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专项练习题(带答案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专项练习题(带答案解析) 1.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的溶解度一定大于乙的溶解度 B. 升高温度可以将甲和乙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C. α2℃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3 D. α2℃时相同质量的甲和乙溶液,降温至α1℃时甲溶液析出的晶体一定比乙溶液多 2. 根据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t1℃时,50g甲能完全溶于50g水 B. 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C. t2℃时,丙和丁的溶解度相同 D. 加压或升温能增加戊的溶解度 3. 尿素[CO(NH2)2]在农业生产中的使用量较大,它在土壤中的转化和吸收过程模拟如下,土壤中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Ⅳ、分析下图信息,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 A. (Ⅰ)中氮元素可直接被植物吸收 B. (Ⅱ)生成的铵态氮肥一定含NH4Cl C. (Ⅲ)暴雨会使铵态氮肥营养流失 D. (Ⅳ)降温结晶可使两种物质分离 4. 甲、乙两种物质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1℃时,甲、乙的溶解度相同 B. 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乙小 C. 当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采用蒸发的方法提纯甲 D. a2℃时,100g水中加入30g甲,形成饱和溶液 5.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物质是_________(填“甲”、“乙”或“丙”)。 (2)甲、丙溶解度相等的温度是________℃。 (3)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填一种)。 (4)t3℃时,甲、乙饱和溶液质量相等,其中所含溶剂质量较多的是________(填“甲”或“乙”)的饱和溶液。 (5)t3℃时,取甲、乙、丙三种物质各5g,分别加入到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后,降温至t2℃,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________。 6.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交点P的含义是__________。 (2)将乙溶液中的溶质结晶的方法通常是__________。 (3)三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最大的是__________。 (4)t2℃时,将甲、乙、丙各30g分别充分溶于100g水中,所得溶液质量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_是饱和溶液。 7.已知KNO3在20℃、30℃时的溶解度分别为31.6g、45.8g,某同学按下图所示步骤进行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I中KNO3的质量分数为10.0% B.Ⅱ中溶液是30℃时KNO3的不饱和溶液 C.Ⅱ中KNO3的质量分数是I中的2倍 D.Ⅲ中有KNO3晶体析出 8.t1℃时,将相同质量的KNO3和KC1分别加入盛有100g水的甲、乙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I所示,图Ⅱ为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烧杯中的溶质为KNO3 B.将温度升高到t2℃时,乙烧杯中仍然有固体剩余 C.若KNO3中混有少量KCl,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KNO3 D.若取t3℃时KNO3和KC1的饱和溶液各100g,降温至t2℃时,析出晶体较多的是KNO3 9.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将100g60℃的KNO3饱和溶液分别进行如下操作后,,所得溶液与原溶液相比,变化结果完全正确的是( ) 选项 操作 溶质质量 溶液质量 溶质的质量分数 KNO3的溶解度 A 升温 变大 变大 不变 变大 B 降温 变小 变小 不变 变小 C 加入KNO3固体 不变 变大 变大 变大 D 恒温蒸发部分水 变小 变小 不变 不变 A.A B.B C.C D.D 10.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t1℃时乙的饱和溶液降温析出固体后变为不饱和溶液 D.将t2℃时等质量的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甲析出固体的质量大 11.根据如图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A.通过降温可将X从其饱和溶液中析出 B.海水晒盐利用了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特点 C.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KNO3中含有少量NaCl,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进行提纯 12.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3℃变为不饱和溶液 B.t2℃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甲中混有少量的乙,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D.t1℃时将20克丙物质溶于50克水中得到70克溶液 13.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B.饱和溶液的浓度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一定大 C.医用碘酒是碘的水溶液 D.添加溶质是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唯一方法 14.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t1℃时,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 D.当甲中混有少量丙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 三、填空题 15.硝酸钾和氯化钾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见下图,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见下表。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甲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乙 31.0 34.0 37.0 40.0 42.6 45.5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溶解度曲线和溶解度表,判断物质乙是指________(填写化学式)。 (2)60℃时,饱和KNO3溶液中混有少量KCl,应采用________的方法提纯KNO3(填写“蒸发溶剂”或“冷却结晶”)。 (3)60℃时,分别将等质量的KNO3和KCl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温度降至t ℃,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为:KNO3_____ KCl(填写“>”“=”或“<”)。 (4)如图所示,20℃时,将一定质量的KNO3固体放入盛水的试管中,发现有少量固体未溶解,向烧杯的水中加入某物质后,试管内固体能完全溶解。则加入的物质可以是_____(填写字母标号)。 ①冰块 ②生石灰固体 ③硝酸铵固体 ④干冰 ⑤浓硫酸 ⑥氢氧化钠固体 A ①③④ B ②⑤⑥ C ①③⑤ D ②④⑥ (5)60 ℃时,将45g KCl固体溶解于100 g水中,降温至20 ℃,析出晶体的质量是______。 16.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两种物质中,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当温度为______________℃时,a和b的溶解度相等。 (3)t2°C时,由图2推测W是图1中的_____________物质。 17.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20℃时,溶解度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欲将c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填“降低”或“升高”)温度。 (3)20℃时,向30g物质a中加入50g水,充分溶解并恢复到原温度,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____________g。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 A当b中混有少量a时,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b。 B20℃时,用a、b、c三种固体配制等质量的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大小关系是b>a=c C将20℃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b>a>c 18.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 (1)0℃时,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小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将甲溶液由A点转变为B点,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填一种)。 (3)t2℃时在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加入35g丙物质,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_g。 (4)若将t3℃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没有晶体析出的是___物质。 19.如图是NaC1和KNO3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曲线,根据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t℃时,饱和NaCl溶液与饱和KN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_(填“相同”、“不同”或“无法确定”)。 (2)40℃时,相同质量的饱和NaCl溶液与饱和KNO3溶液均降温至20℃,析出晶体质量较多的是___________。 20.下表是甲和乙在不同温度时水中的溶解度,根据此表回答: 温度/℃ 10 20 30 40 50 溶解度/g 甲 30 33 35 38 41 乙 21 31 45 65 88 (1)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的是_____。 (2)在30℃时,100g水中加入50g甲,充分搅拌后得到的溶液质量为_____g。 (3)由表中的数据分析可知,甲和乙在某一温度时具有相同的溶解度xg。则x取值范围是_____。 (4)某同学取甲、乙中的一种物质,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①烧杯中加入的是乙 ②w取值为50 ③40℃时,甲、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乙>甲 ④将等质量的甲、乙分别加入等质量的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甲=乙 21.水和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用途广泛,请回答下列问题。 (1)自来水厂在净化水的过程中加入明矾的作用是   (填“杀菌”或“使悬浮物沉淀”);水能灭火的主要原因是   。 (2)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 A.白酒 B.豆浆 C.糖水 D.泥浆 (3)在2021年全国两会上,“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成为聚焦重点,下列符合这一目标的是   。 A.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B.工业废水坚持达标排放 C.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增加农作物产量 D.农业上改漫灌为滴灌 (4)t2℃时,向盛有10mL水的Ⅰ、Ⅱ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充分溶解后,观察到如图1所示的现象。图2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①图2中表示甲物质溶解度曲线的是    (填“a”或“b”)。 ②根据图2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中混有少量甲,可用降温结晶法提纯乙 B.等质量甲、乙饱和溶液由t2℃降温至t1℃,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升温可使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D.t1℃时,将2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70g溶液 22.请根据图中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在________℃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在t2℃时,向盛有25g甲物质的烧杯中加入50g水,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g。 (3)若乙物质中混有少量甲物质,最好采用________(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乙。 (4)t2℃时,甲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