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广东省清远市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自考模拟考试(含答案及部分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2022年广东省清远市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自考模拟考试(含答案及部分解析)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50题) 1. 队群落角度看,多样性的含义是( )。 A.一个群落或生境中物种数目的多少,说明了种的数目或丰富度 B.一个群落或生境中物种数目的多少,说明了种的均匀度 C.一个群落或生境中物种数目的多少,可以反映各个物种数目分配的均匀程度 D.一个群落或生境中物种数目的多少,可以反映各个物种需要的面积 2. 下列气体中,对全球温室效应加剧贡献最大的是( ) A.N2 B.O2 C.CO2 D.SO2 3. 有季相变化的群落是 A.雨林 B.北方针叶林 C.红树林 D.夏绿阔叶林 ( ) 4. 2007年我国太湖出现蓝藻大发生的现象,从种群数量变动的角度来看这属于( ) A.年间波动 B.种群大爆发 C.生物入侵 D.季节性消长 5.有效积温法则的公式K=N(T-C)中,N为(  )。 A.平均温度 B.发育天数 C.有效积温 D.生物学零度 6.近年来,我国太湖大面积出现蓝藻,从种群数量变动的角度,这一现象属于(  )。 A.种群平衡 B.种群暴发 C.生态入侵 D.季节消长 7. 我国农业长期以来推行的间作套种实际上是利用群落的 ( ) A.垂直分层结构来充分利用资源 B.共生结构来充分利用资源 C.寄生结构来充分利用资源 D.他感现象来充分利用资源 8. 法瑞学派的群丛门与英美学派的哪个选项相当 A.群系型 B.群系 C.群丛 D.群丛相 9. 从纯生态学角度讲,人类( )最为经济。 A.肉食 B.素食 C.杂食 D.以上三种饮食方式差不多 10. 下列生态系统中,食物网结构最复杂的是( ) A.热带雨林 B.荒漠 C.农田 D.苔原 11.根据食物链富集原理,DDT在体内浓度最高的是( )。 A.浮游生物 B.小鱼 C.食小鱼的大鱼 D.食大鱼的水鸟 12.种群呈指数增长的条件之一是( )。 A.环境资源有限 B.多个物种共存 C.环境资源无限 D.K-对策生物 13.最有利于植物生长的土壤结构是 ( )。 A.块状结构 B.片状结构 C.团粒结构 D.柱状结构 14.从种群数量变动的角度来看,沿海的"赤潮"现象,属于(  )。 A.周期性波动 B.种群爆发 C.不规则波动 D.季节性消长 15. 光照强度对植物生长及形态结构有重要的作用,表现在( )。 A.影响细胞的分裂和伸长,植物体积的增长,重量的增加 B.改善植物体的有机营养,使枝叶生长健壮,花芽分化良好 C.动物白天黑夜都能活动,常不分昼夜地表现出活动与休息不断交替 D.生物对光照强度的需求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结构和生理上的区别 16. 以下区域中,初级生产力最高的区域是( ) A.海洋 B.草原 C.海陆交接地带 D.农田 17. 对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植物种,称为( )。 A.伴生种 B.优势种 C.习生种 D.劣生种 18. 生活在同一地段、生态要求相近的两个物种,发生竞争的原因是( ) A.生态型不同 B.资源不足 C.生活型不同 D.年龄相同 19. 景观生态学研究的对象是 ( ) A.种群 B.群落 C.生态系统 D.景观 20.种群是指一个生态系统中(  )。 A.同种生物所有个体的总和 B.所有生物个体的总和 C.所有植物个体的总和 D.所有动物个体的总和 21.日本九州熊本县水俣镇的水俣病,其主要污染物是(  )。 A.汞 B.铅 C.砷 D.镉 22.在强风地区生长的植物,其结构特征一般类似于(  )。 A.湿生植物 B.水生植物 C.中生植物 D.旱生植物 23.生态系统这一概念是由 首次提出的( ) A.奥德姆 B、林德曼 C、达尔文 D、坦斯利 24. 防风效果最好的是( )。 A.紧密林带 B.疏透林带 C.通风林带 D.混合林 25.植物的密度效应指的是(  ) A.作为构件生物的植物本身构件问的相互影响 B.同一种群的植物邻接个体间的相互影响 C.不同种群的植物问的相互影响 D.植物种群不同集群间的相互影响 26.确定植物群落中优势种的综合指标是(  )。 A.密度 B.盖度 C.频度 D.重要值 27. 热带雨林中,动植物种类繁多,这是因为( ) A.雨量充沛 B.温度适宜 C.阳光充足 D.食物丰富 28. 水体富营养化,是由于水体进入了过多 A.氮、磷 B.有机物 C.泥沙 D.微生物 ( ) 29.气相型循环的贮存库主要是(  ) A.大气圈 B.土壤圈 C.智能圈 D.岩石圈 30. 硅藻每年有春秋两次密度高峰,其原因主要是( )。 A.环境的季节性变化引起的 B.生物适应性变化引起的 C.环境的季节性变化和生物适应性变化引起的 D.种群数量的周期性波动引起的 31.生态系统的功能是(  )。 A.物质循环 B.能量流动 C.信息传递 D.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 32.按照饶基耶尔对植物生活型的分类,高大乔木属于( )。 A.高位芽植物 B.地上芽植物 C.地面芽植物 D.地下芽植物 33.在种群增长方程中引入环境资源后,种群数量与种群增长率呈(  )。 A.正比关系 B.反比关系 C.无关系 D.不可确定 34.判断下面哪个多样性指数高( )。 A.低丰富度和低均匀度群落 B.低丰富度和高均匀度群落 C.高丰富度和低均匀度群落 D.高丰富度和高均匀度群落 35.种群的个体数量在短期内异常迅速增长(如蝗虫大发生),这种现象称为(  )。 A.种群平衡 B.种群大爆发 C.种群衰退 D.周期性波动 3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物群落组成成分的是(  )。 A.