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唐山中学高一物理测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山东省淄博市唐山中学高一物理测试题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真空中有两个点电荷Q1和Q2,它们之间的静电力为F,下面哪些做法可以使它们之间的静电力变为1.5F A.使Q1的电量变为原来的2倍,Q2的电量变为原来的3倍,同时使它们的距离变为原来的2倍 B.使每个电荷的电量都变为原来的1.5倍,距离变为原来的1.5倍 C.使其中一个电荷的电量和它们的距离变为原来的1.5倍 D.保持它们的电量不变,使它们的距离变为原来的2/3倍 参考答案: A 2. (多选题)下面列举的几种速度中,指瞬时速度的是 A.博尔特伦敦奥运会百米赛跑的速度是8 m/s     B.足球以12 m/s的速度射入球门 C.汽车经过路标时的速度是90 km/h             D.子弹在枪管里的速度是400 m/s 参考答案: BC 3. 如图所示的四幅图是小新提包回家的情景,小新对提包的拉力没有做功的是(   ) 参考答案: B 4. 如图所示,轻绳一端系一小球,另一端固定于O点,在O点正下方的P点钉一颗钉子,使悬线拉紧与竖直方向成一角度θ,然后由静止释放小球,当悬线碰到钉子时(  ) ①小球的瞬时速度突然变大 ②小球的加速度突然变大 ③小球做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突然变大 ④悬线所受的拉力突然变大.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参考答案: B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向心力. 【分析】小球在下摆过程中,受到线的拉力与小球的重力,由于拉力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垂直,所以它对小球不做功,只有重力在做功.当碰到钉子瞬间,速度大小不变,而摆长变化,从而导致向心加速度变化,拉力变化. 【解答】解:由静止释放小球,当悬线碰到钉子时,速度大小不变,由摆长变短,导致向心加速度变大,向心力也变大,则拉力变大, 故选:B 5. 一物块由静止开始从粗糙斜面上的某点加速下滑到另一点,在此过程中重力对物块做的功等于 A.物块动能的增加量 B.物块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与物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之和 C.物块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和物块动能的增加量以及物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之和 D.物块动能的增加量与物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之和 参考答案: D 二、 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 6. 一行星探测器从所探测的行星表面垂直升空.假设探测器的质量为1 500 kg,发动机推力为恒力,探测器升空途中某时刻发动机突然关闭.下图是探测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全过程图示.假设行星表面没有空气.则: (1)探测器在行星表面达到的最大高度是______m. (2)该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________m/s2. (3)计算发动机的推动力是________N.   参考答案: 答案:800 4 1.67×104   7. (2分)有两个力,它们合力为0,现把其中一个水平向右的6N力改为向竖直向下,大小不变,则它们的合力大小变为________。 参考答案:   8. 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如图所示为一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记数点,相邻记数点间有4个计时点未标出,设A点为计时起点 (1)由图判断小车做       运动, (2)BE间的平均速度vBE =          m/s (3)C点的瞬时速度vC=        m/s (4)A点的瞬时速度.vA.=        m/s  (5)小车的加速度a=           m/s2 参考答案: 9. 某学生用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物块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物块下滑过程中所得到的只带的一部分如图(b)所示,图中标出了5个连续点之间的距离. (1)物块下滑是的加速度a=    m/s2打点C点时物块的速度v=    m/s; (2)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为求出动摩擦因数,还需测量的物理量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 A.物块的质量   B.斜面的高度    C.斜面的倾角. 参考答案: 解:(1)根据△x=aT2,有: 解得: a===3.25m/s2 打C点时物块的速度为: v=m/s=1.79m/s (2)对滑块,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sinθ﹣μmgcosθ=ma 解得:μ= 故还需要测量斜面的倾角,故选:C; 故答案为:(1)3.25,1.79;(2)C. 10.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1所示,是一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计数点,每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计算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1)在打点计时器打B、C、D点时,小车的速度分别为vB=      m/s;vC=      m/s;vD=      m/s. (2)在图2坐标系中画出小车的v﹣t图象. (3)求出小车的加速度     . 参考答案: 解:(1)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则每打两个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02s,则每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故相邻两个计数点的时间0.10s. 