的c溶液变为饱和溶液,采用的方法是______。 (4)t2℃时,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 3.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 (2)a1℃时,甲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乙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填“>”、“<”或“=”) (3)a2℃时,将甲物质30g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______g。 (4)a1℃时,将接近饱和的乙溶液变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下列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___。 ①溶质质量一定变大②溶剂质量一定变小③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4.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t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 (2)当温度为   ℃时,甲和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3)若采用升温、恒温蒸发溶剂、增加溶质的方法都能使接近饱和的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则该物质是   。 (4)将t3℃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2℃,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为   。 A.甲>乙 B.甲=乙 C.甲<乙 D.无法确定 5.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1)点的含义是 ______ 。 (2)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与 ______ (填“甲”、“乙”或“丙”)相似。 (3)时,将40g甲物质加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______ g。 (4)若乙中含有少量甲,提纯乙的方法是 ______ 。 (5)将t3℃时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对所得溶液的分析正确的是 ______ (填字母序号)。 A.溶解度:乙>甲>丙 B.溶剂质量:丙>乙>甲 C.溶液质量:乙>甲>丙 D.溶质质量分数:乙>甲>丙 6.K2CO3和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及其溶解度曲线如图: 温度/℃ 20 30 50 60 80 溶解度/g K2CO3 110 114 121 126 139 KNO3 31.6 45.8 85.5 110 169 (1)图1中能表示K2CO3溶解度曲线的是   (填“甲”或“乙”)。 (2)在20℃时,将20g的KNO3加入到50g的水中,充分搅拌,得到溶液的质量为   g。 (3)在t℃时,K2C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w1)和KN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w2)的大小关系:w1  w2(填“>”、“=”或“<”)。 (4)在不改变溶液质量的情况下,要使一定量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 7.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   (填“>”“<”或“=”)丙物质的溶解度; (2)将丙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任写一种); (3)t2℃时,将一定质量的甲物质加入到100g水中完全溶解,再降温到t1℃,析出甲物质15g,则t2℃时,加入甲物质的质量为   g; (4)将t3℃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8.二氧化氯(ClO2)常用于自来水消毒,工业制取原理为 ,某工厂将30kgNaClO3固体加到100kg浓盐酸中,反应一段时间后,生成13.5kgClO2 (生成的气体全部逸出,其它物质全部形成溶液)。已知:NaClO3和ClO2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06.5和67.5。 试计算: (1)NaClO3中钠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 (2)参加反应的NaClO3的质量; (3)所得溶液中NaClO3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1%)。 9.从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中,可以获得很多信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   (填“相等”或“不相等”) (2)两种物质中,  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 (3)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    (写一种即可)。 10.某化学兴趣小组通过实验测出了甲、乙、丙三种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并通过描点法绘制出如图的溶解度曲线图,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t1℃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到t2℃有固体析出是___________。 (2)在温度不变的前提下,将t1℃时乙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写出一种可采用的方法___________。 (3)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___________ (4)t2℃时,将35g甲物质加入到盛有50g水的烧杯中,成分溶解再降温到t1℃后,烧杯中固体质量为___________克。 11.溶液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 (1)下列少量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能得到溶液的是    (填序号)。 A.面粉 B.硝酸钾 C.泥沙 D.花生油 (2)下表是氯化钠和氯化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0 20 40 60 80 溶解度 NaCl 35.7 36.0 36.6 37.3 38.4 KCl 27.6 34.0 40.0 45.5 51.1 ①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   g。 ②20℃时,将20g氯化钠固体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   g。 ③某同学进行实验如图所示,得到相应的A、B、C三种溶液,C中析出的氯化钾固体质量为   g。 12.溶液在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请回答(1)-(2)题。 (1)如图,在木块上滴几滴水,将装有某种固体的大烧杯放置于木块上,向大烧杯中加水进搅拌,结果木块上的水结冰了,则大烧杯内的固体可能是_______。 A 氯化钠 B 硝酸铵 C 氢氧化钠 D 蔗糖 (2)用汽油或加了洗涤剂的水都能除去衣服上的油污,两者去油污的原理分别是_______。 A 乳化、乳化 B 乳化、溶解 C 溶解、乳化 D 溶解、溶解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3)(4)题。 (3)现有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将这三种溶液分别升温到t2℃,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_______。 A 甲=乙>丙 B 乙>甲=丙 C 乙>甲>丙 D 甲>乙>丙 (4)为了将近饱和的丙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_______(有2-3个选项符合题意)。 A 加固体丙 B 加水 C 降低温度 D 蒸发浓缩 13. 侯德榜先生发明了侯氏制碱法,主要原理及部分操作为:一定条件下,将NH3、CO2通入饱和氯化钠溶液,发生反应:,过滤,滤液中主要含有NH4Cl、NaCl两种物质,如图为NH4Cl、NaCl、NaHCO3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6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是______g。 (2)碳酸氢钠晶体首先从溶液中析出的原因是______。 (3)从滤液中得到氯化铵晶体的操作:蒸发浓缩、______、过滤、洗涤、干燥。 (4)将60℃时氯化铵和氯化钠的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蒸发掉10g水,然后降温至t℃,过滤,得到溶液甲和溶液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标号)。 A.甲和乙都是饱和溶液 B.溶剂的质量:甲<乙 C.溶液的质量:甲>乙 D.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 14.下表是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溶解度/g NaCl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KNO3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请回答下列问题: (1)3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 (2)使硝酸钾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 (3)50℃时,将80.0g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恒温蒸发,溶液的质量随蒸发水的质量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a点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 (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填标号)。 A.与氯化钠相比,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 B.除去硝酸钾中混有的氯化钠,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C.20℃时,向40.0g质量分数为25%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10.0g氯化钠,可得到40%的氯化钠溶液 D.40℃时,分别向氯化钠和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加入等量的水,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可能相等 15.崇尚真理、证据推理、模型认知都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方面。 (1)有人说,他能利用自己的超能力将熟鸡蛋变成生鸡蛋,该生鸡蛋还能孵化成小鸡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多选,填字母序号,下同); a.这是伪科学 b.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c.鸡蛋清是纯净物 d.生鸡蛋变成熟鸡蛋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2)某硫酸钠样品中可能含有硫酸钾、硫酸铝和硝酸钠三种杂质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向13.2g样品中加入足量的水,样品全部溶解,再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得到23.3沉淀。则对样品中的杂质判断合理的是___________; a.一定含硫酸钾,可能含硫酸铝 b.一定含硫酸铝,可能含硫酸钾 c.一定含硫酸钾,可能含硝酸钠 d.一定含硫酸铝,可能含硝酸钠 e.一定含硫酸钾,可能含硫酸铝和硝酸钠 f.一定含硫酸铝,可能含硝酸钠和硫酸钾 (3)t℃时,根据某固体物质在不同质量的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关系绘制成如图所示斜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 a.t℃时该物质的溶解度是20 b.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N点所示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10% d.图中4个点所示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N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