动物 B.植物 C.微生物 D.土壤 37. 白桦、云杉不能在华北平原生长,梨、苹果不能在热带地区栽培是受( )的限制。 A.光照周期 B.雨水分布 C.极端温度 D.有效积温 38.分布在寒冷地区的内温动物比生活在温暖地区的同种个体大,这在生态学上称为(  )。 A.阿伦规律 B.贝格曼规律 C.谢尔福德定律 D.林德曼定律 39.农田作物的生长和土壤养分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产量往往受土壤中供应最不足的营养元素所制约。这是 (  )。 A.李比希最低率 B.谢尔福德耐性定律 C.阿伦法则 D.贝格曼法则 40. 有效积温法则的公式K=N(T-C)中,N为( ) A.平均温度 B.生物学零度 C.有效积温 D.发育天数 41. 生态系统中一条食物链为: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鱼→水鸟。假如水鸟全靠吃鱼来增加体重,那么增加体重1千克,浮游植物的重量为 A.10千克 B.50千克 C.100千克 D.1000千克 ( ) 42.实验表明,有利于蛋白质合成的是(  )。 A.蓝光 B.青光 C.紫光 D.红光 43. 下列有关阳性植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强光下生长良好 B.弱光下生长良好 C.强光下生长不好 D.荫蔽处生长良好 44. 温带草原在干旱区的群落类型是 ( ) A.草甸草原 B.典型草原 C.荒漠草原 D.高山草甸 45.只有在环境资源分布均匀、种群中个体间没有彼此吸引或排斥的情况下,种群的内分布型才会出现( )。 A.成群型 B.均匀型 C.随机型 D.聚集型 46. 下列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结构最为单纯的是( )。 A.森林 B.草原 C.农田 D.海洋 47.时间短、范围小、开放式的循环是( )。 A.地球化学循环 B.生物循环 C.沉积型循环 D.气相型循环 48.在北半球中纬度的山区,阳坡的环境特点是(  ) A.温度较高,相对湿度较小 B.温度较高,相对湿度较大 C.温度较低,相对湿度较小 D.温度较低,相对湿度较大 49.水稻田里,黏虫和青蛙构成的联系称为(  )。 A.群落 B.种群 C.生态系统 D.食物链 50.下列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属于典型沉积型的是(  )。 A.碳 B.氮 C.磷 D.氧 二、填空题(20题) 5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环境和__________。 52.在群落调查中,某物种出现的样方数占调查总样方数的百分比,即为该物种在该群落中的______。 53.在生态学研究中,使用最早、最普遍、最基本的方法是___________。 54. 55. 自然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______。 56. 生态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野外调查研究、实验室研究和______。 57.形成生物群落的经度地带性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 58. 原生植物群落的复生有两个条件,一个是土壤,另一个是______。 59. 种群密度可分为原始密度和______密度。 60.可持续发展遵守的三个原则是:共同性原则、公平性原则和__________ 61. 种群的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能够影响______。 62. 有利于增大内禀增长率的选择称______选择。 63. 土壤最为显著的特征是具有______。 64. 生态系统中多条食物链交错形成的网状结构称为______。 65. 植物开花的季节性,主要由植物和传粉动物之间的______过程来决定。 66.各种因子共同对生物产生影响,是生态因子__________规律。 67. 竞争排斥原理又叫______。 68. 最初的地球上并没有生命,经过长期的进化,生物体之间的______,形成了今天在地球表面生存的两百多万个物种。 69.某些生物种群的个体、配偶或家族,常将它们的活动局限在一定的区域内,并加以保护,这种现象叫______。 70. 我国生态学家______认为:“生态学是一门多科性的自然学科,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及其机理的科学”。 三、判断题(10题) 71. 海洋是生产力和生物量最大的生态系统类型。( ) A.正确 B.错误 72.次生演替的结果是群落复生。(  ) 73. 环境学应用价值的日益突出是研究生态学的结果。( ) A.正确 B.错误 74. 生态学指的环境是生物体以外的非生物环境。( ) A.正确 B.错误 75.荞麦、甘薯和烟草属耐碱性作物。(  ) A.否 B.是 76.植物对昼夜温度交替变化的反应称为物候节律。(  ) 77. 海拔升高与纬度增加对生物栖息地温度的影响通常是相似的。( ) A.正确 B.错误 78.温度对内温动物的分布没有影响。( ) 79.石油、煤、天然气等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  ) 80.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及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 四、简答题(5题) 81. 地形对生物的作用因素有哪些? 82. 简述影响初级生产力的因素。 83.简述物质循环的调节。 84. 简述种间竞争的类型及其一般特征。 85.简述物候节律及其意义。 五、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成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