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原理》课程标准

举报
资源描述
《审计原理》课程标准 一、课程说明 课程名称 审计原理 标准简称 审计 适用专业 会计 修读学期 第4学期 制订时间 2022.08 课程代码 1361100 课程学时 72 制订时间 4 课程类型 A类 课程性质 必修课 课程类别 专业核心课 先修课程 基础会计、会计技能、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西方经济学、会计电算化、经济法概论、统计学原理 后续课程 无 对应职业资格证或内容 无 合作开发企业 无 执笔人 合作者 无 审核人 制(修)定日期 2022年8月 注:1.课程类型(单一选项):A类(纯理论课)/B类(理论+实践)/C类(纯实践课) 2.课程性质(单一选项):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 3.课程类别(单一选项):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 4.合作者:须是行业企业人员,如果没有,则填无 二、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会计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必修课程。本课程是也会计专业的一门岗位课,适用于会计专业,属于理论类课程。本课程定位于培养熟知审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关会计制度,能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会实施业务循环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并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能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出具审计报告,具有强烈的诚信、责任、成本、团队合作等意识并具有较高素养的会计师事务所助理审计人员、内部审计人员。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有基础会计、会计技能、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西方经济学、会计电算化、经济法概论、统计学原理等。 三、设计思路 围绕着学校的高职办学特色,根据会计人才特点,结合我校实际,经过长期总结和凝练得出审计学的课程设计思路:《审计原理》课程是以注册会计师审计为主线,以会计报表审计为重点,以内部控制为基础,以审计风险和审计目标为导向,以审计实务操作能力培养为根本,阐述审计基本理论和知识,介绍注册会计师审计基本技能的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该课程开课时间为第四学期,课时为72学时。 本课程以就业为导向,是在行业专家对经管类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开设的。课程设置以审计活动为主线,根据高等职业院校经管类学生的认知特点来展示教学内容。在工作任务引领下以案例分析、分组讨论等形式展开教学,使学生真切体会到审计学在财会工作中的重要性。要求学生做学结合、边学边做,以培养学生胜任审计的职业能力,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审计问题,适应该岗位实际运用需要,并为学习理解并应用其他相关专业课程做好铺垫。 四、课程培养目标 通过高职会计专业中审计原理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审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为进一步学习和学好其他专业课程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同时使学生具备审计方面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为将来做好审计工作和加强企业经济监督奠定必要的专业素质,以使毕业生在未来的经济监督工作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1、专业能力: (1)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审计的职能和审计的目标;认知审计的基本理论和审计组织和审计人员的构成。 (2)认知审计方法的基本内容和审计流程的主要阶段,理解审计技术方法的运用技巧,理解审计计划阶段工作项目的重要性。 (3)认知审计证据,审计工作底稿和审计报告的概念,理解它们在整个审计过程中重要性。 (4)认知独立审计实务的主要构成内容,理解每个业务循环审计的主要内容。 2、方法能力: (1)能运用审计的基本理论初步分析审计工作对整个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 (2)能正确把握审计主体与被审计单位的关系。 (3)初步具备运用所学审计基础知识,进行审计文件的阅读、审计工作的组织,审计基础业务操作的能力。 (4)能运用审计技术和方法开展具体的审计实务,能协助主审人员编写审计计划和审计报告。 (5)具有分析审计理论与实务的改革和经济形势变化对企业、单位财务状况影响的能力。 3、社会能力: (1)具有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客观公正的态度。 (2)具有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的能力,不断提高专业胜任能力。 (3)关心国家大事,初步具有观察社会经济生活变化,分析审计理论和实务的改革对现实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 五、课程内容、要求及教学设计 (一)课程整体设计 序号 学习情境 知识目标 专业能力 方法能力 社会能力 学时 1 审计概论 1.审计的概念; 2.审计的分类; 3.审计组织体系。 1.了解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2.掌握审计的定义; 3.掌握审计的分类和组织体系。 能运用审计的基本理论初步分析审计工作对整个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 初步具有观察社会经济生活变化,分析审计理论和实务的改革对现实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 2 2 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与职业道德规范 1.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 2.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 1.了解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的基本框架; 2.熟悉质量控制准则的内容; 3.掌握职业道德基本准则的内容。 能运用审计的基本理论初步分析审计工作对整个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 初步具有观察社会经济生活变化,分析审计理论和实务的改革对现实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 4 3 审计目标与审计计划 1.审计目标; 2.审计计划。 1.掌握我国审计总目标的基本含义; 2.掌握管理层认定与具体审计目标内容及其相互关联。 能运用审计的基本理论初步分析审计工作对整个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 初步具有观察社会经济生活变化,分析审计理论和实务的改革对现实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 4 4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1.审计证据; 2.审计工作底稿 1.了解审计证据的概念; 2.掌握审计证据的特性; 3.掌握获取审计证据的审计程序; 4.了解审计工作底稿的含义;5.熟悉审计工作底稿的内容、格式 能运用审计的基本理论初步分析审计工作对整个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 初步具有观察社会经济生活变化,分析审计理论和实务的改革对现实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 6 5 重要性与审计风险 1.