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项目概况

举报
资源描述
养老项目概况 一、 养老服务发展趋势 由于中国出生率的大幅下降和预期寿命的不断增加,老龄化进程呈现加快趋势。养老产业的潜在需求取决于人口老龄化的进程,老龄化加速养老产业的需求释放。随着未来5-10年建国后第二次婴儿潮一代逐渐进入老年,中国老龄化进程将会进一步加速,养儿防老的家庭模式愈发难以维系,养老产业将迎来快速发展的黄金阶段。随着国家养老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及经济水平的发展,中国老年人的消费能力在不断的提升。此外,老年人的消费观正发生转变,现在的开放老年人正在逐步抛弃为了下一代,自己无所谓的传统观念,开始朝着向健康、养生、积极、进取、乐观的思维转变。老年用品市场将会发展得越来越迅速。 由于中国传统孝文化,老人们不愿意离开家养老,居家养老仍将是未来主流的养老模式,提供老年人最关注日常护理、慢性病管理、照顾陪伴、健康教育等的养老企业将最为符合当前迫切的服务需求。互联网+的养老公司面对的居家养老服务蓝海市场未来弹性会更大。此外由于居家养老的老人需要医疗、健康、家政等服务,未来对养老护理人才的需求很大,布局医疗器械、康复器械、远程医疗以及护理培训等领域的公司未来具有较大的成长空间。在信息技术持续给社会各领域带来深刻变革的时代,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养老资源配置,创新养老服务模式是对养老困境的。失能、痴呆等无自理能力,以及需康复治疗和日常护理的老年人是机构养老的刚需。随着中国老龄化加速,失能老人比重也将持续增加。 二、 养老服务的基本原则 (一)养老服务要以人为本,共享发展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制定重大决策过程中,充分考虑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加快完善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满足多元化需求的养老服务体系,确保老年人老有所养,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 (二)养老服务要兜牢底线,广泛普惠 积极支持广泛普惠型养老服务发展,为老年人提供方便可及、质量有保障、价格可负担的养老服务。 (三)养老服务要强化弱项,补齐短板 坚持问题导向,突出底线思维,找准全市养老服务发展的堵点痛点和弱点,着力破解养老服务设施空置率偏高、失能老年人照护力量不足、农村老饭桌运营欠佳等困扰养老服务健康发展的难题。 (四)养老服务要改革创新,激发活力 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强政策指导、市场培育和监督管理,创新服务模式,拓展居家社区养老,发展农村养老,全方位优化养老服务有效供给。完善养老服务工作体制机制,促进养老工作创新发展。 (五)养老服务要多方参与,共建共享 注重发挥家庭和社区功能,支持家庭自主照护,倡导自助互助,培育发展养老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构建共建共享的老年友好型社会。 三、 社区养老存在的问题 社区资金不足,来源不稳定,资金是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资金是社区养老的重要保障。没有了充足的资金来源一切计划都只能是纸上谈兵。目前社区还没有很好地启动利用社会筹资和个人捐赠机制。因此,社区资金主要以自筹为主,这既消耗了社区集中于专项养老事业的精力,也使得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的资金非常有限并且不具有稳定性。 (一)社区养老服务对象覆盖面窄、内容单一 我国社区的养老服务主要关注的是作为民政帮扶对象的老人,都是一些比较特殊的老年人。而对于大多数低龄老人、生活可以自理的老人,往往没有受到关注。目前社区养老服务的形式和内容较为单一,主要偏重于日常生活照顾,满足老年人在身体健康与物质方面的需求,而对于老年人个性化服务精神慰藉方面的服务明显不足。这也是我国在社区养老服务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如何扩展社区养老服务对象,如何扩展服务内容,这是当下急需要解决的问题。不仅仅要让老年人身体健康,更重要是心灵的健康与安慰。 (二)服务管理效率低,服务人员欠缺 在社区养老服务中不能够及时的收到反馈及时改正,同时也不能及时地安排工作人员进行服务,这就得社区养老服务管理效率很低。同时,因为薪酬回报和社会地位低,养老服务队伍也极其不稳定,流动性较高。这些原因都导致了社区养老服务效果不好。 (三)社区养老服务评估与监管不足 养老服务评估是由专业人员依据相关标准,对老年人生理、心理、精神、经济条件和生活状况等进行的综合分析评价工作。成海军认为建立健全养老服务评估制度,有利于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养老服务水平。并且有利于合理配置养老服务资源,充分调动和发挥社会力量参与,全面提升养老服务质量。 (四)政策扶持力度弱,优惠政策落实难 整体上来看,针对社区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少力度弱。不同部门制订的政策由于相互间缺少沟通,不可避免地会使社区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受到影响。 四、 养老服务业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速度较快,初步建立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老年消费市场初步形成,老龄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但从总体上看,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不足、市场发育不健全、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还十分突出。养老服务主要是围绕身体老年人身体健康方面的需求来提供服务,包括家庭病床和护理、健康咨询、康复中心以及提供医疗护理等。服务对象不仅包括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也含不健康但生活能自理的老人。 按照居所的不同,目前我国的养老服务主要可以分为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受传统观念影响,居家养老一直是我国养老的主要模式。中国绝大多数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由子女或亲属提供养老服务。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和家庭结构的变化,我国家庭承担的养老功能明显弱化。目前,城乡家庭日趋小型化,老年人同子女分开居住趋势越来越普遍。即便在农村,独生子女婚后与父母分居现象也越来越多。这种趋势给居家养老的服务模式提出了越来越多的挑战。自从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许多家庭逐渐变得小型化,独生子女家庭增多。