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七篇

举报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教案七篇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要点:   精读课文,抓重点词句的朗读理解,从而理解词的内容,领略词的意境;并相机进行美的教育。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演示课件:(皓月当空,万里无云的图片)   同学们,这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你能描绘一下图上的景色吗?   在月色如此美的中秋佳节,你们家通常是怎样渡过的'呢?   2、引入:(课件出示图片)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到了,人们都在欢欢喜喜地品尝着瓜果,观赏着明月,只有文学家苏轼却心绪不宁。同学们,苏轼为什么在中秋之夜心绪不宁呢?你们想知道吗?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   二、学习课文2、3小节   1、同学们,你们读到了吗,苏轼为什么心绪不宁呢?   2、学生交流   根据交流重点抓“手足情深”“形影不离”“又有”等词的理解体会   A、你从哪里看出他们俩手足情深呢?(小时侯……)   B、你从“形影不离”这个词中能体会到什么呢?   C、“如今屈指算来,分别又有七个年头了!”从这句话中你又有什么体会,主要是从哪个词中体会到的?   3、指导朗读   结合学生的交流,请他们读   你能读好么?你能把这种感情读出来吗?你会用朗读表现吗?   4、引说:   苏轼之所以会如此“心绪不宁”,是因为——(苏轼在思念着弟弟)是啊,苏轼跟弟弟——(手足情深),小时侯——……长大以后——……如今屈指算来——……怪不得苏轼会这样——(思念弟弟呢!)   三、学习课文第4节   1、过渡:(演示课件:课文插图)   瞧,月亮渐渐西沉,抬头望月,月光如水,它还透过窗子把银光洒到床前,这是多么美的夜晚呀!同学们,在这样的夜晚,你会做些什么,想些什么呢?   可是在月色这么美丽的中秋节晚上,苏轼躺在床上,心里不禁埋怨起来了。你们想知道苏老先生为什么“埋怨”,究竟“埋怨”谁吗?   2、指名朗读   指导看图   同学们,这时候的苏轼神情怎样?(眼睁睁)   那圆圆的明亮的月亮,好美,可是他眼睁睁地望着,会觉得怎样?用你的朗读来回答吧。指导读好“偏偏”一词。   3、交流讨论   点击课件出示课文插图,指导看图。   师:同学们,看,明月当头,月光如水,景色如此美丽,这个躺在床上的人如果就是你。那你现在是身在异乡,与亲人朋友已分别多年,这时,你看着月亮会想些什么?自言自语说些什么呢?   4、配乐朗读   是呀,在月亮这么圆这么明的中秋之夜,苏轼却见不到自己日夜思念的弟弟,心里是多么不好受呀!耳畔传来忧伤的乐曲,更增添了苏东坡的思念之情,感伤之情。   指名朗读,齐读   四、自由朗读5、6小节   1、过渡:苏轼这么无奈这么惆怅,后来为什么又宽慰了呢?请同学们自己读读书   2、交流讨论   ⑴用自己的话再来说说第一句的意思   (重点理解“悲”“欢”“离”“合”,“隐”“现”“圆”“缺”的意思)   ⑵“哪里会十全十美呢!”你是怎么理解的?   ⑶他还想到了什么呢?指名读第二句   联系上文说说   3、想到这里,苏轼的心里就感到宽慰了许多,便低声吟诵起来:   (课件出示)   ……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学生跟着老师读(师生共读)   4、指名读,问:你们想了解这五行词的意思吗?课文已经告诉我们了,自己找找吧,看哪位聪明的同学最先找到。   5、指名再读意思   问:这意思你们都读懂了吗?   指名读意思   6、出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你们能找到这句话的意思吗?指名说   你能联系上文说说你的理解,体会吗?   7、出示词文,师范读   8、指名生读,提示:低声吟诵   五、总结   1、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再来感受一次苏老先生在中秋之夜的感情变化吧。   2、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词的全部吗?   出示:师范读——课后你们自己去想想它的全部意思,好吗?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引读法,即教师在教学中加入一些说明、描述、想象性的语言,用以填补课文内容跳跃中情与景的空白,然后引出学生对课文的`接续。我运用引读法教学《游园不值》,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师:有一天,春光明媚,鸟语花香,南宋诗人叶绍翁禁不住____诱惑,终于合上书,想到一位朋友家中去欣赏他家园子里的春景。他独自缓缓而行,来到朋友家的门前。可是——   生:(读)小扣柴扉久不开。   (结合诗意理解“小扣”、“柴扉”的词义)   师:这是怎么回事扣了这么久还不来开门是主人不在家吗不会吧,他是很少出门的呀!噢,他家园子里满地长着青苔,绿得像铺开的地毯,美丽极了。看来园主人是很爱惜____的,可我穿着一双水底鞋。哦,主人大概——   生:(读)应怜唇齿印苍苔。   (引导理解“应”、“展齿”的词义)   师:大概主人爱惜苍苔,怕外人的木底鞋在上面踩上印子,破坏了他家园子里的春景。可是我也不虚此行,你园子里的____怎么关得住呢——   生:(读)____满园关不住。   师:是啊,满园____是关不住的呀,你看——   生:(读)一枝红杏出墙来。   引读法特别适合于古诗词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理清作者思路,了解写作方法,指导朗读、背诵等。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宜经常运用。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感悟拟人句,试着运用拟人句。   2、积累歇后语,感受汉语言文字的魅力。   3、能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介绍“假如我来当老师”的设想;能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并能简要转述别人发言的主要内容;能接纳   别人的不同意见,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   4、能不拘形式地把自己的心里话告诉老师;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5、培养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温故知新   1、自由读前三句,小组讨论,找出共同点。   