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承德市小寺沟中学高二数学文模拟试卷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河北省承德市小寺沟中学高二数学文模拟试卷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是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函数的图象在点(0,1)处的切线方程为(    ) A.         B.       C.         D. 参考答案: B 2. 直线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且其侧视图是一个等边三角形,则这个几何体的体积为(  ) A.                 B.       C.                 D. 参考答案: D 略 3. 利用计算机产生之间的均匀随机数,则事件“”发生的概率为 (   ) A.                  B.               C.              D. 参考答案: B 略 4. 已知i是虚数单位,若复数z满足,则z2= A. -2i B. 2i C. -2 D. 2 参考答案: A 由得,即,所以,故选A. 5. 若椭圆+=1与双曲线﹣=1有相同的焦点,则a的值是(  ) A.1 B.﹣1 C.±1 D.2 参考答案: A 【考点】KF:圆锥曲线的共同特征. 【分析】求出双曲线的两焦点坐标,即为椭圆的焦点坐标,即可得到m,b的值,然后根据椭圆的定义得到a,最后利用a,b,c的关系即可求出b的值,得到椭圆及双曲线的方程.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椭圆的半焦距c的平方为: c2=4﹣a2 双曲线的半焦距c的平方为: c2=a+2; ∴4﹣a2=a+2, 解得:a=1.(负值舍去)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掌握圆锥曲线的共同特征,会求椭圆的标准方程,是一道综合题.本题还考查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以及双曲线的简单性质的应用,利用条件求出a,b,c值,是解题的关键. 6. cos(-2040°)= (    ) A. B. C. D. 参考答案: B 【分析】 直接利用诱导公式化简即可得解. 【详解】由题得原式=.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诱导公式的化简求值,意在考查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掌握水平和分析推理能力. 7. 程序框图如图21-1所示,则该程序运行后输出的B等于(  ) 图21-1 A.7                               B.15 C.31                              D.63 参考答案: D 8. 抛物线上的一点M到焦点的距离为1,则点M到y轴的距离是 参考答案: D 略 9. 过点的直线与圆相交于,两点,则的最小值为(  ) A.2      B.    C.3     D. 参考答案: B 略 10. 设随机变量等于 A.              B.             C.             D. 参考答案: B 略 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11. 甲、乙两地都位于北纬45°,它们的经度相差90°,设地球半径为R,则甲、乙两地的球面距离为________. 参考答案: 【分析】 根据两地的经度差得两地纬度小圆上的弦长,再在这两地与球心构成的三角形中运用余弦定理求出球心角,利用弧长公式求解. 【详解】由已知得 , 所以,所以, 所以在中,,所以, 所以甲、乙两地的球面距离为. 故得解.     【点睛】本题考查两点的球面距离,关键在于运用余弦定理求出球心角,属于中档题. 12. 已知抛物线C:(>0)的准线L,过M(1,0)且斜率为的直线与L相交于A,与C的一个交点为B,若,则=_________ 参考答案: =____2_ 略 13. 若向量、满足,且与的夹角为,则           。 参考答案: 略 14. 不等式<x﹣1的解集是      . 参考答案: (﹣1,1)∪(3,+∞) 【考点】其他不等式的解法. 【分析】首先移项通分,化简为整式不等式解之. 【解答】解:不等式变形为,所以0, 等价于(x+1)(x﹣3)(x﹣1)>0,所以不等式的解集为(﹣1,1)∪(3,+∞); 故答案为:(﹣1,1)∪(3,+∞) 15. 双曲线的渐近线与圆没有公共点,则双曲线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 参考答案: (1,2) 16. 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斜率为__________。 参考答案: 0 略 17. .