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题(一)及答案教师资格之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能力检测试卷B卷附答案

举报
资源描述
练习题练习题(一一)及答案教师资格之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及答案教师资格之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能力检测试卷能力检测试卷 B B 卷附答案卷附答案 单选题(共单选题(共 5050 题)题)1、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幼儿园每日的户外体育活动不得少于()小时。A.0.5 B.1 C.1.5 D.2【答案】D 2、制定幼儿园教育目标的主要依据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A.政府 B.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及其需求 C.教育机构 D.家庭【答案】B 3、婴幼儿大脑对葡萄糖有特殊的需求,因此学前儿童每餐的膳食中应摄入一定量的()以满足脑组织代谢所需要的能量。A.碳水化合物 B.蛋白质 C.脂肪 D.无机盐【答案】A 4、幼儿园的“娃娃家”游戏属于()。A.结构游戏 B.表演游戏 C.角色游戏 D.智力游戏【答案】C 5、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组织形式中,()是一种高效性的组织形式,这种形式对培养幼儿的集体意识、组织纪律性和自控力等有特殊的意义。A.集体教学 B.小组教学 C.个别教学 D.分组教学【答案】A 6、儿童最早发展的是身体中部的动作,然后是双臂和腿部动作,最后是腕、手及手指动作。这表明儿童动作发展遵循了()。A.首尾律及近远律 B.近远律及大小律 C.近远律及从无意识到有意识的规律 D.首尾律及从无意识到有意识的规律【答案】B 7、()是成人如何看待和对待儿童的观点的总和,它涉及儿童的能力与特点、地位与权利、儿童期的意义、儿童生长发展的形式和成因、教育同儿童发展之间的关系等诸多问题。A.儿童观 B.教师教育观 C.儿童发展观 D.成人教育观【答案】A 8、对不具备语言表达能力的婴儿的行为的研究,常用的方法是()。A.实验法 B.观察法 C.测验法 D.问卷法【答案】B 9、(2022 上半年真题)幼儿对自己消极情绪的掩饰,说明其情绪的发展已经开始()。A.深刻化 B.丰富化 C.内隐化 D.精细化【答案】C 10、下列不属于风疹症状的为()A.病初可有发烧、咳嗽、流鼻涕等症状 B.发烧当日或次日出现皮疹 C.耳后及颈部淋巴结肿大 D.起病突然、高烧可达 40【答案】D 11、正确的鼻出血处理措施是()A.让幼儿仰头十分钟 B.立即去医院处理 C.用湿毛巾冷敷患儿前额、鼻部 D.止血后立刻游戏【答案】C 12、培养幼儿求知的兴趣和欲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是()的教学内容之一。A.体育 B.智育 C.德育 D.美育【答案】B 13、小明今年 5 岁半,当老师问小明“为什么把积木扔进水里,积木会浮起来”时,小明回答“因为积木是由木头做的,而木头沉不下去”。由此可以推断出小明的()开始萌芽。A.直观动作思维 B.抽象逻辑思维 C.直觉思维 D.运算思维【答案】B 14、实施游戏化方法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游戏活动的()A.自主化 B.社会化 C.教育化 D.虚构化【答案】C 15、3 岁前儿童的思维主要是()。A.具体形象思维 B.抽象逻辑思维 C.直觉思维 D.直观行动思维【答案】D 16、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内在目的是()A.形成办园特色,打造办园品牌 B.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C.把幼儿培养成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主体 D.促进幼儿园和家庭的合作【答案】C 17、在“秋天的树”美术活动中,教师不适宜的做法是()。A.让幼儿按照教师的范画绘画 B.组织幼儿观察幼儿园的树 C.提供各种树的照片,组织幼儿讨论 D.引导幼儿观察有关树的名画【答案】A 18、()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是构成甲状腺素的重要成分。