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平等的追求》示范课教学设计【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举报
资源描述
《自由平等的追求》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课程标准依据 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七课第二框。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成长中的我”中的“心中有法”。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理解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还有“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在集体中成长”。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知道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做到平等待人,不凌弱欺生,不以家境、身体、智能、性别等方面的差异而自傲或自卑,不歧视他人,富有正义感。” 2.内容解析 本框共安排两目的内容: 第一目“珍视自由”。这一目引导学生理解如何实现自由的追求。要实现自由的追求,就要珍视自由。要珍视自由,就要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必须依法行使权利。本目主要表达了两层意思。其一,珍视自由,就要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其二,珍视自由,必须依法行使权利。 第二目“践行平等”。本目引导学生理解如何实现平等的追求。要实现平等的追求,就要践行平等。践行平等,就要反对特权,就要平等对待他人合法权利,就要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本目主要表达了三层意思。其一,践行平等,就要反对特权。其二,践行平等,就要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其三,践行平等,就要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 二、教学目标 1.了解追求自由平等的主要措施。 2.在日常生活中增强依法行使权利的意识以及与不平等行为作斗争的能力。 3.增强平等意识和珍视自由的意识,树立自由平等的理念。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怎样珍视自由 教学难点:怎样践行平等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展示学习目标 展示学习目标 展示学习目标 整体了解所学内容 通过展示,让学生明确本节课内容所需要掌握的内容点在哪里 环节二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情境展示:生活中不珍视自由的现象 展示情境图片: 1.甲因醉酒驾车被拘留 2.乙因散布谣言被判刑 教师提问:如果你是漫画中的当事人,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认真观察图片,独立思考,利用已有经验回答相关问题 引入生活中具体场景,有效调用学生已有经验,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开始思考如何追求自由,从日常生活情境入手,浅入深出,自然导入新课 概括明确:自由是珍贵的,我们应理解自由的真谛,追求自由,珍视自由。 过渡: 如何珍视自由呢?下面我国通过一组案例来探讨。 环节三 探究新知——珍视自由 探究1:珍视自由,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 情境展示: 1.八年级学生高某经常上学迟到,不按时完成作业,对老师的教导不以为然,却说是他的自由 2.李某在校外霸道横行,抽烟喝酒,打骂他人,强行向同学索要财物,不按时回家,还大言不惭的说:“这是校外活动,是我的自由” 教师提问: 查阅《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相关规定,对田某的言行进行评价 教师小结: 展示法律条文,并总结以上两位同学对自由的认识是错误的,他们的“自由” 行为也是不正确的。是不良行为,我们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 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结合相关法律和教材内容,认真回答问题 通过八年级学生的疑问引入生活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独立思考,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让同学们感受到在日常生活中,怎样珍视自由?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环环相扣,水到渠成的增强珍惜自由的观念,提高法治意识 小游戏:权利接龙 要求:请同学们以接力的形式,说说作为公民,我们享有哪些权利和自由? 学生积极参与,认真回答问题 以游戏形式回顾权利相关知识,增加趣味性,点燃学生学习热情 概括明确:珍视自由,就要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知晓自己的权利, 正确认识权利的价值,积极行使和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 过渡: 珍视自由,知晓珍惜权利的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应该正确行使权利,下面我们来看一则案例。 探究2:珍视自由,必须依法行使权利 案例探究: 展示上海疫情防控期间某市民被网络暴力的案例 教师提问: (1)你如何看待这些人的评论? (2)如果你是该市民,面对网暴你会怎么做? 教师总结: 网络暴力行为,不仅冲破了道德的底线,更践踏法律的红线。