而老龄阶段是身体脆弱的阶段,随着身体功能下降以及疾病缠身,老年人口需要更多的悉心照料以及专业的护理服务。 养老服务业供需矛盾突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养老机构床位与社会需求相比严重不足,老年产品供给单一,参与养老服务的社会各方缺乏通畅的市场信息。布局不合理,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存在巨大差距,设施功能、服务水平参差不齐。民间参与不充分,对社会力量缺乏有效调动。对企业资金扶持和对社会组织开展养老服务支持力度不够,引导社会投资规模有限,国家优惠政策难以落实。服务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大部分养老护理员缺乏基本的护理知识、经验和技能。养老机构中的医生、护士、营养师、康复师、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师等专业人才缺乏,需要更多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设置相关专业或者培训项目,培养养老服务专业人才。专业护理人才短缺也是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由于护理人员薪资待遇较低,工作强度较大,特别是老年护理员的工作难度更是逐步加大,因此导致专业护理人员非常缺乏。 五、 社区养老服务的优势 (一)对养老保障制度具有补充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养老保障事业有了巨大发展。但是,养老金的社会需求和供给的矛盾仍然是我国养老保障制度面临的基本问题。现实生活中,不但有很多农村老人没有享受到养老保障制度,而且城市里也有一批人享受不到。即使是获得养老金的老人,由于物价上涨较快,养老金有限,其养老保障水平也是有限的。当社会还不能为老人提供较高的退休待遇时,社区养老服务可弥补物质上的不足,提供精神上的关怀。有的老人由于经济不足,生活较困难,社区养老服务应发挥其福利性特点,多方筹集资金,发放养老券,补贴老人养老。 (二)能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归属感 老年人很容易对自己所在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老年人往往在一个社区中生活了很长时间,他们的许多人际关系都是在社区内建立起来的,因而对社区有浓烈的感情和归属感。且根据中国人安土重迁的思想,我国老年人养老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希望能够就近接受养老服务,不愿离开自己熟悉的社区环境,这同老年人的社区归属感密切相关。目前我国许多养老机构建在城市近郊甚至远郊,虽然环境可能不错,养老服务的硬件设施也还行,但老年人就是不愿意选择在那里养老。所以社区养老能很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在一个有归属感的地方养老不失为一种不错的选择。 (三)有针对性地就近满足老年人的各种特殊需求 老年人相比于其他年龄阶段的人无论是在身体或者精神上都产生了许多特殊的需求。社区养老服务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及时满足老年人的特殊需求。随着很多人进入老年期以后,人的各种病患增多,特别是老年慢性病多发,社区可以依托社区医院为老年人提供就近、及时的医疗服务。 六、 养老服务的指导思想 着力健全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完善养老服务标准,提高养老服务质量,培育养老服务市场,加强养老服务监管,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提供便捷可及的专业化、亲情化养老服务,让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 七、 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方向 我国的现代养老产业刚刚兴起,国家在政策方面持支持和鼓励态度。根据规划,十二五期间中国将大力发展社区照料服务,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办养老机构建设和运行,引导开发老年宜居住宅和代际亲情住宅,鼓励社会资本兴办具有长期医疗护理、康复促进、临终关怀等功能的养老机构。 近年来,我国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从家庭赡养与扶养、社会保障、社会服务、社会优待、宜居环境、参与社会发展等方面,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让老人体面养老。18个省份出台了高龄补贴制度,22个省份针对经济困难的老年人建立了养老服务补贴制度。鼓励、支持专业服务机构及其他组织和个人,为居住在家中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紧急救援、医疗护理、精神慰借、心理咨询等多种形式的服务。将养老服务设施纳入城乡社区配套设施建设规划,建立适应老年人需要的生活服务、文化体育活动、日间照料、疾病护理与康复等服务设施和网点,就近为老年人提供服务。在财政、税费、土地、融资等方面采取措施,鼓励、扶持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兴办、运营养老、老年人日间照料、老年文化体育活动等设施。逐步提升基础保障能力。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人才培养、使用、评价和激励制度,依法规范用工,促进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合理增长,发展专职、兼职和志愿者相结合的养老服务队伍。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已成为我国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为实现国民的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八、 提升养老服务的建议 (一)加快研究制定发展养老机构的行政管理法律法规 尽快修订社会福利机构管理暂行办法,明确敬老院的性质编制,保证正常运转经费。制定专门的《养老机构管理条例》,把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纳入法制化轨道;修订完善养老机构的基本规范,制定养老服务机构星级评定标准和服务管理规范,制定一系列配套标准、规范,加强管理。 (二)加快养老服务队伍专业化建设步伐 通过院校培养、在职教育、岗位训练等多种途径,使为老服务人员都成为掌握专业社会工作知识和服务技能的专门人才。努力把专业社会工作者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和职称评聘体系建立起来,大幅度提升老年人福利服务事业的专业水平,影响和带动整个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