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训练试卷B卷附答案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校教师职业道德高分通关题型题库附解析答案

举报
资源描述
提升训练试卷提升训练试卷 B B 卷附答案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校教卷附答案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校教师职业道德高分通关题型题库附解析答案师职业道德高分通关题型题库附解析答案 单选题(共单选题(共 5050 题)题)1、以下()不属于高校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规范的处理。A.依法依规处理 B.品德评价 C.批评教育 D.价值澄清【答案】D 2、调整教师与物欲诱惑之间关系的道德规范是()。A.廉洁从教 B.依法执教 C.爱岗敬业 D.热爱学生【答案】A 3、评价教师某道德行为时,应该()。A.根据该行为的的效果 B.根据教师一贯的品质 C.对该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D.根据该行为的目的【答案】C 4、人的需要和目的被消融到追求经济增长的技术目标中,人反而成了实现目标的工具。这体现的是()。A.技术工具化 B.技术手段的目的化 C.技术社会的自由丧失 D.技术异化的显现【答案】B 5、指出“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的教育家是()。A.梁启超 B.陈独秀 C.梅贻琦 D.罗家伦【答案】C 6、教师服务社会本质上是一种()。A.教学的延伸 B.乐于助人 C.专业服务 D.社会服务【答案】C 7、师德规范要求教师“追求创新,注重个性”,以下哪条不属于这一要求的内容()。A.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追踪学术前沿,更新教学内容 B.因材施教,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C.形成个性化教育模式,鼓励学生创新和冒尖 D.保持个性,敢于特立独行【答案】D 8、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孟子对梁惠王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孔孟的主张属于()。A.重利轻义观 B.重义轻利观 C.义利并重观 D.以上都不是【答案】B 9、()反映了师德养成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规律。A.引导性原则 B.内化性原则 C.差异性原则 D.连贯性原则【答案】D 10、职业的要素包括特定社会责任、专门业务以及()。A.主要生活来源 B.职责权利 C.职业劳动 D.生活方式【答案】A 11、“没有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就没有教育。”这句话是()说的。A.陶行知 B.苏霍姆林斯基 C.卢梭 D.蔡元培【答案】C 12、下列不属于学术不端行为的是()。A.剽窃他人的研究成果 B.捏造数据 C.篡改数据 D.抄袭文【答案】D 13、道德的目的是按照()的规则去创造性地完善社会和人自身的存在。A.善恶 B.法律 C.善 D.阶级【答案】C 14、高等学校处理学术不端行为的最高学术调查评判机构是()。A.校长办公会 B.校党政联席会 C.校纪律检查委员会 D.校学术委员会【答案】D 15、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次从职业道德的高度探讨教师职业道德的是()。A.德谟克里特 B.昆体良 C.维多思若 D.蒙台涅【答案】B 16、在教育活动中,教师是具有()的主体。A.能动性 B.决定性 C.被动型 D.主导性【答案】D 17、伪注、伪造和篡改文献、数据等行为均属()A.学术自由 B.学术失范 C.学术不端 D.学术道德【答案】C 18、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是()。A.教育与爱国主义相结合 B.教育与品德培养相结合 C.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 D.教育与价值体系建设相结合【答案】C 19、道德是以()为评价标准来评价和规范人们的行为。A.罪与非罪 B.理性 C.慎独 D.善恶【答案】D 20、道德是从()上掌握世界的特殊方式之一。A.精神 B.实践 C.信念 D.实践一精神【答案】D 21、“人类创造了科学技术,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又超出了人们的控制能力,技术成了一种无政府状态,成了一种破坏力量。”以上观点属于()。A.技术决定论者 B.技术价值中性论者 C.技术乐观主义 D.技术悲观主义【答案】D 22、在教育活动中,教师是具有()的主体。A.能动性 B.决定性 C.被动型 D.主导性【答案】D 23、师德修养的最终目的和归宿是()。A.提高师德认识 B.磨炼师德意志 C.坚定师德信念 D.培养师德行为习惯【答案】D 24、教师职业产生的前提是()。A.人类教育活动的出现 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C.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 D.教育理论的发展【答案】C 25、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是()。A.教育与爱国主义相结合 B.教育与品德培养相结合 C.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 D.教育与价值体系建设相结合【答案】C 26、西汉时期,董仲舒认为教师的道德在于()A.诲人不倦 B.有教无类 C.化民成性 D.因材施教【答案】C 27、师德规范要求教师“追求创新,注重个性”,以下哪条不属于这一要求的内容()。A.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追踪学术前沿,更新教学内容 B.因材施教,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C.形成个性化教育模式,鼓励学生创新和冒尖 D.保持个性,敢于特立独行【答案】D 28、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最高标准是()。A.主体性标准 B.善的标准 C.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D.学生的需求为标准【答案】C 29、对教师道德行为的论述错误的是()。A.教师道德行为可以分为道德的行为和不道德的行为 B.教师道德行为的善恶可以反映教师不同的道德水平和境界 C.现实社会大力倡导教师以教育事业的整体利益为基础进行行为选择 D.道德自觉性高的教师,可以超越现实的社会环境作出行为选择【答案】D 30、“没有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就没有教育。”这句话是()说的。A.陶行知 B.苏霍姆林斯基 C.卢梭 D.蔡元培【答案】C 31、倡导并践行“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人民教育家是()。A.陶行知 B.蔡元培 C.徐特立 D.竺可桢【答案】A 32、关于良心和义务之间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良心和道德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道德范畴 B.良心是义务的内化形式 C.义务和良心都来自于主体内部,表现为个人对自己行为的道德责任 D.教师道德良心是教师在履行道德义务的过程中产生和形成的【答案】C 33、一切学术活动尤其是学术研究的灵魂是()。A.求真 B.