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市锦绣中学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浙江省杭州市市锦绣中学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下列分子式表示的一定是纯净物的是                           A.CH4O     B.C7H8O      C.C5H10      D.C2H4Cl2 参考答案: A 略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溶度积小的物质一定比溶度积大的物质溶解度小 B.  对同类型的难溶物,溶度积小的一定比溶度积大的溶解度小 C.  难溶物质的溶度积与温度无关 D.  难溶物的溶解度仅与温度有关 参考答案: B 3. 下列物质:①金刚石②白磷③甲烷④四氯化碳,其中分子具有正四面体型的是: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 C 略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   B、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  C、利用沉淀反应除杂时,可使杂质离子完全沉淀        D、pH=5的盐酸稀释1000倍后,溶液的pH增到8 参考答案: B 略 5. 用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苯乙烯中含有的碳碳双键的数目为4NA B.22.4L乙炔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2NA个CO2分子 C.1.7g羟基所含电子数目为NA D.0.2mol戊烷中所含共价键的数目为3.2NA  参考答案: D 略 6. 下列有关元素锗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锗的第一电离能高于碳而电负性低于碳 B.四氯化锗与四氯化碳分子都是四面体构型 C.二氧化锗与二氧化碳都是非极性的气体化合物 D.锗和碳都存在具有原子晶体结构的单质 参考答案: BD 略 7. 已知4NH3 + 5O24NO + 6H2O,若反应速率分别用v(NH3)、v(O2)、v(NO)、v(H2O)表示,正确的关系是    A.4 v(NH3)=5v(O2)                    B.6 v(O2)= 5v(H2O) C.4v(NH3)=6 v(H2O)                  D.v(O2)= 4v(NO) 参考答案: B 略 8. 右表为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的一部分, 下列有关R、W、X、Y、Z五种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通常情况下五种元素的单质中,Z单质的沸点最高 B.Y、Z的阴离子电子层结构都与R原子的相同 C.W的氢化物的沸点比X的氢化物的沸点高 D.第一电离能:R>W>Y 参考答案: D 略 9.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氨气通入醋酸溶液:CH3COOH+NH3=CH3COONH4 B  实验室保存的硫酸钠固体在空气中变质:2SO+O2 =2SO C  向偏铝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AlO2-+CO2+2H2O=HCO3-+ Al(OH)3↓ D  FeBr2溶液与等物质的量Cl2反应:2Fe2++2Br-+2Cl2=2Fe3++4Cl-+Br2 参考答案: D 略 10.    一定温度下,pH=a的某电解质溶液中,插入两支惰性电极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a,则该电解质可能是     A. NaCl    B. H2SO4    C. AgNO3    D. Na2SO4 参考答案: A 略 11. 下列分子中的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的类型相同的是(    )                        A、BeCl2与BF3    B、CO2与SO2     C、CCl4与NH3    D、C2H2与C2H4  参考答案: C 略 12. 抗疟疾药物青蒿素可由香茅醛为原料合成.下列有关香茅醛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分子式是C10H18O B.至少有六个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C.能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 D.能与H2或Br2发生加成反应 参考答案: B 【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 【分析】A.根据结构简式确定分子式; B.该分子中连接碳碳双键两端的碳原子能共面; C.醛能和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发生氧化反应; D.碳碳双键、醛基能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碳碳双键能和溴发生加成反应. 【解答】解:A.根据结构简式确定分子式为C10H18O,故A正确; B.该分子中连接碳碳双键两端的碳原子能共面,该分子中最多有4个C原子共面,故B错误; C.醛能和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发生氧化反应,该物质中含有醛基,所以能和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故C正确; D.碳碳双键、醛基能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碳碳双键能和溴发生加成反应,醛基能被溴氧化,故D正确; 故选B. 13. 在用标准 0.1000 mol/L的盐酸溶液滴定待测NaOH溶液的实验操作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滴定时左手旋转酸式滴定管的玻璃活塞,右手不停地摇动锥形瓶 B、两眼应时刻注视酸式滴定管内液面变化 C、在滴定终点时,待指示剂变色应立即读数,否则会产生误差 D、在加待测NaOH溶液时,锥形瓶应先用待测液润洗 参考答案: A 略 14. 下列电离方程式错误的是(    ) A.NaHS溶于水:NaHS===Na++HS-,HS-+H2OH3O++S2- B.Al(OH)3电离:H2O+AlO+H+Al(OH)3Al3++3OH- C.(NH4)2SO4溶于水:(NH4)2SO42NH+SO D.HF溶于水:HF+H2OH3O++F- 参考答案: C 略 15. 共价键、离子键、金属键、范德华力和氢键都是微观粒子之间的不同作用力,下列物质:①Na2O2;②冰;③金刚石;④碘单质;⑤CaCl2;⑥白磷,其中只含有两种作用力的组合是  (    ) A.①④⑥       B.①③⑥       C.②④⑥        D.