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5. 孔乙己(教学设计)

举报
资源描述
《孔乙己》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孔乙己》这篇小说极其深刻地反映了孔乙己一生的悲剧和整个社会的世态,它揭露了为封建科举制度所戕害的读书人的病苦,是一篇讨伐封建制度以及封建文化教育的战斗檄文。小说运用侧面描写、对比映衬、白描手法,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等方面的描写,鲜明地表现了孔乙己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成功地塑造了孔乙己这个封建社会下层知识分子的形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学习本文,首先要求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整理人物活动的几个场景,通过富于表现力的人物描写和细节描写探究人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悲剧性,进而准确把握文章主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 用为孔乙己填写履历表的方法,引导学生了解小说的内容,理清小说的情节,初步把握人物性格,激发学生围绕作品主题深入阅读探究的兴趣。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认识孔乙己悲剧产生的根本原因,理解作者“将社会对于苦人的冷淡,不慌不忙的描写出来”的深意,培养学生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与社会责任感。 重难点: 1、理解孔乙己这一形象所揭示的社会意义。 2、把握主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鲁迅是现代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一生共写了33篇白话小说。有一次,他的好朋友孙伏园问他:“在先生的小说中,你最喜欢的是哪一篇?”同学们,你知道鲁迅先生回答是哪篇吗?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孔乙己》——板书:孔乙己(鲁迅) 展示目标。 二、检查预习情况: 检查预习,正字注音(出示幻灯片先让一位程度中等的学生注音,然后集体订正) 阔绰(chuò)阔气。绰:宽绰,如绰绰有余羼(chàn)混和,掺杂;绽出(zhàn)突露出来。比较“绽”“淀”字间或(jiàn)偶然,有时候。注音“中间”读jian拭(shì)擦蘸(zhàn)在液体粉末或糊状物里沾一下就拿出来;打折(shé)打断附和(hè)(言语动作)追随别人(多含贬义)。比较:和平he不屑置辩(xiè):认为不值得争辩;颓唐(tuí)精神萎靡,不振作戕害(qiāng)伤害。戕:杀害。 三、整体感知。 读了课文,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孔乙己? 1.孔乙己最大的爱好是什么? 2.孔乙己最大的弱点是什么? 3.孔乙己最大的语言特色是什么? 4.孔乙己最珍爱的一样东西是什么? 5.孔乙己最大的优点是什么? 6.哪句话最能看出他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通过刚才的检查,老师看出同学们预习得很充分,对孔乙己的了解也很全面。但是,这些只是对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的粗略的、大致的理解,要想更加细致、更加准确地理解这篇文章的主题,还需要我们深入地解读文本。 四、深入分析。 1.首先请同学们思考:我,酒店的小伙计能够记得孔乙己的原因是什么? 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所以至今还记得。 用一个字概括呢?笑。 对于孔乙己,除了我在笑之外,还有谁在笑? 酒客、掌柜的、孩子 2.酒客们第一次笑是在哪一部分当中?分角色朗读一下。(幻灯片展示) (1)第一位嘲笑孔乙己的酒客,你觉得你自己读得怎么样?为什么? 你觉得读这句话的时候,声调要高还是要低? 高——叫! 这样喊的目的是什么?这可是在大庭广众之下呀! 目的是让所有人都听到。 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都来看啊,孔乙己又偷东西遭人打了! (2)第二位嘲笑孔乙己的酒客,你觉得读这句话的时候,声调要高还是要低? 高——高声嚷道 目的呢? 唯恐天下人不知 (3)第三位嘲笑孔乙己的酒客,你觉得重音应该放在哪里? 亲眼、吊 重音放在这上面,目的是为了突出什么? 证据确凿,让孔乙己无可辩驳。 他们达到这个目的了吗? 达到了,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 这些酒客是希望孔乙己争辩呢?