A.铁 B.钙 C.碘 D.钠【答案】C 19、根据城乡的不同特点,逐步建立以()为基础,以示范性幼儿园为中心,灵活多样的幼儿教育形式相结合的幼儿教育服务网络。A.地域 B.社区 C.小区 D.家庭【答案】B 20、在幼儿园与小学衔接过程中,智育的核心是()。A.记忆知识 B.思维能力 C.掌握技能 D.非智力因素【答案】B 21、活动去活动结束了,可是晨晨的“游乐园”还没撘完,他跟老师说:“老师,我还差一点就完成了,再给我 5 分钟,好吗?”,老师说:“行,我等你”,一边说,一边指导其他幼儿收拾玩具,该教师的做法体现了幼儿园一日生活安排应该()A.与幼儿积极互动 B.根据幼儿活动的需求灵活调整 C.按作息时间表按部就班的进行 D.随时关注幼儿的活动【答案】B 22、与上皮细胞的正常形成有关的是()。A.维生素 A B.维生素 B C.维生素 C D.维生素 D【答案】A 23、体育游戏是一种()。A.创造性游戏 B.有规则的游戏 C.角色游戏 D.表演游戏【答案】B 24、对于入园初期适应困难的孩子,幼儿园教师可以()。A.要求幼儿严守幼儿园一日生活制度 B.允许他们上半天,如中午饭后由家长接回,再逐渐延长在园时间 C.多批评爱哭爱闹的孩子 D.通知家长接回孩子【答案】B 25、成人对幼儿不理睬,可以成为一种惩罚手段,是因为()。A.幼儿独处时感到恐惧 B.幼儿有和别人交往的需要 C.幼儿害怕成人不要他 D.幼儿离不开成人【答案】B 26、婴幼儿的情绪发展形成主要依靠()。A.感知觉的发展 B.语言的发展 C.自我意识的发展 D.情绪气氛的熏陶【答案】D 27、(2022 上半年真题)关于自发性游戏的正确观点是()。A.幼儿园游戏不包括自发性游戏 B.自发性游戏不需要教师指导 C.教师组织的游戏比自发性游戏有价值 D.自发性游戏具有多种教育价值【答案】D 28、在幼儿教师激发幼儿活动兴趣的方法中,幼儿教师用有趣的故事、谜语或生动的动作描述激起幼儿活动兴趣的方法属于()。A.语言激励法 B.材料吸引法 C.表演法 D.暗示法【答案】A 29、关于幼儿对时间概念的掌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对一日时间延伸的认识水平高于对当日之内时序的认识 B.对一日时间延伸的认识水平低于对当日之内时序的认识 C.对过去认识的发展水平高于对未来的认识水平 D.对未来认识的发展水平高于对当日的认识水平【答案】B 30、幼儿园教师常常把刚入园的哭着要找妈妈的孩子与班内其他孩子暂时隔离开来,这主要是因为()。A.老师不喜欢哭闹的孩子 B.该幼儿不适合上幼儿园 C.幼儿常常处于激动的情绪状态 D.幼儿的情绪容易受感染【答案】D 31、下列不属于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内容的是()。A.生活习惯与能力 B.保护自身安全 C.身体活动的知识和技能 D.能听懂并理解多种游戏规则【答案】D 32、夜惊是睡眠障碍的一种表现,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是()A.生理因素 B.神经因素 C.社会因素 D.心理因素【答案】D 33、在婴儿期,儿童常常通过哭、喊、扔东西来吸引成人的关注。这反映了他们所采用的学习方式是()。A.模仿 B.操作学习 C.使用工具 D.习惯性【答案】C 34、下列食物中,含维生素 C 最丰富的是()。A.牛奶 B.鱼虾 C.面粉 D.新鲜水果【答案】D 35、孩子从楼梯上跳到坚硬的地面上,会出现什么后果?()A.视网膜脱落 B.脱臼 C.髋骨移位 D.头晕【答案】C 36、幼儿园教师应该是()A.幼儿学习的引导者、决策者和管理者 B.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 C.幼儿学习的引导者、传授者和控制者 D.幼儿学习的管理者、决策者和传授者【答案】B 37、某 5 岁儿童画的西瓜比人大,画的两颗尖牙也占了人脸的大部分,这段时期儿童画的特点是()。A.感觉的强调和夸张 B.绘画技能稚嫩 C.未掌握画面布局比例 D.表象符号的形成【答案】A 38、托运或者自行运输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单位,应当向所在地设区的市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申请领取 A.运输证明 B.运输证明副本 C.运输证明正本 D.运输证明复印件【答案】A 39、所谓()是现实允许的教育条件下幼儿德、智、体各方面尽可能的发展,但并不要求各方面发展到相同程度,即允许有差异。A.全面发展 B.差异发展 C.共同发展 D.