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十八中学高一物理联考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十八中学高一物理联考试题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某物体在水平面向右运动一定受到了水平向右的力   B. 在空中匀速直线飞行的飞机受到的合力与重力平衡   C. 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就一定运动   D. 1N的力可能比800N的力产生的效果好 参考答案: D 2. 如图所示,在不计滑轮摩擦和绳子质量的条件下,当小车匀速向右运动时,物体A的受力情况是(  ) A、绳的拉力等于A的重力 B、绳的拉力小于A的重力 C、绳的拉力先大于A的重力,后变为小于重力 D、绳的拉力大于A的重力 参考答案: D 3. 如图所示,一人站在电梯中的体重计上,随电梯一起运动。下列各种情况中,体重计的示数最大的是(      ) A.电梯匀减速上升,加速度的大小为 1.0 m/s2 B.电梯匀加速上升,加速度的大小为 1.0 m/s2 C.电梯匀减速下降,加速度的大小为 0.5 m/s2 D.电梯匀加速下降,加速度的大小为 0.5 m/s2 参考答案: 4. (多选题)如图,近地人造卫星和月球绕地球的运行轨道可视为圆.设卫星、月球绕地公转周期分别为T卫、T月,地球自转周期为T地,则(  ) A.T卫<T月 B.T卫>T月 C.T卫<T地 D.T卫=T地 参考答案: AC 【考点】人造卫星的加速度、周期和轨道的关系;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分析】根据万有引力定律提供向心力,写出相应的牛顿第二定律的方程=,即可解答. 【解答】解:卫星和月球都绕地球做圆周运动,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r=R+h 解得: 由于近地卫星的环绕半径小于同步卫星的半径,同步卫星的半径又小于月球绕地球的半径,所以,近地卫星的周期最小,月球的周期最大. 又由于同步卫星的周期等于地球自转周期为T地,所以:T卫<T地<T月.故A、C正确,BD错误. 故选:AC 5. (单选)如图,半圆形凹槽的半径为R,O点为其圆心。在与O点等高的边缘A、B两点分别以速度v1、v2水平相向抛出两个小球,(AB为圆的直径)已知v1∶v2=1∶3,两小球恰落在弧面上的P点。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OP为45° B.若要使两小球落在P点右侧的弧面上同一点,则应使v1、v2都增大 C.改变v1、v2,只要两小球落在弧面上的同一点,v1与v2之和就不变 D.若只增大v1,两小球可在空中相遇 参考答案: D 竖直分位移相等,时间相等设为t,则,所以,如果竖直分位移发生改变的话,则t改变,所以选项C错误;如果两个球落点在P点右侧的话,在左边的球的水平分位移增大,右边分位移减小,应该不是、都增大,所以选项B错误; 由于,所以,整理可得:,所以,选项A错误;如果若只增大,而不变,所以有可能二者在空中相遇,即选项D正确。 二、 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 6. 如图所示是上海锦江乐园新建的“摩天转轮”,它的直径达98 m,世界排名第五,游人乘坐时,转轮始终不停地匀速转动,每转一周用时25 min,每个厢轿共有6个座位。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乘客在乘坐过程中速度始终保持不变 B.每个乘客都在做加速度为零的匀速运动 C.乘客在乘坐过程中对座位的压力始终不变 D.每时每刻每个人受到的合力都不等于零 参考答案: D 7. (6分)如图所示,今将力F进行分解,其中一个分力F1的方向与F夹角为θ,则另一个分力F2的大小至少为_______,若分力F1的大小与F相等,则另一个分力F2的大小为_______。     参考答案: Fsinθ,2Fsin 8. 如图所示为用频闪摄影方法拍摄的研究物体做平抛运动规律的 照片。图中A、B、C为三个同时由同一点出发的小球。AAˊ为A 球在光滑水平面上以速度υ运动的轨迹。BBˊ为B球以速度v被水 平抛出后的运动轨迹。CCˊ为C球自由下落的运动轨迹。通过分析 上述三条轨迹可得出结论                               。 参考答案: 9. 如图两个斜面的倾角分别为37°和53°,在斜面顶点把两个小球以同样大小的初速度分别向左、向右水平抛出,小球都落在斜面上.若不计空气阻力,则A、B两个小球的运动时间之比为 9:16 . 参考答案: 考点: 平抛运动.版权所有 专题: 平抛运动专题. 分析: 两球都落在斜面上,位移上有限制,即竖直位移与水平位移的比值等于斜面倾角的正切值. 解答: 解:根据得运动的时间为:t=, 则. 故答案为:9:16.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抓住平抛运动落在斜面上竖直方向上的位移和水平方向上的位移是定值.结合运动学公式进行求解. 10. 作用于O点的五个恒力的矢量图的末端跟O点恰好构成一个正六边形,如图所示。这五个恒力的合力是最大恒力F3 的______倍。 参考答案: 3 11. (4分)下图为某同学在进行早锻炼时沿直线从A地跑到B地的频闪照片,已知该同学身高为1.7m,从A地跑到B地他一共用时5s,则该同学跑步的平均速度约为_______m/s。 (本题计算结果数值保留到小数点后第一位)     参考答案: 2.4 12. 飞机着陆后在跑道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已知初速度是200m/s,加速度大小是5m/s2,则飞机着陆后60秒内的位移大小是     m. 