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检测技术迅速更新迭代分析

举报
资源描述
光伏检测技术迅速更新迭代分析 一、 光伏检测技术迅速更新迭代 光伏行业技术发展快,组件制造技术和组件类型迅速更新迭代。而最新的自动化控制技术和机器视觉等先进技术在行业中的使用则可以进一步提高设备的集成度、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和生产效率。光伏产业迅速的技术更新迭代推动了光伏检测行业的技术创新和生产研发。 二、 检测手段的多样性 随着光伏产业的蓬勃发展及检测任务的增加,一大批针对电站系统各个环节的检测设备纷纷涌现,比如针对IEC62446:2016电站现场测试的产品,为电站的运维检测提供了基础。针对EL(电致发光)测试无法白天测试,只能晚上或在帐篷中测试的难题,有些厂商还研制出了24小时EL测试仪,使得集中式电站批量EL测试变成可能。 近年来,包括无人机在内的智能化,无人化产品的飞速发展,为光伏行业的管理方式提供了新思路。无人机以其立体化,高程作业,兼容性强,非常适用于应用类型多样、环境复杂的光伏行业,无人机巡检成为电站检测的新风尚。 三、 高效单晶产品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光伏系统制造成本下降、光伏电池转换效率提升是光伏发电实现平价上网的核心驱动因素。近年来光伏系统制造成本大幅下降,但随着组件占电站投资成本比重的降低,组件价格下降对电站收益提升的边际效益递减,且继续下降的空间存在极限;同时,除组件以外的土地、资金以及人工等刚性成本占比提升,成为影响光伏发电成本下降的重要因素。因此,通过技术进步提升电池转换效率、提高相同面积组件功率,将是未来实现平价上网的主要途径。 单晶产品因其具有晶格缺陷更低,材料纯度更高,电学性能和机械性能更加优异等特点,从而具有更大的转换效率提升空间。近年来,以PERC为代表的高效电池技术为单晶对多晶的替代提供了助力。全球单晶市场份额从2015年的18%增长至2021年的94.5%,预计2022年单晶硅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提升至96%左右。此外,随着电池技术的不断进步,以TOPCon电池、异质结电池为主的N型电池成本将会不断降低,因其转化效率提升空间大,且在双面率、光衰、弱光性能等特性方面均优于以PERC为主的P型电池,在未来将会逐步占据市场主导地位,进而提升对上游单晶硅的品质要求。大尺寸硅片能够摊薄非硅成本、生产成本,具有降本增效的优势。硅片的大尺寸化符合光伏行业降低度电成本的需求,是长期发展的趋势。目前,行业内光伏企业已经形成了182mm和210mm两大硅片尺寸阵营,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预计,2021年182mm和210mm尺寸合计占比由2020年的4.5%迅速增长至45%,未来其占比仍将快速扩大,并预计在3年内成为行业绝对主流。基于大尺寸硅片的发展趋势,单晶硅生产企业纷纷加大对大尺寸硅棒产能的投入,在行业内实现高效产能对老旧产能的替代,以满足未来市场需求。 四、 检测能力良莠不齐,标准滞后于产业发展 光伏行业的野蛮生产催生了光伏检测运维行业的蓬勃发展,同时带来了不少问题,受政策影响,装机容量的快速增加给检测行业的业务能力提出挑战,特别是光伏电站现场的测试,受制于检测设备和人员的限制,庞大的装机容量无法做到精细检测,只能粗略抽检,同时检测人员水平和使用的检测设备良莠不齐,大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往往为了扩大业务范围,委托给没有检测资质和经验的分包商,造成电站现场测试的质量大打折扣,很多测试数据没有参考性,给电站后续的运行带来隐患。同时,光伏标准的出台远远滞后于光伏技术的快速发展,造成一部分光伏电站无章可循,管理混乱。 五、 光伏应用趋于多元化 随着光伏产业在世界范围内的不断扩大,其应用模式也更加趋于多元化,在光伏+储能、光伏+农业、光伏+建筑等诸多方面的发展均有进展。光伏-储能方面,储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可以进一步促进新能源的应用,同时也会使得光伏发电的适用性更加多元。光伏-农业方面,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正在探索农光互补模式的发展路径。光伏-建筑方面,光伏建筑相结合在推动建筑能效提升、降低建筑运行能耗方面的作用已被广泛认可。此外,光伏-通信、光伏-生态治理、光伏-交通等众多光伏+领域均有一定的发展。1光伏应用的多元化拓展将会进一步拓宽未来光伏市场规模。 六、 光伏检测机构为光伏产业强力保障 目前各国能源转型已达成共识,太阳能光伏产业成为主力军。中国的光伏新增装机容量连续五年全球第一,截止2020年中国总装机容量已达到1640GW,面对庞大的光伏产业,光伏检测机构也需承担起重要的检测运维责任。随着光伏产业的蓬勃发展及检测任务的增加,大批针对电站系统各个环节的光伏检测机构纷纷涌现,为电站的运维检测提供了基础与保障。在光伏检测运维方面,挪亚检测可以提供整个光伏电站关键设备的定期检查,使用先进的检测设备和手段,为光伏电站做全生命的周期服务。 