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光线路油墨产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

举报
资源描述
感光线路油墨产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 一、 感光材料行业基本风险特征 (一)感光材料行业宏观经济风险 受新冠疫情、俄乌冲突等导致世界宏观经济下行的影响,世界经济正面临下行压力,国内PCB生产企业面临着的国际贸易环境也存在着诸多不确定因素。若全球范围消费者对未来几年的经济形式持有悲观的情绪,将会使消费电子等行业的需求出现下滑,进而影响到PCB感光材料的需求。市场对感光材料的需求不振将会给行业内企业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宏观经济风险。 (二)感光材料行业技术变革风险 PCB感光材料的研发涉及化学、材料学、电子科学等多学科专业知识,跨学科研发能力对行业参与者技术水平和研发实力有一定要求。随着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及智能物联等行业的飞速发展,PCB行业作为这些行业的上游,要求行业内企业把握下游市场的发展趋势,不断巩固自身的技术研发优势,并将新产品、新技术融入到下游产业的发展需求中去以应对行业技术变革风险。PCB生产企业需要努力跟上整个PCB行业及PCB下游行业的发展,以自身技术变革满足下游客户持续改进的多样化需求,才能在行业技术变革中保持一定的市场地位。 (三)感光材料行业环保风险 在PCB生产线的日常运作使用感光油墨和感光干膜将产生工业废水。这些废水具有有机污染物含量高、生化降解性差、含重金属、高色度等特点,废水中含有异丙醇、甲苯、丙酮等有机溶剂,含有铅、铬、铜等金属,对这些废水处理失当将严重污染环境。随着国内环保观念的深入人心,环保政策法规也愈发严格,企业生产PCB感光材料面临着环保风险。企业需要严格遵守国家所制定的环境保护政策来避免环境监管部门处罚;需要付出一定治污成本达到环境保护标准,若治污成本对于企业过于高昂,也会使企业产品价格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 二、 感光干膜行业前景展望 按照PCB下游应用领域对光致抗蚀干膜精度的要求,可分为一般商用感光干膜和高精度感光干膜。目前,在感光干膜的需求中仍以普通商用感光干膜为主,随着电子技术的日益发达,电子芯片、电子线路板也越来越精细,高精度感光干膜的应用比例不断增加,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需不断开发新型、高精度、高感度的感光干膜产品。国内PET、PE、千膜涂布设备等技术日趋成熟,相信未来完全依赖进口的高端干膜产品的局面将会有所改变。 现阶段,LDI曝光设备光源波长为350-410nm的紫激光,尤其是i射线或h射线,这种紫激光光源穿透性差,光固化配方中一些具有共轭结构的组分或色素物质对紫外光有较强吸收,导致光强衰减严重,干膜的表层接受到的光强较强,而底层接受的光强较弱,导致干膜的底层曝光不完全,表层和底层的成像有一定差异。另外,紫外光易产生臭氧污染环境,光源寿命短,设备价格更高。因此有待研发新型光源的LDI曝光设备。 目前,干膜主要应用于印制电路板、制备掩膜,微流控芯片,微流道结构,微电子机械系统的微纳模具、封装纳米通道、制备聚合物微悬臂梁、制作柔性OLED图案化电极等,可进一步拓宽其应用领域,如应用于柔性电子、可穿戴设备、引线框架、太阳能电池、导体封装、BallGridArray封装、ChipSizePackage等领域。 三、 中国感光材料行业发展现状 从感光材料专利方面来看,据统计,截至到2018年中国感光材料专利公开量为185项,专利申请量为160项。感光材料作为信息记录、转换、传递、贮存以及再现的手段,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伪国民经济各部门、国防和人民生活所不可缺少。被公认为精细化工中最为精细的化工产品。中国感光材料工业虽已取得很大发展和进步,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明显差距。从进口方面来看,截至到2019年上半年,中国感光材料进口金额为4.1亿美元,同比降低4.4%。 四、 市场需求不断释放感光干膜市场发展空间广阔 感光干膜又称为干膜光刻胶,是印制电路板(PCB)制造的专用材料。