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基层卫生健康医保调控管理行动计划

举报
资源描述
强化基层卫生健康医保调控管理行动计划 一、 强化基层卫生健康医保调控管理 发挥医保对医疗服务供需双方的引导作用,探索对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等纵向合作服务模式实行医保总额付费、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等多种付费方式,加强监督考核,提高医保基金效益,引导合理诊治。规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管理,动态调整医疗服务价格,逐步理顺基层医疗服务比价关系。 二、 加强我国基层卫生服务建设原因 (一)基层卫生服务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保障 基层卫生服务具有较好的地理可及性,覆盖人群范围广,可以提供多样化卫生服务,可以快速响应居民基本的卫生服务需求,强基层有助于城乡居民的全覆盖。 (二)加强基层卫生服务有助于卫生资源的优化配置 我国居民的卫生服务需求大多在基层,但卫生资源配置却较多在大型医疗机构、县级医院等,通过强基层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和水平,通过分级诊疗引导居民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流动,有助于卫生资源的合理分配。 (三)有助于促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抑制不合理的医疗费用增长,通过鼓励参保居民与所在辖区进行家庭医生签约,引导居民就近诊治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等;通过家庭医生诊断和双向转诊,帮助参保和签约居民合理利用医疗服务,从而节约费用。 (四)有助于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 家庭医生等基层卫生服务项目是以个体及其家庭为中心的,更易于实施三级预防中的病因预防和三早预防,此外将居民健康状况纳入健康管理中,进行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不仅有助于提升居民参与度和信任度,也有助于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五)加强基层卫生服务有助于卫生事业适应社会需求 促进医学模式的转变,随着社会发展,医学模式逐步转变为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人群的健康理念和健康需求也在变化,通过基层卫生服务的体制机制创新,灵活调整,可以提供适宜的卫生服务,有助于新理念、模式的快速推行,即增强造血功能,使基层卫生服务具有更强的生命力。 三、 基层卫生组织服务的功能 (一)提供健康教育服务 预防医学是医疗体系中最具成本效益的部分,初级预防做得好无论对预防慢性病或节省医疗成本都具有最大好处,卫生教育即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因此基层医务人员须具备对一般民众及疾病患者施行正确卫生教育的能力。基层卫生组织所提供的健康教育议题重点包括下列项目:一是正确饮食。主动提供多摄食各类新鲜的食物、多选用根茎类食物、每日营养素建议摄取量说明、食品成分分析、食物暗藏的负担等及各类营养卫教的宣传,根据民众饮食习惯及慢性病病情特质给予个别化卫教。三是宣传正确用药。在基层卫生组织看诊或社区健康讲座中宣传用药安全、避免服用他人药物、丢弃过期药、各种药物正确服用时间、健康食品及补充品使用咨询、避免服用来路不明或非医疗单位提供的中药、西药等。另外,为了有效发挥健康教育服务的功能,基层卫生组织需参与到社区自办的健康促进活动中来。基层医务人员走出基层卫生组织,积极参与社区自办的健康促进活动,提供卫教、演讲及咨询服务。利用节假日举办一系列的健康讲座或健康园游会,深耕社区,直接接触民众,做他们的医疗顾问,也做他们信赖的好朋友。倾听他们的声音解答他们对疾病似是而非的疑虑,提供民众正确的健康观念与信息。 (二)提供针对老年健康的服务 目前我国已迈入老龄化社会,基层卫生组织医务人员势必面临更多老年健康相关问题,基层卫生组织医务人员应借助资料搜寻及研习积极增加老年医学的相关知识,了解老年特有变化及诊疗特点,让年老疾病患者可以获得更周全的服务。对于老年人,应当经常组织体检基层卫生组织医务人员应鼓励60岁以上老年群体接受健保健康检查基层卫生组织也可以和社区内健保合约检验所合作,执行健检服务针对老年人所提供的服务,应重点关注慢性病的预防与服务管理慢性病是现代疾病,根据历年死因统计,脑血管疾病、心脏病、糖尿病及高血压已占十大死因的前几名,占总死因的30%以上。