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车行业市场现状调查及投资策略

举报
资源描述
排水车行业市场现状调查及投资策略 一、 水泵市场未来发展 我国水泵行业的电能存在严重的能源浪费,因此对水泵制造要求更为严格。这时急需研制出一款高效节能水泵产品。水泵是把电机的机械能转变为动能和势能,为了实现液体泵送或者增压的机械水泵。水泵主要用于液体泵送或者液体增压,民用水泵主要应用在农业灌溉、生活用水、畜牧用水、深井提水、热水循环等运用领域。根据有关数据显示,从2015年我国有效灌溉面积为6587万公顷,每年呈小幅度增长,2019年略有下降,有效灌溉面积达到6760万公顷,同比下降为0.98%。 二、 水泵行业发展主要趋势 受益于计算机科技、互联网以及新兴商业模式的发展,近年来泵技术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应用领域得到了深入的拓展,经营模式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其中国外龙头企业注重构建新型创新模式、计算机最新技术与互联网的行业融合,国内泵企主要在进口替代、节能环保、产业升级领域进行技术创新。 (一)水泵进口替代核心技术的研发是国内行业主要创新方向 长期以来,全球知名企业对核工业、深冷环境、海洋平台、复杂介质(环境)输送等特种领域或复杂情形下的制泵核心技术保护力度强。随着工业技术与制造的发展,研发与进口替代相关的核心技术是我国泵业发展的必然需求,也是国内企业的主要创新方向。国家对重要装备制造的自主创新发布了多项政策规划,如《中国制造2025》计划到2025年,70%的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实现自主保障,80种标志性先进工艺得到推广应用,部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建成较为完善的产业技术基础服务体系,逐步形成整机牵引和基础支撑协调互动的产业创新发展格局;《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认为发展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是海洋运输、资源开发和国防建设的重要保障。 (二)提高产品性能与节能环保是水泵设备技术的发展重点 由于石化、钢铁、电力、市政水利和海洋平台等领域的生产具有持续性、稳定性以及作业量较大等特点,泵设备作为重要的生产设备之一,对单机功率、机组效率、可靠性要求较高,因此发展大功率、高可靠性的大型泵类设备是国家支柱行业重要装备的现实需要,《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2019年版)》等文件均对大型泵类设备的发展做出重要规划。另一方面,节能降耗因符合产业政策、降低运行成本与提升经济效益成为泵技术目前重点发展的方向,在近年来发布的《国家工业节能技术装备推荐目录》中,介绍了工业泵的节能技术与多个节能型号产品的技术参数。 以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广泛而深入地渗透到经济社会各领域,与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技术交叉融合,带动了以绿色、智能为特征的重大变革。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2021年4月发布的《机械工业十四五发展纲要》指出,到2025年,数字化生产设备联网率继续提升,智能制造模式不断丰富完善,遴选培育出一批机械行业服务型制造先进企业、示范平台、典型项目。 在应急救援领域,工信部发布的《应急产业培育与发展行动计划(2017-2019年)》要求推进应急产品高端化、智能化、标准化、系列化、成套化发展。充分运用大数据、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构建多种形式应急产品和服务信息共享机制。 三、 水泵行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水泵行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1、水泵政策支持力度大 泵作为装备制造领域的重要设备,是下游能源、冶金及供排水等国民经济重要领域转型升级的基础性配套设备。《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要加大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工艺和装备的研发力度,加快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促进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协调发展,进一步优化制造业布局。 《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要加快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鼓励使用绿色低碳能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明确指出要提升重大技术装备关键零部件及工艺设备配套能力。《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明确要求加快高效电机、配电变压器等用能设备开发和推广应用,淘汰低效电机、变压器、风机、水泵、压缩器等用能设备,全面提升重点用能设备能效水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立足流域整体和水资源空间均衡配置,加强跨行政区河流水系治理保护和骨干工程建设,强化大中小微水利设施协调配套,提升水资源优化配置和水旱灾害防御能力;完善国家应急管理体系:构建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体制,优化国家应急管理能力体系建设,提高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 长期看,装备制造业是一国工业发展的基础性行业,围绕高端装备、进口替代、节能环保发展方向,泵行业发展受到国家一系列政策的大力支持。 2、水泵下游行业需求稳步增长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工业投资与水利、市政管理配套投资的增加与产业升级,行业需求预计将稳步增加。从下游主要行业的发展规划看,下游需求主要涉及新增投资与技术改造,如《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提出要重点发展特种用途的泵、阀等关键装备,研究新型高效节能水泵等节能技术。研究石油、化工、冶金等工业领域压缩机、水泵、电机等通用设备运行效能评估及节能改造技术。《能源技术创新十三五规划》提出对高温大排量泵举升工艺技术、机械式钠泵、小型屏蔽泵以及高压差减压阀和高压煤浆输送泵等进行集中研究。《钢铁工业调整升级规划(2016-2020年)》提出供给侧改革,提升转型升级相关配套设备先进水平。《水利改革发展十三五规划》要求全面完成列入规划的251处大型灌排泵站的更新改造任务,启动实施重点中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推进大中型灌区、大型灌排泵站改造与建设,推进城市排水防涝工程建设,完善地下综合管廊及排水管网、泵站等设施,着力解决城市内涝问题。