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贵州省贵阳市卫城中学高一物理月考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2022-2023学年贵州省贵阳市卫城中学高一物理月考试题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甲、乙两车沿平直的公路通过同样的位移,甲车在前半段位移内以v甲1=40 km/h的速度运动,在后半段位移内以v甲2=60 km/h的速度运动;乙车在前半段时间内以v乙1=40 km/h的速度运动,后半段时间内以v乙2=60 km/h的速度运动.则甲、乙两车在整个位移中的平均速度大小的关系是(  ) A.甲=乙  B.甲>乙 C.甲<乙  D.无法确定 参考答案: 2. 铁路在弯道处的内外轨道高度是不同的,已知内外轨道平面与水平面的倾角为θ,如图所示,弯道处的圆弧半径为R,若质量为m的火车转弯时速度等于,则(       ) A.内轨对内侧车轮轮缘有挤压         B.外轨对外侧车轮轮缘有挤压 C.这时铁轨对火车的支持力等于  D.这时铁轨对火车的支持力大于 参考答案: 3. (单选)如图所示,小球用细绳系住放置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当细绳由水平方向逐渐向上偏移时,细绳上的拉力F和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N将:(    ) A.N逐渐增大                       B.N先增大后减小 C.F先增大后减小          D. F先减小后增大 参考答案: D 4. 在质量为M的电动机飞轮上固定着一个质量为m的重物,重物到转轴的距离为r,如图所示,为了使放在地面上的电动机不会跳起,电动机飞轮的角速度不能超过(  )   A.   B. C. D. 参考答案: B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向心力. 【分析】重物转到飞轮的最高点时,若重物对飞轮的作用力恰好等于电动机的重力Mg时,电动机刚要跳起.以重物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三定律飞轮对重物的反作用大小也等于Mg,由牛顿第二定律求解角速度. 【解答】解:重物转到飞轮的最高点时,电动机刚要跳起时,重物对飞轮的作用力F恰好等于电动机的重力Mg,即F=Mg. 以重物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mg=mω2r,解得ω= 故选B 5. 甲、乙、丙三个质量相同的物体均受到大小相等的恒力F,方向如图所示。三个物体均静止在水平地面上,且地面与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均相同,则      (     ) A.三个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相同 B.甲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最大 C.乙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最大 D.丙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最大 参考答案: C 二、 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 6. “用DIS测变速直线运动的瞬时速度”实验中,用到的传感器为      传感器,若实验过程中挡光片紧贴小车前沿放置,则随着挡光片宽度不断减小,速度栏中的数据            (填“不断增大”、“不变”或“不断减小”)。 参考答案: _光电门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不断减小 7. 从高为5m处以某一初速度竖直向下抛出一个小球,小球在与地面相碰后竖直向上弹起,上升到抛出点上方2m高处被接住,这段时间内小球的位移是       m,路程是       m.(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 参考答案:  -3   12   8. 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在这种环境中无法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于是某同学在这种环境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图中O为光滑的小孔)来间接测量物体的质量:给待测物体一个初速度,使它在桌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设航天器中具有基本测量工具(弹簧秤、秒表、刻度尺)。 (1)物体与桌面间没有摩擦力,原因是              ; (2)实验时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               ; (3)待测质量的表达式为m=                  。 参考答案: (1) 物体对桌面无压力  (2)   弹力大小:作圆周的周期和半径    (3) m=FT2/4π2R  9. 如图所示是一种简易的圆周运动向心力演示仪,图中 A、B 为两个穿在水平滑杆上并通过棉线与转轴相连的重锤. 试结合下列演示现象,分析影响向心力的因素. (1)使线长,质量,加速转动横杆. 现象:连接 A的棉线先断. 表明:在半径和角速度一定的条件下,圆周运动所需向心力随          的增大而增大. (2)使质量 ,线长,加速转动横杆. 现象:发现连接 A的棉线先断. 表明:在物体质量和角速度一定的条件下, 圆周运动所需向心力随         的增大而增大. (3) 对任一次断线过程进行考察. 现象:并不是横杆一开始转动就断线,而是加速了一段时间之后线才断的. 表明:在物体质量和半径一定的条件下,圆周运动所需向心力随            的增大而增大. 参考答案: (1)物体质量 (2)转动半径  (3)转动角速度 10. 一个圆环,以竖直直径AB为轴匀速转动,如图所示,则环上M、N两点的线速度的大小之比vM∶vN =__________;角速度之比M∶N =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1:1 11. 如图所示,两个钩码均重2N,弹簧测力计自重不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如果弹簧的劲度系数为500N/m,此时弹簧的伸长量为         m。     参考答案: 2,0.04 12. 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从高h处自由下落,则下落过程中重力对小球做功的平均功率是        ;落地时重力的瞬时功率是           。 参考答案: , 13. 