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怀柔县第五中学高一物理联考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北京怀柔县第五中学高一物理联考试题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多选)某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第1 s内和第2 s内物体的速度方向相反 B.第1 s内和第2 s内物体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C.第2 s末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都为零 D.第3 s内物体的速度方向和加速度方向相同 参考答案: BD 2. 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两个相同斜面紧靠在一起,固定在水平面上,如图所示。它们的竖直边长都是底边长的一半.现有三个小球从左边斜面的顶点以不同的初速度向右平抛,最后落在斜面上,其落点分别是a、b、c。如图,a点距水平地面的高度最低,c点距地面最高。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图中三小球比较,落在a点的小球飞行时间最短 B.图中三小球比较,落在a点的小球飞行过程速度变化最大 C.图中三小球比较,落在a点的小球飞行过程速度变化最快 D.无论小球抛出时初速度多大,落到两个斜面上的瞬时速度都不可能与斜面垂直 参考答案: 3. (多选题)光滑水平地面上,A、B两物体质量都为m,A以速度v向右运动,B原来静止,左端连接一轻弹簧,如图所示,当A撞上弹簧,弹簧被压缩最短时 (  ) A.A的动量变为零 B.A、B的速度相等 C.B的动量达到最大值 D.此时弹性势能为 参考答案: BD 【考点】动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 【分析】A撞上弹簧后,A做减速运动,B做加速运动,当两者速度相等时,弹簧压缩至最短,根据动量守恒求出A、B共同速度,结合能量守恒求出弹簧的弹性势能. 【解答】解:A、A撞上弹簧后,A做减速运动,B做加速运动,当两者速度相等时,弹簧压缩至最短,此时A的动量不为零,A、B速度相等,故A错误,B正确. C、速度相等后,B继续做加速运动,动量继续增大,故C错误. D、规定向右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守恒得,mv=2mv′,解得共同速度,根据能量守恒得,弹簧的弹性势能,故D正确. 故选:BD. 4. 将两个质量不同的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以相同速率水平抛出,则(  )  A.质量大的物体先着地                       B.质量小的物体飞出的水平距离远  C.两物体落地时间由抛出点与着地点的高度决定 D.两物体飞出的水平距离一样远 参考答案: C 5. 如图所示,一滑块静止在水平粗糙的木板上,现将木板的一端缓慢抬高,直至木板与水平成90°角,则在此过程中,滑块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  )   A. 逐渐增大 B. 逐渐减小 C. 先减小后增大 D. 先增大后减小 参考答案:   考点: 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 专题: 摩擦力专题. 分析: 根据斜面的变化可知小物体受力的变化,物体的运动状态也会发生变化,由静摩擦力转化为滑动摩擦力,根据两种摩擦力的表达式可求得摩擦力的变化. 解答: 解:开始时物体受重力和支持力,抬起后受到向上的静摩擦力;静摩擦力等于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即f=mgsinθ,随角度的增大,摩擦力增大; 当角度达一定程度时,物体开始滑动,由静摩擦力变化滑动摩擦力,而滑动摩擦力f=μmgcosθ,cosθ随角度的增加而增小,故摩擦力将减小 故摩擦力是先增大后减小的;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表达式,在分析摩擦力问题时一定要先明确物体受到的是滑动摩擦力还是静摩擦力;一般来说,最大静摩擦力可以认为等于滑动摩擦力.   二、 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 6. (8分)如图所示,是自行车传动结构的示意图,假设脚踏板每n秒转一圈,要知道在这种情况下自行车的行驶速度大小,则 ① 还须测量的物理量是(写出符号及物理意义)                 、                     、                         ② 自行车的行驶速度大小是                    (用你假设的物理量及题给条件表示) 参考答案: 大齿轮半径r1;小齿轮半径r2;后轮半径r3(各1分  共3分); (5分) 7. (2分)一子弹用0.02s的时间穿过一木板,穿入时速度为800m/s,穿出时速度为300m/s,则子弹穿过木板的加速度为            。 参考答案: -2.5×104米/秒2 8. 一空间探测器从某一星球表面竖直升空,匀加速升空一段时间后,发动机突然关闭,整个上升过程其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图线上A、B两点对应的时刻分别为9s、25s。由图象可知探测器在该星球表面达到的最大高度=      ;9s-25s内探测器的运动加速度大小为=     。 参考答案:       9. 如图所示,质点甲以8m/s的速度从O点沿Ox轴正方向运动,质点乙从点Q(0m,60m)处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要使甲、乙在开始运动后10 s在x轴上的P点相遇,质点乙运动的位移是                ,乙的速度是                 . 参考答案: 100m   10㎝/s 10. 平抛运动t时刻的速度(要求把Vx 、Vy 、V 、θ都表达清楚,画出示意图) Vx= Vy= V = tanθ= 参考答案: 11. 用力F将质量为1kg的物体压在竖直墙上,F=50N.