①②③⑥ 参考答案: A 略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二氧化氯(ClO2)作为一种高效强氧化剂已被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AI级安全消毒剂。常温下二氧化氯为黄绿色或橘黄色气体,性质非常不稳定,温度过高或水溶液中ClO2的质量分数高于30%等均有可能引起爆炸,易与碱液反应生成盐和水。 (1)某研究小组设计如图所示实验制备ClO2溶液,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①在反应开始之前将烧杯中的水加热到80℃,然后停止加热,并使其温度保持在60~80℃之间。控制温度的目的是                            ,图示装置中缺少的一种必须的玻璃仪器是                         。 ②装置A用于溶解产生的二氧化氯气体,其中最好盛放              (填字母)。 a.20mL 60℃的温水            b.100mL冰水 c.100mL饱和食盐水           d.100mL沸水 ③在烧瓶中加入12.25g KClO3和9g草酸(H2C2O4),然后再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水浴加热,反应后生成ClO2的质量为                  。 (2)用ClO2处理过的饮用水(pH为5.5~6.5)常含有一定量对人体不利的亚氯酸根离 子()。饮用水中ClO2、的含量可用连续碘量法进行测定,实验步骤如 下: 步骤1: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水样加入锥形瓶中; 步骤2:调节水样的pH至7.0~8.0; 步骤3:加入足量的KI晶体; 步骤4:加入少量指示剂,用一定浓度的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 步骤5:再调节溶液的pH≤2.0; 步骤6:继续用相同浓度的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 ①步骤1中若要量取20.00mL水样,则应选用的仪器是                  。 ②步骤1~4的目的是测定水样中ClO2的含量,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则步骤 4中加入的指示剂为                    ,滴定达到终点时溶液的颜色变化为                   。 ③步骤5的目的是使将溶液中的还原为以测定其含量,该反应的离子 方程式为                                                            。   参考答案: 略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10分)830K时,在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可逆反应: CO(g)+H2O(g)CO2(g)+H2(g)     △H<0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若起始时c(CO)=2 mol·L-1,c(H2O)=3 mol·L-1,达到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60%,则在该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 (2)在相同温度下,若起始时c(CO)=1 mol·L-1,c(H2O)=2 mol·L-1,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测得H2的浓度为0.5 mol·L-1,则此时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      (填“是”与“否”),此时v(正)       v(逆)(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若降低温度,该反应的K值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将          。 参考答案:    略 18. 将2molSO2和1molO2混合置于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在800 K时,发生如下反应:2SO2(g)+O2(g) 2SO3(g) H<0, 当反应从开始进行到5min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测得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为2.1 mol。请回答下列问题: (1)800K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在0~5min时间间隔内SO2的反应速率为_____。(2)若在5min时降低温度,在某一时刻重新达到平衡状态,则新平衡混合物中气体的总物质的量________2.1 mol(填“>”、“<”或“=”),简述你的判断理由:__________。 (3)若相同条件下,向该容器内分别充人xmolSO2、ymolO2和zmolSO3,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内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仍为2.1 mol。则:x、y、z必须满足的关系是_________。(一个用含x、z的式子表示,一个用含y、z的式子表示) (4)相同条件下,若在上述容器中,充入0.2 mol SO2、0.4 mol O2和4.0molSO3三种气体,下列对该反应状态的描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处于平衡状态  B.不是平衡状态,反应正向进行 C.不是平衡状态,反应逆向进行 参考答案: (1)1620,0.18 mol/(L·min)(2)<,正反应是一个气体总物质的量减小的反应,且放热,当降低温度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3)x+z=2;2y+z=2或 (4)C (1)平衡时,SO2的浓度为0.1mol,O2的浓度为0.05mol,SO3的浓度为0.9mol,K=1620。c(SO2)=0.9mol/L,v(SO2)=0.18 mol/(L·min)。(2)正反应是一个气体总物质的量减小的反应,且放热,当降低温度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3)等效平衡(4)通过计算此时的反应常数和平衡常数相比,不是平衡状态,反应逆向进行 19. 在25℃、1.01×105 Pa条件下,反应2N2O5(g)== 4NO2(g)+O2(g)    ?H== +56.7 kJ· mol-1能够自发进行。从能量上分析,生成物的总能量比反应物的总能量          ,从反应前后的熵值看,反应后的熵值          (填“增加”、“减小”或“不变”)。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