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班级中秋节活动方案

举报
资源描述
幼儿园班级中秋节活动方案   幼儿园班级中秋节活动方案1  活动目标:   1、通过各种活动,让幼儿知道阴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知道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团圆节。   2、了解中秋节人们的活动,让幼儿通过品尝月饼、观赏月亮、学习和欣赏歌曲、制作水果拼盘等活动来体验节日的快乐,感受中国人的文化习俗。   3、通过活动,促进亲子交流,增进幼儿与父母之间的感情,体验节日的快乐。   4、 体验分享与同伴老师一起合作过节的快乐。   活动一:快乐的中秋节   主要涉及领域:语言   〔活动目标〕   1、知道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有关风俗习惯。   2、能在调查、访问、欣赏等活动中获得中秋节的相关经验,并大胆地进行表达与交流。   3、能安静的倾听同伴的表述。   〔活动准备〕   1、家长协助幼儿编写各种资料和丰富相关经验。   2、幼儿每人一本《嫦娥奔月》的图书。   〔活动过程〕   1、交流相关经验,知道中秋节的时间和有关风俗习惯。   (1)幼儿自由结伴交流自己调查的结果。   (2)集体交流,丰富相关经验。(教师引导幼儿根据调查表的内容进行交流,提醒幼儿能安静地倾听同伴的表述)。   (3)拓展有关经验。   指导语:你还知道哪些关于中秋节的事情或问题?   2、通过欣赏图书《嫦娥奔月》,了解中秋节的有关传说。   (1)欣赏图书,了解《嫦娥奔月》的主要故事内容。   (2)交流自己对图书内容的理解。   指导语:你从这本书上看懂了什么?有什么问题?   (3)边看图书边完整地倾听老师讲述故事。   (4)交流自己听过的其他传说。   活动二:为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伴奏   主要涉及领域:艺术   〔活动目标〕   1、在熟悉歌曲旋律的基础上,尝试选用铃鼓、小铃、舞板等乐器为歌曲伴奏。   2、在看指挥演奏的过程中,能与集体的演奏保持和谐。   3、体验集体合作演奏的快乐。   〔活动准备〕   乐曲磁带、乐器(小铃、舞板、铃鼓等)。   〔活动过程〕   1、欣赏歌曲,进一步感受歌曲欢快的风格。   指导语:你们还记得这首歌吗?名字叫什么?听了有什么感觉?   2、通过身体的动作,感受歌曲的节奏。   (1)边听歌曲边拍手,初步表现歌曲的节奏。   (2)共同设计身体动作表现歌曲的节奏。   (3)看指挥分声部进行身体动作。   3、尝试用铃鼓、小铃、舞板等乐器为歌曲伴奏。   (1)模仿乐器演奏的动作表现歌曲节奏。   (2)尝试看指挥,用铃鼓、小铃、舞板等乐器为歌曲伴奏。(教师提醒幼儿在演奏过程中,注意有节奏地敲击乐器。)   (3)交换乐器进行演奏。   幼儿园班级中秋节活动方案2  活动目标与准备:   本活动的主要目标是引导幼儿观察月亮的变化,知道中秋之夜月亮最圆、最亮;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有关风俗,体验节日的.快乐;初步激发幼儿对民族文化的兴趣;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开展前,进行墙饰布置,墙饰的主要内容包括花灯、嫦娥奔月图等;给幼儿讲述关于月亮的故事、中秋节与月饼的传说;美工课上,幼儿学会了用橡皮泥捏月饼,会沿着扎有小孔的月亮图形纸撕月亮(提供用缝纫机扎出小孔的月亮图形纸;制作投影片或挂图:一幅中秋节夜景图,四张月亮逐渐变圆的投影片或图片;录像带:中秋赏月;音乐磁带《飞月夜》、《月光曲》、《爷爷为我打月饼》。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教室墙饰的变化,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2、出示投影片或挂图:中秋节夜景图,引导幼儿描述自己观察到的月亮,教师根据幼儿的描述分别出示四张不同形状的月亮投影片或图片,启发幼儿想象,月亮像什么?(如:像弯弯的小船、像一块西瓜、像咬了一口的月饼、像圆镜子等。)   3、放录像:“中秋赏月”,向幼儿介绍中秋节。   今天是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晚上月亮特别圆、特别亮。我们中国人有个习惯,中秋节这一天,圆圆的月亮挂在天上,一家人一边看月亮,一边吃月饼,也可以玩花灯、放焰火,一家人团团圆圆,真快乐,所以把中秋节叫做团圆节。又香又甜的月饼也被人们做成圆圆的,像月亮一样,“月饼”古代也被人们叫做“团圆饼”,中秋节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   秋天也是收获的季节,粮食丰收了,水果丰收了,所以中秋节也叫丰收节。   4、教师讲述《嫦娥奔月》的故事(播放录音:《月光曲》或《月夜》二胡曲)。   