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石厦中学高一生物模拟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广东省深圳市石厦中学高一生物模拟试题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生物体中能产生多糖的场所是      (    ) ①肝脏       ②骨骼肌    ③高尔基体  ④线粒体     ⑤核糖体 A.①②⑤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 B 2. 下列各种物质在活细胞中的含量从少到多的正确排序是 (    ) A.核酸、无机盐、蛋白质、水      B.无机盐、蛋白质、核酸、水 C.蛋白质、水、糖类、核酸         D.脂质、蛋白质、无机盐、核酸 参考答案: A 3. 下列与细胞膜功能无关的一组是(  ) A.识别和分泌  B.排泄和免疫   C.内吞和外排    D.支持和遗传 参考答案: D 4. ATP的结构简式和10个ATP分子中含有的高能磷酸键数是(     ) A.A—P—P~P和10个       B.A—P~P~P和20个    C.A~P—P~P和20个       D.A~P—P—P和10个 参考答案: B 5. 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原因是: A.减数第一次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联会     B.减数第一次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C.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染色体着丝点的分裂   D.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染色体的分离 参考答案: B 6. 离体的叶绿体在光照下进行光合作用时,如果突然中断二氧化碳的供应,短暂时间内叶绿体中C3与C5相对含量的变化是                                   A.C3增多,C5减少           B.C3增多,C5增多        C.C3减少,C5增多           D.C3减少,C5减少 参考答案: C 7. 下列选项中,属于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的是 A.蛋白质分子   B.大肠杆菌    C.噬菌体     D.蛙 参考答案: B 8. 某研究小组获得了水稻的叶黄素缺失植株。将其叶片进行了红光照射光吸收测定和色素层析条带分析(从上至下),与正常叶片相比,实验结果是(   ) A.光吸收差异显著,色素带缺第2条       B.光吸收差异不显著,色素带缺第2条 C.光吸收差异显著,色素带缺第3条       D.光吸收差异不显著,色素带缺第3条 参考答案: B 9. 下表为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部分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③属于组织液或淋巴,②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③增多 B.由于多种因素的调控,人体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是稳定不变的   C.④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 D.②属于血浆,其渗透压大小主要与血浆无机盐及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参考答案: B 10. 下列关于同源染色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染色体   B.由一条染色体复制而成的两条染色体 C.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的两条染色体    D.形状和大小一般相同的两条染色体 参考答案: B 11. 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结果与原因分析不对应的是 漂洗不充分会导致染色效果差 分裂期细胞所占比例小是因取材时间不恰当 视野中出现细胞重叠现象可能是解离不充分 染色体不会有动态变化的原因是解离时细胞死亡 参考答案: B 12. 下列各图中,图形分别代表磷酸.脱氧核糖和碱基,在制作脱氧核苷酸模型时,各部件之间需要连接。下列连接中正确的是(   ) 参考答案: B 13. 有关“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鸡血的成熟红细胞是容易得到且效果较佳的实验材料   B.为了加速红细胞在水中吸水涨破可以用玻璃棒快速搅拌   C.红细胞吸水涨破后可以采用离心法获得较纯的细胞膜   D.此实验可以为后续研究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提供实验材料 参考答案: A 14. 如图表示细胞对大分子物质“胞吞”和“胞吐”的过程。下列与此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 a与b均要以膜的流动性为基础才可能发生 B.a要有细胞内部供能才可能完成 C.胞吞过程物质穿过了0层磷脂分子 D.b与a分别是细胞排泄废物和摄取养分的基本方式 参考答案: D 15. 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余的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实验以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温度(℃) 5 10 15 20 25 30 35 光照下吸收C02(mg/h) 1.OO 1.75 2.50 3.25 3.75 3.50 3.OO 黑暗下释放C02(mg/h) O.50 O.75 1.OO 1.50 2.25 3.OO 3.50 下列对该表数据分析正确的是(     ) A.昼夜不停地光照,温度在35℃时该植物不能生长 B.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温度均保持在20℃的条件下,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C.昼夜不停地光照,该植物生长的最适宜温度是30℃ D.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温度在30℃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是温度在10℃时的2倍 参考答案: B 16. 南瓜果实的黄色和白色是由一对等位基因(A和a)控制的,用一株黄色果实南瓜和一株白色果实南瓜杂交,子代(F1)既有黄色果实南瓜也有白色果实南瓜,让F1自交产生的F2的表现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由①②可知黄果是隐性性状 B. 由③可以判定白果是显性性状 C. F2中,黄果与白果的理论比例是5:3 D. P中白果的基因型是aa 参考答案: D 试题分析:由①可知黄果如为显性则为杂合,再结合②可知黄果为隐性,A正确。由③出现性状分离可知白果是显性性状,B正确。