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卷(附答案)

举报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卷(附答案) 一、积淀·成长(30分) 没有 bān lán的色彩,也没有绚烂的风景。微小的生命在生活的细碎褶皱里,潜藏着péng pài的生命力。木兰替父从军彰显英雄qì gài,端木蕻良用誓言书写对国土的热爱,驿路“梨花们”为他人无私奉献·····我们读懂这些人物,美好将xlāng qiàn于生命的画卷。 1.小语邀请你一起根据拼音在下面的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2.下列短语中,两个短语类型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A.调查研究 风霜雪雨 B.伟大祖国 品质优良 C.放下包袱 机灵得很 D.跑得快 踢足球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诗中记述的这场战争究竟是真实的历史描述?还是诗人的虚构? B.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C.我不禁有些颤抖了:这花儿莫不就是我当年要做的梦的精灵吗? D.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和文化知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爱莲说》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了周敦颐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 B.《阿长与<山海经>》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表达了对长妈妈的厌恶与感激和对童年时光的怀念。 C.传记文学《伟大的悲剧》拥有文学性和历史性,文章显示了斯科特等人团结协作、坚忍不拔、勇于探索的崇高品质。 D.细节描写贵在精而不在多,要善于抓住最能反映人物性格特征的细节来刻画。如《台阶》中父亲洗脚、踩黄泥等细节描写,都很好地表现了父亲的勤劳能干。 5.名著阅读。(8分) (1)小语认为祥子本身的性格与骆驼很相似:憨厚沉默、踏实肯干。在《骆驼祥子》中,除祥子外,还有很多人物形象饱满,个性鲜明,他们又像什么动物呢?请你从以下人物中选择一个,结合相关情节,说明理由。(4分) 虎妞 刘四爷 孙侦探 曹先生 你:选 ,觉得他/她像 ,理由: (2)小语认为凡尔纳的作品中渗透着物理、天文、地理、生物等科学元素,又传递着深刻的人文思考,折射着社会现实。请你结合阅读《海底两万里》的体验,说说小语评价的合理性。(4分) 6.诵读古诗文,可以提升我们的人生境界,请你和小语一起完成以下填空。(12分) 出处 古诗文名句 人生境界 《登飞来峰》王安石 不畏浮云遮望眼,(1) 。 不怕困难 《秋词》刘禹锡 晴空一鹤排云上,(2) 。 高扬气概 《游山西村》陆游 (3) ,柳暗花明又一村。 积极乐观 《晚春》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4) 。 珍惜时光 《爱莲说》周敦颐 (5) , 。 洁身自好 心得:学习要及时巩固善于整理,古诗文更应如此,这样学习才能充满乐趣。《论语》中,“(6) ,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二、感悟·人生(50分) (一)阅读下面的两首诗,完成7~8题。(6分) 【甲】已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乙】已亥杂诗(其二百二十)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7.【明意象】甲、乙两首诗分别选择了哪些意象?(2分) 8.【析情感】对比甲、乙两首诗,根据内容说说情感上的不同点。(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6分) 【甲】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君子亭记(节选) 王守仁 阳明子既为何陋轩,复为亭,环植以竹,而名之曰“君子”。曰:“竹有君子之道四焉:中虚而静,通而有闻,有君子之德;外坚而直,贯四时而柯叶无所改,有君子之操;应蛰而出°,遇伏而隐,雨雪晦明无所不宜,有君子之时;清风时至,玉声珊然,风止籁静,挺然特立,不挠不屈,有君子之容,竹有是四者,而以'君子'名,不愧于其名也;吾亭有竹焉,而因以竹名名,不愧于吾亭也。” 【注】①王守仁,号阳明,明代文学家、哲学家。正德元年,被贬贵州,在此建造了一座何陋轩,后又建了君子亭。②蛰:惊蛰。出:春笋破土而出。③珊然:珮玉相击,音节舒级。 9.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各一处)。(2分) (1)惟 吾 德 馨 (2)雨 雪 晦 明 无 所 不 宜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并翻译相关句子。(8分) (1)【为】A.复为亭( ) B.又为活板( )(《活板》) (2)【植】A.环植以竹( ) B.亭亭净植( )(《爱莲说》) (3)【名】A.而名之曰“君子”( ) B.有仙则名( )(《陋室铭》) (4)句子翻译: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11.