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检测试卷A卷含答案公用设备工程师之专业基础知识(暖通空调+动力)提升训练试卷A卷附答案

举报
资源描述
综合检测试卷综合检测试卷 A A 卷含答案公用设备工程师之专业基卷含答案公用设备工程师之专业基础知识(暖通空调础知识(暖通空调+动力)提升训练试卷动力)提升训练试卷 A A 卷附答案卷附答案 单选题(共单选题(共 5050 题)题)1、满足 q=u 关系的热力工程是()。A.任意气体任意过程 B.任意气体定压过程 C.理想气体定压过程 D.理想气体可逆过程【答案】B 2、热力学中常用的状态参数有()。A.温度、大气压力、比热容、内能、焓、熵等 B.温度、表压力、比容、内能、焓、熵、热量等 C.温度、绝对压力、比容、内能、焓、熵等 D.温度、绝对压力、比热容、内能、功等【答案】C 3、在汽液两相共存区内,定压比热()。A.B.C.D.【答案】C 4、暖气片对室内空气的加热是通过下列哪种方式实现的?()A.导热 B.辐射换热 C.对流换热 D.复杂的复合换热过程【答案】D 5、用于承受径向载荷的轴承为()。A.角接触球轴承 B.推力轴承 C.向心轴承 D.深沟球轴承【答案】C 6、下列关于回归分析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确定几个特定的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如果存在的话,找出他们之间合适的相关关系式 B.根据一个或几个变量的值,预测或控制另一个变量的值 C.从一组测量值中寻求最可信赖值 D.进行因素分析【答案】C 7、完成一个热力过程后满足下述哪个条件时,过程可逆?()A.沿原路径逆向进行,系统和环境都恢复初态而不留下任何影响 B.沿原路径逆向进行,中间可以存在温差和压差,系统和环境都恢复初态 C.只要过程反向进行,系统和环境都恢复初态而不留下任何影响 D.任意方向进行过程,系统和环境都恢复初态而不留下任何影响【答案】A 8、热电偶与补偿导线连接、热电偶和铜导线连接进行测温时,要求接点处的温度应该是()。A.热电偶与补偿导线连接点处的温度必须相等 B.不必相等 C.热电偶和铜导线连接点处的温度必须相等 D.必须相等【答案】A 9、当气体的压力越()或温度越(),它就越接近理想气体。A.高,高 B.低,低 C.高,低 D.低,高【答案】D 10、物性参数为常数的一圆柱导线,通过的电流均匀发热,导线与空气间的表面传热系数为定值,建立导线的导热微分方程采用()。A.柱坐标下一维无内热源的不稳态导热微分方程 B.柱坐标下一维无内热源的稳态导热微分方程 C.柱坐标下一维有内热源的不稳态导热微分方程 D.柱坐标下一维有内热源的稳态导热微分方程【答案】D 11、在下列关于温标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摄氏、华氏和国际温标都属于经验温标 B.国际温标规定纯水在标准大气压小的冰点为 273.15K C.摄氏温标与国际实用温标数值相差 273.15 D.热力学温标是一种理想温标,不可能实现【答案】B 12、从压力、温度一定的输气总管向刚性、绝热的真空密闭容器充气,当容器内压力与总管压力相等时()。A.容器中气体的温度比环境空气温度高 B.容器中气体的温度比环境空气温度低 C.容器中气体的温度与环境空气温度一样高 D.不能确定容器中气体温度与环境空气温度的相互高低关系【答案】D 13、热电偶是由 A、B 两导体组合成的闭合回路,其中 A 导体为止檄,当回路的两个接点温度不同时将产生热电势,这个热电势的极性取决于()。A.A 导体的温差电势 B.温度较高的接点处的接触电势 C.B 导体的温差电势 D.温度较低的接点处的接触电势【答案】B 14、误差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按误差的基本性质和特点,误差可分为()。A.随机误差、系统误差和疏忽误差 B.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和引用误差 C.动态误差和静态误差 D.基本误差和相对误差【答案】A 15、齿轮传动齿面接触疲劳强度的高低取决于()。A.螺旋角 B.中心距 C.压力角 D.模数【答案】B 16、理想气体绝热节流过程中节流热效应为()。A.零 B.热效应 C.冷效应 D.热效应和冷效应均可能有【答案】A 17、并联管网的各并联管段()。A.水头损失相等 B.水力坡度相等 C.总能量损失相等 D.通过的流量相等【答案】A 18、卡诺循环由两个等温过程和两个绝热过程组成,过程的条件是()。A.绝热过程必须可逆,而等温过程可以任意 B.所有过程均是可逆的 C.所有过程均可以是不可逆的 D.等温过程必须可逆,而绝热过程可以任意【答案】B 19、用于湿球温度计测量空气焓值的方法属于()测量方法。A.直接测量 B.间接测量 C.组合测量 D.动态测量【答案】B 20、下列原理中不能用于速度测量的是()。A.散热率法 B.动压法 C.霍尔效应 D.激光多普勒效应【答案】C 21、湿空气是由()。A.湿饱和蒸汽与干空气组成的混合物 B.干空气与过热蒸汽组成的混合物 C.干空气与水蒸气组成的混合物 D.湿蒸汽与过热蒸汽组成的混合物【答案】C 22、设单位负反馈闭环系统,在给定单位阶跃信号和单位速度信号且无扰动作用时,其稳态误差分别为 0 和 0.2,对单位加速度输入信号则无法跟踪,则该系统为()。