目前光伏检测机构可以提供多样的检测手段,而无人机的智能化崛起,也为光伏检测机构带来了便利,无人机以其立体化,高程作业,兼容性强,让无人机巡检成为电站检测的新风尚,为光伏光伏机构的管理方式提供了新思路。 据了解专业化和智能化是光伏检测行业发展的趋势,庞大的装机容量为光伏检测行业带来快速发展,也对光伏检测机构设备的专业性和智能化提出了更高要求,快速,批量,高效,智能的检测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另外对于参与运维检测的工程师提出了更高要求,他们需要精通现场测试规程,熟悉不同的测试仪器,同时需要根据现场的工况选择更合适的检测手段,对此挪亚检测拥有一支专业性强、服务意识超前的光伏检测运维团队,可以给企业提供一站式光伏检测运维服务。 光伏检测机构如何使光伏产业正常运新与后续维护,运维是至关重要的一步。运维是以系统安全为基础,确保整个光伏发电系统安全、稳定、高效运行,保证投资者的收益汇报,同时也是电站交易、再融资的基础。良好的运维检测可以延长电站的使用周期,保障电站的电气安全,预防火灾等事故,并且保证发电量在电站生命周期内保持合理的水平。 目前爆发式的光伏装机的时代已经结束,提质增效是未来光伏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针对光伏检测机构的运维来讲,其重要性会越来越凸显。购买高效专业的检测设备,提升检测运维的能力,提升检测人员的素质和经验,进而提升光伏电站的质量和生命周期,是目前光伏检测机构仍需努力的方向。 七、 光伏检测发展前景预测 目前来看,光伏检测行业中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企业数量较少,市场集中度较高。随着下游光伏电池片和组件生产工艺技术的提升,光伏度电成本大幅下降,全球光伏装机的增长具有确定性。为了实现电池片和光伏组件的高质量批量化生产,下游企业对于检测标准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从而不断推动光伏检测方案的发展和创新。 从光伏检测行业的市场来看,受光伏行业迅速发展的推动,组件产能迅速扩张,催生出大量的检测设备需求。为了与下游组件厂商产能相匹配,光伏检测行业的市场也迅速增长。 2021年,光伏检测行业存量市场规模约为192,270.00万元,其中光伏检测设备139,230.00万元。随着下游扩张步伐的加速,预计到2024年,光伏检测行业的存量市场规模将达到290,145.00万元。 八、 全球光伏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随着工业的发展和人类活动规模的扩大,对化石能源和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导致温室气体排放显著增长;根据联合国《2021年排放差距报告》显示,2021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出现强劲反弹,化石能源二氧化碳排放量可能增长4.8%。温室气体的过量排放将导致全球升温并引发热浪、洪水、干旱、海平面上升等一系列自然灾害,积极应对碳排放问题已成为全球共识。 减少碳排放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提高非石化能源的消费比例,截至2020年末,全球已有超过130个国家制定了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有近40个国家设立了碳中和的目标;美国、欧盟、英国、日本等主要发达经济体均承诺在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 根据IRENA预测,在全球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背景下,到2050年电力将成为最主要的终端能源消费形式,占比达51%。其中,90%的电力由可再生能源发电供应。其中,光伏作为目前资源最易得、性价比最高的可再生清洁能源,肩负在碳中和时代,成为全球主力能源的重任。根据IRENA预测,2050年全球光伏累计装机量将达到14,000GW。以2021年全球光伏累计装机量约为850GW测算,增长空间达到16.5倍,成长确定性高。而从短期来看,2022年,在光伏发电成本持续下降和全球绿色复苏等有利因素的推动下,全球光伏市场将继续维持快速增长趋势。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预计,十四五期间全球每年新增光伏装机约232-286GW。 九、 专业化和智能化是光伏检测行业发展的趋势 庞大的装机容量带来光伏检测行业的快速发展,对于检测设备的专业性和智能化提出了更高要求,快速,批量,高效,智能的检测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另外对于参与运维检测的工程师提出了更高要求,他们需要精通现场测试规程,熟悉不同的测试仪器,同时需要根据现场的工况选择更合适的检测手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