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四川省南充市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自考测试卷(含答案及部分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2022年四川省南充市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自考测试卷(含答案及部分解析)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50题) 1.生态系统的功能是(  )。 A.物质循环 B.能量流动 C.信息传递 D.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 2.在生物群落的地带性分布中,起支配作用的是(  )。 A.生物的种类 B.气候条件 C.经纬度的递变 D.地球自转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物群落组成成分的是(  )。 A.动物 B.植物 C.微生物 D.土壤 4.首次提出生态系统这一概念的是( )。 A.奥德姆 B.林德曼 C.达尔文 D.坦斯利 5. 群落成层性是评估( )的一种指标。 A.生物种群 B.生物群落 C.生态环境质量 D.生物多样性 6. 落叶阔叶林的分布区域是( ) A.温带 B.热带 C.亚热带 D.寒温带 7.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植物定居的是( ) A.生长 B.发芽 C.繁殖 D.腐烂 8. 在环境条件相同时,落叶松幼龄林的净生产力比成熟林( ) A.高 B.低 C.相等 D.不确定 9.分布在寒冷地区的内温动物比生活在温暖地区的同种个体大,这在生态学上称为(  )。 A.阿伦规律 B.贝格曼规律 C.谢尔福德定律 D.林德曼定律 10.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美国学者______提出了著名的生态金字塔定律。( ) A.海克尔 B.坦斯利 C.林德曼 D.奥德姆 11.当光合作用强度因光照不足而下降时,增加二氧化碳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其下降幅度,这表明生态因子的作用具有(  )。 A.阶段性 B.限制性 C.补偿性 D.不可替代性 12. 全球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 ( ) A.景观 B.生物圈 C.种群 D.群落 13.旱生植物的特点是( )。 A.根系发达,叶表面积较大 B.根系发达,叶表面积较小 C.根系不发达,叶表面积较小 D.根系不发达,叶表面积较大 14. 对植物开花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 A.随季节变化的日照长度 B.随季节变化的日照强度 C.随季节变化的温度高低 D.随季节变化的温度强度 15.下列条件中,能提高雏鸡的孵化率,降低“死胎”率的是( )。 A.高温条件 B.低温条件 C.恒温条件 D.昼夜变温 16. 从弃耕地开始发展到森林的群落演替过程属于( ) A.原生演替 B.次生演替 C.逆行演替 D.周期性演替 17.地形是通过影响光、温、水和土壤等环境要素而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和分布的,因此属于(  )。 A.限制因子 B.生物因子 C.直接因子 D.间接因子 18. 比较理想的耕种土壤是 A.沙土 B.壤土 C.黏土 D.盐碱土 19. R·H·Whittaker提出的群落顶极理论是 ( ) A.单元顶极理论 B.多元顶极理论 C.顶极格局假说 D.以上都是 20. 当用网将留种用的草地罩上后,却发现草的叶子被害虫吃了很多,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 A.环境污染 B.食物链被破坏 C.缺少光照 D.植被破坏 21.红外线对生物的主要作用是( )。 A.热效应 B.抑制生长 C.延迟发育 D.促进维生素D合成 22.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等生态学分支学科的划分依据是(  )。 A.生物组织层次 B.生物类群 C.生境类型 D.应用领域 23. 生态系统中一条食物链为: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鱼→水鸟。假如水鸟全靠吃鱼来增加体重,那么增加体重1千克,浮游植物的重量为 A.10千克 B.50千克 C.100千克 D.1000千克 ( ) 24. 白桦、云杉在自然条件下不能在华北平原生长是由于 ( ) A.水分的限制 B.低温的限制 C.高温的限制 D.养分的限制 25. 矽肺的形成是由于( )。 A.线粒体呼吸链破坏 B.溶酶体膜破坏 C.溶酶体酶缺乏 D.过氧化物酶体内氧化酶缺乏 E.过氧化物酶体膜破坏 26. 落叶阔叶林的纬度地带性分布区域是( ) A.寒温带 B.暖温带 C.亚热带 D.热带 27. 热带雨林中,动植物种类繁多,这是因为( ) A.雨量充沛 B.温度适宜 C.阳光充足 D.食物丰富 28.影响冬小麦春化的主导因子是(  )。 A.光照 B.水分 C.温度 D.氧气 29.起始于裸岩的旱生演替系列的先锋群落是( )。 A.地衣群落 B.苔藓群落 C.草本群落 D.灌木群落 30. 在特定时间和空间内,所有生物种群有规律的集合称为( ) A.生物种群 B.集合种群 C.生物群落 D.生态系统 31. 小麦的点播(窝种)和条播使小麦种群的分布呈 ( ) A.随机型 B.集群型 C.均匀型 D.其他 32. 下面属于密度制约因素的是 ( ) A.捕食 B.竞争 C.食物 D.以上三者都是 33.人类对作物补加能源的作用主要是(  ) A.改善环境 B.消灭竞争者 C.增加总生产量 D.增加净生产量 34. 植物利用太阳能的效率一般只有千分之几,甚至万分之几,农作物平均也不过是 ( ) A.5%~10% B.1%~2% C.10%~20% D.0.1%~0.2% 35.下列有关能量金字塔的说法有误的是(  )。 A.能量金字塔是指一段时间内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 B.