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公司内部控制总结【参考】

举报
资源描述
泓域/乡镇(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公司内部控制总结 乡镇(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公司 内部控制总结 目录 一、 项目简介 3 二、 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的区别 7 三、 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的融合 8 四、 公司治理的产生及动因 12 五、 企业的演进 21 六、 激励机制 26 七、 信息披露机制 32 八、 经理人市场 38 九、 证券市场与控制权配置 43 十、 公司治理结构的概念 53 十一、 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结构 54 十二、 高级管理人员 58 十三、 管理腐败的类型 61 十四、 股东大会的召集及议事程序 63 十五、 股东大会决议 65 十六、 运营分析控制 65 十七、 绩效考评控制 71 十八、 内部控制的种类 73 十九、 控制活动的基本原理 78 二十、 公司简介 79 二十一、 项目风险分析 81 二十二、 项目风险对策 83 二十三、 发展规划 85 SWOT分析说明 91 (一)优势分析(S) 91 1、公司具有技术研发优势,创新能力突出 91 公司在研发方面投入较高,持续进行研究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形成企业核心的自主知识产权。公司产品在行业中的始终保持良好的技术与质量优势。此外,公司目前主要生产线为使用自有技术开发而成。 92 一、 项目简介 (一)项目单位 项目单位:xx有限责任公司 (二)项目建设地点 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以选址意见书为准),占地面积约45.00亩。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 (三)建设规模 该项目总占地面积30000.00㎡(折合约45.00亩),预计场区规划总建筑面积51479.17㎡。其中:主体工程31231.20㎡,仓储工程12106.05㎡,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5203.27㎡,公共工程2938.65㎡。 (四)项目建设进度 结合该项目建设的实际工作情况,xx有限责任公司将项目工程的建设周期确定为24个月,其工作内容包括:项目前期准备、工程勘察与设计、土建工程施工、设备采购、设备安装调试、试车投产等。 (五)项目提出的理由 1、不断提升技术研发实力是巩固行业地位的必要措施 公司长期积累已取得了较丰富的研发成果。随着研究领域的不断扩大,公司产品不断往精密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投资项目的建设,将支持公司在相关领域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一步提升公司研发实力,加快产品开发速度,持续优化产品结构,满足行业发展和市场竞争的需求,巩固并增强公司在行业内的优势竞争地位,为建设国际一流的研发平台提供充实保障。 2、公司行业地位突出,项目具备实施基础 公司自成立之日起就专注于行业领域,已形成了包括自主研发、品牌、质量、管理等在内的一系列核心竞争优势,行业地位突出,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生产方面,公司拥有良好生产管理基础,并且拥有国际先进的生产、检测设备;在技术研发方面,公司系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并与科研院所、高校保持着长期的合作关系,已形成了完善的研发体系和创新机制,具备进一步升级改造的条件;在营销网络建设方面,公司通过多年发展已建立了良好的营销服务体系,营销网络拓展具备可复制性。 1、制定居家养老服务清单 开展老年人能力评估、上门巡访等工作,围绕对象确定、服务供给、服务标准、要素保障、质量监管等方面,制定我市居家基本养老服务清单,逐步丰富发展服务项目,稳步提高保障标准。 2、培育居家养老服务组织 培育居家养老服务机构,逐步探索推广居家养老+家政居家养老+物业等养老模式。引导机构、社区养老服务向居家老年人延伸,通过市场化运作等方式,培育居家养老服务品牌,加强标准化、专业化、连锁化建设。 (六)建设投资估算 1、项目总投资构成分析 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20163.16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6283.9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0.76%;建设期利息419.6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08%;流动资金3459.5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7.16%。 2、建设投资构成 本期项目建设投资16283.92万元,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其中:工程费用14274.21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1550.57万元,预备费459.14万元。 (七)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财务效益分析 根据谨慎财务测算,项目达产后每年营业收入422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34321.27万元,纳税总额3834.36万元,净利润5755.09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21.62%,财务净现值7956.36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5.84年。 2、主要数据及技术指标表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指标 备注 1 占地面积 ㎡ 30000.00 约45.00亩 1.1 总建筑面积 ㎡ 51479.17 容积率1.72 1.2 基底面积 ㎡ 16500.00 建筑系数55.00% 1.3 投资强度 万元/亩 359.83 2 总投资 万元 20163.16 2.1 建设投资 万元 16283.92 2.1.1 工程费用 万元 14274.21 2.1.2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万元 1550.57 2.1.3 预备费 万元 459.14 2.2 建设期利息 万元 419.67 2.3 流动资金 万元 3459.57 3 资金筹措 万元 20163.16 3.1 自筹资金 万元 11598.66 3.2 银行贷款 万元 8564.50 4 营业收入 万元 42200.00 正常运营年份 5 总成本费用 万元 34321.27 "" 6 利润总额 万元 7673.45 "" 7 净利润 万元 5755.09 "" 8 所得税 万元 1918.36 "" 9 增值税 万元 1710.72 "" 10 税金及附加 万元 205.28 "" 11 纳税总额 万元 3834.36 "" 12 工业增加值 万元 13421.27 "" 13 盈亏平衡点 万元 16759.07 产值 14 回收期 年 5.84 含建设期24个月 15 财务内部收益率 21.62% 所得税后 16 财务净现值 万元 7956.36 所得税后 二、 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的区别 1、两者的具体目标不同 公司治理的目的是保证经济运行系统中的公平和效率,具体地 说,就是在所有者(股东)、管理人和其他利益关系人之间建立起合乎公平和效率的经济机制。