已知地球的半径R=6400km, ⑴地球自转的角速度___________ ⑵赤道上的物体因地球自转具有的线速度是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7.27×10-5rad/s   465.2m/s 三、 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 14. 利用实验探究“当合外力大小一定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与其质量成反比”.给定的器材有:倾角可以调节的长斜面(如图所示),小车 、计时器 、米尺 、天平(含砝码) 、钩码等 .在实验过程中不考虑摩擦,重力加速度为 g ,请结合下列实验步骤回答相关问题. (1) 用天平测出小车的质量为 mo  . (2) 让小车自斜面上一固定点 A1 从静止开始下滑到斜面底端 A2 ,用计时器记下所用的时间为 to . (3) 用米尺测出 A1 与 A2 之间的距离 s ;则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a =         . (4) 用米尺测出 A1 A2 的竖直高度差 ho ,则小车所受的合外力大小为 F =           . (5) 在小车中加钩码,用天平测出此时小车与钩码的总质量 m ,同时通过改变斜面的倾角来改变固定点 A1 相对于 A2的竖直高度差 h ,测出小车从 A1 由静止开始下滑到斜面底端 A2 所需的时间 t ;问:质量不相等的前后两次应怎样操作才能使小车所受合外力大小一定?答:                       . (6) 多次改变小车与钩码总质量,测出各次对应的 m 、h 、t值.以 1/t 2 为纵坐标, 1/m 为横坐标建立坐标系,将各组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连点成线,得出结论. 参考答案: (3)2s/t02   (4)m0gh0/s    (5)使mh为定值 15. 如图甲,是“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装置图甲,通过描点画出平抛小球的运动轨迹. (1)以下是实验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其中合理的有    . a.安装斜槽轨道,使其末端保持水平 b.每次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可以任意选择 c.每次小球应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 d.为描出小球的运动轨迹,描绘的点可以用折线连接 (2)实验得到平抛小球的运动轨迹,在轨迹上取一些点,以平抛起点O为坐标原点,测量它们的水平坐标x和竖直坐标y,如图乙中y﹣x2图象能说明平抛小球运动轨迹为抛物线的是   . (3)如图丙,是某同学根据实验画出的平抛小球的运动轨迹,O为平抛的起点,在轨迹上任取三点A、B、C,测得A、B两点竖直坐标y1为5.0cm,y2为45.0cm,A、B两点水平间距△x为40.0cm.则平抛小球的初速度v0为     m/s,若C点的竖直坐标y3为60.0cm,则小球在C点的速度vC为     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g取10m/s2) 参考答案: (1)ac;(2)c;(3)2.0,4.0 【考点】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 【分析】(1)根据实验的原理,结合实验中的注意事项确定正确的操作步骤. (2)根据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运动规律,结合运动学公式求出y与x2的关系式,从而确定正确的图线. (3)根据位移时间公式分别求出抛出点到A、B两点的时间,结合水平位移和时间求出初速度.根据速度位移公式求出C点的竖直分速度,结合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C点的速度. 【解答】解:(1)a、为了保证小球的初速度水平,斜槽的末端需水平,故a正确; b、为了使小球的初速度相等,每次让小球从斜槽的同一位置由静止滚下,故b错误,c正确; d、描绘小球的运动轨迹,用平滑曲线连接,故d错误. 故选:ac. (2)根据x=v0t,y=得,y=,可知y﹣x2的图线为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故选:C. (3)5cm=0.05m,45cm=0.45m,40cm=0.40m,60cm=0.60m, 根据得:, 根据得:, 则小球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 C点的竖直分速度为: =m/s, 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知,C点的速度为: m/s=4.0m/s. 故答案为:(1)ac;(2)c;(3)2.0,4.0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 16. 一辆汽车做单向直线运动,先以20m/s的速度行驶了全程的一半的位移。然后又以30m/s的速度到达终点。则汽车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参考答案: 24 m/s 17. “神舟十号”飞船在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离地面的高度为h,周期为T,已知地球的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则地球的质量和密度分别是多大的。(球的体积公式:,其中R为球的半径) 参考答案: 18. )如图所示,足够长的固定斜面的倾角θ=370,一物体以v0=12m/s的初速度从斜面上A点处沿斜面向上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8m/s2,g取10m/s2.求: (1)物体沿斜面上滑的最大距离x; (2)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3)物体返回到A处时的速度大小v. 参考答案: (1)上滑过程,由运动学公式 ------------------------ (3分) 得                 --------------------------- (1分)    (2)上滑过程,由牛顿运动定律得:         --------------------------- (4分)          解得:                 --------------------------    (1分)    (3)下滑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 (4分) 解得: m/s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