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率半导体行业专业人才相对紧缺

举报
资源描述
功率半导体行业专业人才相对紧缺 一、 功率半导体行业专业人才相对紧缺 芯片设计行业是典型的技术密集型行业,行业内企业的自主创新离不开在半导体物理学、材料学、电路分析和设计、信息学等领域具有坚实理论基础及丰富从业经验的专业技术人才。虽然近年来国内半导体行业历经了一段快速发展时期,对人才引进和培养的力度逐渐加大,但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专业技术人才数量仍难以满足行业发展的需求。 二、 中国功率半导体行业发展历程:行业处在突飞猛进阶段 功率半导体行业是电子产业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全球功率半导体行业发展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贝尔实验室,1938年,贝尔实验室的WalterSchottky以半导体与金属表面存在稳定的空间电荷区解释了金属半导体之间的非线性电流传输现象,肖特基二极管也因此得名。自此之后,全球功率半导体行业不断发展进步。相对于发达国家,中国的功率半导体行业发展起步相对较晚,其发展大致可划分以下为四个阶段:拓荒时代、本土联盟、结构性变革和。 三、 中国功率半导体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中国功率半导体市场需求高景气,代表企业产品销量逐年增长 中国是全球功率半导体最大需求国,新能源光伏发展有望带动比重进一步提升。随着工业控制、通信和消费电子等核心下游不断往国内转移,中国已成长为全球最大的功率半导体需求国之一。功率半导体用于所有电力电子领域,应用范围涵盖电源管理、计算机及外设设备、通信、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工业控制等多个领域。传统市场成熟稳定且增速缓慢。行业发展主要依靠新兴领域如新能源汽车、可再生能源发电、变频家电等带来的巨大需求缺口。 整体来看,2018年以来,随着国内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物联网、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和新一代通信网络等新兴行业强力发展,推动了我国电子制造产业快速回升,大大拉升了对上游功率半导体产品的需求。功率半导体代表性企业逐步扩大生产规模,随着公司与既有客户的合作关系日趋稳固,以及公司不断打开新的市场,产品销量同步呈不断提高的趋势。 自2020年下半年起,国内功率半导体需求呈现高景气特征,叠加产能不足因素,供求出现显著错配。自2020年11月以来,相关功率半导体龙头公司纷纷宣布提价。2021年2月,士兰微发布部分产品品类涨价通知,包括MOS类、IGBT、SBD、FRD、功率对管等。另外,瑞萨火灾等意外事件也使得本已紧张的全球产能更加吃紧。 (二)中国功率半导体行业进出口总额整体呈增长趋势,贸易逆差波动变化 近年来,我国功率半导体制造进出口贸易情况总体较好,2017-2021年进出口总额呈波动上升态势,2021年为309.44亿美元,较2020年增长27.88%。其中,进口金额为18.35亿美元,出口金额为12.59亿美元,贸易逆差为5.76亿美元。 从中国功率半导体行业进口来源地的金额占比来看,中国保税区、马来西亚、日本、菲律宾、台澎金马关税区、德国、韩国、匈牙利、泰国、墨西哥、马来西亚是我国功率半导体行业的前十大进口来源地,进口金额的占比分别为49.49%、11.43%、7.52%、5.90%、、5.75%、3.67%、3.44%、2.85%、2.47%、1.38%、0.44%。 从中国功率半导体制造行业出口地的金额占比来看,中国香港、新加坡、德国、台澎金马关税区、日本、美国、韩国、越南、印度、泰国是我国功率半导体制造行业的前十大出口地,出口金额占比分别为18.37%、12.91%、9.75%、5.19%、4.29%、3.26%、2.45%、2.21%、1.91%和1.81%。尤其是对中国香港的出口金额,占据了我国功率半导体制造行业出口金额的58.28%,是功率半导体行业的主要出口地。 (三)中国功率半导体市场规模波动变化 新能源汽车、风电、光伏等应用市场容量持续扩张,以及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升级,推动功率半导体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根据Omdia数据,2018年全球功率器件市场规模约为481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9.1%,我国功率半导体市场规模达到183亿美元,占全球需求比例高达38%。2019年贸易摩擦干扰整体市场收入略微下降至177亿美元,2020年受疫情对终端需求短期的影响,根据Omdia的统计,中国功率半导体市场规模相对2019年同比下降2.8%左右至172亿美元。 2021年汽车、消费类电子等抑制性需求释放将带动功率半导体市场整体迎来复苏,随着疫情后企业复工复产有序开展,初步核算2021年中国功率半导体市场规模或反弹至183亿美元,同比增长6.3%。 