有以下四个命题:   ①设均为直线,为平面,其中则“”是“”的充要条件;   ②若;   ③不等式上恒成立;   ④设有四个函数,其中在R上是增函数的函数有3个.其中真命题的序号是         .(漏填、多填或错填均不得分) 参考答案: ②③ 三、 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8. 在数列中,,当时,其前项和满足. (1)证明:为等差数列,并求; (2)设,求数列的前n项和. (3)是否存在自然数m,使得对任意,都有成立?若存在求出m的最大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解:(1)当时,, ∴,∴, ∴,即数列为等差数列,, ∴,∴ 当时,, (2)=,   略 19. 附加题:(本小题满分10分)已知50个数,1,2,4,7,11,…,其规律是:第1个数是1,第2个数比第1个数大1,第3个数比第2个数大2,第4个数比第3个数大3,…,以此类推. 现要求这50个数的和。请将下面给出的程序框图补充完整,再根据程序框图写出程序. (1)(4分)把程序框图补充完整: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分)写出程序: 参考答案: 解:(1)(4分)①_____i < = 50___              ②_____p= p + i____    (2)(8分)程序:         i=1         p=1 s=0        Do          s= s + p           p= p + i       i=i+1         Loop  While  i<=50         PRINT  s         END   略 20. (本小题满分12分) 为振兴旅游业,某省2012年面向国内发行总量为2000万张的熊猫优惠卡,向省外人士发行的是熊猫金卡(简称金卡),向省内人士发行的是熊猫银卡(简称银卡)。某旅游公司组织了一个有36名游客的旅游团到该省名胜旅游,其中是省外游客,其余是省内游客。在省外游客中有持金卡,在省内游客中有持银卡。                                         w.w.w..c.o.m    (I)在该团中随机采访2名游客,求恰有1人持银卡的概率; (II)在该团中随机采访2名游客,求其中持金卡与持银卡人数相等的概率. 参考答案: (II)设事件B为“采访该团2人,持金卡人数与持银卡人数相等”,可以分为: 事件B1为“采访该团2人,持金卡0人,持银卡0人”,或事件B2为“采访该团2人,持金卡1人,持银卡1人”两种情况,则 所以采访该团2人,持金卡与持银卡人数相等的概率是.    ……………………12分 21. (14分)为了考察冰川的融化状况,一支科考队在某冰川山上相距8Km的A、B两点各建一个考察基地,视冰川面为平面形,以过A、B两点的直线为x轴,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下图)。考察范围到A、B两点的距离之和不超过10Km的区域。   (1)求考察区域边界曲线的方程: (2)如下图所示,设线段 是冰川的部分边界线(不考虑其他边界),当冰川融化时,边界线沿与其垂直的方向朝考察区域平行移动,第一年移动0.2km,以后每年移动的距离为前一年的2倍。问:经过多长时间,点A恰好在冰川边界线 参考答案: 略 22. 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已知AC⊥BC,BC=CC1,设AB1的中点为D,BC1∩B1C=E.求证: (Ⅰ)DE∥平面AA1C1C; (Ⅱ)BC1⊥AB1. 参考答案: 【考点】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空间中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 【专题】证明题;转化思想;综合法;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 【分析】(1)由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得DE∥AC,由此能证明DE∥平面AA1C1C. (2)推导出BC1⊥B1C,AC⊥CC1,AC⊥BC,从而AC⊥平面BCC1B1,进而AC⊥BC1,由此能证明BC1⊥AB1. 【解答】证明:(1)∵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BC1∩B1C=E, ∴E是B1C的中点, ∵AB1的中点为D,∴DE∥AC, ∵AC?平面AA1C1C,DE?平面AA1C1C, ∴DE∥平面AA1C1C. (2)∵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BC=CC1, ∴BC1⊥B1C,AC⊥CC1,又AC⊥BC,BC∩CC1=C, ∴AC⊥平面BCC1B1,∴AC⊥BC1, ∵AC∩B1C=C,∴BC1⊥平面ACB1, ∴BC1⊥AB1. 【点评】本题考查线面平行的证明,考查线线垂直的证明,是中档题,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