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音乐教学反思我是草原小牧民_人音版简谱

举报
资源描述
人音版第五册?我是草原小牧民?教学反思 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是人音版小学三年级第五册教材 ,第二课?草原?中的一首歌曲 ,本课的总目标是通过听、唱、舞、奏等多种音乐实践活动 ,初步感受内蒙古地区的民族风格。本课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是一首带有浓厚草原风格的儿歌 ,旋律流畅自然 ,朗朗上口;情绪热烈、欢快;节奏跳跃性强 ,非常具有舞蹈的律动感 ,表达了草原小牧民放牧时喜悦自豪的心情。 我在教这首歌曲时 ,在学习的过程中 ,我采用了视、讲、听、演四者结合的方法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多看、多听 ,去感受内蒙古音乐的歌舞一体以及它的美 ,让学生从感官上去领略草原的美丽风光 ,对内蒙古的风土人情有所了解 ,这样为学习歌曲奠定了根底。因为学生对这类乐曲欣赏的时机较少 ,更不要说去理解、感受了;且学生年龄较小 ,较为专业的音乐术语更加难以领会。因此 ,我从让学生去“看〞 ,也就是看关于内蒙古人文的图片、视频 ,去了解 ,去感受;然后让老师与学生共同讲讲有关草原英雄小姐们的故事 ,感受姐妹俩高尚的品德;在有了一定了解的根底上再去“听〞 ,听节奏 ,听风格 ,听特点;有了两者的结合后 ,学生根本上都能了解蒙古族的歌曲了。这时候再将音乐文化加深学习的记忆就是“演〞了 ,让学生把听到的、看到的、感受到的 ,用自己的肢体语言表现出来 ,这样一来既能把四者进行结合 ,而且还深化了本单元的主题 ,加深了对蒙古音乐的记忆。 在教学时 ,为给学生创造了一种美的气氛 ,让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 ,始终感受到了美的享受 ,充分的感受到音乐给人们带来的美的熏陶、美的感染 ,使学生尽情的用自己甜美的声音、舒畅愉快心情和赞美的情感 ,去表现牧民们爽朗豪放的性格及对家乡的无比热爱和赞美之情。我觉得整节课 ,效果还是不错的 ,同学们不但唱的好 ,而且音色很美 ,富有情感 ,通过学生的唱、演 ,看出同学们不但根底好 ,而且还是很投入的去尽情的表现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 ,同学们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 ,完全的投入到“草原上〞的情景中去 ,从而也被草原的景美、音乐美、舞美等深深的陶醉。除此 ,我还准备了好多好听的、具有代表性的蒙古族歌曲 ,如:?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桔祥三宝? ,这两首歌曲都是很好听的 ,也都是很美的 ,能够充分的表达大草原的美丽以及牧民对家乡的热爱和赞美。 整个课堂进行的还是比拟顺利的 ,学生的热情也很高 ,特别是在观看课件的时候 ,学生的热情极高。到达了预期的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但是我感觉有几个方面没有做好 , 1、在舞蹈动作的学习中 ,对学生的组织没有做好 ,整个程序的进行有点仓促 ,不够细致。应该让学生互相交流一下 ,把动作做得再整齐标准一些。 2、没有充分发挥小组的优势。准备不够充分 ,课前曾方案把座位摆放得更加合理 ,更能适合于本节课的分组表演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实现 ,准备工作做得不够充分。 3、在最后一个环节的表演中 ,没有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优势和积极性 ,应该让所有的学生都融入最后的表演中 ,把自己作为表演者 ,而不是一个观看者。最后的集体表演时 ,有一局部同学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 ,大大影响了最后表演的效果。所以在表演前应该把要求细化 ,分工更明晰一些。自己没有更好的扮演“引导〞的角色。 通过这节课 ,我思考了很多 ,也收获了很多 ,教学应该充分表达其育人功能 ,它绝不是简单的唱、跳、奏 ,它就象是一个工程:先要架好一个合理的框架 ,然后注重每一个微小的细节 ,还要进行合理的分工。将学生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 ,在以后争取多给学生观看课件 ,让学生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给学生以最大的空间感受、体验、想象、表现的时机 ,从而能够充分展示才华、挖掘潜力、释放情感、体验成功。今后的教学中 ,我将多运用这样或类似的方法 ,让学生在学会歌曲的同时 ,形成好的学习习惯 ,促成更强的学习音乐的能力。 2 / 2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