为有效的防治心脏病及脑血管疾病,将三高(血压高、血糖高与血脂肪高危险因子的控制列为防治的重点工作。提升民众对中老年病危险因子的认知和健康筛检的参与,加强慢性疾病患者的健康促进、按时服药与异常有效控制率。生活型态、规律运动及饮食的改变是卫教重点。八是癌症预防。能针对家族史及不良生活型态作咨询建议,提供各种癌症的危险征兆的卫教,建立良好生活型态,对家族遗传癌症,建议筛检追踪时程,必要时做进一步风险评估。 (三)提供针对儿童及孕产妇健康的服务 就儿童而言,重点工作在于疫苗注射。基层卫生组织可以提供疫苗注射,包括小儿例行疫苗注射以及成人流行性感冒、水痘、甲型肝炎、乙型肝炎、肺炎双球菌、破伤风等疫苗接种,可以增加预防性医疗服务的范围,同时有能力说明注射疫苗后副作用的发生及处置。就孕产妇而言,重点工作在于开展孕产妇健康管理,对于早期发现危险因素,维护孕产妇身心健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层医务人员应利用国家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机遇健全孕产妇健康管理相关组织,明确各级职责,做到任务明确、责任落实。要进一步理顺孕产妇保健项目管理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孕产妇保健服务的可及性,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四)提供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服务 在新型传染病的威胁与日俱增新的状况下,基层医务人员若对疫情不清楚,就容易误诊,把重大传染病当成感冒来治,可能造成重大灾难。事实上,最容易遇上新型传染病患者的医疗人员就是基层医务人员,基层医务人员可以说是传染病防治第一线,为了民众及医师自身安全,基层医务人员对新兴传染病也应有基本认识及持续进修。社区环境相关传染病的防治是基层医务人员应具备的能力,如流行感冒、手足口病、麻疹、水痘等,应能够向社区民众进行宣传防治之道。另外,基层医务人员无论位于都市或乡村,都必须有一定救灾医疗的相关知识,能在重大伤亡的灾变中,负起抢救生命、维护民众健康的义务。尤其是医疗缺乏的偏远地区,基层医疗诊所常常是灾难现场可提供立即救护第一线最主要的医疗资源,因而基层医务人员宜接受高级心脏复苏培训,学习检伤分类,熟悉心肺复苏方法及伤患抢救原则,让救灾医疗作业更有效率。 (五)提供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与卫生监督协管服务 就健康档案管理而言,基层卫生组织要负责首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更新信息、保存档案;其他医疗卫生机构负责将相关医疗卫生服务信息及时汇总、更新至健康档案;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健康档案的监督与管理。具体而言,应涵盖的内容:通过多种信息采集方式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及时更新健康档案信息:按照国家有关专项服务规范要求记录相关内容;积极应用中医药方法为城乡居民提供中医健康服务,记录相关信息纳入健康档案管理;构建电子健康档案。 四、 基层医疗机构面对的难关 (一)信任危机 基层医疗机构作为百姓最为便捷的测出病因并解决病情之所在,应当承担起健康守门人的责任。而现实生活中,不管是大病小病,亦或是疑难杂症,尽管大医院的人流拥挤,挂号困难,排队时长,流程繁琐,大家依然更愿意选择公立高等医院就医。很多人对基层医疗都抱着不放心、不正规的观念,基层医疗的现实状况也不断加深了人们对其不信任感。对于基层医疗机构来讲,其信息化水平低,无法完善信息化管理,无法对患者的病情长期记录观察。除此之外,基层医疗机构的资金设备也显得尤为不足,设备陈旧,使医疗人员的水平受到限制。上述种种原因都是导致人们对传统诊所信任缺失的重要原因。 (二)医生发展空间受到局限 现实中,基层医疗机构的人才短缺,且基层医生来源多样,总体水平不高且个人水平参差不齐,相差较大。尽管现如今国家有相关政策支持补贴大学生下乡支援,但实际上基层设施建设的不完备与环境的不完善,久而久之,让大学生们失去下乡热情。而对于提升基层医生的整体水平,尤其全科能力,还没有形成有效机制。目前存在的问题包括:缺少师资,人员较为分散,无法组织有效的现场培训。 (三)抗风险能力弱 医疗事故的发生难免,而基层医疗机构缺少一套成熟的流程应对医疗事故的发生,甚至许多基层医疗机构并没有购买医疗责任险。一旦发生事故,多年的经营毁于一旦,甚至关门倒闭。而如何强化基层医疗诊所的经营管理,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与提高应对事故发生的能力也成为待解决的难题。 (四)患者数量少 基层医疗机构的患者一般来源于周边居住的群体。