个洼发展【答案】A 40、有时一名幼儿哭会惹的周围的幼儿跟着一 起哭,这表明幼儿的情绪具有()。A.冲动性 B.易感染性 C.外露型 D.不稳定性【答案】B 41、“清高孤傲,自命不凡”,最容易在()亲子关系的家庭出现。A.民主型 B.*型 C.独断型 D.放任型【答案】D 42、受到别人嘲笑而感到不愉快,对活动的成败感到自豪、焦虑,对别人的怀疑和妒忌等,是与()相联系的情感体验。A.思维 B.自我意识 C.想象 D.记忆【答案】B 43、上课时,个别幼儿喊口渴要喝水,老师的正确做法是()。A.立即让该幼儿离座去喝水 B.让该幼儿坚持到下课 C.批评后再让其喝水 D.停止教育活动,督促所有幼儿喝水【答案】A 44、各活动区要划分清楚,便于幼儿开展活动和教师进行管理是指各个活动区之间的()。A.界限性 B.相容性 C.转换性 D.差异性【答案】A 45、婴幼儿反复敲打桌子,在房间里跑来跑去,坐在椅子上摇来摇去,这类游戏属于()。A.结构游戏 B.机能性游戏 C.规则游戏 D.象征性游戏【答案】B 46、()是儿童健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体格发展、认知发展共同构成儿童发展的三大方面。A.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B.同伴关系的发展 C.兴趣的发展 D.社会性发展【答案】D 47、幼儿教师在语言课上只讲故事、音乐课上只教唱歌、体育课上只做游戏的做法违背了()教育原则。A.启蒙性 B.发展适宜性 C.活动性 D.综合性【答案】D 48、在幼儿园户外环境的创设中,沙、水等区域所提供的活动材料可塑性非常大,属于()A.固定结构材料 B.半固定结构材料 C.无固定结构材料 D.游戏材料【答案】C 49、在口头言语基础上形成起来的言语是()。A.内部言语 B.独白言语 C.连贯性言语 D.书面言语【答案】D 50、中班幼儿喜欢告状,它体现的幼儿情感是()。A.美感 B.道德感 C.智能感 D.自豪感【答案】B 大题(共大题(共 3 3 题)题)一、幼儿婷婷今年 3 岁,是个很漂亮的小女孩。妈妈教会她 5+3=8 之后,问她 3+5 等于多少,她居然说自己不知道!妈妈摇摇头,觉得自己的孩子怎么会这么笨呢?问题 1简答题请问:这一案例揭示了儿童的什么问题?请加以分析原因。其主要发展趋势是什么?【答案】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3 岁儿童的思维发展尚处于前运算阶段,其思维具有不可逆性。这个案例揭示的正是儿童思维不可逆性的特点。儿童思维的主要发展趋势是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儿童的思维灵活性增强,开始从单维集中向两维集中过渡,形成“守恒”概念,思维的可逆性开始形成和发展。二、材料:小虎精力旺盛,爱打抱不平。但是他做事急躁、马虎,喜欢指挥别人,稍有不如意便大发脾气,甚至动手打人,事后虽也后悔,但遇事总是难以克制根据小虎的上述行为表现,回答下列问题问题:(1)你认为小虎的气质属于什么类型?为什么?(2 分)(2)如果你是小虎的老师,你准备如何根据他的气质类型的特征实施教育?(18 分)【答案】(1)小虎的气质属于胆汁质型。胆汁质儿童精力旺盛,反应迅速,容易冲动,难以约束自己的行为,情绪明显表露于外,但持续时间不长。小虎的表现符合胆汁质类型的主要特征。(2)教师在对胆汁质儿童进行教育时,应帮助他克服粗暴、狂妄自大等不良性格,培养其意志力、自控力、冷静、心细等品质。在教育时,对他的要求要严格一些,适当进行批评,但也要防止其产生对立情绪。三、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对幼儿安排了一系列的学习活动,要么学英语,要么学钢琴,要么学美术等等,周六周日也不例外,生怕孩子贪玩。从不轻易让孩子与邻居家的孩子共同玩耍,而自己也不愿与孩子一起游戏。即使孩子想尝试做一些简单家务也由家长完全包办。请用所学过的学前教育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分析。【答案】活动和交往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特别是游戏活动更是促进儿童心理发展的最好的活动形式。学习当然也是一种必要的活动形式,但它代替不了游戏和劳动的作用。在游戏中,儿童才能形成内部矛盾,并在活动中解决矛盾,才能更好地认识自然和社会。家长的做法使儿童处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使儿童心理发展出现片面和扭曲,这是不利于幼儿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