A.0 型系统 B.型系统 C.型系统 D.型系统【答案】B 23、单纯的导热发生在()中。A.气体 B.液体 C.固体 D.以上三种物体【答案】C 24、如果要增强蒸汽凝结换热,常见措施中较少采用的是()。A.增加凝结面积 B.促使形成珠状凝结 C.清除不凝结气体 D.改变凝结表面几何形状【答案】D 25、某溢水堰模型设计比例为 1:36,在模型上测得流速 1ms,则实际流速为()m/s。A.6 B.5 C.4 D.3.6【答案】A 26、室外散热器,为了增加辐射散热,可以将表面涂深色油漆,其中原理是()。A.增加表面导热系数 B.增加表面辐射率,减少吸收率 C.增加表面吸收率,减少表面辐射率 D.增加表面吸收率,增加表面辐射率【答案】D 27、绝对零度指的是()。A.0 B.273 C.-273【答案】C 28、准静态过程中,系统经过的所有的状态都接近()。A.相邻状态 B.初状态 C.低能级状态 D.平衡状态【答案】D 29、有压水管模型实验,长度比尺为 8,模型水管的流量应为原型水管流量的()。A.B.C.D.【答案】C 30、闭口热力系统与开口热力系统的区别在于()。A.在界面上有、无物质进出热力系 B.在界面上与外界有无热量传递 C.对外界是否做功 D.在界面上有无功和热量的传递及转换【答案】A 31、下列措施中与消除系统误差无关的是()。A.采用正确的测量方法和原理依据 B.测量仪器应定期检定、校准 C.尽可能采用数字显示仪器代替指针式仪器 D.剔除严重偏离的坏值。【答案】D 32、具有“人为实物的组合体实体;组成它们的各部分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能实现能量转换或物料输送”三个特征的系统称为()。A.机器 B.机械 C.机构 D.装置【答案】A 33、可以通过测量直接得到数值的状态参数()。A.焓 B.热力学能 C.温度 D.熵【答案】C 34、喷口或喷嘴射入无限广阔的空间,并且射流出口的雷诺数较大,则成为紊流自由射流,其主要特征为()。A.射流主体段各断面轴向流速分布不具有明显的相似性 B.射流起始段中保持原出口射流的核心区呈长方形 C.射流各断面的动量守恒 D.上述三项【答案】C 3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Nu 表征流体对流换热与传导换热的关系 B.Gr 表征自然对流浮生力与黏滞力的关系 C.Re 表征流体流动惯性力与重力的关系 D.Pr 表征动量扩散与热量扩散的关系【答案】C 36、带传动中,带离心力产生的拉应力,分布在带()。A.做圆周运动的部分 B.整个带长上 C.作直线运动的部分【答案】B 37、蒸汽沿向下方向外掠光滑管束凝结换热时,第一排管子的平均凝结表面传热系数()。A.最小 B.最大 C.与其他各排相等 D.不确定【答案】B 38、下列仪表已知其稳定度和各环境影响系数,其中()的仪表稳定性最差。A.B.C.D.【答案】D 39、压力表测量的压力是()。A.绝对压力 B.标准大气压 C.真空度 D.相对压力【答案】D 40、下列关于电磁流量计的叙述,错误的是()。A.是一种测量导电性液体流量的表 B.不能测量含有固体颗粒的液体 C.应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 D.可以测最腐蚀性的液体【答案】B 4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未饱和空气中的水蒸气是过热蒸气 B.对饱和空气而言,干球温度、湿球温度和露点是相等的 C.湿空气的含湿量相同,其相对湿度一定相同 D.湿空气的温度不变,相对湿度变化时,其含湿量和露点也随之改变【答案】C 42、有一螺母转动螺杆移动的螺纹传动,已知螺纹头数为 3 且当螺母转动一圈时,螺杆移动了 12mm,则有()。A.螺距为 12mm B.导程为 36mm C.螺距为 4mm D.导程为 4mm【答案】C 43、系统的总储存能包括内储存能和外储存能,其中外储存能是指()。A.宏观动能+重力位能 B.宏观动能+流动功 C.宏观动能+容积功 D.容积功+流动功【答案】A 44、在进行疲劳强度计算时,其极限应力应是材料的()。A.屈服极限 B.强度极限 C.疲劳极限 D.弹性极限【答案】C 45、增大轴肩过渡处的圆角半径,其主要优点是()。A.使轴上零件的轴向定位比较可靠 B.降低轴应力集中的影响 C.使轴的加工方便 D.使轴上零件安装方便【答案】B 46、理论上认为,水在工业锅炉内的吸热过程是()。A.定容过程 B.定压过程 C.多变过程 D.定温过程【答案】B 47、水在定压下被加热可从未饱和水变成过热蒸汽,此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其中包含的状态有()。A.3 种 B.4 种 C.5 种 D.6 种【答案】C 48、惯性环节的微分方程为(),传递函数为()。A.B.C.D.【答案】A 49、采用串联超前校正时,通常町使校正后系统的截止频率()。A.减小 B.不变 C.增大 D.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答案】C 50、为减小螺栓上的应力集中,可()过渡处的网角半径。A.增大 B.减小 C.AB 均不对【答案】A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