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组件检测设备市场现状分析及发展前景

举报
资源描述
光伏组件检测设备市场现状分析及发展前景 一、 光伏检测行业发展情况 (一)光伏检测方式进一步向自动化智能化发展 光伏组件是决定太阳能电站发电能力以及成本的重要部分,光伏组件的质量极大程度上决定了光伏电站的生产效率。随着太阳能发电的快速发展和大范围应用,光伏组件的批量生产以及大批量生产过程中如何保证光伏组件的质量成为业界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光伏组件内部存在的问题很难通过肉眼发现,必须借助各种检测仪器来判断光伏组件的电器性能和结构安全性能是否满足要求。其中EL检测和外观检测是光伏产品检测的重要检测形式。 EL检测利用电致发光原理对组件内部进行检测。通过给组件外加正向偏置电压,电源向组件内部注入大量非平衡载流子,电致发光依靠从扩散区注入的大量非平衡载流子不断地复合发光,放出光子,再利用CCD相机捕捉到这些光子,利用计算机进行处理后显示出来。EL图像的亮度正比于电池片的少子扩散长度与电流密度,组件电池片有缺陷的地方,少子扩散长度较低,所以显示出来的图像亮度较暗。因此通过EL图像,可以有效地发现光伏产品隐裂、烧结缺陷、黑心、混档等问题。外观检测通过图像识别和机器视觉技术,可以检测出光伏产品外观方面的长度缺陷、间距缺陷、脏污、缺角、崩边、组件汇流条偏移等问题。 在传统的检测过程中,CCD相机成像后的图片需要通过屏幕显示给检测人员,并由检测人员人工逐张检测光伏产品中存在的瑕疵。由于人工检测的效率、速度、精度取决于检测人员自身主观判断,在光伏产品生产中采用人工检测会导致组件生产企业的整体生产效率和良品率较低,同时由于需要大量的检测人员,进一步提高了组件生产的人工成本。光伏检测设备与视觉缺陷检测系统结合,可以实现光伏产品加工、检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光伏组件的生产效率和良品率,减少人工需求,降低组件厂商人工成本。 (二)下游生产品质需求推动智能光伏检测技术和设备发展 随着下游光伏电池片和组件生产工艺技术的提升,为了实现电池片和光伏组件的高质量批量化生产,下游企业对于检测标准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不断推动光伏检测方案的发展和创新。 从下游组件企业对于光伏检测的指标演变来看,2017年以来,下游组件厂商对于检测标准要求日趋严格。根据行业下游客户对完成光伏检测设备和视觉缺陷检测系统安装调试的检测精度要求,主流组件厂商对检测漏判率从2017年度的低于3%,到2019年度的低于1%,到2021年度低于0.1%,漏判率要求迅速提高。误判率指标也从2017年度的低于5%逐步提升到2021年度的低于2%。下游良品率从2017年度的90.00%逐步提升到2021年度的99.90%。 在具体指标上,下游厂商对于检测设备的测试节拍、稼动率、组件尺寸、电池片兼容性、定位精度、检测类型、EL上电成功率、拼图要求、清晰度、自动拍摄、缺陷标记等指标有着严格的要求。而且随着组件生产技术和工艺的不断创新,组件生产对于光伏检测设备的技术要求也迅速提高。因此,下游厂商对于组件质量生产要求的提升将不断推动光伏检测方案供应商进行技术创新,提高产品性能。 (三)光伏检测行业的市场规模预测 光伏检测方案主要用于光伏产品检测环节,是保障光伏产品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重要途径。按光伏组件的加工工艺区分,主要有电池串EL检测、叠焊后二次铺设前外观检测、层压前EL及外观检测、层压后EL检测、层压后削边后外观翻转检验、接线盒焊接及检测、以及出货前终检等几个检测环节。从光伏检测行业的市场来看,受光伏行业迅速发展的推动,组件产能迅速扩张,催生出大量的检测设备需求。为了与下游组件厂商产能相匹配,光伏检测行业的市场也迅速增长。2021年,光伏检测行业存量市场规模约为192,270.00万元,其中光伏检测设备139,230.00万元,视觉缺陷检测系统53,040.00万元。随着下游扩张步伐的加速,预计到2024年,光伏检测行业的存量市场规模将达到290,145.00万元,其中硬件设备210,105.00万元,软件80,040.00万元。 二、 光伏检测行业技术门槛和技术壁垒 光伏检测需要通过传动技术、机器视觉技术、光学成像技术等技术,实现对光伏产品信息的有效采集、处理和判断分析。自动化控制、算法的研发、系统软件的研发都需要具备较高的技术研发水平和生产水平,具有技术密集、高投入等特征。