感光干膜通常由聚乙烯膜(PE)、光致抗蚀剂膜、聚酯薄膜(PET)三部分组成,其中光致抗蚀剂膜主要成分是感光材料,是感光干膜的核心材料。近年来,随着PCB电路板产业发展,感光干膜市场需求不断释放,行业规模持续扩大。 PCB电路板在航天航空、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医疗器械、工业控制等领域应用广泛,近年来,得益于下游市场发展,PCB电路板市场增长迅速,感光干膜市场需求随之增加。2020年,PCB市场规模达到350亿美元以上,约占全球市场的56.0%。我国是全球最大的PCB电路板生产国,感光干膜市场发展空间广阔。 2016-2020年,全球感光干膜出货量逐年增加,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4.4%以上,发展到2020年,感光干膜出货量已达到11.3亿平方米。感光干膜市场发展空间广阔,预计2026年,全球感光干膜出货量将达到16.0亿平方米。 感光干膜在PCB电路板制造成本中占比在3.2%左右,但感光干膜可提高PCB分辨率,其对PCB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近年来,随着PCB电路板高质量发展,市场对感光干膜的分辨率、附着力、耐电镀性、耐蚀刻性等要求不断提升,在此背景下,高精度感光干膜应用比例有所提升。 在全球市场上,感光干膜生产企业主要有日本旭化成、日本日立化成、中国台湾长兴化学、美国杜邦、中国台湾长春化工、韩国KOLON等,头部企业凭借技术、质量、规模、先发等优势占据全球感光干膜市场主要份额。受技术限制,国产感光干膜多集中在中低端领域,高端产品供应不足,市场需求依赖进口,但近年来,随着杭州福斯特等国内企业崛起,我国感光干膜市场竞争优势有所增强,高端感光干膜步伐加快。 感光干膜是印制电路板的关键原材料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印制电路板产业发展,感光干膜市场需求不断释放。国外企业凭借技术、质量、规模等优势占据全球及我国感光干膜市场主要份额,国内企业竞争优势不足,未来我国企业仍需加大对技术研发投入,提高产品质量,争夺高端感光干膜市场份额。 近年来,我国印制电路板行业(PCB)发展迅猛,产量居世界首位,市场份额占45%以上并逐年增加,但是整个行业仍处于来料加工水平。我国PCB制造中许多原料,如化学药品与涂料等或者只有低端产品,或者无生产,几乎完全依赖进口,突出表现在感光干膜上。 光致抗蚀干膜是用光固化方式进行印刷电路板图形转移的薄膜材料,它是一种特殊的PCB制造专用品,通常由聚乙烯膜、光致抗蚀剂膜(光致抗蚀剂层)和聚酯薄膜三部分组成。其中,光致抗蚀剂膜即感光层,是光致抗蚀干膜的主体,主要成分是用于光刻技术的感光材料,故光致抗蚀干膜也称为感光干膜;聚酯薄膜是感光层的载体,使之涂布成膜;聚乙烯膜是感光层的保护层,主要作用是隔绝氧气、分层和避免机械划伤。 光致抗蚀干膜的技术壁垒较高,相较于美国、韩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我国的光致抗蚀干膜行业发展时间短,技术水平低,但需求量大。近年来,受国内PCB行业发展的推动,行业内企业数量也呈现增加的态势。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公布的《2019-2024年感光干膜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显示2014-2018年,随着中国PCB行业的发展,中国光致抗蚀干膜的需求不断增加,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其中,2014年,中国光致抗蚀干膜行业的市场规模为30.84亿元;2018年,中国光致抗蚀干膜行业的市场规模为53.46亿元。 感光干膜主要应用在航天技术、计算机、医疗仪器,消费电子、汽车电子、通信电子等的PCB电路板中,光致抗蚀干膜技术壁垒高,核心技术及工艺掌握在日立、旭化成、杜邦等外资企业中,国内民营企业数量整体较少,且产能规模普遍不大。目前,我国光致抗蚀干膜行业市场份额相对比较集中,主要集中在日立、旭化成、杜邦等外资企业中,民营企业市场占有率较低。 以光致抗蚀干膜为代表的电子化学品是PCB产业链的前端,其工艺水平和产品质量直接对元器件/部件的功能和性状构成重要影响。近年来,随着下游电子相关行业向中国地区转移,制造环节竞争日趋激烈,使用性价比高的国产电子化学品,成为电子制造企业的必然选择,从而为国内电子化学品企业迎来承接产能转移的良机。