还是不希望孔乙己争辩? 老师发现:这三句取笑的话其实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第一句是说“孔乙己,你又偷东西了”,第二句是说“你一定又偷人家东西了”,第三句则是说“我亲眼看见你偷东西了”,为什么这些酒客不直接说“我亲眼看见你偷东西了”呢? 先让他争辩,然后拿出确凿的证据击败他,从而让他尴尬,让他难堪,让他无地自容。鲁迅先生在他的作品《狗·猫·鼠》中有一句话: 放走,又捉住;捉住,又放走,直待自己玩厌了,这才吃下去。颇与人们的幸灾乐祸,慢慢地折磨弱者的坏脾气相同。 ——《狗·猫·鼠》 3.刚才是众酒客取笑孔乙己偷东西这一弱点,后文当中他们还取笑过孔乙己的哪个方面?齐读这一段。 没有进学——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 孔乙己喝过半碗酒,涨红的脸色渐渐复了原,旁人便又问道,“孔乙己,你当真认识字么?”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他们便接着说道,“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嘴里说些话:这回可全是之乎者也之类,一些不懂了。在这时候,众人也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当别人问孔乙己你当真认识字的时候,孔乙己的内心是怎样的?哪个词语表现了这一点? 得意——不屑置辩 他们希望孔乙己得意吗?为什么? 希望——希望越大,失望越大;飞得越高,摔得越重,他们先把孔乙己高高地抬起来,然后再重重地摔下去。 酒客们的这两次嘲笑,你觉得哪一次才是孔乙己致命的弱点?为什么? 第二次,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 4.前面取笑他偷东西,,他还能睁大眼睛,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跟人家争辩,现在却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也就是说,孔乙己最大的悲哀就是,作为一个读书人,在科举的道路上失败了,那么,在本文当中,有没有提到过一个成功的读书人呢?请一位同学读一下。(幻灯片展示) 从这段话中,我们看出丁举人这个成功的读书人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狠毒——他家的东西,偷得的么?  再打折了腿。  先写服辩,后来是打 你觉得他是故意打断孔乙己的腿,还是无意的? 故意的——再、写服辩 去掉“再”比较一下:打了大半夜,打折了腿。 说明丁举人在打孔乙己之前已经做好了思想准备,要把他的腿打断。 “我”关心孔乙己吗?掌柜的关心孔乙己吗? 我不关心——“才”也觉得 不,他只关心他的十九个钱。 在掌柜的眼里,孔乙己还不如十九个钱重要啊! 5.非但如此,掌柜的甚至在孔乙己断腿之后,依然嘲笑他。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一部分。(幻灯片) 掌柜的在孔乙己断腿之后,见面后的第一句话是“孔乙己,你还欠十九个钱呢!”这句话你觉得合适吗?为什么?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呀!表明掌柜的怎样的性格特点? 不合适,冷酷无情(或冷漠亦可) 掌柜的这一次嘲笑,跟前两次的嘲笑一样吗? 预设一:不一样。则问:为什么?不是“同平常一样”吗? 因为此时的孔乙己已经被打断了腿。 预设二:一样。则问:证据呢?——同平常一样 则继续问:孔乙己跟以前一样吗? 不一样,被打断了腿,从此再也无法穿他的长衫了。丁举人不但打断了他的腿,还打断了他赖以生存下去的精神支柱——读书人的形象。 而掌柜的这最后一声嘲笑,就像压在骆驼上的最后一根稻草,使孔乙己最终没有了活路。这一声笑,是多么的没有人性啊! 请同学们抬起头来,看一下孔乙己的生活状态, 孔乙己的一生中,被何家打,被丁举人打,遭酒客们笑,遭小伙计笑,遭掌柜的笑,甚至那些可爱的孩子们也在笑,孔乙己的一生,是多么的可怜又可悲呀! 同学们,此时此刻,如果你就在咸享酒店里,你还笑得出来吗? 笑不出来了。 可是掌柜的还在笑,酒客们还在笑,那么,掌柜的,还有这些酒客们,他们都是一些坏人吗?不是,从本质上说,他们都是一些善良的百姓,都是被像孔乙己一样被奴役被欺压的下层劳动人民,对于自己的同胞,他们非但不伸手帮一把,反而嘲笑他、讽刺他、挖苦他,他们是多么的愚昧、荒唐、无知、麻木啊!鲁迅先生说:“暴君的臣民,只愿暴政落在他人的头上,他却看着高兴,拿残酷做娱乐,拿他人的‘苦’做赏玩,做。”这种看客的心理是多么的可怕呀! 机动环节:同学们,如果孔乙己此刻就在我们的面前,你会对他说句什么话呢? 时隔多年,我们的周围还有没有这种“看客”存在呢?请同学们看录像。 总结:同学们,希望在我们的生活中,如果碰到有人跌倒、有人受伤、有人难过、有人悲伤的时候,不要做一个冷漠的“看客”,而是伸出自己温暖的手帮他们一把。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