自古以来,君子常将个人的志趣寄托与外物上,这种表现手法就叫作“托物言志”。小语根据甲、乙内容设计了下面表格,请你补充相关内容。(2分) “物”之特点 “物”之象征 中虚而静,通而有间 象征着君子谦虚、通达的品行 (1) 象征着君子有审时度势的睿智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2) 12.虚词不虚,文言虚词往往蕴含丰富的情感。小语邀请你一起结合乙文品析下面句中加点虚词的妙处。(4分) 竹有是四者,而以‘君子’名,不愧于其名也;吾亭有竹焉,而因以什名名,不愧于吾亭也。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3~16题。(12分) 【材料一】 近年来,“人脸识别”逐步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大有普及推广之势。然而,“人脸识别”技术在诸多领域发挥着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随意滥用和强制性使用的现象。比如,小区门禁设置人脸识别,是为了加强小区安全管理。这高大上的理由,看似是维护多数人的利益,实则超过了私权保护的界线。 《个人信息保护法》于2021年11月1日正式实施,这是一部保护公民个人信息的专门法律。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提示称,小区物业、经营场所将人脸识别作为出入的唯一验证方式缺乏充分的必要性,也很难采取严格的保护措施,应当提供其他替代性的验证方式供业主或者消费者自主选择, 《个人信息保护法》明确规定,违反本法规定处理个人信息的,责令暂停或者终止提供服务;拒不改正的,并处一百万元以下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材料二】 【材料三】 消费者应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在接受服务时,要仔细阅读隐私协议等涉及个人信息的条款,明确经营者处理个人信息的方式、范围、目的和依据等,考量经营者处理个人信息理由的充分性和消费者提供个人信息的必要性,建议只在确属必要的情况下,才向经营者提供个人信息或者进行授权。要保护好带有个人信息的单据和资料,防止因随意丢弃、使用不当等造成个人信息泄露。如妥善处理未脱敏的快递单据等,带有个人信息的单据和资料,使用完后应及时销毁,或是涂抹掉关键信息后再丢弃;在向他人提供身份证等重要证件的复印件时,最好显著标识此复印件的用途;一些带有个人敏感信息的电子数据,如证件照片等,建议用完即删或者采用加密方式进行存储。 13.小语住在“阳光小区”,其所在的小区物业为了做好防疫工作,在门禁设置了“人脸识别”,要求每位业主必须刷脸进人,小区门口为此发生了争执。 邻居李阿姨:凭什么刷脸才能回家?我偏不赏脸! 保安张叔叔:你怎么这么不讲理?这是为了大家的安全! 如果你在现场,你会根据材料一怎么说?(4分) 14.小语看到材料二中的漫画,不知道它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请你解说给他听。(2分) 15.根据材料判断,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人脸识别有可能泄露个人信息,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应该全面禁止人脸识别。 B.《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定,只要违反本法规定处理个人信息的,处一百万元以下罚款。 C.小区物业、经营场所用人脸识别作为出入的验证方式,这一做法违反了《个人信息保护法》。 D.我们要提升保护个人信息的意识和能力,不要轻易将个人信息提供给他人,要养成“非必要不提供”的习惯。 16.周末,你和小文到小语家做客,正好看到小语妈妈收到快递,拆完后就随手将快递单扔进垃圾箱。请你结合材料,给他妈妈提一些建议。(4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20题。(16分) 标题: 白俊华 前段时间,母亲打来电话,说春播之前闲着没事,要来城里小住几天,定好日子,我去车站接母亲。母亲手里拎着一个袋子走下车。不用看我就知道,里面装的一定是酸菜。 和母亲一起回到家中,我迫不及待打开袋子,把里面已经切好的酸菜取出来,并用力闻了闻,那酸酸的味道,真好!晚上,母亲又亲自下厨,烧了一锅酸菜炖骨头。吃饭时,母亲看着我狼吞虎咽的样子,脸上一直挂着笑。这么多年,我最爱吃的,就是母亲炖的酸菜。今天吃起来,香味依旧如昨。原来,味蕾也是有记忆的! 小时候,家旦很穷。为了尽力给儿女改善伙食,在母亲的坚持下,自家院内园子里,每年只用来种些白菜、土豆和黄瓜等时令蔬菜,而白菜占据了四分之三的地盘。 种白菜之前,母亲会把园子里的土翻上几遍,并把每一块土块用钉耙敲碎,再往上面撒上些许农家肥,然后打理成长方形的池子,在池子里耙成若干小垄,待一场小雨悄然“茌临”之后,母亲便精心地把菜籽埋下去,不深不浅,恰到好处。儿天后,一株株幼苗便拱破泥土,探出鲜嫩的小脑袋,煞是招人喜欢。 母亲侍弄白菜,如同养育自己的儿女,天早时,每天中午,地都给白菜浇一遍水,并一根根地拔摔菜地垦滋生的杂草。那样子,像一位雕塑家正在打理自己的作品。日子无忧无虑地过着,而白菜,也在母亲的精心呵护下,长成了郁郁葱葱的景致。 秋天来了。这是母亲最忙碌的时日,母亲把白菜一棵一棵拔下来,用慷刀砍掉根须,整整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