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福建省厦门市民办开元区东浦中学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2022年福建省厦门市民办开元区东浦中学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某质点在恒力作用下在水平面内从A点沿图中曲线(虚线)运动到B点,到达B点时,质点受到的恒力大小不变,但方向在水平面内逆时针旋转了,则它从B点开始的运动轨迹可能是图中的虚线(箭头表示速度方向)(     ) A.         B. C.        D. 参考答案: C 2. 如图所示,点L1和点L2称为地月连线上的拉格朗日点。在L1点处的物体可与月球同步绕地球转动。在L2点处附近的飞行器无法保持静止平衡,但可在地球引力和月球引力共同作用下围绕L2点绕行。我国中继星鹊桥就是绕L2点转动的卫星,嫦娥四号在月球背面工作时所发出的信号通过鹊桥卫星传回地面,若鹊桥卫星与月球、地球两天体中心距离分别为R1、R2,信号传播速度为c。则(    ) A. 鹊桥卫星在地球上发射时的发射速度大于地球的逃逸速度 B. 处于L1点的绕地球运转的卫星周期接近28天 C. 嫦娥四号发出信号到传回地面的时间为 D. 处于L1点绕地球运转的卫星其向心加速度a1小于地球同步卫星的加速度a2 参考答案: BD 【详解】A.逃逸速度是卫星脱离地球的引力的第二宇宙速度,“鹊桥”的发射速度应小于逃逸速度,故A错误; B.根据题意知中继星“鹊桥”绕地球转动的周期与月球绕地球转动的周期相同,故B正确; C.鹊桥卫星与月球、地球两天体中心距离分别为R1、R2,到地表的距离要小一些,则嫦娥四号发出信号到传回地面的时间为t要小于,故C错误; D、由a=rω可知处于L1点绕地球运转的卫星其向心加速度a1小于月球的向心加速度,由可知月球的向心加速度小于同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则卫星其向心加速度a1小于地球同步卫星的加速度a2,故D正确. 3. (单选题)如图所示,物体A置于倾斜的传送带上,它能随传送带一起向上或向下做匀速运动,下列关于物体A在上述两种情况下的受力描述,正确的是(  ) A.物体A随传送带一起向上运动时,A所受的摩擦力沿斜面向下 B.物体A随传送带一起向下运动时,A所受的摩擦力沿斜面向下 C.物体A随传送带一起向下运动时,A不受摩擦力作用 D.无论物体A随传送带一起向上还是向下运动,传送带对物体A的作用力均相同 参考答案: D 4. 匀变速直线运动是 ①位移随时间均匀变化的运动    ②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的运动 ③加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的运动  ④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恒定不变的运动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参考答案: C 5. 在下述问题中,被选作研究对象的物体哪些可以看成是质点     (   ) A.选细胞为研究对象,研究它的结构 B.选地球为研究对象,研究它的自转 C.选门为研究对象,研究开门时的受力情况 D.选万吨货轮为研究对象,确定它在航行过程中某时刻的位置 参考答案: D 二、 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 6. 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纸带记录如图所示,则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________m/s2,打点计时器在打C点时,小车的速度vC=________________m/s. 参考答案: 7. 某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为80 cm,周期为2 s,则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为_________ m/s;向心加速度为____________ m/s2。 参考答案: __0.8π______; ______0.8_π2__ 8. 如图为物体运动时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图中相邻的点间还有四个点未标出,      已知打点计时器所接电源频率为50Hz,则图中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T为        s,      ae段的平均速度为          m/s,b点的瞬时速度vb为           m/s。 参考答案: 9. 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研究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在对以下几位物理学家所做科学贡献或者研究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说法是 A. 在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中,伽利略猜想运动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并直接用实验进行了验证 B. 伽利略是伟大的物理学家,他最先建立了速度、加速度等概念,并创造了一套科学研究方法 C. 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物理学中把这种研究方法叫做“理想模型法” D. 亚里士多德认为两个物体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重物体与轻物体下落一样快 参考答案: B 伽利略猜想自由落体的运动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并未直接进行验证,而是验证了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故A错误;伽利略是伟大的物理学家,他最先建立了速度、加速度等概念,并创造了一套科学研究方法,故选项B正确;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物理学中把这种研究方法叫做“微元法”,选项C错误;伽利略认为两个物体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重物体与轻物体下落一样快,选项D错误;故选B. 10. 某同学为了探究杆转动时的动能表达式,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质量为m的均匀长直杆一端固定在光滑转轴O处,杆由水平位置静止释放,用光电门测出另一端A经过某位置时的瞬时速度,并记下该位置与转轴O的高度差h. ⑴设杆的宽度为L(L很小),A端通过光电门的时间为t,则A端通过光电门的瞬时速度的表达式为                  。 ⑵调节h的大小并记录对应的速度,数据如上表。为了形象直观地反映和h的关系,请选择适当的纵坐标并画出图象。 ⑶当地重力加速度g取10m/s2,结合图象分析,杆转动时的动能Ek=             请用质量m、速度表示)。 参考答案: (1)=L/t  (4分) (2)从数据中可看出,h与v2成正比,因此纵坐标应该是v2,图像应该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 (3)杆转动时的动能(4分) 11. 用200 N的拉力将地面上一个质量为10 kg的物体提升10 m(重力加速度 g = 10 m/s2,空气阻力忽略不计)。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是_________J;物体被提高后具有的重力势能是_________J(以地面为零势能参考面)。 参考答案: 12. 下图所示,是表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从图可知OA段、AB段、BC段、CD段的加速度分别是________m/s2、________m/s2、________m/s2、________m/s2. 参考答案: 1              0              —2              __—0.5    13. 如图示是一个物体向东运动的v-t图像,由图可知,在0~2s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             ,方向是             ;在2~6s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在6~9s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方向为              。 参考答案: 3m/s2   向东;    0;    2m/s2    向西 三、 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 14. 在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时,让小球多次沿同一轨道运动,通过描点法画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 (1)为了能较准确的描绘运动轨迹,下面列出了一些操作要求. 将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前面的字母填在横线上:       .(4分) a.通过调节使斜槽的末端保持水平 b.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必须不同 c.每次必须由静止释放小球 d.记录小球位置用的木条(或凹槽)每次必须严格地等距离下降 e.小球运动时不应与木板上的白纸(或坐标纸)相接触 f.将球的位置记录在纸上后,取下纸,利用直尺将点连成折线 (2)某同学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记录轨迹,小方格的边长L=1.6 cm,若小球在平抛运动途中的几个位置如图中的A、B、C、D点所示,则小球平抛的初速度的计算式为v0=    (用L、g表示),其值是    。B点时的瞬时速度大小为vB=         m/s(g取10 m/s2) 参考答案: (1)ace          , (2)v0=          ,       0.8  m/s,(g取10 m/s2) vB= 1m/s(g取10 m/s2)。 15.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打点周期为T,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值为g,测得所用重物的质量为m。若按实验要求正确地选出纸带进行测量,量得连续三点A、B、C到第一个点的距离如图所示,那么, (1)打点计时器打下计数点B时,物体的速度vB=________; (2)从起点O到打下计数点B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少量是ΔEp=___________,此过程中物体动能的增加量ΔEk=________; (3)在实际操作中,通过计算发现ΔEp________ΔEk(填“>”“=”或“<”), 这是因为____                          ____; 参考答案: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 16. 一位汽车旅游爱好者打算到某风景区去观光,出发地和目的地之间是一条近似于直线的公路,他原计划全程平均速度要达到40km/h,若这位旅游爱好者开出路程之后发现他的平均速度仅有20km/h,那么他能否完成全程平均速度为40km/h的计划呢?若能完成,要求他在后的路程里开车的速度应达多少? 参考答案: 解:设总路程为s,后路程上的平均速度为v, 前里时用时 后里时用时 所以全程的平均速度 解得v=80km/h 答:这位旅行者能完成他的计划,他在后2s/3的路程里,速度应达80 km/h 【考点】平均速度. 【分析】先算出以20km/h的速度行驶了整个路程的的路程,再根据后路程的时间算出速度;汽车行驶完全程的平均速度为总路程与总时间的商. 17. 一宇航员抵达一半径为R的星球表面后,为了测定该星球的质量M,做如下实验,取一根细线穿过光滑的细直管,细线一端栓一质量为m的砝码,另一端连在一固定的测力计上,手握细直管抡动砝码,使它在竖直平面内做完整的圆周运动。停止抡动细直管,砝码可继续在同一竖直平面做完整的圆周运动。如图所示,观察测力计得到,当砝码运动到圆周的最高点时,测力计的读数为F1;当砝码运动到圆周的最低点时,测力计的读数为F2。已知引力常量为G,试根据题中提供的条件和测量结果,求:          (1)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2)该星球的质量M;          (3)该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 参考答案: 解:(1)砝码在最高点细线的拉力为F1,速度为v1,则   ① 砝码在最低点细线的拉力为F2,速度为v2,则 ②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③ 由①、②、③解得 ④ (2)在星球表面,万有引力近似等于重力 ⑤ 由④、⑤解得 (3)由, 得 (或由,得) 18. 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24秒,执行我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神舟九号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这次载人航天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实现与目标飞行器的手控对接。最终组合体将在圆形轨道上运动.如图所示,是北京航天控制中心的大屏幕上出现的一幅飞船运行轨迹图,它记录了神舟九号飞船在地球表面垂直投影的位置变化;图中表示在一段时间内飞船绕地球圆周飞行四圈,依次飞经中太平洋地区的四次轨迹①、②、③、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