由于电子化学品对于产品纯度、洁净度有很高的要求,长途运输不利于产品品质及安全,下游企业倾向就近采购;且在电子产品差别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背景之下,下游客户对技术服务的要求日益提高。国内优势企业机制灵活,能与下游企业共同研发推动产品革新,因此,进口替代成为必然趋势。 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之一的电子信息产业,正迎来重大发展机遇。光致抗蚀干膜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材料之一,也将受益于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得到快速发展,预计2024年,我国光致抗蚀干膜行业需求规模将增长至100.95亿元。 五、 全球感光干膜行业市场现状 据统计,2020年全球感光干膜出货量为11.26亿平方米,同比增长3.59%,2016-2020年复合增长率为4.41%,若以6元/平方米的销售价来计算,2020年全球感光干膜市场规模大约在67.6亿元左右,预计到2023年全球感光干膜出货量为13.05亿平方米,市场规模将达到78.3亿元左右。 受新冠疫情的影响,2020年全球PCB产值为652亿美元,相比于2019年同比增长6.4%。在当前全球经济复苏的大环境下,PCB下游通讯电子行业、消费电子行业需求相对稳定,同时汽车电子、医疗器械等下游市场的需求逐年上升。 全球PCB产能向中国转移趋势明显,中国大陆市场份额已从2008年的31.11%提升至2020年的56.2%,据统计,2020年我国PCB市场规模为351亿美元,2016-2020年复合增长率为5.6%,高于全球增速。 国内PCB下游应用市场中,通信电子占据了35%的市场份额。其次是汽车电子和消费电子,占比分别为16%和15%,未来几年国内5G基站建设、汽车电子和消费电子都会保持较高的景气度,使感光干膜需求加速放量。 六、 感光干膜行业竞争格局 中国大陆虽然是全球PCB最大的生产地,但由于技术限制,PCB行业的关键辅助材料感光干膜仍基本为台资、外资所垄断,尚未完全实现自主生产。全球感光干膜厂家主要有中国台湾长兴化学、日本旭化成、日本日立化成、中国台湾长春化工、美国杜邦、韩国KOLON等。作为PCB上游材料的感光干膜因技术含量高、设备投资大、市场壁垒高、规模效应显著,行业集中度较高,长兴化学、旭化成、日立化成3家厂商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的80%以上。 福斯特是全球光伏胶膜龙头,2019年起福斯特的感光干膜产品开始放量,成功切入头部PCB企业深南电路、景旺电子等,2020年全球市占率达到了3.87%。据统计,2020年福斯特感光干膜销售量为436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06.45%,随着产能的快速扩张,福斯特感光干膜产销量以及收入将快速增长,感光干膜未来有望成为福斯特营收新的增长点。 碱溶性树脂作为感光干膜的成膜剂,使感光胶各组份粘结成膜,起抗蚀剂伪骨架作用;光聚合物单体经紫外线光照发送聚合反应,生成聚合物,感光部分不融合于显影液,从而形成抗蚀图像;光引发剂在曝光过程中,吸收紫外光的能量产生游离基,引发光聚合单体交联。在引发剂引发-聚合物单体聚合反应发生后,需要在干膜上形成分辨率10-40um的精细图案,因此对感光层各物质组分配比要求极高。感光层配方是感光干膜的核心技术壁垒。 耐蚀刻耐电镀性附着力决定了感光干膜在PCB制造过程中的核心性能,也决定了感光干膜产品是否有可能进入下游PCB制造厂商的供应链,其他的综合性技术指标和产品定价决定了该感光干膜产品是否会成为最适合该下游PCB厂商的最佳选择。 七、 感光材料行业竞争格局 对于PCB感光材料市场而言,行业内产品主要为国外产品尤其是日本产品。国内PCB感光材料生产企业起步较晚,在PCB全球感光材料行业处于劣势地位,国内PCB感光供给市场被国外企业主导。但自20世纪90年代末起,随着国内电子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我国PCB感光材料的研发和生产才步入正轨。经过多年发展,国内PCB感光材料行业形成众多市场主体共同竞争的市场格局。 目前过国内电子化学品制造企业数量较多,不同企业专业制造电子化学品多种多样。电子化学品细分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