P中白果基因型为Aa,F1中黄果(aa)占1/2;白果(Aa)也占1/2,F1中黄果自交得到的F2全部是黄果,F1中的白果自交得到F2中,黄果:白果=1:3,所以F2中黄果与白果理论比例是(1/2+1/2×1/4):(1/2×3/4)=5:3,C正确。P中白果基因型是Aa,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分离定律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分析和判断能力及计算能力。 17. 水溶性染色剂(PI)能与核酸结合而使细胞核着色,可将其应用于细胞死活的鉴别。细胞浸泡于一定浓度的PI中,仅有死亡细胞的核会被染色,活细胞则不着色,但将PI注射到活细胞中,则细胞核会着色。利用PI鉴别细胞的基本原理是  A.死细胞与活细胞的核酸结构不同     B.死细胞与活细胞的核酸含量不同 C.活细胞能分解染色剂PI             D.活细胞的细胞膜阻止PI的进入 参考答案: D 18. 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为暗反应提供的物质是(  ) A.O2和C3化合物 B.叶绿体色素 C.H2O和O2 D.[H]和ATP 参考答案: D 【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 【分析】光合作用的两个阶段比较如下: 项目 光反应 碳反应(暗反应) 实质 光能→化学能,释放O2 同化CO2形成(CH2O)(酶促反应) 时间 短促,以微秒计 较缓慢 条件 需色素、光、ADP、和酶 不需色素和光,需多种酶 场所 在叶绿体内囊状结构薄膜上进行 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 物质转化 2H2O→4[H]+O2↑(在光和叶绿体中的色素的催化下) ADP+Pi→ATP(在酶的催化下) CO2+C5→2C3(在酶的催化下) C3+【H】→(CH2O)+C5(在ATP供能和酶的催化下) 能量转化 叶绿素把光能先转化为电能再转化为活跃的化学能并储存在ATP中 ATP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化变为糖类等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解答】解:A、光反应阶段产生O2释放到细胞质基质中,C3化合物在暗反应阶段被还原为葡萄糖,A错误; B、叶绿体色素在光反应阶段吸收和转化光能,B错误; C、光反应阶段H2O的光解:2H2O→4[H]+O2(在光和叶绿体中的色素的催化下),O2释放到细胞质基质中,C错误; D、光反应阶段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产生ATP,为碳反应提供能量,利用水光解的产物氢离子,合成NADPH(还原型辅酶Ⅱ),为碳反应提供还原剂NADPH(还原型辅酶Ⅱ),D正确. 故选:D. 19. 右图是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装置。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两组装置均需要在黑暗条件下进行         B. 装置乙在III处可检测到有酒精生成 C.装置乙中应让II先放置一会再与III连接 D.装置甲中NaOH的作用是吸收I处的CO2 参考答案: C 20. 如图所示:甲图中①②表示目镜,③④表示物镜,⑤⑥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A.①比②的放大倍数大,③比④放大倍数小 B.把视野里的标本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时,应选用③,同时提升镜筒 C.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正确调节顺序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移动标本→转动细准焦螺旋 D.若使物像放大倍数最大,甲图中的组合一般是②③⑤ 参考答案: D 21. 下列各项能表示羧基的是   A.-R              B.-NH2         C.-COOH           D.-CO-NH- 参考答案: C 22. 观察到的某生物(2n=6)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如图所示。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 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有一对染色体没有相互分离 B. 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有一对染色单体没有相互分离 C.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有一条染色体多复制一次 D. 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有一条染色体多复制一次 参考答案: A 图示染色体没有姐妹染色单体,所以该图应该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图像,又细胞每一极都有相同的染色体,可知,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有一对同源染色体没有正常分离。 考点定位:考查减数分裂图像相关内容。 23. 人体细胞中多种多样的蛋白质执行着各种特定的功能,抗体具有的主要功能是      A.进行物质运输     B.发挥免疫作用  C.催化生化反应     D.构成细胞成分 参考答案: B 24. 有一条多肽链,分子式为CxHyOpNqS,将它彻底水解后,只得到下列四种氨基酸: 分析推算可知,水解得到的氨基酸个数最多为(  ) A.q-1          B.q+1          C.p-1        D. p+1 参考答案: C 25. 果蝇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现将纯种灰身果蝇与黑身果蝇杂交,产生的F1代再自交产生F2代,将F2代中所有果蝇自由交配,产生F3代。则F3代中灰身与黑身果蝇的比例是   A.3:1               B 5:1              C  8:1             D  9:1 参考答案: A 26. 如图为某家庭的甲、乙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甲遗传病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乙遗传病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已知Ⅲ-4携带甲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但不携带乙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病致病基因分别位于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上 B.甲、乙两病致病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C.该家族甲、乙两种病的致病基因分别来自于Ⅰ-1和Ⅰ-2 D.若Ⅲ-3和Ⅲ-4再生一个孩子,则同时患两病的概率是1/24 参考答案: D 27. 假定等位基因A和a,B和b是独立分配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