广大网民要自觉提升网络素养,共同营建网络空间,尊德守法、文明互动、理性表达 参与案例探究,积极发表看法,共同商讨,并选取代表进行发言 引进真实案例,以案说法让学生真切感受到珍视自由,就要依法行使权利,否则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增强学生法治观念 概括明确:珍视自由,必须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意识。 过渡:自由、平等、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的内容。珍视自由的同时,我们还应践行平等,追求公平正义。 环节四 探究新知——践行平等 探究1:践行平等,要反对特权。 播放视频:《“卢书记”事件》 教师提问: (1)你怎么看待王某的言行? (2)像王某这种思想和行为在生活中还有哪些表现呢? 翻翻看: 以翻翻卡的形式,让学生了解特权现象的典型体现 教师分析细节,讲解特权的含义、表现和对待特权现象的正确态度 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发表个人看法,小组探究,多角度分析问题,梳理整合,由小组代表回答问题 通过“卢书记”事件,让学生真切感受到特权现象,结合视频、身边现象、国家政策,层层递进,深入学习,引导学生感受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决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借口、任何形式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 概括明确:所谓特权,就是法律、制度规定之外的特殊权利。 特权的表现:有的人或只享受权利不承担义务,或利用手中的权力以权谋私,或利用社会关系追逐一己之利,并想方设法逃避法律制裁。 过渡:践行平等,就要反对特权。如果没有人捍卫平等,反对特权,反而都置之不理,会发生怎样的后果? 探究2:践行平等,要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 提出问题:如果在疫情期间这名女子通过“找关系”,在不登记的情况下进入小区,可能会给小区居民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教师总结:可能产生的结果是别人也不登记就进入,引起秩序的混乱,还有可能的结果是带入病毒,造成整个小区人员健康权利受损。我们要反对特权,平等对待他人合法权利 同学们认真思考,发散思维,畅所欲言 通过预设某种行为带来的负面影响,引领学生树立平等观念,认识到践行平等就要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从而提高法治思维,增强社会责任感 概括明确:践行平等,要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每个人都有平等的生存权利、发展权利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以法律为基本的行为准则,平等地对待所有成员,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 过渡:践行平等,要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我们来看看以下场景,是否做到了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如果你是当事人,你要怎么做? 探究3:践行平等,就要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 情境展示: 展示形形色色的就业歧视现象: “985、211高校毕业生优先” “只招35岁以下人员” “乙肝携带者不予录用” …… 教师提问: 面对形形色色的就业歧视,我们该怎么办呢?听之任之,还是? 播放视频: 以视频形式,从人大代表和女大学生两个角度,展示面对就业歧视的正确做法 了解就业歧视现象,观看视频,在老师的引导下认真思考,可以同桌相互交流,积极的回答问题 此环节通过展示就业歧视现象,引导学生敢于对不平等说“不”,善于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增强法律意识。播放典型事例视频,有利于树立平等观念,提高法治意识,增强政治认同 概括明确: 践行平等,就要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面对就业歧视,正确的做法是:据理力争,依法维权。 五、课堂练习 1.珍视自由,必须依法行使权利,这告诉我们( C ) A.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B.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C.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D.我国公民享有的自由和权利是平等的、广泛的和真实的 2.法律如果推不开特权的门,也一定跨不进人民的心,意思是说 ( A ) ①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②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③任何人只要触犯国家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④只要为党曾经做过贡献,即使违了法,也可将功补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每年的3月1日是“世界零歧视日”。在“世界零歧视日”主题活动中,主持人白岩松将写有“绝不歧视”的纸分别粘在眼睛、嘴巴和胸前。他说,我们要把歧视的眼光和嘴巴贴上,把不歧视的字眼贴在心上。材料说明 ( C ) A. 现实生活中各种歧视现象依然存在 B. 每个人的人格都应得到平等的尊重 C. 平等待人就要做到真诚和发自内心 D. 要为被歧视者提供更多的物质帮助 六、课堂小结 七、布置作业 请你就生活中的某一类不平等现象,搜集材料,模拟“人大代表”身份,撰写一份提案,并将主要提议阐释给身边的同学听。 5 / 5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