在这个机制之下,所有者必须提供企业生产经营所需要的基本资金,并享有对企业的最终控制权和剩余分配权;管理者必须尽责工作,不能利用职务之便侵害投资人的利益;企业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不能损害其他利益关系人的权益。而内部控制的目的则是为了保证企业资产安全、会计信息真实完整和经营效率的提高。 2、两者的控制主体不同 公司治理的主体是股东、董事会、经理层以及其他利益关系人(债权人、社区、政府),包括企业内、外部各有关方面;而内部控制的主体主要是董事会、经理层以及其他员工等,控制主体仅限于公司内部,而且控制重点主要集中于CEO及其之下的业务系统。 3、两者所涉及的管理内容不同 公司治理的管理内容主要涉及股东、董事会、监事会、总经理之间的委托代理合同关系、控制权的配置(股权结构安排)、剩余分配权的安排等;而内部控制的管理内容主要是环境控制、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沟通、内部监督等。 4、两者所使用的手段不同 公司治理的手段主要有监督和激励两种;而内部控制的手段侧重于职务分离、授权审批、会计系统、财产保护、全面预算、运营分析、绩效考评等控制措施。公司治理在管理思想上重视行为和动机的抑制与激励;而内部控制在管理思想上重视流程控制。 5、两者所归属的法规体系不同 公司治理的内容主要体现在《公司法》、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交易所的《上市公司治理规则》以及企业章程之中;而内部控制则主要体现于《会计法》和五部委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以及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之中。 三、 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的融合 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既有不同点,也有相同点,既有分离区域,也有交叉领域。离开公司治理结构,内部控制就没有完整性,当然也就不可能取得风险管理方面的成功;同时,公司治理结构同样也离不开内部控制制度,如果没有完善的内部控制做支撑,公司治理结构所追求的公平与效率的目标也必然会落空。可以看到,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实质上是一种互动关系,即有效的公司治理对完善内部控制至关重要;反过来,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通过产生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也能优化公司治理机制。 1、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不是主体与环境的关系 迄今为止,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的关系在理论上仍未有统一定论。AICPA的《审计准则第55号》和COSO的《内部控制—一整体框架》这两个研究报告均把董事会及其对待内部控制的态度认定为内部控制的控制环境,由于董事会是现行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所以很多人认为公司治理结构是内部控制的环境要素,内部控制框架与公司治理机制是内部管理监控系统与制度环境的关系。这种认识是否正确也是值得商榷的。首先,根据哲学环境论的有关知识,环境是与主体相对应并外在于主体的。如果将两者的关系定义为环境论,那么就意味着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是两个完全独立的没有重叠和交叉的主体。其次,环境论降低了公司治理对于内部控制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按照哲学内外因理论,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外因只起一定的促进作用。环境作为非决定性的外部影响因素,其需要通过内部因素的转化才能起作用。这样人们就会有意或者无意地把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及其意义缩小。最后,环境论也忽视了内部控制对公司治理的重要性,或者说没有看到内部控制对公司治理具有一定的反向促进作用。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并非完全独立,存在着联系与区别。因此,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不是主体与环境的关系,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包含、相互融合的关系。 2、离开公司治理结构,内部控制就没有完整性 公司治理机制有效,才能保证不同层次控制目标的一致性,只有从源头实施内部控制,才能维护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公司治理不能很好地解决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代理问题,则企业管理当局就没有足够的动力去改进内部控制,再好的内部控制也无法提供“合理保证”。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不能割裂,需将内部控制纳入公司治理路径之上。两权合一时,股东和股东会直接实施内部控制;两权分离时,利益相关者通过董事会或监事会间接控制,由股东会或董事会设计监控制度,考核、评价经理层绩效。公司治理机制有效,才能保证不同层次控制目标的一致性;只有从源头实施内部控制,才能维护各利益相关者的权益。有效的内部控制应当能够维护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而不是维护某一类或少数利益相关者的权益。 3、有效的内部控制是完善公司治理的重要保障 从公司治理角度认识内部控制,是正确认识内部控制的本质、发挥内部控制作用的前提,企业内部控制内涵和外延得以升华正是内部治理结构作用的结果。内部控制是在公司治理解决了股东、董事会、监事会、经理之间的权、责、利划分之后,作为经营者的董事会和经理为了保证受托责任的履行,而做出的主要面向次级管理人员的控制。有效的内部控制是完善公司治理的重要保障,如果内部控制失效,其提供的会计信息也就无法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企业的经营者就无法进行正确的决策。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能够确保公司管理行为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有利于董事会行使控制权从而提高公司治理效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