打B点时小车的速度:, 打C点时小车的速度:vC==2.64m/s, 打D点时小车的速度:. (2)如图:. (3)由题目中数据可得:△S=aT2为常数,其中△S=12.6cm,T=0.1s, 所以解得: a==12.6m/s2. 故答案为:(1)①1.38;②2.64;③3.90 m/s; (2); (3)12.6m/s2. 【考点】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分析】由题目所提供的数据可知,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根据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小车通过点2时的速度大小,由△x=aT2可以求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 11. 如图,把弹簧测力计的一端固定在墙上,用水平向左的力F拉金属板,使金属板向左匀速运动,此时测力计的示数稳定(图中已把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放大画出),则物块P与金属板间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        N。若用弹簧测力计测得物块P重13N,根据表中给出的动摩擦因数,可推算出物块P的材料为___________ 材料 动摩擦因数 金属—金属 0.25 橡胶—金属 0.30 木头—金属 0.20 皮革—金属 0.28 参考答案: 12. 汽艇在静水中的速度是5m/s,河水水流的速度是3m/s,河宽是500 m,汽艇渡河所用最短时间是        s,为了使它渡河的位移最短,汽艇渡河所用时间为      s。     参考答案: ;20. 13. 某地强风的风速v=20 m/s,设空气密度ρ=1.3 kg/m3.如果把通过横截面积为S=20 m2的风的动能全部转化为电能,则利用上述已知量计算电功率的公式应为P=___,大小约为__W. 参考答案:          在t时间内通过横截面积为20m2的风能全部转化为电能,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有: 其中 故:。 三、 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 14. 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1)     (填“交流”或“直流”)4~6V的电源,若电源频率为50Hz,它每隔0.02s打一个点,如图所示是某次实验打出的纸带,O、A、B、C为每5点取一个计数点记下的记数点,则在A、C两计数点间物体运动的位移是 (2)      m,平均速度大小为 (3)      m/s,已知纸带的左端与物体相连,则物体做的是 (4)       (填“匀加速”或“匀减速”),加速度大小为 (5)           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参考答案: 交流     0.100     0.500      匀加速      2.00 15. 某同学在研究小车运动实验中,获得一条点迹清楚的纸带,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0.02秒打一个计时点,该同学选择ABCDEF六个计数点,对计数点进行测量的结果记录在图中, 单位是cm,     (1)试计算在打下B时小车的瞬时速度vB=______ m/s;CE间的平均速度v=_______m/s ;   (2)计算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________m/s2     参考答案: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 16. 如图所示,将一质量为m=0.1kg的小球自水平平台右端O点以初速度v。水平抛出,小球飞离平台后由A点沿切线落入竖直光滑圆轨道ABC,并沿轨道恰好通过最高点C,圆轨道ABC的形状为半径R=2.5 m的圆截去了左上角l270的圆弧,CB为其竖直直径,(sin530=0.8 cos530=0.6,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 (1) 小球经过C点的速度大小; (2) 小球运动到轨道最低点B时小球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3) 平台末端O点到A点的竖直高度H。 参考答案: 17. 如图所示,飞机离地面高度为H=500m,飞机的水平飞行速度为v1=100m/s,追击一辆速度为v2=20m/s同向行驶的汽车,欲使炸弹击中汽车,飞机应在距离汽车的水平距离多远处投弹?(不考虑空气阻力,g取10m/s2。) 参考答案: 由平抛运动的规律得 H =                                       2分 解得t = 10s                                   2分 在t时间内飞机的水平位移为 S1 = V1t = 1000m                                 2分 在t时间内汽车的位移为 S2 = V2t = 200m                                  1分 则飞机离汽车的水平距离为S处投弹有 S = S1 - S2 = 800m     18. 滑块以初速度υ0=4m/s,从光滑斜面底端向上做匀减速运动,先后通过A、B点,υA=2υB,到达斜面顶端C时,速度恰好减小为零,如图所示,已知A、B相距d=0.75m,滑块由B到C的时间=0.5s,试求: (1)斜面多长; (2)滑块在斜面上滑到最高点的时间是多少? 参考答案: 解一:物块作匀减速直线运动。设A点速度为vA、B点速度vB,加速度为a,斜面长为S。 A到B:   vB2 - vA2 =2asAB    ……(1)            vA = 2vB         ……(2) B到C:    0=vB + at0  ……..(3) 解(1)(2)(3)得:vB=1m/s  a= -2m/s2 D到C    0 - v02=2as       ……(4) s= 4m     从D运动到B的时间:=2s 解二:由于斜面光滑,滑块向上滑行做匀减速运动与向下滑行做匀加速运动具有对称性,即向下做匀加速运动,先后通过B点与A点的速度υB=υA/2,所以B点为C点到A的时间中点,设从C点到B点的时间与B点到A点的时间均为t’.   则有 dCB’∶dBA=1∶3 即 又 得a=2m/s2     总时间=2s,斜面长.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