一方面,医生的知名度传播不出去,同行众多,患者没有理由舍近求远;另一方面,基层医疗医生知识能力尚有欠缺。这样的情况导致患者对基层医疗机构的不放心,不但影响患者数量,也加大了诊断治疗的难度。另外,由于政策的原因,许多基层医疗机构无法纳入医保,患者的权益无法在基层医疗机构中实现,因此更多的患者更愿意去纳入医保的医院治疗。 (五)医疗设备不足 由于缺少相关政策的支持,基层医疗机构的资金有限,而医疗设备的成本之高,使投入与产出无法维持基层医疗的经营。 五、 目前基层卫生事业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存在的问题 一是民营医疗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医学知识陈旧,技术水平较低,处置紧急突发抢救工作能力不足。卫生管理水平和意识不足,容易引起医患纠纷和社会关注事件。二是基层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严重不足、人员流转性大,甚至降低到最低要求村卫生站(室)依然无专业技术人员,医疗服务能力不能满足群众需求。三是医疗服务质量较为落后,较满足基本医疗需求而言,现在群众不仅是需要看病、拿药,更需要的是优质化的医疗服务。四是仍有医疗行业超出诊疗范围执业,其他行业以保健、养生为由开展非法医疗活动为正规医疗行业产生负面影响。五是部分民营医疗机构逐利思想严重,不注重医疗技术水平的学习、提升,导致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频发。 (二)监督管理、行政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监管力量严重不足 随着社会需求发展,民营医疗机构准入标准降低,医疗机构的数量大量增加,但行业治理要求日渐提升,数十年前的执法队伍的人员配备已经严重不匹配现有的监督工作要求,执法力量尤显薄弱。 2、多平台数据不共享 随着互联网+、智慧城市的深入,国家、省、市不同层级的监管部门和行政主管部门建立各自的监管平台,越来越多的监管平台均涉及医疗机构的相关信息,但各监管平台资源信息的不共享、上下信息的不互通。如执法人员无法及时了解所辖片区的单位本底情况,行政服务窗口无法了解本年度各个医疗机构的依法执业情况,反而降低了行政服务的质量,行政主管部门为服务群众要求让群众一件事跑一次,但在实际过程中由于信息不互通,群众相关资料准备不完善的情况往往需要跑几次,降低了群众的满意度。 (三)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 1、多部门监管联合机制未有效形成 未形成有效的多部门监管联合机制,多流于形式,由区级牵头完成某项特定联合监管后未形成后续的联合监督机制。导致了认真开展诊疗业务、提供医疗服务的单位没有患者,类似做水光针、瘦脸针、正骨、理疗等项目的其他非法执业者盆满钵满,更加导致基层医疗机构的人员流失。 2、基层医疗机构承担了过多的行政工作 基层医疗机构除了承担本辖区内的基本医疗保障、公共卫生服务的同时,并做好医卫保障、疫苗接种、疫情防控的全覆盖,还要抽调一部分医务人员完成其他行政工作。导致了基层医疗服务工作的进一步缺失,公共服务不到位、医疗质量无法提升。 六、 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发展基本情况 (一)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 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基本建成,目前,全国有县级医院1.5万个,乡镇卫生院3.6万个,村卫生室62.2万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35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2.6万个,基本实现每个县都有综合医院和中医院,每个乡镇有一所乡镇卫生院,每个行政村有一所卫生室,90%居民15分钟内可以到达最近的医疗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现有医务人员397.8万人,其中乡镇卫生院139.1万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58.3万人,村卫生室从业人员达144.1万人(含卫生院在村卫生室工作人员)。2018年全国新增全科医生4.3万人,全科医生总数达到30.9万,壮大了基层医师队伍。 (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稳步提升 近年来,持续加强基层服务能力建设。一是启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通过医共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