能量金字塔较直观地表明了营养级之间的依赖关系 C.能量金字塔受个体大小、组成成分和代谢速率的影响 D.能量金字塔可以较准确地说明能量传递的效率和系统的功能特点 36.腔肠动物附着在寄居蟹背上,当寄居蟹在海底爬行时,扩大了腔肠动物的觅食范围,同时,腔肠动物的刺细胞又对蟹起着伪装和保护作用。寄居蟹和腔肠动物的这种关系为( )。 A.互利共生 B.偏利共生 C.原始协作 D.负相互作用 37. 马→马蛔虫→原生动物这条食物链为( )。 A.捕食链 B.腐屑链 C.寄生链 D.混合链 38. 种群是指一个生态系统中( ) A.同种生物所有个体的总和 B.所有生物个体的总和 C.所有植物个体的总和 D.所有动物个体的总和 39.生物群落的概念最早是由( )提出的。 A.谢尔福德 B.达尔文 C.奥德姆 D.莫比乌斯 40. 生态系统的功能是( ) A.物质循环 B.能量流动 C.信息传递 D.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 41.某一种群的年龄锥体呈上窄下宽的金字塔形状,该种群年龄结构属于( )。 A.衰退型 B.增长型 C.稳定型 D.混合型 42. 当种群长久处于不利条件下,产生新个体的能力下降或丧失,其种群数量会出现持久性下降,这种过程称 A.种群衰退 B.种群平衡 C.种群爆发 D.生态入侵 43. 一般来说,群落名称应该反映( )的主要特性。 A.种群 B.群落 C.物种 D.生态系统 44. 生态学的基本视角是( )。 A.整体观和综合观 B.统计分析和模型研究 C.与其他科学结合 D.向宏观和微观两个方向发展 45. 下面属于非密度制约的因素是 ( ) A.营养状况 B.寄生 C.食物 D.竞争 4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经典生态学研究内容的是(  )。 A.个体生态 B.种群生态 C.群落生态 D.分子生态 47. 2007年我国太湖出现蓝藻大发生的现象,从种群数量变动的角度来看这属于( ) A.年间波动 B.种群大爆发 C.生物入侵 D.季节性消长 48.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 ( ) A.印度 B.俄罗斯 C.中国 D.美国 49. 种群环境的容量决定于( )。 A.温度、光、水、营养、空间 B.非生物环境、生物特性、遗传特性 C.食性、行为、适应能力 D.温度、光、水、行为、适应能力 50.在生物群落中,物种对环境的潜在综合适应范围属于该物种的( )。 A.栖息地 B.生境 C.现实生态位 D.基础生态位 二、填空题(20题) 51.营养物质循环的后期与前期相比,封闭性增强,循环速度______ 。 52. 要解决人类所面临的“五大”危机,必须以______原理为基础。 53. 群落的演替按演替发生的起始条件划分为原始演替和______演替。 54. 珍贵的大熊猫一般只以箭竹为食,大熊猫属性生物。 55. 组成群落的生物种群包括生活在该区域内的______。 56. 在同一气候区,群落演替到最后阶段只会形成一个气候顶极。这是______顶极学说的观点。 57.微丝又称____________________,是指真核细胞中由肌动蛋白组成,直径为_________________的骨架纤维。 58.单元顶级学说又叫______,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提出的。 59. 在环境条件没有限制影响时,由种群内在因素决定的、稳定的、最大相对增殖速率叫做______。 60. 在众多的生态因子中,任何接近或超过某种生物的耐性极限,且阻止其生长、繁殖和扩散,甚至生存的因子,叫该生物的______。 61.指数增长又叫______。 62.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分为气相型、沉积型和水循环三种类型。碳循环属于_______型。 63.群落演替过程中,在物种选择方向上,前期为______选择,占优势的是一些体型小、比表面积大的物种。 64.仙人掌原产于美洲,其中一种做篱笆的仙人掌1839年被引入澳大利亚作为园艺植物。由于它扩展迅速,于1880年被视为“草害”。这种现象被称为______。 65.靠风作为媒介来传粉的植物可称为__________。 66. 生态环境资源因素是人口因素之外制约可持续发展的终极因素,生态环境资源的______性是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67.光照不足导致植物光合作用下降时,增加C02浓度可在一定范围内减轻光合作用的下降程度,这种现象即为生态因子之间的___________。 68. 生态型是同种生物长期生活在不同生态条件下发生的______。 69.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途径主要有两条:改进能源结构和提高_________。 70.生理死亡率叫________。 三、判断题(10题) 71. “-2/3自疏法则”中的“-2/3”是平均单株重的增加导致密度下降的系数。( ) A.正确 B.错误 72. 狼借助嚎叫声表示它是某块领域的占有者。( ) A.正确 B.错误 73. 生态系统的发展趋势是营养物质循环变慢。(  ) A.否 B.是 74.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 ) A.正确 B.错误 75. 哺乳动物大多属于r对策生物。 A.正确 B.错误 76. 均匀分布是自然种群最常见的内分布型。( ) A.正确 B.错误 77. 在一个相对平衡的生态系统中,物种达到最大量和最适量,但不排斥其他种生物的入侵,( ) A.正确 B.错误 78.生物对生态因子的耐受性范围是可变的。(  ) 79. 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周转期是周转率的倒数。 ( ) A.正确 B.错误 80. 在同一群落中的不同物种,生态位越接近,竞争越激烈。( ) A.正确 B.错误 四、简答题(5题) 81.简述植物对土壤pH的适应类型。 82.丹麦植物学家饶基耶尔(Ch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成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