审计重要性; 2.审计风险 1.掌握重要性的概念及其应用; 2.掌握审计风险的构成要素; 3.掌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的关系。 能运用审计的基本理论初步分析审计工作对整个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 初步具有观察社会经济生活变化,分析审计理论和实务的改革对现实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 6 6 审计抽样 1.审计抽样概述; 2.控制测试中抽样技术的运用;实质性程序中抽样技术的运用。 1.了解测试项目的方法; 2.掌握审计抽样的含义; 3.熟悉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 4.掌握审计抽样的过程; 5.掌握控制测试中的抽样技术运用。 能运用审计的基本理论初步分析审计工作对整个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 初步具有观察社会经济生活变化,分析审计理论和实务的改革对现实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 6 7 风险评估与应对 1.风险评估; 2.风险应对; 3.控制测试; 4.实质性测试。 掌握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过程,熟悉针对风险的各种应对措施。 能运用审计的基本理论初步分析审计工作对整个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 初步具有观察社会经济生活变化,分析审计理论和实务的改革对现实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 6 8 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 1.销售与收款循环概述; 2.销售与收款循环的控制测试; 3.销售与收款的实质性程序。 掌握营业收入和应收账款的实质性程序。 能运用审计的基本理论初步分析审计工作对整个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 初步具有观察社会经济生活变化,分析审计理论和实务的改革对现实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 6 9 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 1.采购与付款循环概述; 2.采购与付款循环的控制测试; 3.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实质性程序; 掌握固定资产与应付账款的实质性程序。 能运用审计的基本理论初步分析审计工作对整个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 初步具有观察社会经济生活变化,分析审计理论和实务的改革对现实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 6 10 存货与仓储循环审计 1.存货与仓储循环概述; 2.存货与仓储循环的控制测试; 3.存货与仓储循环的实质性程序 掌握存货审计的实质性程序 能运用审计的基本理论初步分析审计工作对整个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 初步具有观察社会经济生活变化,分析审计理论和实务的改革对现实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 6 11 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 1.筹资与投资循环概述; 2.筹资与投资循环的控制测试; 3.筹资与投资循环的实质性程序 掌握筹资与投资审计的实质性程序 能运用审计的基本理论初步分析审计工作对整个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 初步具有观察社会经济生活变化,分析审计理论和实务的改革对现实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 6 12 货币资金审计 1货币资金与交易循环; 2.货币资金的控制测试; 3.货币资金的实质性程序。 掌握货币资金的实质性程序 能运用审计的基本理论初步分析审计工作对整个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 初步具有观察社会经济生活变化,分析审计理论和实务的改革对现实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 6 13 终结审计及审计报告 1.终结审计; 2.审计报告。 掌握如何出具不同类型的审计报告 能运用审计的基本理论初步分析审计工作对整个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 初步具有观察社会经济生活变化,分析审计理论和实务的改革对现实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 6 14 机动、复习 考核学生对各学习情境的掌握程度 考核学生对各学习情境的掌握程度 根据学习资料的指导,独立完成任务 创新、拼搏、吃苦耐劳的精神 2 合计 讲授70学时、实践0学时、复习与习题课0学时,共72学时 (二)课程学习单元内容与要求 学习单元情境设计 单元名称 审计概论 学时 2 学习要求 掌握审计的审计的概念,了解审计产生和发展、认知审计本质、理清审计关系、明确审计的性质和职能及审计职业道德。 任务分解 任务1 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任务2 审计的概念、对象、职能和作用 任务3 审计的分类 学习单元情境设计 单元名称 注册会计师执业规则体系与职业道德规范 学时 4 学习要求 掌握注册会计师职业准则的框架体系及包含内容。掌握注册会计师的道德基本守则,掌握法律责任的认定和分类。 任务分解 任务1 注册会计师执业规则体系 任务2 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 学习单元情境设计 单元名称 审计目标与审计计划 学时 4 学习要求 理解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认定、具体审计目标、审计证据、审计程序之间的关系;着重掌握财务审计的总目标;两种不同的责任,了解审计过程,并能掌握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基本内容。 任务分解 任务1 审计目标 任务2 审计计划 学习单元情境设计 单元名称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学时 6 学习要求 掌握审计的方法并能应用方法解决审计实务,了解审计证据的特点。 任务分解 任务1 审计证据 任务2 审计工作底稿 学习单元情境设计 单元名称 重要性与审计风险 学时 6 学习要求 掌握重要性的概念及其应用;掌握审计风险的构成要素;掌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的关系。 任务分解 任务1 重要性 任务2 审计风险 学习单元情境设计 单元名称 审计抽样 学时 6 学习要求 1.了解测试项目的方法;2.掌握审计抽样的含义;3.熟悉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4.熟悉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5.掌握审计抽样的过程;6.掌握控制测试中抽样技术的运用;7.掌握实质性程序中抽样技术的运用。 任务分解 任务1 审计抽样的含义 任务2 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 任务3 控制测试与实质性程序中抽样技术的运用 学习单元情境设计 单元名称 风险评估与应对 学时 6 学习要求 1.熟悉风险评估程序;2.掌握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内容;3.熟悉内部控制的含义及要素;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职业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