行业产品设计、试制和批量生产过程中对设备的加工制造水平的要求也相对较高,因而需要专业的设计和制造团队,不断根据下游领域市场需求变化,持续改进产品品质和性能。 机器视觉算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依靠不断修正算法、积累图像数据学习来实现。随着行业参与者对专利和知识产权的保护和防范重视程度提高,新进入者获得技术的难度和成本显著提升。因此,对市场新进入者而言,行业存在较高的技术门槛与技术壁垒。 三、 行业整体发展格局和市场化程度 在光伏行业发展早期,欧美等发达国家光伏产业起步较早,且基础工业较为发达,因此产业链完整且技术较为领先,在高端设备领域具有优势,但在光伏产品制造领域不具有成本优势。 进而产业链中低附加值的中间加工环节逐步向中国等新兴国家转移,中国光伏市场一度形成了两头在外的被动发展格局。但凭借良好的产业配套优势、人力资源优势及成本优势等,通过自主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我国光伏产业逐步形成了具有我国自主特色的技术、市场体系。 近年来,我国光伏产业迅速发展壮大,目前已形成了从高纯硅材料、硅锭、硅片、电池片、组件到系统集成的完整产业链,并连续多年全产业链规模位居世界第一,光伏电池制造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主要光伏生产设备及配套材料已基本实现国产化,太阳能光伏产业已成为我国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过去十年间,光伏行业整体呈现快速发展的格局,但是因政策、市场等因素影响,亦出现短期的行业困境,如2011年欧盟补贴削减等对需求市场产生不利影响,进而导致市场明显分化,大量中小企业相继停产,而行业内的龙头企业在保持生产的同时依然通过研发、技改进行产业升级,行业回暖后,骨干企业凭借技术、规模、品牌等优势进一步提升市场占有率,而部分没有技术研发实力的中小企业则在全行业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时逐步被市场淘汰,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531新政以来,一方面行业技术门槛持续提高,大量无法满足平价上网需求的落后产能得以加速淘汰,行业竞争格局得到重塑;另一方面光伏发电实现不依赖国家补贴的市场化自我持续发展后,将开启更大市场空间,并促进行业资源向优质企业集中,促进行业集中。 工信部《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政策开始实施,使得不符合规范条件而未被纳入名单中的企业将无法获取出口退税及银行信贷等方面支持。国家能源局、工信部和国家认监委联合发布的《关于促进先进光伏技术产品应用和产业升级的意见》,提出将严格执行光伏产品市场准入标准,并逐步建立光伏产品市场准入标准的循环递进机制。而领跑者专项计划的实施,使得光伏产品的技术标准在上述标准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与此同时,2018年531新政、2020年疫情均进一步催化了行业的技术进步和落后产能出清。 行业技术标准的提升将大幅提高行业发展门槛,行业竞争也正逐步从低端竞争转向高端竞争,行业技术属性愈发成为竞争的焦点,新技术、新装备推动光伏产品向高转换效率、高产品品质、低制造成本的趋势发展,技术升级加快,不具备技术和成本优势的企业将逐步退出市场,大量低端产能被市场淘汰,市场份额将向有技术、资金、管理优势,能够持续投入新技术和新装备的企业集中。 近年来,一方面随着连续加料、多次拉晶、增大装料量、快速生长以及金刚线切割、薄片化等技术的大规模产业化应用,单晶硅片生产成本大幅下降,另一方面以PERC等为代表的高效电池技术对单晶产品转换效率的提升效果明显,单晶产品在度电成本方面较多晶产品具备了更高的性价比,单晶形成了对多晶的绝对优势,替代趋势明显加速。 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2015年至2021年《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路线图》,2015年至2021年,单晶市场份额从18%提升至94.5%,年化增长率为26.73%;预计2022年单晶硅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提升至96%左右。 市场供求状况分析。