创新 C.美德 D.严谨【答案】B 34、在教育活动中,教师是具有()的主体。A.能动性 B.决定性 C.承受性 D.主导性【答案】D 35、在教育活动中,教师是具有()的主体。A.能动性 B.决定性 C.承受性 D.主导性【答案】D 36、教师劳动最具影响力的手段是()。A.团结协作 B.言传身教 C.依法从教 D.课堂教学【答案】B 37、道德是从()上掌握世界的特殊方式之一。A.精神 B.实践 C.信念 D.实践一精神【答案】D 38、调整教师与物欲诱惑之间关系的道德规范是()。A.廉洁从教 B.依法执教 C.爱岗敬业 D.热爱学生【答案】A 39、习近平总书记 2016 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教师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坚持“四个统一”,即“教书与育人相统一,言传与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与关注社会相统一,()”。A.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B.教学与科研相统一 C.教书育人与服务社会相统一 D.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相统一【答案】D 40、我国古代第一次用学规的形式对教师提出规范要求的是()。A.岳麓书院揭示 B.岳麓书院条例 C.白鹿洞书院揭示 D.白鹿洞书院教条【答案】D 41、指出“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的教育家是()。A.梁启超 B.陈独秀 C.梅贻琦 D.罗家伦【答案】C 42、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次从职业道德的高度探讨教师职业道德的是()。A.德谟克里特 B.昆体良 C.维多思若 D.蒙台涅【答案】B 43、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的()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A.政治制度 B.阶级利益 C.生产劳动 D.经济关系【答案】D 44、确立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引导性原则的依据是道德的()。A.层次性 B.自律性 C.他律性 D.实践性【答案】C 45、教师道德他律,则是指教师道德原则和规范对教师职业行为具有外在的()。A.约束功能 B.导向功能 C.调节功能 D.制导功能【答案】D 46、“科学知识要经受检测与批判,绝不轻信盲从。”以上描述属于下列哪一种科学规范()。A.普遍主义 B.公有主义 C.无偏见性 D.有条理的怀疑精神【答案】D 47、以下教育家中,提出了符合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是()。A.梁启超 B.蔡元培 C.杨昌济 D.陶行知【答案】D 48、西汉时期,董仲舒认为教师的道德在于()A.诲人不倦 B.有教无类 C.化民成性 D.因材施教【答案】C 49、()是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最高标准。A.培育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 B.培养四有新人 C.养成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大学生 D.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答案】D 50、()反映了师德养成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规律。A.引导性原则 B.内化性原则 C.差异性原则 D.连贯性原则【答案】D 多选题(共多选题(共 2020 题)题)1、与学术道德规范相关的政策文件有()。A.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试行)B.教育部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 C.关于善待实验动物的指导性意见 D.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规范指南【答案】ABC 2、教师道德修养的方法包括()。A.学习 B.内省 C.慎独 D.笃行 E.引导【答案】ABCD 3、师德教育的一般方法包括()。A.相互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 B.日常教育和系统教育相结合 C.软性手段和综合手段相结合 D.榜样引导和舆论监督相结合 E.正面教育与反面教育相结合【答案】ABCD 4、教师道德行为评价善恶标准的相对性种类有()。A.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差异性 B.社会思潮、意识形态左右着教师道德行为,成为构成教师道德行为标准的重要因素 C.教育事业发展状况是影响教师道德行为评价的重要因素 D.教师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形成教师道德行为评价相对性的不可忽视的因素【答案】ABCD 5、以下属于明末清初的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夫之的观点的有()。A.教师担负着提升“正人心”的任务 B.教师应当教人树立理想志向 C.教师自身必须勤奋好学掌握渊博的知识 D.教师应当关心国家社会的进步事业【答案】ABCD 6、与其他职业良心相比,教师道德良心的特征有()。A.感染性强 B.内控性强 C.示范性强 D.层次性高【答案】CD 7、社会思潮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综合表现形式,具有以下特点()。A.反思性 B.继承性 C.全球性 D.符号性【答案】ABCD 8、与教育职业活动的一般特点相比,高等教育职业活动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体现在()。A.其目的是为社会培养中高级专门人才 B.其对象是趋于社会化的青年学生 C.其手段是教师的真才实学、人格品德 D.在时空上具有弹性与自由度【答案】ABCD 9、社会舆论成为教师道德评价的重要手段的原因是()。A.舆论的重要功能是对教师行为进行善恶判断 B.通过舆论评判的形式,使学校、教师能及时获得来自学校内部和外部的信息反馈 C.通过社会舆论,能对教师的行为起着矫正与导向的作用 D.舆论是教师道德评价的唯一手段【答案】ABC 10、学术诚信的三项简单而有效的原则为()。A.当你声称自己做了某项工作时,你确实是做了 B.当你发表言论时,你应该就熟悉的领域陈述真实的想法 C.当你介绍研究资料时,你应该公正真实地介绍它们 D.如果你使用了别人的工作,你要公开准确地引注它【答案】ACD 11、学术规范包含的含义有()。A.学术研究中的具体规则 B.学术研究的总原则 C.学术研究的流程 D.高层次的规范【答案】AD 12、正义与公正的区别体现在()。A.公正往往是根据一定的价值观和原则、规则去行为,而正义用来陈述人类追求的善和幸福 B.公正与正义是属种关系而非种属关系,更不是交叉关系 C.正义一般表示价值及其原则本身,而公正则表示根据价值及其原则来做人做事 D.两者的语言习惯的用语也存在差别【答案】ABCD 13、以下关于价值观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A.价值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价值、价值关系的一般看法和根本观点 B.价值观是处理各种价值问题时所持有的比较稳定的立场、态度和观点的总和 C.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社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