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山东省枣庄市滕南中学中考第一次调研模拟化学试题(含答案)

举报
资源描述
滕南中学九年级一调模考试卷 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Mg-24 S-32 Cl-35.5 Ca-40 Fe-56 Cu-64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16分) 1.食品安全与人体健康关系密切。下列做法不会危及人体健康的是() A.霉变大米洗净后可以放心食用 B.适量的小苏打用于制作面包 C.长期饮用蒸馏水确保人体健康 D.运输海鲜时用甲醛浸泡保鲜 2.把一定量镁粉和锌粉的混合物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往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下列情况不可能的是() A.滤渣只含有Cu、Zn B.滤液中的溶质只含有ZnSO4 C.滤渣含有Cu、Zn、Mg D.滤液中的溶质只含有MgSO4 3.下列关于科学实验中“操作—现象—结论”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在某固体物质中加入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该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B.因为铁在空气中易生锈,铝在空气中不易生锈,说明铁的活泼性比铝强 C.某溶液滴在pH试纸上,pH试纸变蓝色,该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D.将烧杯罩在蜡烛的火焰上方,内壁出现小水珠,说明蜡烛中一定含有氢、氧元素 4.下列图象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 A.向一定质量二氧化锰固体中加一定质量过氧化氢溶液 B.分别向足量的稀盐酸中加等质量的铁和镁 C.向一定量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CaO固体 D.向氧化钙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 5.为判断某单一溶质的溶液X的成分,取三份等量的该溶液,分别向其中加入稀硫酸、无色酚酞试液、NH4Cl溶液三种物质中的各一种,产生的现象如下表所述。则下列对该溶液X的判断,正确的是() 加入的物质 稀硫酸 无色酚酞试液 NH4Cl溶液 实验现象 白色沉淀 试液变红 有气体生成 A.X溶液一定是盐的溶液 B.X溶液一定显碱性 C.生成的气体无色无味 D.向X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无明显现象 6.用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探究中和反应实验时,测得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溶液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b点和e点表示酸碱恰好完全反应 B.图中温度曲线从室温上升到e点,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C.c点和f点所示溶液pH>7,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成红色 D.在滴入溶液的过程中,溶液里逐渐减少 7.下列有关除杂实验设计中正确的一项是() 选项 实验目的 方法 A 除去CO中少量HCl 先通入足量的NaHCO3溶液,再通入浓硫酸 B 除去CaO中少量CaCO3 加入适量的稀HCl,过滤,洗涤,干燥 C 除去NaCl溶液中少量Na2CO3 加稀硫酸至恰好不再产生气泡为止 D FeSO4溶液(CuSO4) 加入足量铁屑,充分反应后过滤 A.A B.B C.C D.D 8.小明在学习酸、碱、盐之间的相互反应关系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下列有关推断中合理的是() A.反应①中盐可选用Na2SO4 B.反应②必须借助指示剂才能观察到明显现象 C.反应③有水生成 D.反应④可通过置换反应实现 二、填空和简答题(共5小题,共30分) 9.(每空1分,共4分) (1)现代社会使用大量的钢铁,写出工业上用赤铁矿(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冶铁的化学方程式 。 (2)在Cu(NO3)2、AgNO3和Zn(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则; ①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 ,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的化学式为 ; ②写出一个上述过程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0.(每空1分,共7分) Ⅰ.20℃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钠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 (1)烧杯②中的上层清液属于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2)烧杯①中溶解的溶质是 。 (3)将温度升高到50℃,烧杯①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烧杯②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填“>”或“<”或“=”)。 (4)50℃时,KNO3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精确到0.1%) (5)KNO3物质中混有少量的NaCl物质,若提纯KNO3物质,可采用的结晶方法是 。 Ⅱ.