5、师生一边欣赏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放录音),一边品尝月饼和秋天的水果,共享节日的快乐。   6、操作活动:幼儿用橡皮泥捏月饼、撕月亮(用缝纫机扎出小孔,变成月亮的形状,让幼儿撕下来。)   活动区域设置与日常活动组织:   1、组织幼儿参观大班的游戏“乐乐月饼超市”;观看大班小朋友的幻想画《到月亮上去做客》。   2、在美工区,提供月饼盒子、橡皮泥、吹塑纸、蜡光纸等材料,引导幼儿运用各种材料创造性地表现月亮和月饼。   3、在图书区提供嫦娥奔月,吴刚砍伐桂花树等与月亮有关的神话故事。在语言区幼儿看月亮图片说月亮的诗歌。   4、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将自己熟悉的有关月亮、中秋的古诗或儿歌讲给同伴听。   5、学习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   与家长沟通计划:   1、活动前,请家长给孩子讲一个关于月亮的故事或教给幼儿一首有关月亮、月饼的歌曲或诗歌。   2、请家长在八月初十至八月十五晚上带幼儿观察月亮的变化,并将观察到的月亮画在纸上,装订成观察月亮变化的记录簿。   3、请家长带幼儿到食品超市,观看各式各样的月饼。   4、活动在中秋节前一天进行,中秋节晚上请家长与孩子一起进行赏月活动,创编幻想故事――《到月亮上去做客》。   幼儿园班级中秋节活动方案3  设计意图: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积淀着许多洋溢着浓厚东方文化色彩的传统节日。文化是民族的根本,而节日正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等传统民俗节日,无不大力弘扬着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传承民族精神。时值中秋节的来临,让我们的孩子了解这一传统节日,学到科学小知识,并且在活动过程中把礼仪渗透到各个细节处。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知道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团圆节。   2、体验与同伴老师一起过节的快乐。   活动准备:   活动形式:班级集体活动 环境布置   1、展示幼儿在节前观察月亮、绘制出的“月亮变化册”。   2、在语言去投放相关月亮知识的图书。   3、悬挂灯笼,水果图案营造热闹的节日气氛。   家长工作   1、家长帮助搜集关于中秋节的资料,并提供给大家分享。   2、为这次主题活动准备一些月饼盒。并与幼儿一起做一个灯笼,最好是共同制作的。   3、督促幼儿节前节后连续观察月亮,并记录月亮的变化。   4、关注主题活动的进展,及时协助主题活动的展开。   5、有时间带幼儿在有月亮的夜晚赏月。   主题活动一 :中秋的来历   活动形式 集体   活动目标   1、幼儿初步了解中秋节,知道为什么要过中秋节,什么时候开始过中秋节。   2、幼儿能够通过多种渠道来编写资料,并学会分享交流资料。   活动准备:请家长帮助幼儿编写关于中秋节的资料,以及一些中秋节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以谈话的形式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老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我们国家有那些节日吗?   二、向幼儿介绍中秋节,包括时间,来历。   1、教师请幼儿介绍,并请其他幼儿倾听从中知道了哪些,与别人有哪些不同。   2、教师介绍自己的材料,使幼儿了解中秋节的来历。   三、扩展幼儿经验,并介绍中秋节的习俗,让幼儿了解更多。   老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中秋要吃什么吗? 师:除了吃月饼,我们还干什么呢?   四、教师像幼儿介绍获取资料的方法。   老师: “呀,小朋友了解那么多知识,那你是从哪里了解到的?”   1、幼儿交流自己获取知识的渠道。   2 、教师帮助幼儿总结从哪获取知识:方法及渠道。   主题活动二:制作月饼   1、 活动要求:   (1)在活动中,家长放手让孩子去做,家长只是起帮助指导的作用。   (2)进入活动室,要小声说话,以不影响他人为原则。   (3)活动结束后,整理好所有的东西,物归原处。   (4)准备好制作月饼的材料(擀面杖、面板、模子、月饼馅),油面和水面统一准备。   活动过程:   (1)孩子和家长一起制作月饼。   (2) 将做好的月饼放入烤箱中。   (3) 户外传统游戏——贴膏药、切西瓜,共同参与。   (4)室内游戏——抢椅子,家长和幼儿分开游戏。   (5)品尝月饼。 8 / 8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