在需求端,2021年全球光伏装机量约为170GW。依据装机预测,乐观情形下,2022年我国硅片产能需求或将达到400GW2。而在2022年-2025年之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增速将出现明显增长,年均新增装机将达到232-286GW,对应硅片产能需求将进一步上升。 在供给端,2021年末行业内全部光伏单晶产能约为339GW,基本与2022年下游产业链对单晶硅的需求保持平衡。随着行业单晶硅产能布局逐渐实现,上述产能将会进一步提高,进而维持2023-2030年全球光伏单晶硅市场的整体供需基本平衡。而在国内硅片产量大于消耗量的情况下,国内硅片除用于国内光伏电站装机以外,剩余一部分可用于硅片出口,以及用于组件生产、出口。 在硅片产品的构成方面,当前光伏硅片主流尺寸有5种,分别为156.75(M2)、158.75(G1)、166mm(M6)、182mm(M10)、210mm(G12)。大尺寸硅片因其卓越的降本能力,获得下游进一步认可,供应或仍保持阶段性偏紧状态,从而导致光伏单晶硅行业在短期内面临结构性供给短缺3。根据PVinfolink预测,2022-2025年182mm以上尺寸硅片的市场份额将分别达到70%、84%、95%、90%。随着大尺寸市场份额的逐步上升,部分小尺寸硅片产能将逐步沦为落后、无效产能而被市场淘汰,留存的产能将进一步优化市场竞争格局,促进行业良性发展。 中国的光伏发电行业已经取得了快速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发电市场。根据统计,2018年中国光伏发电安装量约为21.2GW,较去年增长了4.4GW,同比增长25.8%。与2018年相比,2019年中国光伏发电安装量将超过30GW,较2018年增长了40.9%。随着中国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未来的光伏发电市场规模将会进一步扩大。中国政府强调推进新能源发电,政策支持更加稳定,投资环境更加优越。政府支持政策包括电价补贴、建设补贴、财政补贴、运行补贴、社会财政补贴等。根据市场调研在线发布的2023-2029年中国光伏发电行业竞争现状及投资机会分析报告分析,,到2020年,中国光伏发电安装量将达到约715GW,增长率达到50%以上。到2030年,中国光伏发电安装量将达到约1430GW,增长率达到20%左右。由于政府支持、技术进步和成本降低,中国光伏发电市场的发展将会越来越快。此外,中国的光伏发电市场也将朝着智能化发展。智能控制可以更有效地调节光伏电站的运行,提高发电量和节能减排,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高运行效率,提高电站经济效益。随着技术的发展,中国的光伏发电市场将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实现高效可持续的发展。总的来说,中国光伏发电行业的市场规模正在不断增长,随着政府支持、技术进步和成本降低,未来的发展趋势将会更加迅速。此外,中国的光伏发电市场也将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实现高效可持续的发展。 四、 高效单晶产品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光伏系统制造成本下降、光伏电池转换效率提升是光伏发电实现平价上网的核心驱动因素。近年来光伏系统制造成本大幅下降,但随着组件占电站投资成本比重的降低,组件价格下降对电站收益提升的边际效益递减,且继续下降的空间存在极限;同时,除组件以外的土地、资金以及人工等刚性成本占比提升,成为影响光伏发电成本下降的重要因素。因此,通过技术进步提升电池转换效率、提高相同面积组件功率,将是未来实现平价上网的主要途径。 单晶产品因其具有晶格缺陷更低,材料纯度更高,电学性能和机械性能更加优异等特点,从而具有更大的转换效率提升空间。近年来,以PERC为代表的高效电池技术为单晶对多晶的替代提供了助力。全球单晶市场份额从2015年的18%增长至2021年的94.5%,预计2022年单晶硅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提升至96%左右。此外,随着电池技术的不断进步,以TOPCon电池、异质结电池为主的N型电池成本将会不断降低,因其转化效率提升空间大,且在双面率、光衰、弱光性能等特性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