四、 功率半导体上游 功率半导体上游为原材料,包括硅片(研磨片、抛光片和外延片)、钼片、引线框架、管壳及散热器等,涉及材料工业、装备制造业、化学工业等行业,原材料价格直接影响到下游企业整体成本。功率半导体下游应用广泛,几乎涵盖所有电子制造业,包括为消费电子、工业控制、电力传输和新能源等领域。 五、 功率半导体行业概况 功率半导体是电子装置中电能转换与电路控制的核心,主要是通过利用半导体的单向导电性实现电源开关和电力转换的功能,具体用途包括变频、变相、变压、逆变、整流、增幅、开关等。 功率半导体按照封装形式和集成化程度可分为功率分立器件、功率模组及功率IC。①功率半导体分立器件:指二极管、晶闸管等用于处理电能的器件,其本身在功能上不能再进行细分。②功率模块: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半导体分立器件芯片按一定电路连接并进行模块化封装,主要应用于高压大电流场合,如新能源汽车主驱逆变、高铁/动车组等。③功率IC:指将高压功率器件与其控制电路、外围接口电路及保护电路等集成在同一芯片的集成电路。 在功率器件中,晶体管份额最大,常见的晶体管主要有BJT、MOSFET和IGBT。①MOSFET:是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是一种广泛使用在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的场效晶体管,更适用于高频场景。②IGBT:是绝缘栅双极晶体管,是同时具备MOSFET的栅电极电压控制特性和BJT的低导通电阻特性的全控型功率半导体器件,更适用于高压场景。 六、 功率半导体行业产业链剖析:产业链中游工艺复杂,全球生态分工明确 功率半导体产业链上游主要是原材料及设备供应环节,包括晶圆、光刻机、引线框架、宽禁带材料及其他辅助材料的供应;功率半导体产业链中游主要是芯片制造设计封装的生产制造环节,包括功率半导体分立器件和功率模块;功率半导体产业链下游的应用市场涵盖不同领域的电子电器应用环节,包括消费电子家用电器领域、工业控制网络通信领域、航空轨道交通领域以及从发电、输电到用电的整个流程。 七、 中国功率半导体行业政策背景:政策加持,全力布局推动行业发展 由于功率半导体具有巨大的国内和国际市场,且在产业结构升级、节能减排等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了鼓励国内功率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打破国外企业在此领域的垄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推进节能降耗,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制订了一系列政策以鼓励、支持、促进国内功率半导体行业的发展。 信息技术产业是关系国民经济安全和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产业,也是世界主要国家高度重视、全力布局的竞争高地。电子元器件是支撑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基石,也是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关键。2021年1月中国工信部发布了《基础电子元器件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支持国内功率半导体器件的发展,提出到2023年,电子元器件销售总额达到21000亿元,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电子元器件企业,力争15家企业营收规模突破100亿元。 八、 功率半导体行业前景 功率半导体是下游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刚需产品。在下游需求的持续带动以及相关政策的支持下,我国功率半导体行业规模将继续保持平稳增长,预计2027年市场规模达238亿美元。 根据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组织(WSTS)的分类,半导体产业可细分为四大领域:集成电路、分立器件、光电子器件和传感器。其中分立器件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功率器件(包括模块),另一类是集成电路的功率IC。 IHS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功率半导体市场规模达到403亿美元。从单个产品市场规模占比数据来看,功率IC与功率器件的总体市场规模占比基本持平,分别占比54%和46%。 中国是全球最主要的功率器件消费国,功率器件细分的主要产品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均处于第一位。虽然国际大厂目前占据主要市场,但其高端产品价格高昂,无法满足国内迅速爆发的市场需求,空间十分广阔。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