“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是初中化学的基础实验之一、回答下列问题。 (6)现欲配制一瓶500g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需要氯化钠固体 g。 (7)下列实验操作与目的分析均正确的一组 (填序号)。 项目 实验操作 目的分析 A 称量时,将取出的过量氧化钠放回原瓶 节约药品 B 溶解氯化钠时用玻璃棒搅拌 增大氯化钠的溶解度 C 称取氯化钠时,在天平两边托盘上当放一张质量相等的纸 整洁美观 D 量取所需水时,视线与量筒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准确细致 11.(每空1分,共6分)请根据如图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写装置的字母代号,下同),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为了控制反应速率,需将装置B中的长颈漏斗替换成 。 (2)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固体与熟石灰固体来制取氨气,常温下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对人体特别是黏膜组织有腐蚀作用。 ①制取并收集NH3,从上图中选择 (从A到G中选择)。 ②若用如图H装置收集氨气时,当观察到 时说明氨气已收满。 ③干燥氨气时能选用下列干燥剂中的 (填序号)。 A.生石灰 B.浓硫酸 C.氢氧化钠固体 12.(每空1分,共7分)小强欲用如图所示的五个实验来验证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分析并回答问题: (1)从物质类别和构成的角度分析, (填序号)与稀硫酸混合的实验没有必要做。 (2)上述 (填序号)实验能发生复分解反应,但没有明显现象。 (3)写出上述实验中有沉淀生成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①盐酸、硫酸、食醋具有相似化学性质是因为它们水溶液中都含有 (用符号表示)。下列实验中一定不会用到盐酸的是 (填序号)。 A.除去熟石灰中的石灰石 B.鉴别氯化钠和碳酸钠 C.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D.除去铁钉上的锈迹 ②用盐酸按照如图的方式进行中和反应实验,反应的微观实质可表示为 ,向烧杯中逐滴滴入盐酸至过量,以下证明盐酸过量的操作及实验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填序号)。 A.滴加石蕊溶液,搅拌后溶液变蓝 B.另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搅拌后溶液颜色不变 C.加入蒸馏水,搅拌后溶液颜色不变 D.加入金属Cu片,产生气泡 13.(每空1分,共6分)氯化钾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钙,硫酸钾和不溶于水的杂质。为了提纯氯化钾,先将样品溶于适量水中,充分搅拌后过滤,再将滤液按如图所示步骤进行操作(注意事项:①所加试剂必须过量;②过量试剂必须除去;③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1)写出滤渣B的化学式 。 (2)②中所加试剂Ⅱ是 (填化学式),滤渣C中有 种固体。 (3)滤液E中除K+和Cl-外,还含有的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4)写出第③步所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如果称得加入的样品质量为3g,实验得到的氯化钾品体质量为3.1g,则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 A.蒸发过程中可能有水分没有蒸干 B.溶解操作中氯化钾没有完全溶解 C.除杂过程中有氯化钾生成 三、计算题(共1小题,共4分) 14.小华同学用某铁合金样品做了如下实验:称量5.7g样品,放入质量为20g的烧杯中,再往烧杯中加入1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与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反应完毕后称量,烧杯及烧杯内物质总质量为125.5g,求: (1)反应产生的氢气质量为 g (2)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滕南中学九年级一调模考试卷 化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16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B B C D B D D C 二、填空和简答题(共5小题,共30分) 9.(每空1分,共4分)(方程式条件及箭头漏写不扣分,下同) (1) (2)①Ag、Cu、Fe,Zn(NO3)2,Fe(NO3)2 ②,或。 10.(每空1分,共7分) (1)饱和 (2)NaCl (3)= (4)46.1% (5)降温结晶 (6)4.5g (7)D 11.(每空1分,共6分) (1)B,,分液漏斗 (2)①AD(错选漏选不得分) ②滴有酚酞的蒸馏水变红 ③AC 12.(每空1分,共7分) (1)CD(错选漏选不得分) (2)A (3) (4)①H+ A ②或H+与OH—结合生成水分子,B 13.(每空1分,共6分) (1)BaSO4 (2)K2CO:两 (3)H+ (4) (5)B(错选漏选不得分) 三、计算题(共1小题,共4分) 14.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则减少的质量为铁和酸反应生成的氧气的质量,即:5.7g—20g—100g—125.5g=0.2g。故答案为:0.2 (2)设参加反应的H2SO4质量为x 解得x=9.8g 稀硫酸的质量分数: 答: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9.8%。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