方向垂直于墙,若物体匀速下滑,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N,动摩擦因数是______,若物体静止不动,它受到的静摩擦力是______N,方向______.若撤去力 ,当铁块沿着墙壁自由下落时,铁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________(g=10m/s2) 参考答案: 10  0.2  10 竖直向上  0 12. 如图所示是矿井里的升降机由井底到井口的速度图像,那么升降机起动时加速度是       m/s2,矿井深       m. 参考答案: 13. 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所用电源频率为50Hz,取下一段纸带研究,如图所示,设0点为计数点的起点,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 (1)第一个计数点与起始点间的距离x1=     cm; (2)计算此纸带的加速度大小a=     m/s2; (3)物体经过第3个计数点的瞬时速度为v3=     m/s. 参考答案: 3.    3.    1.05. 【考点】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以及x1的大小,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 【解答】解:(1)由题意可知:x2=6cm,x3=15cm﹣6cm=9cm, 根据x3﹣x2=x2﹣x1,解得:x1=3cm. 故答案为:3. (2)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为常数,即△x=aT2,其中△x=3cm,T=0.1s,带入解得:a=3m/s2. 故答案为3. (3)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所以有: 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有: 故答案为:1.05. 三、 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 14. (11分).某同学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匀加速运动的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A、B、C、D、E、F、G共7个计数点。其相邻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每两个相邻的测量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0s。 (1)试根据纸带上各个计数点间的距离,每个0.10s测一次速度,计算出打下B、C、D、E、F五个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并将各个速度值填入下表(要求保留3位有效数字)   (2)将B、C、D、E、F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标在直角坐标系中,并画出小车的瞬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 (3)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________。   参考答案: (1)   vB vC vD vE vF 数值(m/s) 0.400 0.479 0.560 0.640 0.721 (2) (3)0.72-0.82m/s2   15. 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物体的加速度。如图是采用正确的实验手段,用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的点迹图。0,1,2,3,4是所取的五个计数点,图中数值是各计数点对应的以厘米为单位的尺的计数,交变电流的频率为50Hz。 (i)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是         s,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是      s。 (ii)利用图中的刻度尺,量出由计数点2到计数点3的位移s=       cm,由计数点3到计数点4的位移s’=        cm。 (iii)由以上数据,计算出小车的加速度为        m/s2,打下计数点3时小车的速度为        m/s。 参考答案: i) 0.02s    0.1s     ii)3.6cm    4.8cm    iii)1.2m/s2    0.42m/s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 16. (10分)汽车以υ0 = 36km/h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刹车后经2s速度变为υ = 21.6km/h。求: (1)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a大小; (2)刹车后8s内前进的距离s。 参考答案: 17. (10分)如图所示,相邻两车站间距相等均为800m,在一条直线上.车在两站间行驶时平均速度均为v车=36km/h,每次靠站停顿时间均为40s.某同学位于车站A与车站B之间离B车站350m处,当车从车站C开动的同时,若他以平均速度v人=2.5m/s奔跑,请你通过计算判断这位同学要赶上这趟车,该同学应选择怎样的方式。(向车站A跑还是向车站B跑)车长不计. 参考答案: (10分)应选择向A站跑    (2分) 若该同学向B站跑:t人=140s         t车=120s t人> t车所以该同学赶不上      (4分) 若该同学向A站跑:t人=180s         t车=240s t人< t车所以该同学赶不上      (4分) 18. 一物体以速度被竖直向上抛出,在空中运动时间大于2秒,不计空气阻力,在到达最高点前0.9 s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为多大?(g取10 m/s2) 参考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