参考答案: 4000m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求出飞机减速到零的时间,然后结合位移公式求出飞机着陆后在60s内的位移. 【解答】解:飞机减速到零所需的时间t= 所以飞机着陆后60s内的位移等于40s内的位移. 则x=. 故答案为:4000m 13. (1)电磁打点计时器通常的工作电压为              ,电火花打点计时器通常的工作电压为        。我们日常生活所用的交流电频率是50Hz,如果用它做电源,打点计时器每隔       s打一个点。 (2)某同学在做“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时,得到了如图所示的一条较为理想的纸带, A、B、C、D、E、F为在纸带上依次所选的记数点,相邻记数点间有四个点未画出,测得AB=1.20cm,AC=3.20cm,AD=6.00cm,AE=9.60cm,AF=14.00cm,则以上由数据可知小车做     运动,运动的加速度a=      m/s2,打点计时器打下D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为 __ __     m/s。(计算结果小数点后保留两位) 参考答案: 三、 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 14. 在下列给出的的器材中,选出“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所需的器材并填在横线上(填编号)。 A打点计时器、B天平、C低压交流电流电源、D低压直流电源、E细绳和纸带、F钩码和小车、G秒表、H一端有滑轮的长木板、I刻度尺   选出的器材是                  参考答案: ACEFHI 15. 如图所示是“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方案之一,通过位移的测量来代替加速度的测量,即.用这种替代成立的操作要求是(     ) A.实验前必须先平衡摩擦力 B.必须保证两小车的运动时间相等 C.两小车都必须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D.小车所受的水平拉力大小可以认为是砝码(包括小盘)的重力大小 参考答案: BC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 16. 如图所示,在高15m的平台上,有一个小球被细线拴在墙上,球与墙之间有一被压缩的轻弹簧,当细线被烧断时,小球被弹出,不计一切阻力, (1)小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是多少? (2)已知小球落地时速度方向与水平成60°角,求小球被弹簧弹出时的速度大小? ( 3)小球落地时小球在水平方向的位移多大?(g=10m/s2) 参考答案: ,10m/s, 17. 一个小球自距地面5m的空中由静止开始自由落下。小球下落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忽略不计,取g=10m/s2。求:     (1)小球经过多长时间落到地面;     (2)小球刚接触地面时的速度。 参考答案: 解: (1)小球自由下落,根据h=                                        2分 解得t=1s                                                                                             1分 (2)根据v=2gh                                                                           2分 解得v=10m/s                    18. (计算)如图所示,上表面光滑,长度为3 m、质量M=10 kg的木板,在F=50 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以v0=5 m/s的速度沿水平地面向右匀速运动.现将一个质量为m=3 kg的小铁块(可视为质点)无初速地放在木板最右端,当木板运动了L=1 m时,又将第二个同样的小铁块无初速地放在木板最右端,以后木板每运动1 m就在其最右端无初速地放上一个同样的小铁块.(g取10 m/s2)求: (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刚放第三个铁块时木板的速度. (3)从放第三个铁块开始到木板停下的过程,木板运动的距离. 参考答案: (1) μ=0.5. (2) v1=4 m/s.  (3) 1.78 m (1)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f 由平衡条件得 F=f ① f=μMg ② 联立并代入数据得 μ=0.5. ③ (2)每放一个小铁块,木板所受的摩擦力增加μmg 令刚放第三块铁块时木板速度为v1,对木板从放第一块铁块到刚放第三块铁块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μmgL-2μmgL=Mv2-Mv ④ 联立代入数据得v1=4 m/s. ⑤ (3)从放第三个铁块开始到木板停下之前,木板所受的合外力均为3μmg 从放第三个铁块开始到木板停下的过程,木板运动的距离为x,对木板由动能定理得 -3μmgx=0-Mv2 ⑥ 联立并代入数据得x=m=1.78 m. ⑦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