2、全班交流,前三个句子的共同点是:把事物当人来写。   3、在这几个句子中,把事物当人来写有什么好处呢?(尊重学生的感悟,教师不作过多的讲解。)   4、你能试着写一写这样的句子吗?完成书上第四句的练习。   5、你还能写出其他这样的句子吗?鼓励学生多写。全班评议。   二、语海拾贝   1、自读歇后语,读得正确。   2、同桌互读检查,体会歇后语的意思。   3、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背诵歇后语。   4、全班交流:你还知道哪些你在课外了解到的歇后语?   5、歇后语有些什么用处?   6、试着说一段话,用上今天积累的某条歇后语。   三、开心一刻   1、自由读一读这则笑话。   2、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则笑话。   3、笑话不仅能让我们开怀一笑,好的笑话还能给人们带来一些启示。你从这则笑话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小结: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表达的意思也有不同,我们要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第 二 课 时   一、口语交际   1、同学们,我们的班级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在过去的三年多时间里,我们一起成长,一起快乐。你们还记得我们班曾开展过哪   些有趣的活动吗?   2、同学们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的辛勤浇灌,在过去几年的学校生活中,老师们在学习上是怎样帮助你们的?在生活上又是怎样关心   你们的呢?   3、如果你来当老师你会怎么做呢?今天我们就以“假如我来当老师”为话题,进行口语交际的练习。   4、自主选择,小组交流。   (1)教师出示本次交流的`两个小话题,学生自由选择。   话题一:假如你是老师,你怎样让班上的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话题二:假如你是老师,你在学习上怎样帮助学生,在生活上怎样关心学生?   (2)根据所选话题,自由组成小组。先想一想,假如自己是老师会怎么办,然后讲给小组的同学听。要求:说的同学要用普通话清   楚、明白地介绍。听的同学要做到认真倾听。   (3)小组商议,找出几条最佳方法。要求:在商议时能接纳别人的不同意见,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   5?小组推荐,全班交流。   (1)各小组推荐一名同学上台交流。   (2)全班评议。   6?教师小结。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通过相互交流,畅谈了“假如我来当老师”的设想,这也给老师很多的启示。在交流中我们还懂得了与   人交流时要大胆说,有条有理地说,要善于倾听别人的发言,并能发表自己的意见。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加强练习,成为   能说会道的人。   二、自主阅读园地   1、自主选择合作伙伴和方法阅读短文。   2、全班交流从故事中体会到了什么。   3、说说自己得到别人送来的掌声后的心情。   4、勾画并有感情地朗读短文的最后一段,试着背一背。   第 三 课 时   习作百花园   1、同学们,最近经常有同学找我谈心,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有的说自己与同学相处遇到了麻烦,很不开心;有的说班上应该多   组织参加一些活动,以锻炼同学们的能力;还有的说……非常感谢这些同学,把老师当知心朋友。这说明平时老师与同学们交流得还不   够。今天老师为大家创造一个机会,诚恳地希望同学们把藏在心中的话说出来。如果是高兴的事,让同学和老师共同分享;如果有什么   不愉快的事,说出来会痛快一些,也许大家能为你解忧;如果有什么困难,就让大家一起来想办法解决。   2、了解本次习作的要求。   (1)、指名读习作要求。   (2)、说说什么是“心里话”。   (3)、这段话告诉我们从哪些方面来说心里话,向谁说。   3、你有些什么心里话想告诉老师吗?全班交流,教师点拨选取典型习作材料。   4、写作文的“说”不同于一般的告诉。在写作之前,还要考虑清楚“对谁说”“为什么说”“说什么”“怎么说”。如果让你把   说的话写成文章,你准备怎样表达?(学生口述作文,教师指导。)   5、创设安静环境,学生习作。   6、好作文是修改出来的。谁能说说修改作文有哪些方法?(增加、删除、调整、改错等。)   7、运用修改符号,自读自改,养成良好的修改作文的习惯。   8、师生合作,当面评改,着重指导作文修改的方向和方法。   9、小组内互评互改。引导学生在互评过程中,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学习别人的长处。同时在评别人作文时自己要学会思考。   10、全班欣赏,取长补短。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了解楚王是用什么办法三次侮辱晏子的,晏子是用什么办法反驳楚王的。   2.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能力训练点   1.课文中运用了推理形式,有助于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对已有知识的运用能力。   3.培养朗读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学习晏子在机智应对中体现出的爱国精神。   二、学法引导   (一)教师教法   教学本课,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小组讨论学习”教学法,深入探究课文内容。   (二)学生学法   综合运用前面学到的阅读基本功,通过读、思、议、演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理清叙述顺序,并通过感情朗读进一步体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1.楚王是怎样侮辱晏子的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