《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明确指出要扩大安全应急产业,完善省、市、县、乡五级物资储备布局,重点满足流域大洪水、超强台风以及特别重大山洪灾害应急的物资需要,加快研制适用于高海拔、特殊地形、原始林区等极端恶劣环境的智能化、实用化、轻量化专用救援装备。整体而言,随着下游需求行业十三五规划的实施完成,十四五规划的开始实施,围绕新增投资与技术改造,下游行业需求预计呈现总量较大,稳步增长的趋势。 3、水泵进口替代领域机会大 长期以来,进口产品在国内泵行业中高端市场具有较强竞争力,但随着国内部分实力较强企业研发能力的提升,进口替代领域成为国内泵企拓展市场、提升经济效益的重要领域。长期以来,国家大力提倡通过自主研发提升国产化装备水平,进口产品以高性价比获得市场优势,由于泵类中高端市场产品附加值相对较高,进口替代领域是国内泵行业发展的重要机遇。 (二)水泵行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1、水泵行业竞争激烈,集中度有待提升 我国泵行业企业数量较多,近年来随着泵工业产品生产许可准入、产品强制性认证的取消,行业门槛放宽,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从发达国家泵企业看,行业发展经历了从中小企业为主的竞争性市场发展成为行业龙头企业集中度较高的市场,目前全球泵行业市场主要份额由丹麦格兰富(TheGrundfosGroup)、赛莱默(Xylem)、意大利佩德罗(PedrolloS.p.a.)、德国凯士比(KSBSE&Co.KGaA)、株式会社荏原制作所(EbaraGoup)等行业领先企业占据。泵行业由于存在一定的进入门槛,且随着装备制造业水平的提升与国产化需求,行业需要大型领先企业提供大型高端制造装备,打破进口产品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的中高端产品市场,引领、参与行业相关产品国际通用标准制定,增强行业整体竞争力。 2、水泵部分重要核心部件或技术依赖进口,国产化程度有待提高 我国泵行业发展较欧美等发达国家起步较晚,虽然国内泵相关设备已实现部分,但受制于核心技术研发周期、产品配套标准要求以及品牌影响力,部分重要核心部件或技术仍旧依赖进口,国产化程度有待提高。如水力模型计算软件、复杂、特殊环境泵用技术、轴承与密封等关键部件、微泵领域技术、供排水泵车液压系统等核心部件仍存在不同程度依赖进口,成为制约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在目前全球贸易争端与核心技术保护升级的背景下,核心技术国产化程度亟需提高。 3、水泵行业国内泵业与计算机工业互联网等信息化自动化融合程度有待增强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进程加速,泵行业整体技术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但随着近年来发达国家实施的工业4.0、工业互联网等工业发展战略的实施,国际领先企业积极将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引入泵产品的研发、生产制造与销售,开启了新技术、新产业领域应用与新经营模式。由于我国泵行业起步相对较晚,虽然我国计算机与互联网、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取得了较大进步,部分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但工业领域的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应用水平较发达国家仍旧存在一定距离,因此从未来市场发展趋势、国际市场竞争角度看,国内实力较强的泵企亟需提升研发与制造的信息化与智能化水平,加强与新产业融合,拓展产品的应用领域。 四、 中国水泵行业发展现状 水泵是机械设备行业通用设备,按照使用领域主要可划分为民用泵和工业泵,工业泵主要用于工业用途,民用泵主要应用于家用、建筑及小型农业灌溉等民用领域。 我国水泵行业主要有OBM、ODM、OEM三种经营模式,近年来,国内水泵生产企业在产品研发能力和生产技术水平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迅速提升,国内领先企业的产品已接近世界同类产品先进水平,经营模式逐渐从原始设备制造商(OEM)转向原始设计制造商(ODM),部分产品竞争力强的企业已成为自主品牌制造商(OBM)。 五、 水泵生产企业竞争情况 近年来,国内水泵生产企业在产品研发能力和生产技术水平取得了较大的进步,水泵制造业从传统的单体制造生产线向智能化、自动化生产线转变,并大大拉动制造业中自动化技术应用的需求。 我国泵生产企业数量达6,000多家,但规模以上企业只有约1,300家,大部分企业生产规模小、经营粗放、技术水平低、工艺和装备相对落后,没有形成规模经济效应,品牌知名度低。中、小型潜水泵生产厂家多用外购配件组装的生产模式,制造工艺相对粗糙,产品寿命较短,可靠性差,产品研发投入少,不断复制低端产能,使用低价策略,获得市场份额。而国内水泵市场已进入微利时代,目前行业利润为7%~8%,有的甚至不到5%;出口利润为15%~20%。 目前我国水泵总体供大于求,随着行业集中度的提高,水泵行业企业将进一步整合,资源优势将进一步集中,水泵企业结构将加快调整。 水泵行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迅速提升,行业领先企业的产品已接近世界同类产品先进水平,经营模式逐渐从原始设备制造(OEM)转向原始设计制造(ODM),部分产品竞争力强的企业已实现自主品牌模式(OBM)。国内水泵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增强,将有利于我国水泵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六、 水泵行业概况及发展背景 水泵是机械设备行业通用设备,用途较广,大中型水泵主要用于工业、水利等,小微型水泵主要应用于家用及小型农业灌溉等民用领域。 欧美发达国家早在19世纪中期就建成了世界一流的泵厂,我国泵工业起步于20世纪初,随着工业化的发展,泵的制造技术水平不断提高。20世纪60年代,我国泵的设计工作主要由机械工业部通用机械研究所承担,除民用水泵外,工业泵主要用于、火电站、石化、矿山与水利等领域。 随着改革开放、国企改革与产业的发展,我国的泵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民营企业成为民用泵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90年代,浙江温岭涌现出一大批水泵中小企业,成为中国的水泵之乡,泵产品生产企业将近400家,销售额约10亿元5。与此同时,国外知名企业陆续在国内建立工厂或分支机构,占领了工业泵中高端相当部分市场,国内工业泵市场仍然大量采用进口产品。国内泵产品的设计与制造开始了引进、消化、吸收与合作开发为主的阶段。1995年,全国泵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正式成立,出版了一系列民用泵、工业泵的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